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環商號」有喜歡💕歡迎私訊💌
產品:早期純手工-交趾陶系列
⭐️簡介:交趾陶,又名嘉義燒,是華南與臺灣傳統建築(如廟宇)的裝飾,源自唐三彩,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主要都在民間默默發展與延續,早期最常見於廟宇的水車堵,而近代交趾陶則越來越少裝置於水車堵內,但依然可在廟宇內欣賞到交趾陶,例如:中大型壁堵,但並非每間廟宇都會有,但此種交趾陶壁堵,皆須手工訂製,製作步驟繁複,造價頗高(視體積大小而定)端看廟方是否願意製作。(轉載自維基百科)
📱粉絲專頁:環環商號阿家拍賣平台
🏠實體店面:台中市北屯區大連路三段130號
☎️電話:(04)2244-1476
🌟星期一公休
#環環商號阿家拍賣平台 #環環商號 #茶壺 #紫砂壺 #茶葉 #木雕 #字畫 #瓷器 #古董 #沉香 #藝術收藏品 #玉 #壽山石 #雞血石 #檜木 #日本古物 #聚寶盆 #台中北屯 #藝品 #惠安沉香 #拜拜香 #黃檜 #紅檜 #青花瓷 #緬甸玉 #佛像 #西藏文物 #水晶 #黃花梨 #交趾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京都的寺廟和神社每個月都會舉辦不同的市集,當中每個月21日舉辦的弘法市更有超過1,000年歷史,是京都最古老的市集。相傳弘法大師於3月21日離世後,善信每個月21日都會到東寺參加法會,逐漸聚集了擺賣的攤檔,由1239年開始便變成每個月一次的市集。 弘法市約有數百個攤檔,起初以「骨董市集」(骨董在日文...
青釉茶賞茶葉 在 Aiko愛可。愛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本超美餐具 ✅韓國IG餐具 ✅日本食品團
最近不能出國,真的就是瘋狂在家「過生活」!而在家得時間多了,也多了更多烹飪時間,這時就少不了假掰的擺盤!這團幫大家準備好了姐最愛的IG碗盤、超美味日本食品。
➡️團購網址:https://gbf.tw/cfc7v
➡️碗盤照片:https://reurl.cc/V6R6Y6
➡️日本食材:https://reurl.cc/d0oZ68
#更多假掰碗盤擺盤範例
🉐日式漢堡排:https://reurl.cc/9E1zlv
🉐滷牛腱食譜:https://reurl.cc/kdq569
🉐骰子牛丼飯:https://reurl.cc/8G5lkb
🉐京醬牛肉絲:https://reurl.cc/rxZleb
🉐清燉牛肉湯:https://reurl.cc/vDmnMA
🉐番茄燉牛肋:https://reurl.cc/62Lg86
#更多日本食品食譜底加
👉北海道高湯包:https://reurl.cc/AqlmmE
👉菊水拉麵:https://reurl.cc/62ROnV
👉小豆島義麵醬:https://reurl.cc/qdqjKq
👉無添加鰹魚露:https://reurl.cc/62ROnV
👉老舖抹茶粉:https://reurl.cc/9E9Nkx
👉鬆餅粉:https://reurl.cc/N613Yk
👉麵包粉:https://reurl.cc/0oe8ro
👉淺漬素:https://reurl.cc/Mvo5K3
____________
✅韓國BSF不鏽鋼餐具
不用我說,這仿若葡萄牙的Cutipol的餐具,完全是現在IG寵兒~
對Cutipol價格止步,卻又不想買淘寶來路不明金屬的朋友,真的不要錯過韓國BSF這一團!
㊙️滿$2,000,贈澳洲有機葡萄乾1包
㊙️滿$3,000,贈日本BIOKURA小圓餅1包
韓國BSF在台灣可能不是那麼知名,但他是韓國已經有40年經驗的知名餐具廠商喔,且全手工製,又是SUS不鏽鋼304製成,握柄是PE所以超耐用,最重要的是 ㊙️可以進洗碗機 ,完全是洗碗機愛好者必收!
說真的這種餐具我很久之前就在用,你們也瘋狂問,但其實因為我擔心我這粗手粗腳的人用Cutipol一下就被我弄得支離破碎,所以我當初用的是淘寶複刻款,且我當時已經選擇單價較高的產品了,但大家問我的時候,我都還是回沒有很推!
就是因為淘寶複刻款雖然外形相似度很高,但是品質真的差很多!一開始還沒什麼感覺,直到某一天我吃東西吃一吃竟然吃到一種鐵味,我覺得很不對勁,上網查了才發現可能產品材質不夠好,金屬溶出才會有這種鐵味,嚇得我立刻不敢在用,所以自此之後只敢拿來拍照擺盤,根本不敢拿來用...
但韓國BSF用的是SUS不鏽鋼304絕對可以放心,整體品質我覺得很好,且比淘寶輕太多了,價格又超划算,一定要入手。
除了大家都常用的湯匙、叉子、刀子外,我自己很喜歡他們的筷子!不像Cutipol前端那樣難使用,卻一樣有漂亮的外型,可以配整套超美。可惜這次好多顏色缺貨,不然真的想要包色!!!
我自己覺得橄欖綠、灰、咖啡最特別,趁還沒缺貨的時候快納入後宮。
___________
#日本瓷盤
你們都知道我對鍋碗瓢盆最沒有抵抗力,這次日本瓷盤款式多到我眼花撩亂選擇障礙,但我還是選出幾款我自己最愛的,當然表單裡有更多美盤都可以納入後宮。
且大多都能進蒸爐跟洗碗機,對主婦來說更為方便!
🉐日本美濃燒菊形高台大皿
這款跟六魯很像,但沒有這麼質樸,較為光華,很適合喜歡細緻點的朋友選擇。我入手的是素胚色,真的不管裝任何菜色都超美。
🉐白唐津釉框橢圓大盤
這款超級質樸手感,尤其橢圓外型,很適合裝一些炸物或肉品,邊緣有點高企也是盒裝淺湯汁,像是咖哩飯也很合拍。
🉐美濃燒和風點紋(褐)6.8深麵碗
帶有深度,裝淺湯麵或甜點很適合,我當時坐酒釀蛋就用它裝,非常美。且條紋的設計非常日系,放什麼都適合。
🉐釉彩條十草8.0皿
白底配上釉彩顯得很活潑,放一些魚類料理超適合。
___________
每團的日本食品真的都是姐的精選,超級無敵好買!
更多食譜底加:
👉北海道高湯包:https://reurl.cc/AqlmmE
👉菊水拉麵:https://reurl.cc/62ROnV
👉小豆島義麵醬:https://reurl.cc/qdqjKq
👉無添加鰹魚露:https://reurl.cc/62ROnV
👉老舖抹茶粉:https://reurl.cc/9E9Nkx
👉鬆餅粉:https://reurl.cc/N613Yk
👉麵包粉:https://reurl.cc/0oe8ro
👉淺漬素:https://reurl.cc/Mvo5K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北海道菊水拉麵系列:https://reurl.cc/62ROnV
日本拉麵我覺得是家中常備好物,因為日本拉麵泡麵真的很強,煮起來真的就是拉麵口味,我以前去日本最愛買拉麵泡麵!!!分別利用生麵加工,使用冷乾燥而非油炸方式,保持小麥的原始風味、使用100%江別小麥口感真的都爆炸好。
我覺得兩款都差不多好吃,可以買寒干因為便宜$20~煮法也很簡單:
(1)煮沸大量熱水,將麵條鬆開煮沸約2分鐘。
(2)在碗中打開附帶的湯,溶解約270cc的開水。
(3)將煮好的麵條倒入(2)中。
(4)加入喜愛配料
(5)美味的北海道拉麵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低醣質大豆麵
如果你在減醣,又跟我一樣試麵食控,不吃麵就混身不對勁,那這款大豆麵請你放入購物車XDD
越來越多人喜愛用低醣飲食來控制體重,維持健康!日本低糖質大豆麵採用100%大豆為原料不含色素、調味料、增稠劑、防腐劑,無添加的製作就是要讓您吃的安心,輕鬆用蛋白質來取代主食,顛覆一般飲食的想像。
可做成義大利麵、各式湯麵、蕎麥麵,冷麵等,可依個人喜歡的材料做搭配,自由發揮與享受大豆麵的美好滋味:)
【備註】大豆麵麵條原屬易碎麵條,日本空運直送到台就可能會有碎掉的狀況,出貨時會特別再用氣泡袋包裝,會有碎掉的部分屬正常狀況,若介意的話請勿下單喔~敬請見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川縣正統讚岐烏龍麵:https://reurl.cc/qdqjKq
日本老舖 こんぴらや 的烏龍麵,也就是來自最廣為人知、鼎鼎大名的「讚岐」囉! 它可是每秒售出 2.38 人份,並且榮獲日本 2016 樂天美食烏龍麵大賞、樂天麵類銷售第一名的殊榮!
這完全是家有孩兒的媽媽必備,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煮個麵加入秘傳醬油以1:2或1:3比例加水稀釋就搞定一餐,自己家就是丸龜製麵XD~~~
其實現在很多超市都買得到讚岐烏龍麵了,但我們是手打半生的讚岐烏龍麵,口感真的超棒,喜歡麵食類的請囤貨。
我自己買大包比較划算,且這次 #搭配高湯包的大包裝組合有限量,搶光的話就只能單買高湯包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海道無添加和風湯包:https://reurl.cc/AqlmmE
而我說超推的高湯就是這個北海道高湯!我最近真的愛上他就是因為他超方便,一次一包直接丟進湯裡就搞定,而且完全無添加,就是用香菇、鰹魚、昆布等等作成的高湯包,味道也是煮這種蔬菜湯超搭。
有了這高湯包隨便丟玉米跟蘿蔔進去都變得鬆軟好入口,用了高湯包湯頭超棒,完全沒有調味就好好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讚岐生義大利麵:https://reurl.cc/qdqjKq
讚岐生義大利麵有分粗細,兩款都很好吃!如果你常在日本吃洋食就會發現他們義大利麵超好吃,又跟我們平常吃的義大利麵不一樣?因為他們的洋食很多都是「和洋料理」,就是加入日本自己的元素,像這個讚岐生義大利麵就是如此!
搭配小豆島番茄義大利麵醬超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小豆島義大利麵醬:https://reurl.cc/qdqjKq
我覺得小豆島青橄欖醬超超超好吃,因為是橄欖油配上蒜、青橄欖、紅辣椒、魚露、鹽、黑胡椒、羅勒,除了配義大利麵外,拌蔬菜或是漬海鮮都超適合!
加入青橄欖義大利麵醬立刻有種很華麗又時髦的味道,真的很推薦這瓶,因為番茄麵將可能很常出現,但這種橄欖油的義大利麵醬真的少有~
跟我們一樣愛吃橄欖油清炒義大利麵的朋友這罐你一定會喜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家傳無添加鰹魚露:https://reurl.cc/62ROnV
鰹魚露是很久之前老佛爺家就會出現的調味料之一。老佛爺就是個虛華的人,那時候市場總會有出國帶日貨的攤位,所以家裡就會有日本餅乾、調味料等產品,而鰹魚露是我們一試成主顧的調味料,因為真的百搭!
拿來當高湯、或是蒸蛋都必備,用它配上無添加醬油直接可以做出超好吃糖心蛋~
鰹魚露可以吃火鍋當沾醬,因為味道清爽不死鹹,完全可以帶出蔬菜的鮮甜和火鍋食材的美味,還可以直接當天婦羅醬汁,簡單的炸物搭配鰹魚露,就變身日式廚房。
煮湯麵的時候也可以加一些在湯裡面,當作麵條的湯底,還有冬天吃壽喜燒時,也可以當作壽喜燒的湯底,煮飯的時候也可以燉肉燉菜或是蒸魚的好選擇唷~~
用途很多是媽媽廚房內必備的利害醬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九州GOTO五嶋無添加醬油:https://reurl.cc/62ROnV
常去日本的人就會發現一件很神奇的事,他們的醬油都不死鹹!!!
像是沾生魚片的醬油總有種甘甜味,直接沾來也不會覺得鹹到受不了,真的好吃到不行,最重要的是這一罐跟在台灣買醬油的價格一樣啊,怎能不入手...
五嶋醬油釀造所創立於1913年,是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店。嚴格遵守安心安全之執念,精心挑選原材料,採取原始的配方製法,不使用任何化學調味料,防腐劑,著色劑,甜味劑,香料等食品添加劑。
我自己帶的是茜這款甘口醬油,而粹就是在日本常吃到的生魚片醬油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熟番茄 #原木香菇調味醬:https://reurl.cc/62ROnV
這種日本沙拉醬也是老佛爺從小就家裡必備的調味料!每次家裡冰箱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就把蔬菜燙燙然後淋這種沙拉醬我們就超愛~
菇味跟我們常吃到的和風醬比較相似,但是蕃茄口味很像我們在日本吃到和風義大利麵館裏的沙拉醬,口味有種很歐夏蕾的感覺,可能我自己是番茄控,我覺得蕃茄味很特別,不過因為是油醋醬的感覺,記得用之前要搖勻再倒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沖繩必買沖繩限定沖泡式海帶芽
這也是每次開食品團都會迅速完售的產品之一,因為完全是懶人必備,已經調味過不用在加鹽,一匙的海帶芽就是一人份,直接熱水沖就能有熱湯享用,也可以加蛋花更完美。
這也是沖繩限定的必買特產還連續2年獲得世界報金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森天然純榨蘋果汁
這款我真的真心大推!在台灣喝到的常常都是Tree Top的蘋果汁,但每次它說是100%蘋果汁我都覺得怪怪的,因為總覺得沒那麼純粹。但如果你喝過這款青森純榨蘋果汁,你就會覺得「恩,這才是100%蘋果汁啊」~
色澤白白的,跟我們自己用果汁機打出來的蘋果汁一樣,口味也真的就是吃進蘋果的味道,很天然的香氣,小孩也能喝!
但其實我很少給時髦喝果汁,就怕他喝過太多果之後就不喝水,所以我都藏起來不給他知道,我自己慢慢喝XDD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海道小麥鬆餅粉:https://reurl.cc/vDxjzA
這款鬆餅粉請務必要收進購物車,因為真的太好吃了!我自己是買五包不同口味的綜合包,它是很厲害的鬆餅粉 不含鋁膨脹劑、脂肪酸、防腐劑、化學香精,且小麥、海鹽、糖都是產自北海道,一顆雞蛋,一杯牛奶就可以上桌~還能變身舒芙蕾食譜配方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麵包預拌粉:https://reurl.cc/vDxjzA
他們家的鬆餅粉不但很有名,麵包粉也是獲得日本樂天麵包類第一名評選,讓媽咪輕鬆做出蓬鬆美味、口感正統高等級麵包唷!
簡單懶人包麵包吐司做法:一包LEGUMES DE YOTEI 麵包預拌粉與酵母粉+190C.C的水,選定喜歡的麵包模式,等待幾個小時就能有香噴噴的吐司出爐,真的超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北海道特製減醣鬆餅粉:https://reurl.cc/vDxjzA
★針對愛美女性與健康控醣族群專屬打造
★以高蛋白大豆粉取代傳統小麥粉製作
★讓你吃進幸福不發胖
★使用無鋁泡打粉、不添加額外糖份
★較北海道原味鬆餅粉每百克減少碳水43.1公克
一般餐廳的鬆餅,總是添加了大量的糖和油,除了熱量爆錶以外,對身體更是一大負擔。
此款鬆餅粉是特別請日本北海道鬆餅粉大廠特別製作,以高蛋白大豆粉取代傳統小麥粉,使用無鋁泡打粉、不添加額外糖份,本產品較北海道原味鬆餅粉每100克減少碳水含量43.1公克。
只需要加上鮮奶和蛋,在家也能輕鬆製作好吃又健康的鬆餅,讓你吃進幸福不發胖!(也可將鮮奶換成熱量、脂肪含量較低的杏仁奶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Sudo砂糖無添加果醬:https://reurl.cc/62RmMM
這是時髦從小就在吃的果醬,我其實不太給他吃甜食,但是這果醬他從小就在吃,因為是只有水果的甜味,沒有加任何糖的喔!
不添加砂糖、不含人工添加物、無化學調味劑,用白葡萄和檸檬引出水果最自然的甜味,是日本果醬神奇的魔法祕密!
精心挑選來自世界各地、最甜美的水果製成,還可以吃得到完整的水果果粒啊,早上和全家人一起抹麵包、下午一起吃果醬優格,晚上偷挖一口當睡前的甜甜小點心... 孩子們的媽媽必入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九鬼芝麻粉
這不用說,每次開團都秒殺的芝麻粉真的超推,以前都覺得市面上芝麻粉那麼多,九鬼的為什麼這麼夯?因為他真的真的超細緻!!!
我以前習慣的芝麻粉是澳門買回來的,雖然也很好吃,但就是顆粒比較大,一定要用熱水才溶解得了!但九鬼的芝麻粉真的很細緻,冰牛奶也能輕鬆融化喔~
傳統的黑芝麻粉會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或是加入太多的精緻糖,過於甜膩又不易沖泡,「九鬼 黑芝麻粉」適用獨創研磨工法去除胡麻油份,研磨出極細緻粉末,快速就能沖泡完成,稍微攪拌就可化開不易結塊。
加上100%以日本奄美諸島產的甘蔗為原料製成的高級素焚糖,以及日本國產黃豆粉,香氣與風味更具層次,喝過一次就會愛上~
無甜味劑、無香料色素、無防腐劑或添加劑,推薦加入牛奶或豆漿一起飲用,用熱飲或是冷飲都可以快速化開,冬天可以泡熱芝麻拿鐵,夏天可以變身冰芝麻拿鐵,當成早餐、下午茶、點心,都非常適合全家人飲用!
☻ 獲2018 Monde Selection品質評鑑大賞 銀獎
☻ 極細芝麻粉,食物纖維、鈣、鐵、更易吸收
☻ 添加日本精選黃豆粉,味道更有層次
☻ 天然無添加、不使用任何人工食品添加劑
☻ 15g約6000粒黑芝麻,含膳食纖維、鈣及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舖お茶屋の抹茶沖泡飲:https://reurl.cc/9E9Nkx
以前自己都是用全聯的無糖抹茶粉,直到上次家裡出現了老舖お茶屋の抹茶沖泡飲,不得不說日本產的抹茶粉真的無敵好喝啊~~~
「老舖茶屋抹茶拿鐵」採用160年以上歷史的抹茶老舖茶葉製作,獲得2019東京食品展的美食女子大賞,代表著產品不但美味還兼具了健康與美容的訴求。
一般市售抹茶拿鐵多半只添加砂糖或果糖口感比較甜膩,老舖茶屋抹茶拿鐵添加了珍貴的和三盆糖真的好好喝,一點都不會甜膩,超喜歡~
更多食譜底加:
👉北海道高湯包:https://reurl.cc/AqlmmE
👉菊水拉麵:https://reurl.cc/62ROnV
👉小豆島義麵醬:https://reurl.cc/qdqjKq
👉無添加鰹魚露:https://reurl.cc/62ROnV
👉老舖抹茶粉:https://reurl.cc/9E9Nkx
👉鬆餅粉:https://reurl.cc/N613Yk
👉麵包粉:https://reurl.cc/0oe8ro
👉淺漬素:https://reurl.cc/Mvo5K3
___________
➡️團購網址:
https://gbf.tw/cfc7v
➡️碗盤照片:
https://reurl.cc/V6R6Y6
➡️日本食材:
https://reurl.cc/d0oZ68
➡️客服信箱:
service@osharemommy.com.tw
Aiko Chiu
青釉茶賞茶葉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宜興紫砂壺細介
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範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陶朱公」。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從此蔚成風氣,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發展到今天,可謂巧奪天工,技絕寰字。
中文名
宜興紫砂茶具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部
起源
春秋時代
創始人
範蠡
簡介
宜興市位於江蘇省南部,太湖西岸,江浙皖三省交界區,是滬寧杭區域中心。宜興已有五千多年的制陶歷史,現有陶瓷企業近千家,2005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達60億元。
產品主要有日用陶瓷、建築陶瓷、藝術陶瓷、工業陶瓷及紫砂陶瓷五大類2000多種產品,其中無鉛釉下彩餐具、耐磨耐腐的工業陶瓷、美術陶瓷、納米陶瓷材料、陶瓷機械、紫砂工藝品等在國內外市場佔有較高份額。
宜興制的紫砂茶具,泡茶既不奪茶真香,又無熟湯氣,能較長時間保持茶葉的色香味。一般人所用的普通紫砂壺,則用模具製作,泥質較粗,但仍不失其紫砂茶具「泡茶不走味」的特色。
起源
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範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陶朱公」。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從此蔚成風氣,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發展到今天,可謂巧奪天工,技絕寰字。
堯臣、蔡襄、蘇東坡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詠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堯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堪稱千古絕唱,講的就是用紫砂陶壺烹茶。當然最講究、最有創造精神的要數蘇東坡了。他總結出「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會不同凡響,更加清醇清遠。
到了明代飲茶的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595年張源撰寫的《茶錄》對沏茶的程序,做了詳盡的介紹:「探湯純熟便取起,先注少許壺中,祛湯冷氣,傾出,然後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過中失正……兩壺後又用冷水湯滌,使壺涼潔,不則減茶香矣。」這與今天的沏茶方法沒有什麼不同。烹茶演變為沏茶,對茶壺的質地要求就相對高了,通過千百年來的實踐,人們發現,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由於紫砂壺能吸收茶葉汁,用的時間愈長,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於是,紫砂壺也就應運而生,製作紫砂壺的高手、名家、大師也就一個個走到歷史的前台,他們的名字和業績與紫砂壺的興衰交織在一起。
通常的說法,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時的龔春(供春)。「余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吳梅鼎:《陽羨瓷壺賦·序》)供春壺,當時人稱贊「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短短12個字,令人如見其壺。可惜供春壺已不得見,現在流傳的供春壺多是仿品。當代宜興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價格也在20萬港幣左右,足見供春壺的藝術價值多麼珍貴。龔春傳時大彬、李仲芬。二人與時大彬的弟子徐友泉並稱為萬曆以後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時大彬的紫砂壺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樸雅堅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及時(時大彬)之粗也。」徐友泉,手工精細,擅長將古代青銅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壺,古拙莊重,質樸渾厚。傳說,徐友泉幼年拜時大彬為師學藝,懇求老師為他捏一頭泥牛,時不允。此時一真牛從屋外經過,徐急中生智搶過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對著真牛捏了起來,時大加贊賞,認為他很有才華,於是欣然授其全部絕活,後來果然自成一家。以上四人為第一期時代的紫砂壺大師。第二期紫砂壺大師為清初人陳鳴遠、惠孟臣。陳鳴遠以生活中常見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薺的造型入壺,工藝精雕細鏤,善於堆花積泥,使紫砂壺的造型更加生動、形象、活潑,使傳統的紫砂壺變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藝術品,充滿了生氣與活動。同時,他還發明在壺底書款,壺蓋內蓋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藝程序,對紫砂壺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陳鳴遠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時,故仿品、贋品大量出現。顧景舟先生說,從少年習藝,直至暮年,半個多世紀中他也只見到幾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別小心以防走眼。
明末天啓、崇禎年間的惠孟臣,長於製作小壺,以小勝大。孟臣壺以竹刀划款,以器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精品。第三期紫砂壺大師是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的陳鴻壽和楊彭年。陳鴻壽,是清代中期的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藝術主張創新,他倡導「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他把這一藝術主張,付諸紫砂陶藝。第一大貢獻,是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第二大貢獻,他憑著天賦,隨心所欲地即興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為紫砂壺創新帶來了勃勃生機。他與楊彭年的合作,堪稱典範。現在我們見到的嘉慶年間製作的紫砂壺,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製作的,後人稱之為「曼生壺」。陳鴻壽使紫砂陶藝更加文人化,製作技術雖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對後世影響很大。楊彭年首創捏嘴新工藝,他不用模子,信手捏來,隨意而成,頗具天趣。乾隆以後,伴隨著清王朝的衰落頹勢,紫砂壺的製作也愈來愈不景氣。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間的邵大亨,他為陳鳴遠以後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蘭、邵友廷、蔣德休、黃玉麟、程壽珍諸人,則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舊,很少創新,製作工藝也日漸草率荒疏。
當代的紫砂大師,首推顧景舟老先生,顧老潛心紫砂陶藝六十餘年,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名傳遐邇。其餘如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吳雲根、徐秀棠、李昌鴻、沈蘧華、顧紹培、汪寅仙、呂堯臣、徐漢棠、蔣蓉等也各自身懷絕技,各有專長,皆為一時俊才。
特點
宜興紫砂茶具始於宋,興於明,盛於清。用紫砂燒制的陶壺泡茶,「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故用其泡茶,色香味皆蘊,尤能保味。由於其砂透氣性能好,含鐵量高,茶壺蓋製作嚴實合縫,茶湯久放不易變質,陳茶不餿,而且對人體亦有益處。紫砂壺裡外均不上釉,用的久了,茶汁滲透,愈久彌香,即使倒入白開水也會茶香瀰漫。此壺還有適應冷熱急變的特性,不裂不炸,不迅即炙手,而且便於洗滌。
紫砂壺
構造獨特
紫砂茶具中的紫砂壺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密度高,具有較強的附吸力。它能吸收茶之香味,且保持較長的時間,而施釉的陶瓷茶壺,這種功能比較欠缺。
原料獨特
紫砂茶具與施釉的陶瓷茶具相比,茶湯確實不易變質發餿。這種功能由茶具本身精密合理的造型所決定。紫砂茶具中的紫砂壺的嘴小(嘴流出口成一定的斜角),壺口壺蓋配合密切,位移公差0.5mm,口蓋形式都成壓蓋結構。而施釉茶壺,壺嘴大都口朝上,口與蓋的位移公差達1.5mm左右,且口蓋形式都成嵌蓋結構。由於紫砂壺製作的精密度高,比施釉的瓷壺減少了混有黃曲霉等霉菌的空氣流向壺內的渠道。因此,相對地延長了茶汁變質發餿的時間。
工藝獨特
紫砂泥確實是宜興得天獨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備了制陶所必需的化學組成及礦物組成。顯微觀察發現,紫砂泥主要成分為石英、粘土、雲母和赤鐵礦。同時這些礦物的顆粒組成(自然形成的顆粒的大小尺寸)適中,具有類似中國大陸南方制瓷原料的特點,即其礦物組成屬於粘土。
合理的化學、礦物、顆粒組成,使紫泥具備了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乾燥收縮小等良好的工藝性能。紫泥粉碎的細度以過60目篩為宜。泥料過粗製作時費功,泥料過細製作時粘手,坯體表面會引起皺紋,同時還會引起乾燥,燒成收縮增大,而降低燒成溫度,則發生氣泡缺陷。過60目篩的泥料,大的顆粒尚粗,在成型過程中用精加工這道關口,把器形周身理光,形成一層致密的表皮層。由於表皮層的存在,產品燒成的溫度範圍擴大了,不論在正常燒成溫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層容易燒結,而壺身內壁仍能形成氣孔。
氣孔獨特
成形時的精加工工藝,具有把泥料、成型、燒成三者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的作用,從而賦予紫砂表面光潔,雖不掛釉而富有光澤,雖有一定的氣孔率而不滲漏等特點。
紫砂泥經過1150℃燒成後,形成了殘留石英、雲母殘骸、莫來石、赤鐵礦、雙重氣孔等物相。雙重氣孔使產品具有較高的氣孔密度和一定的氣孔率。此外,紫砂泥試樣中的結晶相較多,玻璃相對較少。
紫砂泥是一種紫紅色或淺紫色的氧化鐵含量較高的陶土,由於紫砂茶具坯體不施釉,所以燒成後仍有較大的吸水率和氣孔率。據測定,紫砂茶具的吸水率在1.6%-7.05%之間。因此,製成品具有良好的吸附氣體性能和透氣性能,用之泡茶色、香、味均好。由於紫砂壺傳熱緩慢,雖然用沸水泡茶它也不炙手。同時還可放在文火上煮茶,不易燒裂。
青釉茶賞茶葉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京都的寺廟和神社每個月都會舉辦不同的市集,當中每個月21日舉辦的弘法市更有超過1,000年歷史,是京都最古老的市集。相傳弘法大師於3月21日離世後,善信每個月21日都會到東寺參加法會,逐漸聚集了擺賣的攤檔,由1239年開始便變成每個月一次的市集。
弘法市約有數百個攤檔,起初以「骨董市集」(骨董在日文是古董的意思)聞名,所以到現在仍然有不少賣古玩擺設的攤檔,甚至連昔日的刀槍和舊版日本地圖都有,吸引不少人來尋寶;也有人將舊物翻新,為古董賦予新生命。例如來自大阪的森下先生,在全國到處搜羅古老的食器,並製作成時鐘。「很多人擁有這些古物,卻只是放着不用。把這些東西變成時鐘就可以每天欣賞,還會想起自己的爸爸、爺爺等親人。」惜物之餘也表達念親之情。他搜羅的食器多來自明治和大正時期,就連鐘擺也利用食器的碎片來製作,非常有心思。
除了古物外,弘法市還售賣各式各樣的商品,從食物、食器、香道、園藝及文青手作等一應俱全。夏天不少人都會來這裏找二手浴衣,選擇多,價錢平,穿著浴衣去花火大會,絕對是日本夏天的指定節目之一。今個夏日時裝界興起藤籃熱潮,用來配襯和服的手做藤籃扎實又好看,不過六折後也差不多要¥10,000。也有不少和風小物,用來做手信也不錯。
在這裏可以買到許多日本人常吃的食物,例如漬物、山椒小魚、煎餅、茶葉及時令水果等,可以逐間試食,不說還以為自己去到錦市場;也有大量食器甚至磨刀石,適合喜歡入廚的朋友。文青系手作產品也有不少,像各種風格的陶器,有時次品還會以超低價發售,但所謂次品也不過是底部的釉塗出界而已,品質完全沒有問題。還有飾物、明信片和經典玩具等,所以與其說弘法市是古董市集,不如說它是一所戶外的生活百貨。
走到累了,還可以吃吃章魚燒、刨冰等小吃。網上流傳一款名叫厄除餅的小食,四方形的餅內塞了滿滿的紅豆,但外皮略乾,加熱後應該更好吃。
採訪:傅蕊雯
拍攝:賴柏瑜
東寺
地址:〒601-8473 京都市南区九条1
弘法市時間:每月21日5:00am-4:00pm
前往方法:從近鐵東寺站步行約5分鐘即可到達。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