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好自己的心靈肌肉】
.
前陣子跟朋友在Clubhouse閒聊的時候,剛好她提到一個很有趣、讓我印象很深刻的字詞:Spiritual Muscle #心靈肌肉。
.
Human Design人類圖常常被強調是一個可以協助我們活出真實自己的工具。然而,透過學習人類圖中的知識,透過認識每個能量中心、每個閘門、每條爻的官方解釋,這最多只能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
.
若要「活出真實自己」,還是要回到最基礎的一步,就是在生活中實驗,好好在生活中運用內在權威與策略下決定。而若要能夠在重要決策上,有效運用到我們各自的內在權威與策略,就更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鍛煉。
.
這的確跟肌肉鍛煉並無二致。若要鍛煉出強壯的肌肉,同樣也絕非一時三刻的事情,必需透過時間與耐性,一步一步成形。然而,無論我們的肌肉多強壯,還是會有無法應付的狀況,還是會在某個當下感到力不從心,還是會意外拉傷。
.
我上星期去划獨木舟時,就剛好遇到一件事情,讓我更深深體會到心靈肌肉是甚麼一回事。
.
話說上星期我要從居住的內湖,前往瑞芳附近的海灘去參加海洋獨木舟技術認證課。由於這是我期待已久的事情,我在出發前天晚上就做好了詳細的路線研究,最終決定了早上6點半出門,換三程公車前往。
.
然而,我的不預期人生又再度出現了。
.
就在我剛要出門前往搭乘第一班公車時,竟在APP上發現它說這班車還有一個小時才抵達。我當時也沒心神去理會出了甚麼問題,只是迅速搜尋附近有沒有其它公車可以抵達下一班公車的上車點。
.
正當我終於解決危機,順利找到適合的公車的時候,我卻發現第二班公車那天竟然沒開!我猜大概可能是因為中秋連假的關係,但我明明已經有查看清楚!
.
換句話說,即使我順利抵達了第一個目的地,但卻如同白費心機,因為那邊完全沒有其它公車可以搭乘往瑞芳去。接二連三的「不預期」不禁讓我感到挫敗萬分。我就這樣站在公車站,無法確定下一步跟怎麼走,對來到我面前的每個選項皆沒有任何回應。
.
當危機發生時,我們往往很容易因為慌亂,而忘記了這段時間新學習回來的運作方式,條件反射地就回到了過往用了幾十年的運作模式。
.
儘管我已經投入了「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的實驗幾年了,但還總是有時候會深陷混亂當中,還是會有面對甚麼都沒有回應的時候,還是會出現那個心靈肌肉不夠力/拉傷的時候。
.
這絕對無可厚非,因為每一個行為習慣的形成,都需要長時間的繁複練習和正向回饋。我們活在這世上,並非要做一個完美的人。在危機或困難出現的時候,會有煩躁氣餒等感覺都是非常自然的生理反應,不用太過責怪自己。就在這當下,好好觀察自己的反應。當情緒慢慢穩定下來之後,就好好看看如何修正下一步,繼續走眼前我們有力量走、可以走的路。
.
就這樣,我在公車站呆站了寶貴的10分鐘,忽然看見一台公車走來,我也沒有在管它的目的地在哪,覺得反正把它攔下來再算。於是,透過這個新的回應,我再次形成了新的軌跡。然後就沿著這新軌跡,先到了昆陽站,再轉捷運到旁邊的南港,換火車到瑞芳,再搭乘計程車抵達訓練基地。雖然很轉折,但最終還是順利抵達。
.
劇情的發展往往曲折離奇,童話故事中的美好結局原來還是存在。在不預期的失落過後,竟然出現了不預期的驚喜。正正因為大家聽到我的這個痛苦經歷,剛好住在內湖的教練就問我要不要坐她的車,就這樣,我往後兩天的交通問題就變得簡單得多了。
.
這種過山車型的體驗,大概就是不預期人生最好玩的地方吧!
.
驚嚇跟危機在生命中無可避免。我們追求的,不應該是能夠應付任何狀況的完美強壯肌肉,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讓自己逐步變得強壯與健康。如果在這個當下,肌肉真的不夠強壯,那也沒關係。無須因此而為難自己。好好感受那過後的酸痛。休息過後,你的肌肉就自然能夠再生,重新回復生命力,變得比過往更強壯。
.
會受傷,會跌倒,只因我們仍擁有踏出舒適圈的勇氣。
.
與其等到完美才行動,與其畏首畏尾地在做每個行為時考量自己會不會犯錯,倒不如好好投入其中,在過程中邊做邊修正。
.
唯有繼續嘗試,我們才能夠獲得大數據,從而作出修正。也唯有不斷的嘗試與修正,我們才能夠走得越來越順,越來越自在,越來越有信心。
.
The greatest risk in life is to not taking one.
.
若你也真心想在生命中作出改變,那就先從每天生活中的小習慣開始吧!
▂▂▂▂▂▂▂▂▂▂▂▂▂▂▂▂▂▂▂▂▂▂▂▂
✨✨ 若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 若對走進Human Design人類圖的世界,對學習基礎知識很感興趣,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
💪💪 若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acral-gym
.
👁️👁️ 若對靈魂、意念和催眠感到興趣,歡迎追蹤 靈魂事務所 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創意油管 IDEAS TUB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在很多人喜歡壯膽夜遊 那“八字重”的人就比較不會出事情嗎? 那要隨身攜帶「哪些物品」才能避免卡到陰呢? 如果我信奉的是其他的宗教 還會卡到陰嗎? ⋄⋄⋄⋄⋄⋄⋄⋄⋄⋄⋄⋄⋄⋄⋄⋄⋄⋄⋄⋄⋄⋄⋄⋄⋄⋄⋄⋄⋄⋄⋄⋄⋄⋄⋄⋄⋄⋄⋄⋄⋄⋄⋄⋄⋄⋄⋄⋄⋄⋄⋄⋄⋄⋄⋄⋄⋄⋄ 加入創意油管官方 line 帳號...
「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創意油管 IDEAS TUB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創意油管 IDEAS TUB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創意油管 IDEAS TUB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轉錄] 三天體驗靈態- 看板sou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靈魂出體研究中心 - Facebook 的評價
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預期遊台灣|林家天下:板橋
.
前幾天跑到板橋去,參觀一直很想去的板橋 #林本源園邸。
.
在台北地區的發展上,板橋絕對是一個很獨特的存在。不像新莊、艋舺、大稻埕與台北城般直接受惠於政治決定的加持(巡檢/縣丞衙署與府城的建置),板橋的發展幾乎一直以來都是單靠民營財富所建立的(當然不乏政商關係,但始終相對間接),至少在1945年台北縣市分家以前都是這樣。
.
憑著兩個林家(1750年代從大甲遷來的林成祖,和1857年從桃園大溪遷來的林本源家族)的持續推動,不但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一個大型社區,更築起了城池。今天板橋的東門街、西門街與北門街,正正見證了這段歷史。
.
每到一個地方探索,通常我必定會研究三個地方。
.
🚩 第一個就是當地最具歷史價值的市場。
.
這並不一定就是夜市,也不一定是公有市場。這市場越簡樸越露天越好,因為這代表在其發展過程中,並沒有受到太多外界人為干預的影響(e.g. 為了優化市貌,在一個沒有人流的地方建造一座室內公有市場),更能如實反映出這地區的有機發展。
.
以板橋為例,這市場就是菜館街與後菜園街一帶,而非只有30多年歷史的湳興公有零售市場或湳雅觀光夜市(但當然如果你只想感受20年前的歷史,後者可能是更適合的選項)。只要找到這市場,我們就自然能夠順藤摸瓜,找到當地的經濟文化中心。
.
🚩 第二個值得研究的地點就是當地的古廟。
.
就板橋而言,就是所謂的四大古廟:主祀媽祖的 #慈惠宮、主祀觀音的 #接雲寺、主祀泉漳械鬥亡靈的 #迪毅堂、和祭祀孤魂的 #大眾廟。透過古廟的分布,就必定能夠從中知道,這個群體的地域範圍有多大?結構是鬆散還是緊密?
.
🚩 最後一步就是觀察附近的街道名稱和主導產業。
.
舉例來說,走在東門街、西門街與北門街上,我們就知道以往城牆所在,也就是城區的界限所在。有了城牆分隔,街道兩旁自然形成差異。如果大家下次剛好碰上類似名稱的街道(在台灣多得是),也不妨留意看看其中的街貌差異。
.
然後,走在福德街、文昌街與宮口街,我們就知道這裡必定是當時的地區中心。走在倉後街,看見滿街的雜糧行,就自然能夠感受到當地往日的繁盛。
.
透過這三個步驟,我們自然能夠更深入了解到這地方的歷史,甚至能夠做到身歷其境。
.
然而,相對美中不足的卻反而是林本源園邸本身。漫步在其中,感受當年在庭園中接待文人雅士與達官貴人,的確別有一番風味。但無奈此地始終因為久經風霜,總讓人感覺有一種殘破滄桑、死氣沉沉的味道。
.
或許,花開花落自有時。每段繁華也必定有其衰落的一刻。
.
與其花費精神擔心未來,倒不如好好在每個當下璀璨發亮。
▂▂▂▂▂▂▂▂▂▂▂▂▂▂▂▂▂▂▂▂▂▂▂▂
🏃🏻♂️🏃🏻🏃🏻♀️【不預期遊台灣】系列 🏃🏻♀️🏃🏻🏃🏻♂️
艋舺:https://bit.ly/3ulNpLc
大稻埕:https://bit.ly/3CYgzTJ
台北城:https://bit.ly/2ZwlCwk
淡水:https://bit.ly/2WpVx0W
基隆:https://bit.ly/3ij0KiC
合歡山:https://bit.ly/3AQE94t
▂▂▂▂▂▂▂▂▂▂▂▂▂▂▂▂▂▂▂▂▂▂▂▂
✨✨ 若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 若對走進Human Design人類圖的世界,對學習基礎知識很感興趣,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
💪💪 若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acral-gym
.
👁️👁️ 若對靈魂、意念和催眠感到興趣,歡迎追蹤 靈魂事務所 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章推薦】吳國光教授:文化中國的終結——在普林斯頓中國學社「余英時先生追思會」上的發言
不少朋友在圈內分享這篇文章,來自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政治學教授吳國光在余英時教授追思會的分享。吳教授同樣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這分享對海外華人花果飄零的心情,非常寫實。
//余先生走了,我聽到這個消息,感覺一種無底無涯的大悲哀。
為什麼有這樣的大悲哀呢? 有一些個人的因素。我也是在普林斯頓讀書。事實上,在博士專案入學的同時,我也接到 了余先生的邀請,加入中國學社,當時我選擇了去讀學位,因此我並不是中國學社的成員 ,參加的主要是學社的聯誼活動。我在政治系讀書,余先生是在歷史系和東亞系,作為學生,學業又非常繁忙,鮮有機會親炙余先生學術上的教導。在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創辦之後 ,有機會和余先生做比較多的接觸。以後也一直得到他的關心和幫助。去年余先生還抱病為我一位朋友的書寫序言,對我們在八十年代在中國進行政治改革和今天去啟動這段回憶的努力,給予很高的評價……。
但這些都不是我大悲哀的主要原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大悲哀呢?
我的感覺是:余先生去世標誌著文化中國的終結。 中國本土這一百年來不斷在經歷文化的禍亂,到今天,我大膽一點講:中國文化在中國本土已經滅亡。毛的革命,借助他對西方思想的一知半解,特別是借助俄國的東西,來毀滅中國的知識和知識人。從1949年到1976年,特別是1966年到1976年這十年,是他禍亂中國文化的高峰。他用假神(就是他自己)來毀滅中國人的人性,他用暴力來毀滅中國的知識和知識人。
之後就是從鄧小平的1989年一直到現在的再次毀滅。這次和毛用假神來毀滅人性的不同在於,它是調動人的動物性、獸性(其實我用「動物性」「獸性」這個詞時在心裡是不忍的,動物可能都比中國現在的基本人性要高尚些。我就沿用這個習慣說法,大家應該明白其中的意思) 或者叫劣根性,或者借用孔子的說法,就是最原始的食色之性,就是褲腰帶以上的胃和褲腰帶以下的那個玄機啊,用這個東西來腐化中國的人文文化。在經歷了這兩輪大劫之後,今天的中國還有多少可以稱之為文明和文化的東西呢?文字已經敗壞到什麼地步!文學還有什麼愉悅和提高人的靈魂、訴諸人的精神的產品?還有教育的敗壞,這些都不必去講了。不僅是毛時代的鎮壓,還有鄧時代的腐化,現在是鎮壓加腐化 。這就是文化在中國本土的百年禍亂與滅亡。
余先生在1949年後很快就離開了中國,為什麼他仍然具有對中國文化的這樣的象徵意義呢?
我認為,中國文化自古以來不僅存在於政治中心,也不僅存在於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和本土的中國。當年陳寅恪先生輓王觀堂(王國維)先生詩裡講:「生逢堯舜成何世,去作夷齊各自天。」堯舜一般被稱為盛世,當然在這裡是諷刺,什麼盛世啊,什麼世道啊!我要講的是第二句:「去作夷齊各自天」。伯夷和叔齊在那個古老的時代,是離開權力中心去保存氣節保存道德保存文化傳統的例子。也就是說「流亡」是中國文化本來就有的保存文化精義的一種方式,不是今天才有的。余先生是1949年毛革命流亡的那批中國知識人。
1989年 ,由於我們這一批勉強稱得上知識人的人的流亡,余先生又在照顧、引導、教育我們這一代知識人中發揮了最大的作用。他本人就是兩代流亡者的象徵。余先生在海外保存和弘揚了中國的文化。他弘揚的東西是什麼呢?我們知道中國傳統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余先生立言是不用講了,作為一個學術的大家,他的著作擺在那裡。那麼立功呢,我個人的看法,他在海外建造了一個中國人精神世界的中心。包括他對中國學社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的投入,都是這個大的建造工程中的具體作為 ,他對包括我們這些人的幫助和教誨,都是這個大的建造工程中的小故事。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並不是說離開了中國,就沒有中國文化了。這就是大家經常引的余先生的那句話「我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國」。中國的存在是以文化傳承為特點的,不是以皇權傳承為特點的 。皇帝可以是蒙古 人,可以是滿族人,也可以是史達林的信徒,但是文化中國在,中國就還在;文化是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流動的。
這是余先生立功的這一層,就是在海外、在流亡當中為文化中國建造一個精神中心。
立德,我想余先生為1949年迄今中國的讀書人樹立了道德的標杆和典範。我們知道傳統 上 中國的道德行為規範,中國的文化規則是由「士」來傳承的,「士」因此也是中國普通人的道德典範和道德標杆。余先生更是「士」的道德典範。 這個「德」,特別是在中國文化百年來不斷被毀滅,乃至走向滅亡的過程中,尤其顯得不尋常。也許本來中國傳統當中每一個值得頌揚的中國讀書人都是余先生這種風格,都是余先生這種高風亮節,但是,中國文化在余先生這一代人已經走入末世,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我認為就已經滅亡了。余先生是在這樣一個時代樹立了這樣一個道德標杆 ,他是中國知識人的典範。所以,在余先生他走了的時候 ,對中國文化終結了的象徵意義是很強的。
我還想講第三層想法,就是:余先生在流亡過程中,在遠離故土的情況下,還能夠弘揚中國文化,還能夠建造一個中國人的精神中心,還能夠為中國人做出典範,那是因為有西方自由民主的這樣一塊土地。如果沒有西方的自由民主,余先生做不到這個。中國文化的復興,從19世紀末以來,大家也是追求把西方自由民主的因素帶入中國,能夠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積極的好的因素發揮起來,建造一個道統和正統能夠相互積極互動的氛圍,這樣一個新世界。那是我們憧憬的中國,我們憧憬的世界。 但是今天,文化中國滅亡的同時,是物質中國的崛起;道德中國滅亡的同時,是暴力中國的全球肆虐。中國在毀滅文化中得到的東西,就是它的這樣一個巨無霸一樣的物質和暴力的力量,這樣一個力量現在已經不僅用鎮壓和腐化在本土毀滅中國的文化,它也在全世界範圍內迫使西方的自由民主不斷地退卻,不斷在妥協,不斷被腐化,今天的流亡者再找自由民主的一塊淨土已經很難了。
我常常感歎猶太民族在流亡當中,上千年沒有故土,但他們保存了他們的文化精神,產生了無數非常了不起的知識人,我們中國人,特別是我們這些在「流亡中」的中國人,能不能也像猶太人一樣做起這樣一件事情來呢?我想余先生本來是在做這樣一件事情,但是現在西方也越來越不容許我們有這樣的空間了。這就是我要講的「余先生的離去象徵著文化中國的滅亡」, 我們在海外也沒有辦法再把中國文化繼承和發展下去。
講到這裡,我還是想引之前引過的陳寅恪先生輓王國維先生的兩句詩:「齊州禍亂何時歇,今日吾儕皆苟活」。是啊,我們已經沒有可能再繼承余先生的文化事業了,文化的中國已經滅亡,物質的中國有可能淩駕於全世界之上,把他那套帶給世界帶給全球, 我是沒有王國維先生那種毅力去投湖自盡,但我的心是完全死了。現在余先生又走了,除了悲哀我沒有其他東西和各位分享。
謝謝各位!//
⏺余英時與中共:何時能包容,何時要絕交?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4539485
▶️序言書室創辦人李達寧:如果牟宗三、唐君毅復生,如何回應「新香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NWfgDQvjA
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創意油管 IDEAS TUB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現在很多人喜歡壯膽夜遊
那“八字重”的人就比較不會出事情嗎?
那要隨身攜帶「哪些物品」才能避免卡到陰呢?
如果我信奉的是其他的宗教 還會卡到陰嗎?
⋄⋄⋄⋄⋄⋄⋄⋄⋄⋄⋄⋄⋄⋄⋄⋄⋄⋄⋄⋄⋄⋄⋄⋄⋄⋄⋄⋄⋄⋄⋄⋄⋄⋄⋄⋄⋄⋄⋄⋄⋄⋄⋄⋄⋄⋄⋄⋄⋄⋄⋄⋄⋄⋄⋄⋄⋄⋄
加入創意油管官方 line 帳號 ▶https://lin.ee/bLBC8F1
或是輸入 @ideastube 節目彩蛋都在這裡唷!
⋄⋄⋄⋄⋄⋄⋄⋄⋄⋄⋄⋄⋄⋄⋄⋄⋄⋄⋄⋄⋄⋄⋄⋄⋄⋄⋄⋄⋄⋄⋄⋄⋄⋄⋄⋄⋄⋄⋄⋄⋄⋄⋄⋄⋄⋄⋄⋄⋄⋄⋄⋄⋄⋄⋄⋄⋄⋄⋄⋄
00:00 開場
00:12 卡到陰的症狀
00:29 卡到陰跟八字有關嗎?
01:11 看到或碰到好兄弟 等於卡到陰?
01:43 卡到陰的類型
02:12 去到哪些地方特別容易卡到陰
02:31 粉絲發問
04:28 卡到陰跟受驚不一樣?
05:06 隨身攜帶哪種物品 可以避免卡到陰?
06:10 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也會卡到陰嗎?
06:51 老師被卡到陰的經驗?
07:15 如何處理卡到陰?
⋄⋄⋄⋄⋄⋄⋄⋄⋄⋄⋄⋄⋄⋄⋄⋄⋄⋄⋄⋄⋄⋄⋄⋄⋄⋄⋄⋄⋄⋄⋄⋄⋄⋄⋄⋄⋄⋄⋄⋄⋄⋄⋄⋄⋄⋄⋄⋄⋄⋄⋄⋄⋄⋄⋄⋄⋄⋄⋄⋄
✧ 訂閱追蹤
▪︎ 謝沅瑾命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yjls/
▫︎ 創意油管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deastubetv/
▪︎ 創意油管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deastubemedia
⋄⋄⋄⋄⋄⋄⋄⋄⋄⋄⋄⋄⋄⋄⋄⋄⋄⋄⋄⋄⋄⋄⋄⋄⋄⋄⋄⋄⋄⋄⋄⋄⋄⋄⋄⋄⋄⋄⋄⋄⋄⋄⋄⋄⋄⋄⋄⋄⋄⋄⋄⋄⋄⋄⋄⋄⋄⋄⋄⋄
♡ 合作邀約歡迎聯繫
▫︎ frank@ideastube.co
⋄⋄⋄⋄⋄⋄⋄⋄⋄⋄⋄⋄⋄⋄⋄⋄⋄⋄⋄⋄⋄⋄⋄⋄⋄⋄⋄⋄⋄⋄⋄⋄⋄⋄⋄⋄⋄⋄⋄⋄⋄⋄⋄⋄⋄⋄⋄⋄⋄⋄⋄⋄⋄⋄⋄⋄⋄⋄⋄⋄
#卡到陰 #八字 #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frWaErv29Y/hqdefault.jpg)
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創意油管 IDEAS TUB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廟宇文化興盛
大大小小的廟宇遍佈全台各地
但有些廟千萬不要亂拜、亂求
小心求到最後卻讓自己斷送了性命!
到底該如何分辨拜的是「陽廟」還是「陰廟」呢?
⋄⋄⋄⋄⋄⋄⋄⋄⋄⋄⋄⋄⋄⋄⋄⋄⋄⋄⋄⋄⋄⋄⋄⋄⋄⋄⋄⋄⋄⋄⋄⋄⋄⋄⋄⋄⋄⋄⋄⋄⋄⋄⋄⋄⋄⋄⋄⋄⋄⋄⋄⋄⋄⋄⋄⋄⋄⋄⋄
加入創意油管官方 line 帳號 ▶https://lin.ee/bLBC8F1
或是輸入 @ideastube 節目彩蛋都在這裡唷!
⋄⋄⋄⋄⋄⋄⋄⋄⋄⋄⋄⋄⋄⋄⋄⋄⋄⋄⋄⋄⋄⋄⋄⋄⋄⋄⋄⋄⋄⋄⋄⋄⋄⋄⋄⋄⋄⋄⋄⋄⋄⋄⋄⋄⋄⋄⋄⋄⋄⋄⋄⋄⋄⋄⋄⋄⋄⋄⋄⋄
00:00 開場
00:15 陰廟
00:47 如何分辨陰廟和陽廟
02:01 陰廟和大廟的差別
03:09 在陰廟求玩卻意外過世
04:09 何時才知道拜陰廟的代價要付出什麼?
04:51 拜拜時要準備哪些供品?供品的份量怎麼抓?
05:20 十八王公
05:44 泰國最陰的陰神 幽魂娜娜
06:35 老師探訪鬼妻廟
⋄⋄⋄⋄⋄⋄⋄⋄⋄⋄⋄⋄⋄⋄⋄⋄⋄⋄⋄⋄⋄⋄⋄⋄⋄⋄⋄⋄⋄⋄⋄⋄⋄⋄⋄⋄⋄⋄⋄⋄⋄⋄⋄⋄⋄⋄⋄⋄⋄⋄⋄⋄⋄⋄⋄⋄⋄⋄⋄⋄
✧ 訂閱追蹤
▪︎ 謝沅瑾命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yjls/
▫︎ 創意油管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deastubetv/
▪︎ 創意油管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deastubemedia
⋄⋄⋄⋄⋄⋄⋄⋄⋄⋄⋄⋄⋄⋄⋄⋄⋄⋄⋄⋄⋄⋄⋄⋄⋄⋄⋄⋄⋄⋄⋄⋄⋄⋄⋄⋄⋄⋄⋄⋄⋄⋄⋄⋄⋄⋄⋄⋄⋄⋄⋄⋄⋄⋄⋄⋄⋄⋄⋄⋄
♡ 合作邀約歡迎聯繫
▫︎ frank@ideastube.co
⋄⋄⋄⋄⋄⋄⋄⋄⋄⋄⋄⋄⋄⋄⋄⋄⋄⋄⋄⋄⋄⋄⋄⋄⋄⋄⋄⋄⋄⋄⋄⋄⋄⋄⋄⋄⋄⋄⋄⋄⋄⋄⋄⋄⋄⋄⋄⋄⋄⋄⋄⋄⋄⋄⋄⋄⋄⋄⋄⋄
#陰廟 #陽廟 #幽魂娜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dTComWeY3A/hqdefault.jpg)
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創意油管 IDEAS TUB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中元普渡就快要到了
繁複拜拜的正確順序到底是?
哪些人盡量不要吃那些拜過的供品?
否則很有可能會越吃對身體越不好
就讓謝老師來替大家來解惑吧!
⋄⋄⋄⋄⋄⋄⋄⋄⋄⋄⋄⋄⋄⋄⋄⋄⋄⋄⋄⋄⋄⋄⋄⋄⋄⋄⋄⋄⋄⋄⋄⋄⋄⋄⋄⋄⋄⋄⋄⋄⋄⋄⋄⋄⋄⋄⋄⋄⋄⋄⋄⋄⋄⋄⋄⋄⋄⋄⋄⋄
加入創意油管官方 line 帳號 ▶https://lin.ee/bLBC8F1
或是輸入 @ideastube 節目彩蛋都在這裡唷!
⋄⋄⋄⋄⋄⋄⋄⋄⋄⋄⋄⋄⋄⋄⋄⋄⋄⋄⋄⋄⋄⋄⋄⋄⋄⋄⋄⋄⋄⋄⋄⋄⋄⋄⋄⋄⋄⋄⋄⋄⋄⋄⋄⋄⋄⋄⋄⋄⋄⋄⋄⋄⋄⋄⋄⋄⋄⋄⋄⋄
00:19 為什麼中元節這麼的重要?
01:14 絕對不能在哪裡祭拜
01:43 普渡的拜拜順序
03:41 祭拜的時間
04:39 不建議誰去普渡祭壇
05:57 立燈篙
06:34 不建議誰吃拜拜過的供品
07:03 燒金紙
✧ 訂閱追蹤
▪︎ 謝沅瑾命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yjls/
▫︎ 創意油管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deastubetv/
▪︎ 創意油管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deastubemedia
⋄⋄⋄⋄⋄⋄⋄⋄⋄⋄⋄⋄⋄⋄⋄⋄⋄⋄⋄⋄⋄⋄⋄⋄⋄⋄⋄⋄⋄⋄⋄⋄⋄⋄⋄⋄⋄⋄⋄⋄⋄⋄⋄⋄⋄⋄⋄⋄⋄⋄⋄⋄⋄⋄⋄⋄⋄⋄⋄⋄
♡ 合作邀約歡迎聯繫
▫︎ frank@ideastube.co
⋄⋄⋄⋄⋄⋄⋄⋄⋄⋄⋄⋄⋄⋄⋄⋄⋄⋄⋄⋄⋄⋄⋄⋄⋄⋄⋄⋄⋄⋄⋄⋄⋄⋄⋄⋄⋄⋄⋄⋄⋄⋄⋄⋄⋄⋄⋄⋄⋄⋄⋄⋄⋄⋄⋄⋄⋄⋄⋄⋄
#普渡 #中元節 #祭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RjX6P2sgc/hqdefault.jpg)
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靈魂出體研究中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靈魂出體研究中心 ; Willamette Great Dane Rescue - WGDR. Nonprofit Organization. 5,593 people like this ; 占卜烏鴉Raven Night Enchanted. Not a business. 1,140 ... ... <看更多>
靈魂出體 研究中心 在 [轉錄] 三天體驗靈態- 看板sou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我沒有完全照他的方法做過,現在想看看有沒有人有興趣跟我一起嘗試
之前我是用自己的方法成功,我的方法是在下午之時跑去躺著,
躺了一兩個小時後,想著自己身體向上漂浮,然後就意識出體,在空中飛翔
但我的方法也只讓我成功一次,之後再試就沒再成功...
這篇文的方法是間接法,也就是睡醒後使用的方法,
之前punck大在我先前文章的推文中提到的方法跟這方法也有些相似
我試了幾次沒有成功
或許是我仍沒完全照他的方法做...
因為我都會想在睡前就嘗試,這是這篇文章不推薦的,會影響睡眠品質,之後醒來
神就不足,無法順利出體
所以我用GOOGLE翻譯成繁體中文,轉過來,讓自己可以多讀幾次,看看有沒有哪裡漏掉,
也看有沒有感興趣的人,有興趣跟我一起試試看
總之,睡覺前就別想什麼,好好睡,一醒來,才有足夠意識能量遨遊天際
至於我為什麼想嘗試意識出體,
首先,我想驗證元吾氏所見是不是真的
其次我想自己去找答案,我不太喜歡別人告訴我什麼就是什麼,
什麼是好是壞,
我要親自體驗,透過自己的判斷,才算數
提一下,這篇文章的間接法跟Punck的方法差別在哪?
Punck的方法是睡醒後,回去睡時,睡著前嘗試出體
這篇文章的方法是,睡醒後,回去又再睡,再下一次睡醒時才嘗試出體
下面文章中我會用PS穿插我的一些想法
...........................
以下轉錄:
三天內體驗靈態
新手快速指導
成功率:
1-5次嘗試(1-3天)– 50%
6-10次嘗試(2-7天)– 80%
11-20次嘗試(3-14天)– 90%
三天內體驗靈態
對最簡單方法的簡要描述
睡醒時,在不活動也不睜開雙眼的情況下,立即嘗試出體。
進行這種分離嘗試時,不要有任何想像,
但要懷著想要在不繃緊肌肉的情況下進行真實活動(滾出、空中飄浮、站起,
等等)的願望。
如果三到五秒鐘內沒有發生分離,則立即嘗試交替使用幾種最有效的技巧,
每種技巧使用時間為三到五秒鐘。其中一種技巧起作用時,
繼續更長時間地使用這種技巧。
觀察意象:嘗試檢查並辨別閉著的雙眼前面出現的畫面。
傾聽:嘗試聽到頭腦中的聲音並通過傾聽或通過加強意志從而讓這些聲音變大;
轉動:想像自己繞著從頭到腳的軸線轉動;
幻影擺動:在不繃緊肌肉的情況下活動部分身體,並嘗試增加活動幅度;
繃緊大腦:嘗試繃緊大腦,這樣會引起振動,這種振動可能會通過進一步繃緊大腦
而加強。
只要一種技巧明確開始起作用,則只要進展明顯,就繼續使用這種技巧,然後嘗試分離。
如果分離失敗,再回來使用正在起作用的技巧。
交替使用各種技巧,一分鐘過去後才能停止。
可以定期嘗試出體,尤其是有趣的感覺發生的時候。
靈態現象
原始時代,人類還沒有高等的意識活動。隨著我們的進化,
意識活動在清醒狀態下越來越豐富。
如今,意識活動已不僅僅局限於清醒狀態,而開始擴展到其他狀態。
在快速動眼階段睡眠中,越來越頻繁的意識活動,引發了人類最奇妙的現象—
類出體現象。
未來的人類很有可能隨意體驗平行世界的實相。
不過,現在我們還需要通過運用本書所講的技巧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出體體驗 - 清明夢 - 星體投射
在聖經和其他古老文字中都能找到關於靈態現象的蛛絲馬跡。
這種現像是諸如瀕死體驗、外星人綁架、睡眠麻痺等其他現象的基礎。
這類現像如此離奇,以至於許多神秘學流派將其視為最高深的技藝。
統計調查表明,約有一半的人曾深入體驗過靈態現象。
而且,這類現像從1970年代就已經是科學事實了。
(PS Yule1224 :他應該是指門羅在1970年代所做的靈魂出體時驗)
在許多不同的現代實踐中,靈態現像都很好地體現出來,儘管這種現像有各種不同的名字
,如“星體投射”、“出體體驗”、“清明夢”。
由於在通常的練習中,上述現像沒有本質區別,所以本書用一個務實的術語,
將這些現象統稱為“靈態”或“靈態現象”。
我們會盡量懷著唯物主義的態度,拋開理論上的胡思亂想,只關注實踐中起作用的東西。
靈態現象的感官知覺不只是一個揣想的過程。
現實和靈態相比,不過是一個無趣的白日夢罷了!
在靈態中,你將感覺不到自己躺在床上的肉身,你的所有知覺都會沉浸在新世界的體驗
中。你可以觸摸,可以觀察,可以飛天,可以遁地,可以吃喝,可以體驗快樂和痛苦,
還可以做許多許多趣事。而這些體驗的真實感和清晰感,甚至會超過現實世界!
因此許多初學者第一次進入靈態時震驚不已(有的還嚇得要死)。
從感知上說,那就是一個真實的平行世界。
靈態現像還留給我們更大的驚喜。在靈態,你可以環遊世界,可以造訪宇宙深空,
甚至穿越時空。你可以拜訪任何想見的人:朋友、家人、已逝者、大明星。
你可以從靈態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並用來改善日常生活。
你可以影響自己的生理狀態,治療若干疾病。你可以挖掘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
並提高自己的創造力。在靈態體驗中,那些有生理缺陷的人們,通過打破物質世界的束縛
並獲得他們在現實中無法完成的體驗,來釋放自己。
所有這一切,只是靈態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無數好處的冰山一角。
如果你讀過其他相關書籍,你可能會認為出體很難,至少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練習。
請將那些無稽之談拋在腦後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
第一部分中列出的練習指導將幫助大家在嘗試2-3天后,成功體驗這奇妙的靈態。
切記:本書介紹的出體技巧均是出體體驗研究中心多年的實踐成果,
這些技巧由數千人直接實踐,經過不斷提高和完善,最終證實適用於所有人。
你需要做的事情很簡單:盡可能準確並小心的按照每一步的指示進行練習。
這樣,你就可以真正的穿梭於兩個世界了!
出體主要有三種方式。根據在一天中適用的時機,可以分為:
睡後出體法,睡中出體法和清醒出體法。
為了積累經驗,我們應當從最容易的間接出體技巧入手,
它們適用於剛睡醒後使用的睡後出體法。
這類技巧非常簡單。掌握這些技巧之後,就能進一步使用睡中出體法和清醒出體法,
即在睡夢中出體或在清醒狀態下主動出體。
間接法詳細教程
相信,現在你已經決定體驗出體的樂趣並希望盡快學會它。那麼,我們先大致了解下其中
最簡單的方法循環使用間接技巧。
這是進入靈態最有效且通用的方法。
這個方法是出體體驗研究中心從全世界數千名試驗者的體驗中提煉出來的。
間接技巧的秘訣在於要在剛睡醒時使用,因為這時候人類大腦相當接近甚至仍處於靈態。
趣事!
在我們為期三天的講習班中,即便是在50人或50人以上的大組,
只經過2天的嘗試就取得成效的組員中,有80%都主要由於使用間接技巧。
其中,超過半數的人只到第二天就有了一次靈態體驗,多數人有兩次或兩次以上。
循環使用間接技巧包括在剛睡醒時立即嘗試離體,
如果多次嘗試不管用,
應在一分鐘內快速循環使用各種技巧,直到其中一種技巧起作用。
通常正確進行1-5次嘗試後就會獲得效果。
無論是白天打盹醒來還是半夜醒來,以下技巧都極為有效。
但是,我們要專注於最佳策略即延遲法
這種方法讓我們一天可以進行多次嘗試。這將大大提高在1-3天內成功的可能性。
第一步:用鬧鐘在睡眠6小時後叫醒自己
不用早起的閒暇日的前一天晚上,在往常睡覺的時間去睡覺,調整鬧鐘,將睡眠時間控制在6小時左右。鬧鐘響時,必須起床去喝杯水,上個廁所,再次閱讀本書指導。在晚上入睡前,不要嘗試任何技巧。只需躺下睡個好覺。前一夜這6小時的睡眠質量越好,第二天出體的成功率也越高。
(PS 就是平時不練習出體,包括睡前也不練習,規定自己只能在睡醒那一刻才練習出體)
第二步:帶著出體的意圖再次入睡
起床保持清醒3-50分鐘後躺回床上,集中注意力,心中想著接下來每次醒來時如何循環使用間接技巧,以便出體並實施預備好的行動計劃。這次不需要設定鬧鐘了,接下來每次睡醒都應該是自然醒。如果房間光線太亮,可以戴上特殊的眼罩。如果噪音太大,也可以使用耳塞。
出體體驗 - 清明夢 - 星體投射
同時,集中註意力,心中想著將要如何嘗試醒來保持肉身不動。這雖然不是強制性的要求,但倘若做得到,能很大程度提高間接技巧的成功率。
接著,斷斷續續地睡2-4小時,在這段時間自然醒的出現會比往常頻繁得多,利用這些自然醒。每次醒來後嘗試出體,無論成功與否,都必須帶著和之前一樣的意向再次入睡,即再次自然醒,再次嘗試,如此往復。通過這種方式,僅僅一個早上就能進行多次嘗試。即便是新手,也會有25%的成功率(對於有經驗的練習者,成功率則高達70%-95%)。
第三步:醒來立刻嘗試分離
三天內體驗靈態
每次自然醒,盡量不要移動身體或睜開眼睛。轉而立刻嘗試從肉體中分離。
間接技巧的成功嘗試中有50%都發生在第一次自然醒時出體如此簡單,
人們很少料到第一次嘗試就能奏效。
為了與自己的肉體分離,試著讓自己的意識體(即靈體)站起來、翻滾或漂浮,
但不要活動肉身的肌肉。
記住,活動意識體和活動肉身的感覺是一樣的。
不要過多考慮怎麼去做,以免錯過最佳時機。
醒後的短暫瞬間,要努力嘗試任何你想得到的方法從肉體分離。
多數情況下,你會本能地知道該怎麼做。
最重要的是,不要想太多,不要錯過睡醒時最初的那幾秒。
趣事!
在出體旅行學校講習班的第二堂課上,我們讓參與者用自己的話來解釋是怎樣做到分離的
,同時要求他們表述時不能使用“輕鬆”、“簡單”、“像平常一樣“這類詞。
他們通常無法按要求表述。因為只要時機一對,分離過程對他們來說幾乎總是“輕鬆”、
“簡單”、“像平常一樣”。
第四步:嘗試分離後循環使用間接技巧
如果最初的分離沒有成功—即3-5秒內明顯沒能出體—則立即開始交替使用2-3種對你來說
最直接的技巧,直到其中一種奏效。你可以在下列五個技巧中選擇2-3個,以供睡醒時交替
使用。
翻滾技巧
在3-5秒內,想盡可能生動地嘗試想像自己沿著從頭到腳的軸線向一側翻滾。
如果沒有出現感覺,則開始使用另一個技巧。如果出現了真實或甚至輕微的翻滾感覺,則
將注意力放在當前技巧上,並進行更加積極的翻滾。當翻滾的感覺變得穩定且真實時,
將其作為一個起點,嘗試再次分離。
游泳者技巧
在3-5秒內,想像並堅定地相信自己在游泳或用雙手做著游泳的動作。
盡可能真實而鮮明地想像這一過程。如果沒有任何反應,換一種技巧。
如果出現了游泳的感覺,則無需轉換技巧,而是繼續強化出現的感覺。
隨後,如果在水中游泳的感覺變得真實,那麼你已經在靈態了–
此時無需分離。然而,如果你有了游泳的感覺,但感覺到自己只是躺在床上而不是處於
水體中,那麼你還需要以此為出發點,進一步採用分離技巧。
觀察意象技巧
在3-5秒內,閉眼凝視眼前的虛空。如果沒有任何反應,換一種技巧。如果眼前出現了某種意象,繼續凝視直到它變得真實可觸。一旦景像變得足夠清晰,立刻就地出體,或讓自己被吸入那個場景。凝視意象時,注意不要過於細看,否則意象會消失。需要將視線穿透意象,使之更為真實。
雙手揣想技巧
在3-5秒內,盡可能真實地想像並堅信自己正在眼前搓手。盡全力嘗試,以便感覺雙手就在自己眼前,看到雙手,並聽到雙手摩擦的聲音。如果沒有任何反應,換一種技巧。如果出現了上述任何感覺,則繼續使用當前技巧並強化出現的感覺,直到其變得完全真實。然後,以當前技巧引起的感覺為出發點,進一步嘗試出體。
幻影擺動技巧
在3-5秒內,試著擺動靈體的手或腳。無論如何,不要活動肌肉,也不要想像動作本身。比如,嘗試雙手下壓然後上抬,或者左右擺動等。如果沒有任何反應,換一種技巧。如果突然出現了輕微的、遲鈍的真實活動的感覺,集中註意力並儘可能加大動作幅度。一旦幅度達到4英寸,立即以當前技巧引起的感覺為出發點,嘗試出體。
你唯一需要做的是:以3-5秒為周期,交替使用上述技巧中的2-3種。這樣就構成了間接技巧循環,即練習者在醒後一分鐘內,交替使用不同的技巧,直到其中一種起作用。很重要的一點是,每次嘗試期間,以2-3種技巧為一個循環,循環次數不應少於4次。記住,某個技巧在當前循環中不奏效,不代表它在緊接著的循環中同樣沒用。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在短短一分鐘內堅持做完4個循環,給每種分離法多次機會。
例如,整個過程可能是這樣的:
靈態練習者大約在晚上11:30上床並將鬧鐘調到早晨6:00;
第二天
6:00被鬧鐘叫醒,起來上趟廁所,喝點水,
複習一下間接技巧的步驟以及要在靈態實施的有趣的行動計劃
(例如照鏡子或飛到火星);
6:05時練習者回到床上睡覺,帶著非常明確的意向,
即在接下來的每次自然醒時進入靈態;
7:35時(或任何自然醒來的時刻)練習者自然醒來並就地立刻嘗試分離;
在3-5秒內未能出體,練習者開始使用“翻滾技巧”,但同樣在3-5秒後失敗;
轉而使用“游泳者技巧”,3-5秒後再次失敗;
轉而使用“幻影擺動技巧”,3-5秒後又一次失敗;
再次使用“翻滾技巧”3-5秒,然後“游泳者技巧”、“幻影擺動技巧”各3-5秒,
然後又是“翻滾技巧”3-5秒,“游泳者技巧”3-5秒, “幻影擺動技巧”3-5秒;
然後,在進行第四次循環時,“翻滾技巧”意外的奏效了—出現了翻滾的感覺;
練習者繼續使用“翻滾技巧”,盡最大的努力翻滾,
成功借助強烈的翻身的感覺就地立刻與肉體分離:
於是他跑到鏡子前看看自己,積極而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並近距離地觸摸自己看到的東西,從而持續強化了自己的感覺;照了鏡子後,練習者使用傳送技巧,來到火星,但毫無徵兆地回到了肉體;練習者立即嘗試再次分離,但沒能成功;於是他帶著和最初同樣強烈的出體意向再次入睡,並準備在下一次自然醒後重複上述所有步驟並儘量在火星上待得更久。如此往復。
出體體驗 - 清明夢 - 星體投射
只需按照上圖所示的步驟,選擇你認為最自然的技巧練習,你會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如果你一天花20—30分鐘來訓練各種技巧並複習出體步驟,你將能記住出體方法並更好的運用它們。這會大大提高睡醒時出體嘗試的成功率。
夢時意識同樣可看做一種靈態體驗。如果睡著時突然認識到自己在做夢,那麼你已經在靈態中了。因此,你應該馬上著手實施自己預定的行動計劃並穩定靈態。如果確實出現夢時意識,那就是睡醒時循環使用各種技巧的一個副作用。這種副作用是相當常見的,所以要時刻準備著。
第五步:分離嘗試以後
在每次出體嘗試後,都應再次入睡(無論出體成功與否),以便在下次自然醒時繼續進行出體嘗試。這樣,你不但能在第一天就成功出體,還能成功出體好幾次!
趣事
在出體旅行學校的研討會上,一位初學者在第一天的8次嘗試中,有6次成功出體,這都發生在他練習出體的第一個早晨!
即使一直都沒有成功,每次自然醒後的嘗試也不應超過1分鐘。如果在1分鐘內沒有任何成效,相比頑固地不斷嘗試,繼續入睡並等待下一次自然醒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靈態中行動計劃
三天內體驗靈態
在進入靈態之前,你應該詳細列出在靈態中要做的事項。這樣做不但能提高出體的質量,還能加大出體成功的機率。下面我為初學者列出了一些最有趣的(如果不是最直接的)出體活動(最多在其中選擇3個,並牢記它們):
照鏡子(初次出體必選)
品嚐最喜歡的飲食
到某個旅遊勝地遊玩
在地球上空飛翔
在宇宙中穿梭
飛到鄰居、朋友或家人身邊
會情人
探訪已故的親人
探訪某個名人
吃藥或接受治療
在靈態中獲取信息
穿越到過去或未來
穿牆
變形為某種動物
開跑車
騎摩托車
在水下呼吸
將手伸進自己體內
感受振動
同時控制兩個身體
控制另一個人的身體
隔空取火,隔空點火
喝酒
做愛並達到性高潮
如果是第一次進入靈態,記得將“照鏡子並觀察自己的鏡像”列入行動計劃。你應當特別提醒自己這一點,作為進入靈態的第一步,這將對你大有助益。在這之後你可以隨意按照其他計劃行動,而不再回到鏡子前。
如果你在靈態中的感覺不清晰(例如視覺模糊或觸覺麻木),試著主動去觸摸並近距離仔細觀察身邊的任何東西。這會讓你的靈態體驗更具有真實感。當你感到返回肉體的徵兆時(例如周遭的一切慢慢變得暗淡),也應該這樣做,以便維持靈態。
完全不必擔心自己無法回體。在任何情況下,靈態只會持續幾分鐘,更何況對於還不熟悉怎麼維持靈態的新手們。
不管用?
給自己定一個目標:醒後進行5-10次的分離嘗試。如果使用得當,這種方法足以讓50%-80%的新手首次出體成功。如果練習時遇到問題,請回顧本章內容,因為99%的失敗嘗試中所犯的錯誤,在本章已經給出。
切勿每天都進行練習,否則成功的機率會驟降!每週最多練習2-3天,最好只在休息日練習。如果你沒有機會進行長時間的斷續睡眠,別忘了,循環使用間接技巧也適用於其他任何自然醒例如半夜醒來或白天打盹醒來。最重要的是,確定明確的意向,即醒來時嘗試循環使用間接技巧。
儘管這些方法簡單,但許多新手不按照明確的指示練習,而是頑固地使用自己的方式,或者只遵守部分指示。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越是仔細並準確地按照指示練習,成功率就越高。只要明確遵守練習規則,90%的人都能在前三次自然醒中成功出體至少一次。
趣事!
在出體旅行學校講習班上,主要的任務不是告訴大家練習步驟,而是告訴大家如何一字一句地準確執行練習步驟。即便這個目標只完成了一半,成功也屬必然。
實施間接技巧時所犯的典型錯誤:
缺乏分離嘗試
忘記在醒後立即嘗試分離,然後才循壞使用各種技巧,其實所有靈態體驗中有50%都是通過在醒後立即嘗試而成功的。例外:醒來時有身體活動,之後可以立即實施各種技巧。
缺乏積極性
切實執行某個技巧並讓其奏效的渴望,是採用間接技巧步驟獲得成功的主要標準。同時,出體的決心不能只流於表面,而要專注於要完成的行動。缺乏決心還表現為在分離嘗試中不小心睡著。
少於4次循環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出現什麼想法,假設到目前為止進行的循環沒有一次是成功的,應該至少進行四次技巧循環。如果不遵守這條簡單的規則,將失去至少一半的進入靈態的機會。
不必要的換用技巧
許多初學者無視本書給出的明確指導,在使用一種技巧3-5秒後,即使該技巧已經開始起效,仍頑固地換用另一種技巧。這是個嚴重錯誤。如果某種技巧開始起效無論效果多麼微弱都應該繼續使用它並儘可能加大其強度。
不必要的持續用某個技巧
如果一個技巧在3-5秒後仍不起作用,應該換用另一個。技巧循環的要點,就是在不同的技巧間快速切換,直到其中一個起作用。
忘記分離
醒時任何技巧起效時無論效果好壞練習者幾乎都已在靈態中了,只是與平躺著的肉體重合而已。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在有穩定的跡象表明一個技巧產生效果時立刻分離。如果即時的分離失敗,你需要加大當前技巧的強度並嘗試再次分離。倘若不把握好一個技巧起作用時最初的那幾秒,靈態通常很快結束,而進入靈態的必要狀態也消失。所以,當你已經進入靈態,別躺在那裡不動!
過度分析
醒時循環使用各種技巧時,如果你分析自己在什麼狀態,那就無法專注於技巧本身,相當於在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將使你喪失幾乎所有成功的機會。你應該一心只渴望體驗當前起作用的技巧,絲毫不要用頭腦去沉思或分析。
過度警醒(沒有嘗試或懶散地嘗試)
由於感知到某種過度警醒(實際上也不是警醒,70%到90%的時間只是似乎如此),練習者要么放棄嘗試任何事情,要么很不確信地進行嘗試,那就相當於根本沒嘗試。你應該自動遵循指示,不要注意醒時的這類感知。
嘗試時間超過一分鐘
如果循環使用各種技巧超過一分鐘後仍沒有效果,你應該馬上回去睡覺,並在下一次醒來的時候再次嘗試,這樣成功的機率會大得多,不要固執地嘗試繼續使用各種技巧。
沒有完全分離
嘗試分離時,有時候並不容易分離,或是分離得不完全。嘗試懶散,身體某些部位被卡住,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情況。但是,無論面對任何情況,如果發生了分離,就不要輕易放棄。如果你盡全力應對上述問題,最終便可以完全分離。
未認識到靈態
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練習者進入靈態,但由於感到所發生的情況並不如預期,便很快回體。例如,觀察意象時,練習者常常被被吸進場景之中。又或者,翻滾時,練習者不由自主地被帶進另一個世界。很多時候,練習者都錯以為一定要體驗到從肉體中分離的感覺才算是進入了靈態,所以他們不察覺自己已經在靈態之中,還一定要先回體去體驗肉體分離的感覺。這一點也同樣適用於夢時意識,也就是說,練習者已經處於靈態,唯一要做的就是深化靈態,並實施行動計劃。
醒來便動了肉身(沒有嘗試或懶散地嘗試)
一覺醒來後最好不要馬上移動身體,但這也不是一定的。如果要你每一次醒來後都仍然保持肉身絲毫不動才能進行出體練習,這是不合理的。你一定要利用每一次醒來的機會便馬上進行練習。
浪費了開始的數秒
嘗試培養習慣,一醒來便本能地馬上使用技巧,一秒都不耽擱。睡醒後間隔越長時間嘗試,進入靈態的成功率就愈低。比起抓住剛睡醒的數秒,最好學會捕捉睡眠與醒來之間的過渡時刻。在過渡時刻嘗試出體是最容易成功的。
選擇了相同類型的技巧
使用本書其他部分介紹的各種技巧時,如果選擇很類似的技巧,或者那些技巧都是專注於相同的感官,這是不恰當的。
只使用一個技巧
睡醒時循環使用間接技巧是一個對任何人都起作用的通用方法,前提是交替使用若干技巧。完全不同的方法可能會在不同的嘗試中成功。這就是為什麼循環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技巧會比只採用一個技巧更容易進入靈態。
假的肉體移動
有時候,出體與普通的肉身活動是極難分辨的,所以新手往往難以相信自己成功出體。成功地移動了靈體時,新手卻會誤以為移動了真實的肉身,而失望地回體。在這類情況下,應該謹慎評估當下的情況,並可能實施現實性檢查。
成功的四大原則
三天內體驗靈態
無論如何也要盡力去做。實施靈態進入技巧和出體技巧時,要將自己一切的專注力都放在這些技巧之上,並將這些技巧視為自己人生的目標和任務,盡力地離開自己的身體。
積極。將自己所有的熱情和渴望放在各種技巧之上。不但要渴望各種技巧能夠起作用,還要積極進取地去達到這種效果。
信任自我。嘗試期間,要盡可能對效果有信心。如果對自己沒有信心,進入靈態的概率將會大大降低。差不多所有成功進入靈態的人都有很強的自我信心。他們會抱著“我現在就會成功出體”的信念。失敗者則會想,“我想我會試一下,但我很懷疑這會不會成功”。
一板一眼地嘗試。完成技巧程序時,不要想任何事情。你已獲得了指示。只要根據這些指示去行動就足夠了,不管自己覺得如何,也不管頭腦中有任何想法。一板一眼也可以理解為精確。間接技巧程序是經過與全世界數千名練習者的合作而細細打磨出來的,其中任何非必要細節都已經除去。
出處:
https://obe4u.com/cn/%E4%B8%89%E5%A4%A9%E5%86%85%E4%BD%93%E9%AA%8C%E7%81%B5%E6%80%81/
縮址: https://reurl.cc/b5ZZ5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5.0.168.174 (加拿大)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ul/M.1597024908.A.96F.html
(有人睡覺時也會死亡,如呼吸中止症,但跟我們平時生活遇到意外死亡又有什麼差別)
再說,所謂的靈魂出體也不知是否真的是靈魂出體,還是一種類似靈魂出體的夢境?
能去探索,去驗證辨別到底是什麼,不是很有趣?
別老是胡思亂想的空想嚇自己,而不去實證,那是沒什麼意義的
不如當作是種鍛鍊自己意識的方法,讓自己以半夢半醒的狀態自由穿梭在夢境中
※ 編輯: yule1224 (135.0.168.174 加拿大), 08/10/2020 13:12:53
一些有出體經驗的也是有類似的情形
我看到的說法是,出體其實是到靈界補充能量
但也是有人出體後很累,似乎因人而異
會累,可能在出自己身體的過程中耗費太多能量,意識用的過猛,不夠放鬆
到底這是真實出體,還是像是類似出體的夢境,需要繼續探索確認
無論如何是什麼,這樣意識的鍛鍊,我認為是值得的,尤其是腦功能的開發
尤其是訓練自己在沒有完全清醒的狀態中,仍可以維持一定意識的掌控
這是元吾氏出體後觀察到的現象
他認為
我們每個人睡著後,都會出體到靈界跟自己不同界的靈、靈魂本源、
以及平行世界的我交換資訊
同時回到靈界吸收能量來應付醒來後的生活
忘記是他網站中的哪篇文,有興趣自己找找 https://jilu.yuanwushi.com/
我很喜歡他的態度,呼籲我們別相信他所說的或是其他人所說的,要自己去驗證
我的感想是
所以每天睡著很重要....睡著了才能忘記肉體進入靈界
但若你能在平時就能控制自己的意識忘記肉體,也能進入靈界,這是靜坐入定所修練的
直白的說
就這樣?!
怎麼不多實驗看看這樣的持咒,是否能控制漂浮的身體,
是否可以隨著自己意念飛出屋子外,
是否可以去外太空,是否可以空間瞬移
實驗若無法重複做 就變妄想
就想我之前出體一次,相同方法重複做,之後卻無法再實現,也可能是妄想
說到神的速度很快
想到一件有趣的事,記得之前去看元神宮,我的廚房門口站著一個高大二郎神,擋在那
(其實在二郎神出現前,我早就自己跑到廚房看過自己的米缸,在我掀米缸的同時,
可以看到原本空的米缸,瞬間填滿,而在我出去後要再去廚房時,二郎神才出現在門口)
我身旁的師姐叫我問他可不可以讓我進去,
我心中飄著一個念頭,希望他不要讓我進去的同時
我也看到那個二郎神搖頭,表示不能讓我進去
師姐叫我問他,我心中飄著念頭,和二郎神搖頭,這三件事都是同時發生
另外,若說到找門派找老師,他們建構的意識體系,我實在興趣不大
外靈附體 妖魔 功法 等等 都是意識建構出來的遊戲規則
我不太想進入這種遊戲規則中
如果能的話,我想創建自己的規則
創建自己的世界
再用自己的世界 影響這個世界
※ 編輯: yule1224 (135.0.168.174 加拿大), 08/11/2020 02:00:54
一般來說,我都是先假設是真的,去信,但同時又帶著懷疑和有趣的心去驗證
我要徹底相信很難
佛教這些東西 我用「假設是真的」去信,玩了幾次,每次大概一年半載
若要我完全信佛經、道經 聖經等等經典,很難
或者去信一切神明所說的是真理 也很難
但我可能讓自己暫時信一段時間,或許是想經歷看看
就好像讓自己暫時投入那個情境去體驗,信仰是怎麼回事
我不會否認他們的存在
但我也不會認為他們所說的就是真理
用長推文的方式,除了看的人眼睛比較累外,自己也沒辦法編輯
※ 編輯: yule1224 (135.0.168.174 加拿大), 08/11/2020 05:02:33
是很自然的事,別穿鑿附會想得太可怕
一些國高中生補習念書太累
桌上一趴 就靈魂出體了 根本不是甚麼很厲害的事
若到了需要練出體的地步,就代表你的念頭心思太多了(我是在說我自己)
如果你念頭太多
是時候練練「忘我」,放空這件事了
順便提一下
雖然我出體後來沒成功
但好幾次都在幾乎成功的狀態
你說練出體會消耗能量嗎
我覺得還好
每當我到了幾乎成功那狀態時,儘管就只有一下下,
再完全清醒其實反而有稍稍睡飽的感覺
剛剛試著練習放鬆忘我,沒想練出體,
但漸入狀態後我就自然往上跳,
好像要斜上跳出去的樣子
但只有身體大大震動一下
沒有出體
※ 編輯: yule1224 (135.0.168.174 加拿大), 08/12/2020 02:56:52
我們每天睡覺都會靈魂出體,都有被奪舍的可能,你怕不怕?
※ 編輯: yule1224 (135.0.168.174 加拿大), 08/12/2020 23:05:5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