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總統宣示:要翻轉教育, #讓技職教育成為主流教育。
這確實是嚴峻的挑戰。近五年來,台灣高職畢業生87%選擇升學,不到9%直接投身職場, #學用合一 失靈。
《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是新政府端出的牛肉,除了鼓勵年輕人進行國際體驗、生活體驗外,「 #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更是政策亮點。
由政府提供三年36萬補助,並協助媒合職缺,提供高職畢業生先就業進行生涯探索的機會,導正「升學是王道」的技職教育偏差。
但政策材料有了,如何調理成色香味俱全的好料理,吸引高職生上門,我提出幾項建議與叮嚀:
ㄧ、政策上路在即,學校端配合是否到位?5000名學生參與「 #青年就業領航計畫」的名額,能否招足?
姚次長回應,目前已有508所學校加入專案,初步表達有意願之學生已有7000餘名,政策上路無問題。
二、之前被揭露各部會協助提供職缺名額多屬「低薪低階」,極有可能因為各部會不了解教育部計畫內涵而倉促提出職缺,無法達成原計畫「學用合一」,即「提供優質職缺、傳承培養傳統技藝人才」之目標。
姚次長回應,已正視此一跨部會合作的問題,正組成跨部會專案小組,針對職缺之提供與媒合,專案協調管控政策品質。
三、「三年case over,然後呢?」《 #青年就業領航計畫》為三年期提供36萬補助,但欠缺後續職涯(升學/就業/創業)之追蹤與協助,如何補強?
姚次長承諾,將提出後續追蹤方案,以利政策推動能永續穩健。
新任政務次長姚立德準備充分,我雖然稍稍安心,但仍會一路緊盯。
#變調的技職升學是王道?
#有鍋貼替代役會有鍋貼技職體驗生嗎?
青年儲蓄帳戶組職缺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摘)小英政府上台後陸續推出一系列針對青年及弱勢貧童的社會福利支持措施,透過「儲蓄帳戶」協助經濟弱勢兒少或青年累積經濟、社會及人力資本,盡早脫貧與經濟自立。過去各級政府其實也不乏有類似儲蓄帳戶的福利措施,只是最後往往礙於弱勢家庭的配合度、協助的中介組織與專業執行人力不足,及政府財政能力與預算排擠等因素導致計畫成效有限,最後不得不喊停或縮小計劃規模。
不過日前行政院推出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計畫中的「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提出了頗令人耳目一新的人才培力思維。
該計畫標榜著高中職學生18歲畢業後可以不用急著上大學,而是由政府遴選有意願先就業的高中職畢業生媒合優質職缺,提供每年5000名畢業生長達一到三年的職場見習機會,不僅可領有基本工資,政府還相對每月提撥一萬元到參加者的「青年就業儲蓄帳戶」,等計畫結束後再提領以做為日後升學、就業或創業使用。計畫也標榜透過「師徒制」協助培養具技術性及發展性、國家產業政策發展需要,及區域發展衡平性等臺灣傳統技藝人才及在地區域產業人力,希望能提升高中職畢業生就業率,同時協助青年適才適性發展,建立正確之職業價值觀。計畫看起來立意良善,目的不外試圖弭平高等教育普及後,所帶來的學用落差及產訓無法合一等現象,但該計畫的規劃設計真能達成相關目標嗎?而誰才是該計畫應投資的重點對象?高中職畢業生有需要「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