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粉絲的問題 :
提問 :
可否簡單說明一下攝護腺肥大手術有哪些選擇? 他們的特點為何?
我的回答:
攝護腺肥大手術治療, 大致可以分類為雷射手術、還有電燒環手術。
雷射手術在台灣已經是成熟、普遍、 治療效果良好的手術。
雷射手術包含了汽化型手術 (例如綠光雷射, 波長532奈米),特點是手術操作簡單 方便、失血量極少。
另外一種雷射是切割型手術 (例如銩雷射, 波長1900-2000奈米), 它的特點是切割銳利、失血量少、而且手術時間短。
然而雷射手術價格不便宜, 對沒有自購醫療保險或是經濟能力比較拮据的病人, 真的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所幸台灣的健保在2016年已經將「雙極電燒刀」納入健保給付。
雖然雙極電燒刀在手術的失血量、 視野清晰程度、 病人恢復時期的舒適度,仍不如雷射手術, 但是遇到醫師是「老司機等級」的「熟手」,它在病患的安全性、長期排尿改善的效果, 幾乎跟雷射差不多。
另外,過去在台灣叱吒風雲將近30多年的「單極電燒刀」, 因為比較容易造成水中毒、肺積水、電解質不平衡等併發症,還有燒灼時對組織產生的熱傷害, 近幾年已經逐漸淡出台灣泌尿科醫療市場。
每一位醫師都有自己熟練的手術,
我個人喜歡用切割型的雷射幫患者治療攝護腺肥大。
影片中我就是利用切割型雷射(銩雷射), 幫患者解決長期以來的排尿阻塞。
多年來感謝長庚醫院的栽培, 讓我累積了大量的手術病例, 並且發表國際級的學術期刊, 與外國的醫師們分享我們的手術經驗。
更多有關我的個人介紹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https://www.cgmh.org.tw/tw/Services/DoctorInfo/7402
#林口長庚泌尿外科侯鎮邦醫師
#深夜老司機
#健康科技最前線
#攝護腺肥大治療
電燒刀價格 在 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在想,能把醫用的內視鏡和隨鏡電燒刀客家化,以比較低廉的價格,讓使用者可以操作這個工具進入水管燒殺裡面的蟑螂。
如果加上物聯網,還可以遠距協同出擊、對戰,天梯賽、巡迴賽、職業賽等等,相信可以創造世界的祥和。
電燒刀價格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技醫藥新訊>
一次性醫材消毒再用 有條件開放
去年國內爆發多家醫療院所將一次性醫材重複消毒後使用,歷經六次專家會議,衛福部決議鬆綁相關規定,明年元旦起,心臟節律器、血管支架等三類醫材全面嚴禁重複消毒使用。但民國一一一年元旦起,全面納管一次性醫材,只要醫院提出申請,附上重消作業、內部風險管控等程序,通過審核就可重複使用。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超音波刀、內視鏡電燒等昂貴醫材,使用一次動輒數萬至數十萬元,很多國家習慣消毒後再次使用,藉此減輕患者負擔。為此,衛福部決定有條件開放一次性醫材重複消毒後再使用。
根據「醫院重處理及使用仿單標示單次使用醫療器材作業指引」草案規定,包括植入性的醫材(如心臟節律器、血管支架)、長期暴露血液中的醫材(如心導管的導管),以及前一名使用過醫材的病人疑似罹患庫賈氏症(狂牛症)等三類醫材,全面嚴禁重複消毒使用。
至於其他一次性醫材,石崇良說,由醫院針對單一醫材個別提出申請,醫院需附上重複消毒作業程序、內部風險管控程序等資料,由衛福單位核定。醫院需在健保比價網清楚揭露訊息,需和病人說明並取得同意。
國內醫界重複消毒使用一次性醫材,行之有年,石崇良說,將分兩階段實施,明年元旦起將優先禁止植入、暴露血液、用於疑似庫賈氏症患者等三大類醫材重複消毒使用。後年元旦起全面納管,醫院必須提出申請、審核通過,否則依醫療法開罰。
新光醫院心臟科主任洪惠風說,有的心臟節律器價格近廿萬元,少數患者裝上後因感染必須取出,若經濟較差的病友願接受「二手貨」,也是美事一樁。但接觸過血液的醫材無法透過消毒殺死附著的蛋白質,新制上路,確實可降低次發性感染。
文章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9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