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吉他老師
黃中岳
淡水時光
{{ 壹. 談談木吉他伴奏 }}_13
[一. 木吉他彈奏應該要知道的曲目~來看外星人篇(中)]
曲目之…外星人沒有編號~
Michael Hedges - Woman of the Wor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印象所及,臺灣應該是因為鋼琴演奏家George Winston的這張演奏作品『Autum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mqyQUDehs ),而開始認識、使用『New Age』這個用來區分與解釋Windham Hill Records品牌所發行的音樂風格和專輯作品。一般說來,樂評家會用『風格近似莫內的印象派畫風』來形容聆聽這個品牌音樂時,內在所被觸發的情感經驗;也很時常看到用『極簡主義』這個辭彙,來描述New Age音樂所容易被觀察到的音樂織地。但當時對我一個二十歲上下、涉世未深,英文又不好的年輕人來說,『New Age』這個『望文生義』的企劃語言,我覺得最能深刻傳達整個語境的作品,反而應該是Michael Hedges的這一首『Woman of the World』。且讓我們用『似懂非懂』的心情來領略一下這首作品的文字: https://genius.com/Michael-hedges-woman-of-the-world-lyrics
然後一起在Michael Hedges設計得極為精緻簡約的吉他編曲、彈奏,以及他宛如天籟的吟唱聲線中,聽我說一個發生在1989、民國七十八年的故事:
----------------------------------------------------------------
在八〇年代初期進入了一所學風極為自由的中正高中的我,非常幸運地在升高二之前就決定了自己未來的選擇;當然,為了這個選擇我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在高三應屆畢業後的大學聯考,理所當然地名落孫山。但在整個高中三年,除了得到同學范皓揚先生的搖滾音樂養分灌溉之外,還認識了後來同樣影響了我一輩子發展的同學林正如先生(Geddy),與小我們一屆的學妹雷光夏(Summer)。
關於那些我們在高中玩耍過的事,熟悉光夏創作的朋友應該都很瞭解;但比較有趣的是,Geddy應屆考取了淡江大學,我在隔年的重考大學聯招繼續名落孫山,勉強在當時還有的三專聯招被淡水工商專錄取,而光夏走了我們的綜合模式:第一年心酸落榜、隔年考取淡江。
所以,我們在淡水這個小鎮,繼續共同揮霍與享受了青春成長的最後一段年歲。
我想提到的淡水小鎮,是在民國七十五年前後的那個樣貌;容我挪用果陀劇場創業同年第三部劇作、後來張雨生也曾加入第二版演出的同名舞台劇『淡水小鎮』的宣傳文案:『那是一個一隻狗躺在街道上都不會有人打擾的年代』(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 ),來體現當年那一種幽靜怡然的小鎮風貌。那時候的淡水,從台北過去,有一條搖搖晃晃、車廂連結的鉸鏈關節會發出一種規律但偶爾會突然變快或頻率變高的節奏的北淡線小火車,臺灣最重要的流行音樂編曲教父陳志遠先生就在這個車廂連結的空間,蹲在地板,鋪上他用瓦愣紙畫的鋼琴鍵紙樣,利用上、下學的通勤時間,克難地鍛鍊著他自己獨創的鋼琴指法。那時候的淡水,還沒有建商去炒作土地,當車行過竹圍之後,還可以一望無際地看到八里、淡水這樣的小城,靜臥在觀音山旁;都說淡水天氣陰晴不定,但其實只要看看今天觀音面容的鼻尖是不是帶著雲,就知道用不用得上雨具。那時候的淡水,整個老街的生意是因為要去清水祖師廟進香的香客而存在的,凹凸不平的青苔石板路面以及鎮上居民日常往來走動的石階,都讓整個城鎮的生活步調自然地緩慢著。那時候的淡水,『紅樓』還是黃色的,『阿給』還在遠遠的山上,淡江的青年學子大多都是拼著走像是硬漢坡的階梯進學校大門,側門旁『墮落街』到處都是撞球台、但會有國學大師在街口的茶店開講,而『河左岸』劇團正在考慮著下一步的行動,躺在街道上的狗兒懶懶地翻了個身,我們在淡江吉他社快樂地唱遊著。
因為李雙澤先生就在當時的十年前、淡江大學學生活動中心的一場音樂演出中提出的驚天一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裡?』(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9%9B%99%E6%BE%A4 )而觸發的民歌風潮,讓淡水的淡江大學一直就是原創音樂的重鎮,或說一種精神意義的指標;而我們這樣在民國五十六年前後出生的下一個世代,國小時期就已經懞懂地被這些臺灣第一代知青創作給予過音樂啓蒙的祝福。後來自己就在這個精神聖境裡,走著與那些前輩一樣的石板階梯,吃著一樣的阿給,淋著一樣從觀音山飄來的雨、看一樣的落日,在淡水河邊像前輩們一樣高談闊論著音樂的夢想,還有那些一樣躍躍欲試的衝動與熱情,那時候的我們是感到如此的驕傲,因為我們音樂學習的道路上,有著那樣傑出的前輩做為我們的榜樣!
我一閉上眼睛,就能回到那個年代。回憶裡,Geddy住在還是黃色紅樓的石牆小房間,我們與他的學長詹正隆先生,在淡水寒冬微雨的季節,徹夜在黃樓小前庭大樹旁,彈著似是而非的Blues,說著遙不可及的願望,對於明天的課堂究竟會怎樣一點兒也不在意,心裡想的是:『要說做音樂,有為者亦若是』的那種豪情,雖然,手上翻來覆去彈的也就是那樣,雖然,我們根本還不知道世界會翻天覆地成怎樣。
一切都很好。一切都不會有人打擾。
然後要畢業了。然後北淡線因為後來的捷運規劃,在那一年停駛了。
----------------------------------------------------------------
李雙澤先生究竟有多重要?四十年後的今時今日,還有著藝文屆的重要人士為他舉辦隆重的紀念活動: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60005797344186&id=192219157456198&_ft_=top_level_post_id.1660005797344186%3Atl_objid.1660005797344186%3Athrowback_story_fbid.1660005797344186&__tn__=-R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4896098797543&id=680792542&_ft_=top_level_post_id.1660005224010910%3Atl_objid.1660005224010910%3Athrowback_story_fbid.1660005224010910&__tn__=H-R
我在北藝大的製作概論課程,也一定會在第一、第二堂課,要求同學必須要知道、認識這位人物,不僅因為他傳奇而有浪漫、悲劇色彩的一生,更因為他的做為,所代表了這一位英雄身處的年代,以及他與他的夥伴所種下的種子,如同Michael Hedges所吟唱的:
『’till the woman of the world shows me
The secret seed she planted in my heart
Her breath is cool to sway me
Roots shoot down
Her eyes begin to shine
My love runs leaf and vine
Through the woman of the world…』
我們如果還能為臺灣的流行音樂做一些什麼,很可能就是應該要把這些的事跡,溫柔而堅定地,像李雙澤先生所付出的那樣,一代一代,傳知下去。
北淡線停駛了,而故事才剛要開始……
Geddy Lin雷光夏(summer lei)
青苔 wiki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壹. 談談木吉他伴奏 }}_13
[一. 木吉他彈奏應該要知道的曲目~來看外星人篇(中)]
曲目之…外星人沒有編號~
Michael Hedges - Woman of the Wor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JV8LRjmoM&list=PL7YO_0ebNiMWbs6TP-Y3U_AFDVQLaH9rD&index=134
印象所及,臺灣應該是因為鋼琴演奏家George Winston的這張演奏作品『Autum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mqyQUDehs ),而開始認識、使用『New Age』這個用來區分與解釋Windham Hill Records品牌所發行的音樂風格和專輯作品。一般說來,樂評家會用『風格近似莫內的印象派畫風』來形容聆聽這個品牌音樂時,內在所被觸發的情感經驗;也很時常看到用『極簡主義』這個辭彙,來描述New Age音樂所容易被觀察到的音樂織地。但當時對我一個二十歲上下、涉世未深,英文又不好的年輕人來說,『New Age』這個『望文生義』的企劃語言,我覺得最能深刻傳達整個語境的作品,反而應該是Michael Hedges的這一首『Woman of the World』。且讓我們用『似懂非懂』的心情來領略一下這首作品的文字: https://genius.com/Michael-hedges-woman-of-the-world-lyrics
然後一起在Michael Hedges設計得極為精緻簡約的吉他編曲、彈奏,以及他宛如天籟的吟唱聲線中,聽我說一個發生在1989、民國七十八年的故事:
----------------------------------------------------------------
在八〇年代初期進入了一所學風極為自由的中正高中的我,非常幸運地在升高二之前就決定了自己未來的選擇;當然,為了這個選擇我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在高三應屆畢業後的大學聯考,理所當然地名落孫山。但在整個高中三年,除了得到同學范皓揚先生的搖滾音樂養分灌溉之外,還認識了後來同樣影響了我一輩子發展的同學林正如先生(Geddy),與小我們一屆的學妹雷光夏(Summer)。
關於那些我們在高中玩耍過的事,熟悉光夏創作的朋友應該都很瞭解;但比較有趣的是,Geddy應屆考取了淡江大學,我在隔年的重考大學聯招繼續名落孫山,勉強在當時還有的三專聯招被淡水工商專錄取,而光夏走了我們的綜合模式:第一年心酸落榜、隔年考取淡江。
所以,我們在淡水這個小鎮,繼續共同揮霍與享受了青春成長的最後一段年歲。
我想提到的淡水小鎮,是在民國七十五年前後的那個樣貌;容我挪用果陀劇場創業同年第三部劇作、後來張雨生也曾加入第二版演出的同名舞台劇『淡水小鎮』的宣傳文案:『那是一個一隻狗躺在街道上都不會有人打擾的年代』(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vQrwBQAAQBAJ&pg=PA87&lpg=PA87&dq=%E6%B7%A1%E6%B0%B4%E5%B0%8F%E9%8E%AE+1989+%E9%82%A3%E6%98%AF%E4%B8%80%E5%80%8B&source=bl&ots=qfv6EtP-Yr&sig=c6zzIKGMibw4OFZj-anRv8OXwEo&hl=zh-TW&sa=X&ved=0ahUKEwiiy_Xs_7_WAhUDmpQKHcWVAEUQ6AEIKjAB#v=onepage&q=%E6%B7%A1%E6%B0%B4%E5%B0%8F%E9%8E%AE%201989%20%E9%82%A3%E6%98%AF%E4%B8%80%E5%80%8B&f=false ),來體現當年那一種幽靜怡然的小鎮風貌。那時候的淡水,從台北過去,有一條搖搖晃晃、車廂連結的鉸鏈關節會發出一種規律但偶爾會突然變快或頻率變高的節奏的北淡線小火車,臺灣最重要的流行音樂編曲教父陳志遠先生就在這個車廂連結的空間,蹲在地板,鋪上他用瓦愣紙畫的鋼琴鍵紙樣,利用上、下學的通勤時間,克難地鍛鍊著他自己獨創的鋼琴指法。那時候的淡水,還沒有建商去炒作土地,當車行過竹圍之後,還可以一望無際地看到八里、淡水這樣的小城,靜臥在觀音山旁;都說淡水天氣陰晴不定,但其實只要看看今天觀音面容的鼻尖是不是帶著雲,就知道用不用得上雨具。那時候的淡水,整個老街的生意是因為要去清水祖師廟進香的香客而存在的,凹凸不平的青苔石板路面以及鎮上居民日常往來走動的石階,都讓整個城鎮的生活步調自然地緩慢著。那時候的淡水,『紅樓』還是黃色的,『阿給』還在遠遠的山上,淡江的青年學子大多都是拼著走像是硬漢坡的階梯進學校大門,側門旁『墮落街』到處都是撞球台、但會有國學大師在街口的茶店開講,而『河左岸』劇團正在考慮著下一步的行動,躺在街道上的狗兒懶懶地翻了個身,我們在淡江吉他社快樂地唱遊著。
因為李雙澤先生就在當時的十年前、淡江大學學生活動中心的一場音樂演出中提出的驚天一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裡?』(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9%9B%99%E6%BE%A4 )而觸發的民歌風潮,讓淡水的淡江大學一直就是原創音樂的重鎮,或說一種精神意義的指標;而我們這樣在民國五十六年前後出生的下一個世代,國小時期就已經懞懂地被這些臺灣第一代知青創作給予過音樂啓蒙的祝福。後來自己就在這個精神聖境裡,走著與那些前輩一樣的石板階梯,吃著一樣的阿給,淋著一樣從觀音山飄來的雨、看一樣的落日,在淡水河邊像前輩們一樣高談闊論著音樂的夢想,還有那些一樣躍躍欲試的衝動與熱情,那時候的我們是感到如此的驕傲,因為我們音樂學習的道路上,有著那樣傑出的前輩做為我們的榜樣!
我一閉上眼睛,就能回到那個年代。回憶裡,Geddy住在還是黃色紅樓的石牆小房間,我們與他的學長詹正隆先生,在淡水寒冬微雨的季節,徹夜在黃樓小前庭大樹旁,彈著似是而非的Blues,說著遙不可及的願望,對於明天的課堂究竟會怎樣一點兒也不在意,心裡想的是:『要說做音樂,有為者亦若是』的那種豪情,雖然,手上翻來覆去彈的也就是那樣,雖然,我們根本還不知道世界會翻天覆地成怎樣。
一切都很好。一切都不會有人打擾。
然後要畢業了。然後北淡線因為後來的捷運規劃,在那一年停駛了。
----------------------------------------------------------------
李雙澤先生究竟有多重要?四十年後的今時今日,還有著藝文屆的重要人士為他舉辦隆重的紀念活動: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60005797344186&id=192219157456198&_ft_=top_level_post_id.1660005797344186%3Atl_objid.1660005797344186%3Athrowback_story_fbid.1660005797344186&__tn__=-R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4896098797543&id=680792542&_ft_=top_level_post_id.1660005224010910%3Atl_objid.1660005224010910%3Athrowback_story_fbid.1660005224010910&__tn__=H-R
我在北藝大的製作概論課程,也一定會在第一、第二堂課,要求同學必須要知道、認識這位人物,不僅因為他傳奇而有浪漫、悲劇色彩的一生,更因為他的做為,所代表了這一位英雄身處的年代,以及他與他的夥伴所種下的種子,如同Michael Hedges所吟唱的:
『’till the woman of the world shows me
The secret seed she planted in my heart
Her breath is cool to sway me
Roots shoot down
Her eyes begin to shine
My love runs leaf and vine
Through the woman of the world…』
我們如果還能為臺灣的流行音樂做一些什麼,很可能就是應該要把這些的事跡,溫柔而堅定地,像李雙澤先生所付出的那樣,一代一代,傳知下去。
北淡線停駛了,而故事才剛要開始……
Geddy Lin雷光夏(summer 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