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喜歡才推薦》
今年的年節禮盒,不免俗,#處女男 老闆的 #高標準 與 #需要創意性 再度考倒了我!在壓線前最後一分鐘,歷經了三次被打槍,找到了這個台灣原創品牌 Novigo 。對我來說,我覺得是很特別的一個產品。
當初接洽時,我就表達對他們的欣賞,他們的臉書你可能乍看還以為是台灣生態介紹,但其實他們很具有關懷的思維,給他一個讚!
我最喜歡他們家的 《劇場系列沐浴露》,當時送來給我們參考時,我剛好不在台灣,但同事拍給我看的影片中,她們在拆這個禮盒時,一邊發出了 「哇!」、「好好玩!」的聲音,嗯嗯,身為選品人,那我就心滿意足了。😄😄也希望每個人收到時,都可以有 #覺得用心 、#想要打卡的衝動,那我這個有質感的女孩就心滿意足了。❤️
雖然全部都是要送出去的,我們自己沒辦法拿到,但是我覺得好物就是要推薦,我自己覺得這個牌子的東西價錢實在,因為部分需要手工,又是 #在地品牌,應該要好好推薦下。給大家做參考囉,不知道小瑜推薦的愛物大家還喜歡嗎?
#是不是這樣的夜晚很適合購物
#自己喜歡的推薦好物
#小眾品牌的獨特
需要創意性 在 波蘭女孩x台灣男孩 在家環遊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蜜拉寫的文章☆我會怎麼教育自己的小孩呢?】
如果我有自己的小孩,我要怎麼教育他呢?
我們最近去爵士酒吧聽表演,聽到一半,發現有對夫妻帶著兩個小朋友進去了。一開始我們以為小孩可能會有點吵,或是抱怨無聊,但是我們發現了,小孩一聽到音樂,就開始活潑地在舞台前面跳舞,玩得比所有在場的大人還開心。
這個畫面給了我靈感,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我有自己的小孩,我要怎麼教育他呢?我會怎麼和他對話呢?
我想了很久,最後歸納了三點出來,和大家分享。
1.「孩子,你不需要是最好的,但要做最喜歡的事。」
前幾天看了一本書《富流感》。作者提到現代父母給小孩太大的壓力,希望他不管在哪一方面都要變成最好的:有最好的成績、念最好的大學、有最好的薪水。
但比起要小孩拿第一,我相信更重要的是,要讓小孩發現自己喜歡做什麼?對什麼有興趣?這樣小孩就會自然而然地努力。
我自己高中那時候,喜歡波蘭文課、社會議題課、音樂課,這些成績都很好。但是德文課、化學課我因為不喜歡,所以成績一直都不好,哈哈。
我從來沒有去過補習班,沒有為了拿第一做任何事情。我只是很認真地接觸這些我有興趣的領域,最後我還是錄取好大學,甚至來台灣念書生活了。
我覺得與其給小孩壓力,希望他變成成績最好的學生,不如讓他多認識自己,接觸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是為了成績,而是為了滿足好奇心。不要為了考一百分外語所以學,而是為了能夠認識這個世界。
2.「孩子,比起物質的東西,想像力是更珍貴的。」
身為極簡主義者,我希望自己的小孩玩具越少越好。東西越少,小孩會越珍惜,越多,則越不珍惜。
上個周末我們跟士愷的表姊一起吃飯,她的小女兒(也算是我的侄女XD?)這兩個小時一直都在玩餐桌上的貝殼,非常滿足。我看著她,也想到了自己的小時候。
我有一段時間因為父母的工作,所以跟著馬戲團開著露營車環遊丹麥。哥哥和我那時候唯一的玩具是三個小娃娃,即使沒其他玩具,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抱怨我們的生活很無聊。我媽媽至今家庭聚會時,都會提到這個故事: 我們從丹麥回到華沙的這十幾個小時,哥哥和我在後座一直不斷地玩故事接龍,想出這三個小娃娃的故事,他們做了甚麼,去過哪裡等等。
玩具越多越容易感到無聊,越少,越需要創意性和想像力。那也能讓孩子體會和學會很多事情,訓練創造力。
3.「孩子,你不需要尊從刻板印象,你永遠都有選擇的權利。」
最後一點跟我女性主義的想法有關係。我非常反對性別的刻板印象: 『藍色給男孩,粉紅色給女孩』或者 『汽車給男孩,娃娃給女孩』類似的想法。
以我自已來說,我小時候選擇跟哥哥一起玩軍人的遊戲,玩恐龍,聽搖滾樂,哈哈,我反倒對芭比娃娃沒有興趣。
當然如果有個女兒或者兒子對芭比有興趣也很好,就讓他們玩!關鍵字是: 「選擇」。我也不喜歡小女孩從小就被大人打扮成小公主,這會讓她們太過重視自己的外表,忽略了其他選擇的可能性(例如追求智慧、追求良善、追求健康)。
如果我有小孩,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我都會讓他們知道,不論他想要有甚麼愛好,穿甚麼,未來做什麼工作,我都會支持他。最重要的是,他要是個好人,是個樂於助人的人。
關於是不是第一名?有沒有錢?是不是傳統定義成功的人?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需要創意性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廢核救家園〉核二露天乾貯若出事 不只北台灣遭殃 (11/10/2015 自由時報)
文/劉黎兒
Q:我看報導,台電打算把核二廠用過燃料棒在新北萬里露天乾式貯存,還被立委指出原能會跟台電沒公布實測金屬鋼桶腐蝕劣化真正數值,若根據美國核管會的基準,一年多就會腐蝕,那樣不是全台灣的人,尤其雙北700萬人都會遭輻射傷害嗎?
A:是的,用過的燃料棒是燃燒前一億倍毒,高達10萬西弗,根據最擁核的ICRP(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認定短時間遭7西弗曝射,人就會死亡,人站在旁邊0.3秒就會死亡;一個500公斤固化金屬鋼桶表面也還有1500西弗,人站在旁邊是20秒就會死亡,萬一用過燃料棒有點露出,就會造成大量死亡以及嚴重汙染!
不容台灣核電幫胡搞如此簡陋危險的核二乾貯,原因很多:
1.核二乾貯廠跟核一乾貯廠一樣,是在地質敏感地區,新北曾與專家學者提出質疑,如是否為土石流潛勢溪流、順向坡、地震斷層帶等諸多疑慮,還沒確認前,農委會居然審查通過。
2.立委陳歐珀調閱資料發現,台電曾進行核一乾貯氯鹽量實測,發現沉積值每平方公尺高達82.9毫克,比台電所說的8毫克高9倍;核一及核二靠海,海風氯離子與金屬結合成氯鹽後,極易導致金屬鋼桶腐蝕劣化。美國核管會曾指出,每平方公尺0.1克氯鹽就可能導致鋼材腐蝕,依此計算,只要啟用1.2年就恐因腐蝕而導致輻射外洩。
3.核一或核二乾貯承包疑雲重重;核一乾貯,是台電發包,原能會核研所承包;台電將案子送原能會審查,原能會又讓核研所審查,互相掩護。核研所自己貯存低階核廢,發生6次氫爆,怎有資格承包兼審查;2014年還遭媒體踢爆,核研所把核一乾貯改委託給沒乾貯經驗而不合格美商 NAC,造價比1997得標廠商高出4倍,但核研所從台電得標金額10億,高達16倍,轉手賺9億多。核二乾貯則是NAC自己跟台電投標而拿10億,究竟原價多少,令人啟疑;這些承包案內容看來並非以安全為最重要考慮,無法安心。
4.核二廠原本環評的乾貯設施,是只能裝69束燃料棒的型號,但台電向美國採購每箱87束的設備,更變設計卻未依法重辦環評,而且環評未過就先招標,環保署居然還照常通過審查,官官相護,莫此為甚。
5.外國乾貯場設在沙漠等處,維持方圓數十公里空地,甚至數百公里圈沒人住。但台灣乾貯場人口密集,30公里圈650萬人口,核一核二的4個老朽爐就在附近,釀災會造成連鎖失控,怎可跟外國相比。
6.高階核廢貯存的安全性是不能低於核電機房,必須考慮到耐震、防鹽分腐蝕等,像日本東海村的乾貯地基是下挖20公尺,高度防震,至少都是室內貯存,而非露天貯存;用過燃料棒高輻射也高放熱,像福島核一有400束乾貯,不斷換氣才勉強維持35℃,鋼桶是橫臥式的。
萬里離台北僅卅幾公里,這不僅是新北或環團的事,而是會滅絕台灣人生存的做法,絕對不容核電幫昧著良心硬幹到底。
★★★ 相關新聞:
[ 能源轉型削弱經濟競爭力? 德國著名學者 Miranda Schreurs:不改變才會輸!!! ] (11/06/2015 TEIA)
德國能源轉型經驗的第一手觀察 -- 專訪 Miranda Schreurs 教授
TEIA環境資訊中心2015年11月6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 繼續閱讀完整全文以及22張精闢又清晰易懂的分析圖表: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 決斷瞬間,果敢行動:迎向不確定的年代!!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 2016 建議書: 台灣亟需提升能源效率與電業改革] (11/03/2015 歐洲在台商業協會)
歐洲商會在11月3日(星期二)發表了對於台灣整體發展的「2016年建議書」, 這份建議書是由歐洲商會的 29 個產業委員會 (其中有 23 個委員會分別提交報告) 及理事會共同定稿, 提出約 400 家企業與組織, 及超過 800 位個人會員所關切的事宜。
本建議書是構成歐洲商會與台灣政府間進行持續且廣泛對話的基礎。
書中的內容,不僅針對歐洲企業所關切的問題, 同時也包括台灣企業關心的議題, 例如台灣法規環境與國際標準的調和等。此外, 更進一步探討多項對台灣民眾造成影響的議題, 包括公共衛生、 就業、生態環境及生活品質等。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 開宗明義:決斷瞬間,果敢行動:迎向不確定的年代 / Decision Time:Taking Courageous Action inUncertain Times ★
台灣正面臨多項艱鉅挑戰。其中,有些挑戰與國際間其他國家固且相同,然有些則是台灣所獨有。最立即的挑戰,是因應全球經濟成長減緩所帶來的經濟逆風。在此同時,台灣正面對一些極為艱難的中、長期挑戰,包括人口結構改變,全球化、能源安全、醫療、環保、基礎建設發展及確保人才等。要領導台灣渡過不確定的經濟時代,並因應多重且複雜的挑戰,政府需要創意性的思維,做出堅定的決策,並採取果敢的行動。
儘管政府無法掌控全球經濟情勢,但仍能採取多種作法,以改善經濟與法規環境,使台灣在面對全球情勢挑戰時能處於更佳的態勢。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法規環境,將能為促進投資、貿易、經濟成長及創造就業造就出一種良性循環。台灣仍是個充滿動能的經濟體,及具有吸引力的投資場所,能夠為靈活且具有彈性的企業提供良好的商機。政府應確保本身擁有能力,不會成為商業發展的障礙。政府機關也應時時銘記,台灣是全球村的一部分,必須藉由擁抱國際趨勢、標準及最佳的慣例,對全球化的挑戰進行調適。
在今年建議書的42頁~49頁起也提供歐商會對台灣電力改革的看法,我們摘要節錄如下:......
繼續閱讀完整全文: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687685638033693/
資料原始來源: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931129
======== ♡♡♡ ========
☞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