挺台灣再生能源發展桃園華航園區、南港輪胎新竹新豐廠房屋頂裝太陽光電!! (07/04/2019 中央社、名竣能源科技)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4日電)華航公司繼2017年在桃園的華航園區總部安裝電梯電能回收系統後,今年3月再於總部模擬機訓練大樓屋頂裝置太陽能光電設施,預計年發電量12萬度,進一步支持台灣再生能源發展。
華航多年來持續推展環保節能作業,總部園區透過設備更新、設備效率提升、作業流程優化及推廣能源、資源節約行動等措施,2018年園區用電量較2011年大幅降低16%,成效顯著;而行政中心大樓及訓練中心,更分別於2017、2018年,雙雙榮獲國家「鑽石級綠建築標章」肯定。
華航表示,為精益求精,2018年再與主管機關、機場公司等相關單位積極協調,於模擬機訓練大樓屋頂安裝99kW (千瓦) 太陽光電設施,從今年3月8日開始併聯發電,預計年發電量12萬度,落實華航「建構低碳作業環境」企業環保政策,奠定新階段作業基礎。
此外,在系統管理作業上,華航採用高標準自主推動全方位企業環境、能源及溫室氣體管理,每年均邀第3方公正單位,依國際標準進行驗證;今年4月,華航再度通過DNV立恩威國際驗證公司的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標準)、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標準)及ISO 14064 -1(溫室氣體盤查標準)年度驗證,為全球第2家同時通過ISO 14001、ISO 50001雙系統認證的航空公司。
在全球各地企業紛紛投入節能、減碳,進行氣候變遷調適作為的同時,台灣的傳統產業龍頭主一的南港輪胎,近期也在該公司位於新竹新豐的生產線廠房屋頂,設置了一座大規模屋頂型太陽能光電系統,這是該廠區第一期的光電計劃,裝置容量為1,980.06kWp(1.98MWp),預計年發電量超過240萬度。
(編按:以目前的統計數據顯示,台灣的太陽能光電板模組每kWp發電度數,因台灣各地區年平均日照量不同而有所改變,每kWp 年發電量北部約 1,050度/年、中部約1,250度/年、南部約1,350度/年、東部約1,150度。)
除了可以產出潔淨的綠電,屋頂型太陽能光電板還可以同時幫屋頂有效隔熱降溫,讓屋內體感溫度平均下降3-5度,還可延長屋頂防水層使用年限,更能大大節省建築物的冷氣空調電費,此外,符合稽核標準的再生能源電力還可以申請綠電憑證,或是折換碳權,這更是目前許多以國際競爭、外銷主導以及標榜環保、企業社會責任的工商企業營運上不可或缺的認證項目。
圖片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1907040223.aspx
https://www.facebook.com/MINGJUN.EnergyTechnologyCo.Ltd/posts/731941557225172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1907040223.aspx
https://www.facebook.com/MINGJUN.EnergyTechnologyCo.Ltd/posts/731941557225172
♡
電梯電力回收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科技】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退役後將何去何從
通用、本田和比亞迪均參與了這個有望達到5500億美元規模的行業。
首批用於電動和混動汽車的電池開始紛紛進入退役年齡,但葬身填埋場並非它們的宿命。相反,它們將繼續發揮餘熱,譬如在日本的711便利店冰鎮啤酒,在美國加州給汽車充電站提供電力,在歐洲為家庭和電網存儲能量。
私家車和公交巴士上的鋰離子電池退役後,還可以繼續充放電七到10年時間。這個第二春對全球汽車製造商、電力供應商和原材料供應商來說都有著重要影響。
對動力電池進行再利用的需求越來越緊迫。根據對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匯總的資料進行推算,預計到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庫存將突破約340萬組(按等效容量計算),遠超今年的約5.5萬組。
約占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半壁江山的中國將在8月份施行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管理辦法,屆時將要求汽車生產商為退役電池負責,不得填埋了事。歐盟已出臺相關規定,業界預計美國也將跟上。
能源存儲熱潮
到2050年,對電池存儲容量的投資可能會達到約5480億美元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寶馬(BMW)、豐田汽車(Toyota Motor)、比亞迪和一系列新能源汽車電池供應商都在努力為這個剛剛形成自身市場的設備創造後續市場和額外利潤。同樣一個電池產品,有了第二生命就有了第二收入來源,還能順便幫忙拉低電動汽車的價格。
與保時捷(Porsche)和富豪(Volvo)合作的瑞典能源公司Box of Energy AB的行政總裁謝恩貝里(Johan Stjernberg)說:「汽車製造商很快就會面對一個問題,一個我們已經意識到的問題,這就是鋪天蓋地的退役電池。如何讓它們煥發第二生命,這將是個巨大的市場。」
BNEF對 10年後的預測令人震驚。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電池需求將是現在的25倍。巴黎諮詢公司Avicenne Energy稱,汽車已經超過消費電子產品,成為鋰離子電池的最大使用者。
到2040年,一半以上的新售車輛以及全球三分之一的汽車保有量(相當於5.59億輛)都將是電池驅動。BNEF的資料顯示,企業為家庭、工業和電網蓄電的投入到2050年將達到5500億美元左右。
新契機
目前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退役後的用途和對新角色的嘗試
雷諾(Renault SA)電動汽車業務的專案經理塞西爾·索博爾(Cecile Sobole)說:「這背後蘊含的邏輯其實是迴圈經濟。退役的電動汽車電池將日益成為能源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儘管很多公司前仆後繼地跳入這個市場,但美國最大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卻採取了觀望態度。這家總部位於加州帕洛阿爾托的公司稱,經過10到15年的使用,其電池很可能不適合執行新任務,該公司目前正著眼於回收原材料。
對於廠家來說,若從退役電池中提取鈷等材料或乾脆直接生產新電池更加有利可圖,那麼迴圈再利用的腳步可能就會放緩。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性能下降可體現在,一次充電的續航里程減少以及充電次數增加。一般在家用電動汽車上使用10年、公交巴士和計程車上使用四年後,電池就需要更換。
雖然那些換下來的電池沒法再為乘用車提供電力,但卻十分適合執行一些要求不太高的任務,比如存儲來自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的電力,或在低電價時段,將電網上的電存儲起來。
位於倫敦的能源迴圈儲存研究和諮詢公司(Circular Energy Storage Research and Consulting)的創始人漢斯·埃裡克·梅林(Hans Eric Melin)說:「鋰離子電池的電量永遠不會真正耗光,就像你把手電筒裡的鹼性電池拿出來,放到遙控器裡還能用,是一個道理。」
梅林說,到2025年,退役的電動汽車電池約有四分之三將被再利用,最後經過回收處理,還能獲取原材料。也就是說,汽車製造商和電池生產商(如中國的寧德時代)可以通過同一個電池組重複獲利。
Box of Energy、倫敦的Powervault Energy和墨爾本的Relectrify Pty.均是致力於開啟電池組第二春的公司。很多汽車製造商選擇與它們合作。
在瑞典哥德堡一個有三棟公寓樓的社區,Box of Energy在地下室安裝了幾個猶如冰箱大小的銀色電櫃,每個電櫃裡都安裝了20個富豪混合動力汽車的退役電池組。這些電櫃可以儲存樓頂太陽能電池板收集的電力,然後用於電梯運行和公共區域的照明。
一下站,進你家?
哥德堡那個住宅社區的房屋管理員諾德(Lennart Nord)說:「到目前為止都很順利,還沒有出現過故障。」
Powervault稱,迴圈再利用的電池技術可為家庭節省超過三分之一的電費。該公司打算拆解雷諾Zoe電動車上的退役電池,並在今夏用於英格蘭的家庭和學校。Powervault設計的電池組和洗碗機差不多大小,它可推斷出何時儲存電網上的多餘電力最經濟,何時使用存儲電力最划算。
44歲的哈迪(Jeff Hardy)在自己位於倫敦東南部的維多利亞式聯排別墅內安裝了一個Powervault電源組,他認為每年能節省電費約110英鎊。
能源領域的學者、顧問哈迪說:「這個電源組基本可以有效補充我的太陽能系統,讓我可以免費用更多電。電動汽車電池的製造過程確實會影響環境,而重複再利用則可以切實減少這種影響的痕跡。」
數量暴增
全球電動汽車退役電池將迅速增加
較大的電池系統還可以為公司節省成本。日產聆風的退役電池不久後就可以照亮日本海濱小鎮浪江町的街道。這個小鎮正在走出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Fukushima Daiichi)核洩漏影響的陰影。
一處新建設施可在四小時內完成對一個床墊大小的電池的檢查拆分,並將拆卸下來的零件用於不同用途,包括再次被電動汽車使用等。據日產汽車的設想,該設施最終可以每年拆解1萬組電池。
混合動力車普銳斯(Prius)的製造商豐田汽車明年將在日本711便利店外安裝退役動力電池。這些電池將存儲來自太陽能電池板的電能,然後在需要的時候給店內的飲料冰櫃、炸雞加熱器和香腸烤架供電。
比亞迪電池事業群海外銷售總經理趙彤(Tom Zhao)說,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在退役時,一般還有50%到70%的電容量。這家獲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投資支持的公司不僅用二手電池組給無線傳輸塔供電,還給中國最大的一個能源存儲系統(位於深圳)供電。趙彤說:「不進行再利用,就是巨大的浪費。」撰文/David Stringer、Jie Ma
#電動汽車 #退役電池 #回收再利用 #彭博社 Bloomberg
電梯電力回收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年省1520萬度電!台達電跟老祖宗學省電!!! (08/21/2017 天下雜誌)
台灣夏天用電吃緊,總要上演好幾場「電力危機」,能源轉型刻不容緩。2017「天下企業公民獎」榜首台達電,則是效法老祖宗智慧,並結合新科技,2016年,光是綠建築,就可省下超過1520萬度電。
剛公布的2017年「天下企業公民獎」榜單,國內綠能大廠台達電連續2年蟬聯冠軍。台達電發言人周志宏表示,從2010到至2016年,台達電共省下了208億度電。
作者: 吳雨潔
剛公布的2017年「天下企業公民獎」榜單,國內綠能大廠台達電連續2年蟬聯冠軍。台達電發言人周志宏表示,從2010到至2016年,台達電共省下了208億度電。
台達電從2006年至今,在全球已有24棟綠建築。根據台達電的《CSR報告書》指出,光是綠建築,在2016年就可節省逾1520萬度電。
老祖宗的省電絕招:引光、通風
打造綠建築的初衷,來自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的兒時體驗。他曾說,位在閩北的外公家是冬暖夏涼,細細研究才發現,原來在電力尚未出現的年代,古人已懂得順應天然氣候條件,規劃生活空間。當時的他,還不知道什麼是綠建築,卻已領略綠建築帶來的舒適與節能。
傳統閩北建築常用夯土磚,在牆面與牆體之間,保留了一層空隙;這層空隙具有阻絕熱、冷效果。此外,宅院的地坪石板下方,常埋設風道,可導入宅院後方晶水塘降溫的冷空氣,這是在還沒有冷氣的年代,常見的降溫手法。
綠建築的概念,可分成「被動式」與「主動式」。
被動式概念是在建築設計時,預先考慮當地的氣候與自然元素,透過空間規劃,達到加強採光、隔熱、保暖等效果,創造冬暖夏涼的生活空間,也可減少建築物的能源支出與維護成本。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主任仲繼壽舉例,為了散熱,老式建築在門前做水塘、在屋頂做水池或種樹。同樣的,開了窗戶能通風,加了窗簾就能擋風遮陽。
所以,在四川楊家鎮的台達陽光小學,教室與地下室大量採用自然日光,在建築物頂層設計北向天窗,能把室內光照度提高到70到200 lx(每單位面積所接收到的光通量),也可改善夏天悶熱的現象。
又例如,運用「地窖原理」的台達電桃三廠,在地下室打造了通風地道,可引入外面的新鮮空氣,加上挑高空間形成的空氣浮力塔。地道風不僅可降低空調使用率,也讓室內空氣品質流通。雖然要犧牲部份地下室空間,但節能效果依舊划算。
愈多人搭電梯,愈能回收電力
主動式概念是採用節能科技或綠能設備,例如,傳統燈泡改成LED省電燈泡,或是使用變頻空調、智慧軟體,提高建築物的能源效率——像是太陽能光電系統就是主動式的節能設計。
台達電台北總部大樓,硬體設施全面採用「智慧監控系統」。包括將照明設備全部改成LED燈,非常態使用的公共區間,透過感應式控制器進行開關控管;獨立呈現、統計各樓層的用電資料,提醒員工使用能源狀況。改造後,照明用電量節電了74%。
桃三廠的綠色電梯則安裝「能源回收系統」,電力回升單元搭配永磁同步馬達,可把回收電力再投入大樓用電,整體節能超過40%,當電梯負載重量愈重,回收電力愈多。久了也養成大家搭電梯下樓時,盡量把電梯塞滿的畫面。
透過方方面面,台達電從2009年開始,迄今已達到減碳50%的成效。目前用2014年的數字當作基期,預計在2020年再節能30%。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指出,台達電在台灣的綠能環保上扮演重要角色,參與全球關鍵的巴黎氣候會議,並在海外舉辦綠建築展,已是典範轉型的案例。
台達電執行長鄭平建議,要推動企業節能,企業可先找出基礎數字,以上一個年度的數字,訂立下一年的目標;或拿業界均值,自我要求,並呼籲更多的企業團體與地球公民,加入減緩氣候變遷的行列。(責任編輯:李郁欣)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4566
♡
電梯電力回收 在 電力回生系統英文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電力回收系統,再生制動原理,再生煞車原理,regenerative braking中文,再生式電韌優點,電梯省電方法,電梯電能回收裝置,特斯拉再生煞車. ... <看更多>
電梯電力回收 在 有關大樓電梯的用電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先說明我們家的狀況,最近買了間14年的舊屋,是一間獨棟的電梯公寓一層 ... 在下樓時電梯是滿載的話,其實是可利用本身的重力下降,所耗的電力也會比 ... ... <看更多>
電梯電力回收 在 台灣三菱電梯「電能回生轉換器」功能介紹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三菱 電梯 公司http://www.tmec.com.tw/ ... 台灣三菱 電梯 「光幕式安全門檔」功能介紹 ... 電力 系統與 電梯電力 回生節能規劃及案例.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