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成為疫苗孤兒
大學生、青壯世代不應該被政府遺忘】
BNT要來了~嘉瑜提醒大家,18歲(含)以上有意願施打疫苗之民眾,可於8/28(六)14時登入(https://1922.gov.tw/vas/) 進行登記、新增、修改。
嘉瑜接獲許多學生及家長來電,針對即將開學,但許多18歲(含)以上的學生跨區域念書,甚至半工半讀賺取學費、生活費,疫苗施打卻永遠是最後順位。
許多大學生、研究生因開學將陸續回到校園,從北到南、又或從南到東,甚至從離島來台求學......,嘉瑜呼籲政府聽到這些族群對於疫苗的需求及心聲,審慎評估學生群聚所面臨的風險,讓這些責任重大的青壯世代儘快施打疫苗!
關於首批BNT疫苗,指揮中心表示,這批將優先提供給青少年接種,目前12歲至17歲規劃於國高中校園進行施打,嘉瑜詢問衛福部,首批的校園施打方式,12~17歲的「在學學生」走流感疫苗模式,為校園接種造冊,須先行取得家長同意書;12~17歲的「非在學學生」亦比照流感疫苗模式,由衛生單位寄發接種通知書。就BNT之施打順序,首批先給12~17歲學生,後續依進貨數量分配給第一~第十類,最後才按年齡順序往下施打。
嘉瑜呼籲政府應於開學前後擴大BNT施打年齡:
✅將學生族群群聚之風險列入參酌
政府優先將BNT分配給12~17歲之學生,初衷在於避免校園群聚感染,但僅將範圍限縮在12~17歲,然具學生身分的年齡分布廣泛,大學生、研究生亦有可能面臨校園群聚感染,大學課程為跑班上課,學校與打工地點的移動,皆容易導致感染的風險大增。
✅12歲~20歲應納入首批BNT疫苗優先施打名單
以19歲一般類別的大學生為例,不符合高端疫苗接種之資格(須滿20歲),AZ、莫德納疫苗在年齡排序上又為最後順位,面臨開學後摩肩擦踵的校園,學生與家長人心惶惶。以17歲跳級的大學生為例,無法透過高中校園造冊接種,又未能符合高端(須滿20歲)、AZ(須滿18歲)接種資格,及現行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僅開放18歲(含)者登記。但若為19歲的高中生又能透過校園造冊施打BNT疫苗,政策上的矛盾,讓民眾一頭霧水、無所適從。
嘉瑜於日前發公文呼籲衛福部,避免上述情況之學生在疫情下淪為疫苗孤兒,同時也建請衛福部應妥善進行疫苗數量之分配,將不同年齡層疫苗之需求、面臨大型群聚風險之可能,皆列入參酌! 一來,避免民眾產生相對剝奪感;二來,避免社會因疫苗產生對立與分歧。
🔔相關新聞:
2021.08.28 BNT開放18歲以上登記!12-17歲「兩大接種模式」出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828/2066644.htm
2021.08.28 BNT今起開放18歲以上民眾意願登記 12至17歲青少年造冊施打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653420
霧部首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立法院遷中興新村?
王清厚/公退(台中市)
立法院長游錫堃表示,相較美、德、日本等國國會面積,我立法院空間顯然不足。國會為國家門面與民主殿堂,空間狹窄又有大小違建鐵皮屋,不良示範貽笑國人。只是遷建喊了幾十年,還是原地踏步。
國會遷建不一定非在台北不可?廢省後,中興新村走過風雨,幾番波折,幾番傷感,何年何月再現風華?依然無解。何不趁此大破大立,立院遷中部是最可行方案。
四十八年省議會播遷霧峰,省政府設南投中興新村,兩機關均靠山而建,地傑人靈,走過四十年風光歲月。立法院遷至中興新村,是最為可行便利之規劃,寄語游院長審慎考慮。
城市發展不能過度聚焦北部,首都要減壓,北中南要均衡發展,城鄉差距要縮短,貧富不均問題要解決,在在需政府拿出魄力與決心。
中部腹地廣,有機場、港口,氣候宜人;台中、烏日高鐵連結中興新村,都在十、廿公里距離範圍。立院遷建中興新村,除分散機關風險,並均衡區域發展,何樂而不為。
霧部首 在 486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哩賀我是陳俐閔
各位鄉親,你喜歡台語?會說台語?
萬萬也沒想到公司會額外替同仁上台語課
這麼特別的待遇真的就在眼前發生
我想,台語可以說是台灣珍貴的寶物
大哥的重視與期望,希望的就是永傳下去....
不管說得嚇嚇叫還是聽得霧煞煞,都要勇敢去說
讓我們彼此交流、互相練習
萬事起頭難,一但做了就要給他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