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8 日是露絲・貝德・金斯伯格(RBG)逝世週年,他是美國史上第二位最高法院女性大法官。她是說真話的「法院之友」,也是大眾仰慕的「聲名狼藉」人權鬥士。
和我們一起回顧,RBG 執業生涯的精彩言論。
露絲貝德金斯伯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今年的美國大選,攸關著川普能不能再做四年,而基於川普的爭議性,不僅是反對他的人無法忍受他在白宮多待一天,甚至是共和黨內部,都有很多人看不慣川普把玩權力,操控人性的做法,而希望他早點下台,即使這麼做代表共和黨將失去政權。所以,年底的這場大選,原本就是一場太重要,絕不能輸的一場選戰,對這些反川人士來說,你很難想像,除了贏回白宮之外,還有什麼更重要的事情。但上個星期,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辭世消息傳出之後,不少人突然驚覺,原來川普在這個任期結束之前,還有機會再填補一位保守派的大法官,加入這個由九人組成的美國司法最高權力機構,前後加起來,等於是川普在短短四年之內,就一手包辦三位大法官的指派,染指了最高法院1/3的意識形態,而從截稿的台北時間周六下午得到的最新消息,川普所提出來的這位新任大法官人選,就是他上任後一手提拔的聯邦上訴法院法官艾咪巴雷特。這位女性法官的意識形態幾乎是和已故的金斯伯格完全相反,具有非常鮮明的反墮胎立場,和虔誠的宗教背景,預料將會引來自由派和民主黨的強烈反彈,外界甚至有人建議,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可以再發動一次彈劾,讓川普無法提名大法官,不過這種冤冤相報,幾乎是殺紅眼的做法,對於美國的政治和社會穩定,已經逐漸造成了嚴重傷害,照這樣下去不管誰當選總統,都只是派系的領袖,而非全民總統,因為美國已經分裂為二。
{內文}
(美國總統/川普)
美國憲法第二條寫著:總統有權責 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群眾:補一席!補一席!),這一點應沒有任何疑義?有嗎?
隨著大法官辭世的消息,蒸騰 發酵 沉澱,美國總統大選9彎18拐的劇情又再一次,彷彿川普過去擅長的實境秀或是科幻懸疑片一般,出現驚人燒腦的轉折。
(美國總統/川普)
只有我有這個能耐...補上那一席,憲法規定了:總統必須任命大法官,而那正是我要做的,我準備填補那一席
(電影《法律女王》)
妳說妳叫甚麼名字?露絲‧貝德‧金斯伯格
她的傳奇被改編成電影
(紀錄片《RBG》)
我想出了幾個響亮口號:「沒有Ruth就沒有Truth」
拍攝成紀錄片,寫進了饒舌歌曲,啟發無數美國年輕一代入列成為RBG粉絲團一員。
(RBG小粉絲)
露絲‧貝德‧金斯伯格法官讓大家看見了,女孩兒也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就像是年輕人的閨密或死黨,她被取了字母暱稱在民間傳頌,被冠上「法律女王」封號,在街頭和流行文化裡頻繁現身,竄升為近年美國自由派陣營,尤其是青年民權運動者心目中無人能企及,超級英雄一般的存在,但也正因為如此,由於金斯伯格所代表的一切,超乎她個人的象徵意涵,她的病逝對於剩下40幾天的美國選舉,或者更精確地說,是對美國未來幾個月政治紛擾和未來數十年的社會與民權發展,都投下了一道極長極深的陰影。
(CBS主播)
金斯伯格在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當中,一直都傾向自由派立場發聲,如果替補她的 是一位保守派法官,(目前看來很可能是如此),將影響未來好幾個世代的判決,而她的過世使得最高法院只剩下,3名自由派法官和5名保守派的法官
過去自由派立場的金斯伯格,每每能在關乎女權 同性 跨性別等弱勢族群利益的重大案件上說服同僚,做出具指標意義的判決,即使同一立場的票數不足,金斯伯格也能透過她的反對意見書,凝聚和引領社會意見,繼續朝著進步的方向努力,如今,最高法院痛失這左右之間,微妙制衡的最後防線,所牽動的不只是令保守派意見,在九位法官組成的最高法院裡,可能取得6比3的絕對優勢,更有在這之外,一連串滲透到選民內心,和社會肌理的骨牌效應。
(CBS記者)
這會造成甚麼影響?答案是:一系列重大社會議題,都將因而受到衝擊,首先就是健保,投票日過後幾天,最高法院就要開庭審理,歐記健保強制人民加入保險,是否違憲一案,如果被判違憲,將會導致數百萬人失去醫療保險,另外受矚目的,還有墮胎問題,自從1973年的「羅訴韋德案」,反墮胎人士就不斷試圖翻案,今年6月最高法院才以5:4些微票數,判定路易西安那州的法規違憲,確保了該州墮胎診所可合法營運
(CBS記者)
除了這些以外,當然還有總統大選本身,如果投票結果遭到質疑,就如許多人事先所預測的,那麼最後定奪輸贏的將會是最高法院,就像2000年那時一樣
如果11月3號之前,川普以最快速度補上大法官空缺,而11月3號投票的結果,又如川普所一再預告的一路鬧上了最高法院,兩者之間難以迴避的因果聯想,勢必引來 由自己提名的人,來做最後仲裁者,幾乎是球員兼裁判的嫌疑,雖然距離大選 所剩時日不多,但依照政治慣例和法定的程序,從提名 聽證 到表決通過,目前看不到明顯的困難和障礙,可以阻止川普和共和黨在選前,再把一位與他們意識形態相近的法官,送進最高法院,甚至即使到了選後,在新總統 新國會就職之前,任期倒數由共和黨占多數的跛鴨參議員們,依然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完成對川普提名人選的聽證和投票確認,換句話說,民主黨除了痛批鴨霸訴諸情與理外唯一剩下能做的,只有追打四年前共和黨曾在類似情況下,駁回歐巴馬提名人選前後不一 昨是今非的政客嘴臉。
(民主黨參院領袖/舒默)
這是共和黨領袖麥康諾在2016年親口說的話:「下任大法官人選」,「應該由美國選民來決定」,「因此 出缺的大法官席次」,「應由選後新任總統來任命」,這是麥康諾自己訂下的原則
(民主黨參院領袖/舒默)
原來這條「麥康諾定律」,只是「麥康諾騙術」
(共和黨參議員/葛拉罕/2018.10.)
如果說,川普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在初選開跑之後 (有大法官出缺),我們同樣也會等到選後才動作,屆時 我應該也還在司法委員會...(這段話有錄影哦),沒問題,留著那捲帶子...
(記者vs.共和黨參院領袖/麥康諾)
(你一定能體會 很多美國人),(現在覺得你們是雙重標準?)...,我只能再度重申,美國憲法規定,我們有義務,填補出缺的法官席次,只要我們決定那麼做,而我們勢必會採取動作
(ABC主播vs.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
所以這根本不是原則問題,就是看誰掌權,誰拳頭大誰就贏嘛 對嗎?不不不 其實不是這樣...
華爾街日報在一篇文章中分析,金斯柏格之死等於是令傳說中的「十月驚奇」提早報到,對於選戰所投下的衝擊力道,早已超過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引發的經濟頓挫,
皮尤研究中心民調顯示,超過六成美國選民認為大法官提名「非常重要」,其中尤以民主黨人,最關注最高法院內部的權力變化,川普欽點的大法官被提名人一方面會受到川粉與極右翼人士的擁抱,視為未來槍枝管制,墮胎問題走向的指標,另一方面,卻也勢必激起LGBTQ性別平權左翼團體,以及街頭運動人士的同仇敵愾,有可能因此催出青年和少數族群,一面倒向拜登與民主黨的選票,而從近年美國行政 立法 司法三權分立的發展趨勢來看,總統大選的勝負通常也底定了參議院是哪一黨的天下,以此角度觀察,金斯伯格的繼任者填補這一役,不僅將定調司法權的屬性,
更將關係到行政權 立法權由誰掌控,三權都可能畢其功於一役的權力保衛戰。
(聲音來源:反川普群眾)
用選票!讓他下台!用選票!讓他下台!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穆林陶德)
在9月18號,也就是金斯伯格辭世當天,漏夜寫就一篇文章中 憂心質疑:選情會不會又再次翻轉?,但字裡行間所洩露的不安,遠遠超乎對於一場選舉的關切,「這個國家已經夠分裂了」她寫道,川普上台以來,內部挑撥離間,無所不用其極的權謀遊戲,已經把美國帶向只問顏色,不問是非的兩極深淵,這一刻,比選舉結果更令人恐懼的是美國國境之內 人與人之間,那道越劃越深,只怕永難癒合的裂痕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大法官人選將牽連當前面臨的所有危機以及美國人生活每一層面,我們不能再製造一場憲政危機,讓美國越陷越深 掉入黑暗深淵,照這樣下去,美國將遭受無可挽回的重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lJIArIXDE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9.27《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6Fs_amhnjw
露絲貝德金斯伯格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日國際選讀】
#留言拿單字包 #今日來讀大西洋月刊
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大智慧♟
RBG’s Greatest Insight
開啟「接收通知」和「搶先看」每天吸收雙語時事新知
來讀大西洋月刊獨家
🏛 Justice Ruth Bader Ginsburg’s time on the Court was often characterized as a pitched battle between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and individual liberty. Conservative majorities have tended to elevate individual autonomy rights over equal treatment and equal opportunity in our politics, our workplaces, and our schools. The liberal bloc, by contrast, has tended to oppose this subversion of equality to liberty, and pushed to recuperate equality as the primary value guiding constitutional law.
露絲貝德金斯伯格擔任美國大法官期間,平等原則和個人自由的硝煙四起瀰漫不絕。佔多數的保守派陣營往往著重個人自主權利繼而忽略政治、工作及教育場域中的平等待遇和平等機會。反之,自由派陣營則反對保守派意欲讓平等凌駕於自由之上的作風,一直以來努力不懈的希望讓平等原則再次成為憲法的主導價值。
🎭 Justice Ginsburg was in a camp of her own. She long grasped that these two great principles of American democracy are not at odds, but rather integral to each other. She recognized that equal opportunity is vital to self-determination, and that personal liberty is secure only insofar as society respects each of us as equals. In short, she did not fall victim to the false dichotomy of equality and liberty, but worked to advance equal liberty under law.
大法官金斯伯格卻獨樹一幟、自成一派。他確信這兩條深植於美國民主的偉大原則並不相悖,甚至缺一不可。金斯伯格認識到平等機會對於自我決定至關重要,而個人自由則必須在普羅大眾接受人人平等的大前提下才能獲得保障。簡而言之,他並未被平等及自由的偽二分法所蒙蔽,而是致力於在法制體系內持續推動平等自由。
🗞 In case after case, this Court’s conservative majority bloc has confused its own viewpoint-based objections to equal treatment and nondiscrimination with actu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conservative viewpoints. As a formidable and indelible civil-rights advocate, Ginsburg knew better.
大法院的多數保守派陣營一直混淆概念,針對平等待遇和反歧視的一些以自己觀點為主的反對意見視為歧視保守觀點的主張。然而金斯伯格作為可敬且不可撼動的民權擁護者,始終能夠擇善固執。
未完待續...
平等與自由孰輕孰重?
加入每日國際選讀計畫,解鎖完整語音導讀版
https://events.storm.mg/member/HOWSJ/
——
原文連結請看留言
——
#留言✍🏻 告訴我「自由與平等你選什麼? 」
就送你【今日讀報單字包】!
#自由至上 #平等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