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隨緣家書]林鄭月娥訪日賀禮之「東洋戰線」:日本也會醞釀《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案》嗎?
上週應日本學者谷垣真理子教授邀請,到東京大學演講分享香港最新形勢和國際地位,連同同場的倉田徹教授、阿古智子教授,都是日本的香港通,當日出乎意料的座無虛席,足見近年日本學界、政界、社會對香港的關注越來越多。期間谷垣教授派了她一位來自香港的碩士生接待我們,交談下,深感後生可畏,他研究日治香港如何影響今天的香港身份認同,正正填補了當下理解的空白,顛覆可期。眾所週知的是我一直不鼓勵朋友讀博士,但總有個案例外,他是很適合讀博士的特例,目前的研究方向,也十分切合香港的需要,因為此時此刻的亂世,正是香港涉外關係研究開花結果之時。須知在眾議院已通過的美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草案,最新版本有這樣一條:美國應鼓勵一眾盟國訂立類似保護香港的法案,其中一個被點名的盟友,正是日本。談及日本會否走向這一步,不少認識的日本學者都覺得不太可能、也研究不多,唯獨來自香港的錢君早著先機,認為無事不可能。當美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也是在他的同齡人大力游說下才成氣候,「日本戰線」如何開打,自然應該多了解屬於新時代的視角。
美國鼓勵各國盟友訂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其實日本版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並非無中生有,也不是美國最新版本的草案出現後才有人回應,而是早就有團體提出。該日版法案是由Youth Democracy Promotion Agency、Pnika、Code for Japan的代表理事共同提出的,三個組織的成員都相當年輕,當中以YDPA規模最大,以八、九十後的青年議員、專業人士和知識份子為骨幹,標榜跨黨派、政治中立,以網絡原住民身分,關注政治議題和人材培養;至於Pnika、Code for Japan,則較關心地方自治體議題。」
坦白說,這些團體,即使是日本人當中,除了關心政治的一群,大概也留意不多,但在政壇當中,他們對香港的關注,原來已掀起不少迴響:「6月13日,YDPA已發起聯署,要求日本外相表態反對香港的逃犯條例、及警察對群眾的暴力鎮壓;8月中,三個組織的代表理事共同發起聯署,要求國會議員就『日本版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展開討論。直到9月2日,共有62名現職地方議員、7名前地方議員、10名知識份子及團體代表簽署,他們提到港日間也有《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或許能仿效美國,訂立日版的人權民主法案,雖然聲音還未正式到達國會,但『地方包圍城市』,正是日本政壇的常見操作。」
那具體而言,他們提議的日版法案是怎樣操作的?「這些團體其實未有詳細說明,因為在現階段,重點是令日本領袖更關注香港,比起具體執行,輿論效果和姿態似乎來得重要。但當然,他們為港人拋出議題,我們也應努力想想。首先,我想1992年的美國《香港政策法》是框架性法案,配合現在的人權民主法案,令操作變得靈活,但仍是以取消政策法為殺手鐧;但日本沒有相關的對港框架性法案,只有航空、投資、刑事共助、租稅等協定,以及給予特區護照優待等零散的雙邊協議。透過日本政府的研判、該些協定和日常行政運作,香港才得到實然區別。假設制訂日版人權民主法案,而終極手段是取消各種協定,放棄對港實然區別,即使沒有框架性法案,也是可以的。但實際上,美國才是國際社會龍頭,她不承認香港,諸國跟隨,對方扣血;日本貿然行動,卻不見得各國會附和,對手無恙,反而自己扣血。」這觀察,正是上月我在這裏分析美國法案為何重要的佐證:一旦美國立法,其他盟友才有了仿效的框架,日本政府屆時無論是否願意、對自身利益有何影響,起碼也不得不回應。
「另一個日本立法的考慮是歷史包袱。假如日本國會高調討論、甚或通過法案,中國大陸恐重掀反日浪潮,按近期中日關係走向,和越來越對華低姿態的安倍晉三,日本是不會冒險的。不過從另一角度看,『香港牌』在日本,可以成為繼釣魚台、靖國神社、南京大屠殺後,一張右翼政客有力製造嫌中情緒的功能卡,而且對日本及國際社會而言,『香港牌』本身沒沾上歷史的血腥和硝煙味,純是法治、民主、自由、現代合約精神的象徵。假設日本有謀士在選舉或想進一步修憲的情況下,以保障僑民、日資、自由、法治等名義打出『香港牌』,刺激中國反日情緒,製造國內一時嫌中的效果,政治家吃『人血饅頭』,那麼『香港牌』便確有其用處。」只是此法凶險,危及中國大陸的日僑和日資的安全,以此刻日本政客的老化和保守化,大概不會、也不應輕易鼓吹。背負歷史包袱的日本如要立法,還得先看美國,並須各國同時制定類似法案,以作掩護。
日本也是香港重要持份者
既然美國做才有效,日本跟隨又有風險,日本還有何動機考慮立法?「中共是何種性質的政權,香港是不是西柏林,中共在香港的行動跟日本在東亞、東南亞,以至世界的利益有何關聯等,他們必須有了研判,才能決定是否在可行範圍內幫香港,還是坐視不理。另一點是金融及企業據點的存活:雖然日本在香港的直接投資額僅佔其亞洲投資的4%,但日資銀行在香港的數量,差不多等於中韓台加起來的,在港日資企業數自2013年大概都排第一。這還未談檯底交易,像近年的《信用詐欺師JP:香港浪漫篇》、《馬賽克日本》等影視作品中,還是經常出現借香港『週轉』的想像,某程度上仍反映現實。假如日本朝野覺醒,明白到香港的真正功能,還是大有可為。」
然而不少對日本官員有第一手了解的朋友,都發現他們對香港的情況不太了解,知華派近年也是親北京專才主導,期待他們改變,會否緣木求魚?「微觀而言,官員及國會議員在公式場合發言拘謹是可以理解的。安倍在G20的關心大家都知,之後如公明黨眾議員遠山清彥,在北京見到中共中宣部副部長黃坤明,都只能說香港議題希望盡快和平解決之類的說話。不過在非正式場合,用一下香港議題,卻會有利部份政治人物增加人氣。像自民黨的眾議院議員長尾敬,其實已在網台節目討論香港情勢,雖然看來他未有掌握足夠資訊,但他在節目中得知元朗白衫人的存在後,已即時說要把這類電視台不大敢播的資訊擴散開去,亦表示想支持香港抗爭。有趣的是,他本身支持參拜靖國神社,還會親自去釣魚台海域視察的。還有幸福實現黨,他們在國會沒有議席,是小政黨,但早於六月已遊行聲援香港。而他們的宗教背景也是耐人尋味的。當然不只是右翼,連左翼的日共也很關注香港,他們亦有搞聲援運動。地方級別方面,像神戶市會議員,自民黨的上畠寛弘,曾在Twitter批評中國駐日大使館的『香港暴力』影片,『香港』一詞都不用提,就足夠旺場了。若遇上日本選舉,而香港抗爭仍未止息,日版法案的討論,或概括的撐港言行,都有機會令少數候選人加分的。」
日本打「香港牌」的四點建議
假設日本真的有你所說的動機去推動法案,那麼法案具體應如何操作?「我認為即使有日版法案,操作都會跟美版差很遠。首先談雙邊協定,譬如那條《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香港的對日直接投資餘額是世界第八位,日資在香港又有大量業務,林鄭說美版法案損人損己,很易反駁;但如果說日版是損人損己,則不無道理。該《投資協定》是97年6月簽的,日本在1989年亦跟中國簽署同類協定,比較之下,日本跟香港的條約寫明雙方享有知識產權保障,還有仲裁方面,兩份協議都說如一方先授權本地司法機關處理,便不能交予國際仲裁。但明顯若遇爭端,香港司法比大陸的可靠得多。免簽待遇亦然,按2019年6月數據,香港訪日旅客數,除中韓台外,比任何國家都多。貿易懲罰方面,即使港日2018年簽訂AEO(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制度相互承認協議,方便部份出入口貨物通關。但取消這類協議,在對港維持貿易順差的情況下,恐怕日本損己多於損人,而且港府夠膽的話也可以耍小手段。2004至17年間,香港是日本農林水產物的最大出口地,港府可用行政命令,重新禁止茨城、栃木、群馬、千葉的農產品進口,相反又可解禁福島農產品。還是那句,玩雙邊協定的話,龍頭美國損己可以大大損人,日本損己則不會有相同效果,很不划算。凍結資產方面,日本不是英美澳加,效果不大,但此項具針對性,仍有象徵意義。接著是取消對港輸出敏感技術。按日本政府分類,香港與中國同屬group C,並非『白名單』26國之一,故未見香港之特殊地位。假如執行上對香港的規管較寬鬆,有實然區別的話,那政府內部當然可以調整。」
如果分析正確,那日版法案即使能通過、又要無損自身利益,只能隔靴搔癢,那麼日本還能做什麼?「日本如果想保存香港,或在國內外打『香港牌』取利,現時應化整為零,不拘泥於一條法案:
第一, 民間團體及地方議員要持續討論法案。展示討論姿態也是行動一種。由民間智庫做研究報告,找出可行方案,再向國會議員游說。國會議員可按時機設立超黨派聯盟和研究會,甚至提上國會。除姿態外,亦須實際地預備當各國跟隨美國立法,日本不會落後於人,不跟隨是一回事,但想跟卻缺乏準備的話則未免狼狽。
第二, 禁止違反人權的香港公務人員入境,其親屬於留學、工作等長期在留,以及申請移民時,須跟一般人分開審核。此措施不牽涉整體經濟,針對性強,『香港少數公務人員不能去日本浸溫泉』這點,也難以刺激大陸民眾反日吧,而且「不去日本」本身就非常愛國了。即使日本不敢處罰,領事館及情報組應搜集和整理相關人物資料及其違反人權的證據,建立自己的情報庫。
第三, 向香港長期發出旅遊警示。日本人去不了香港,只會有點『殘念』,卻可刺激國內消費,振興地方觀光產業。
第四, 在留卡『國藉・地域』一欄,在『中國』(特區護照情況)或『英國』(BNO情況)後加括弧『(香港)』或直接改成『香港』,這是支持一國兩制的表現。外務省網頁在『港日關係的基本考量』中寫明,香港須要保持高度自治,貫徹法治精神,港日關係才有望繼續發展。故以『地域』去描述『香港』,政治正確,又彰顯日本對一國兩制的支持。而且據說97後初期,一直有寫『香港』的,卻不知何時被刪走了,你懂的。」
那些年的日港關係
比起游散的平民組織及其偶發聲援,除了發起聯署要求討論日版法案外,他們的具體行動,則要更宏觀的視野。「假設一般團體、公益財團,或大型企業研判,完整履行一國兩制有利自身長遠利益,他們須跟港人同步甚至要有超前的視野。坦白一點,就是萬一本土抗爭失敗,香港失去原有功能後的考量。所謂視野,也包含對香港內涵的理解,則支撐著制度的文化和現代倫理,如果他們明白這些內涵的移植和傳續對日本有利,那也是香港求存的其中一條小出路。初步可以增加專為港人學生而設的獎學金,吸引中層及基層人材來日。長遠應考慮設立港人國際學校。以朗誦背記教習中文的嶺南傳統、粵語跟漢文的言文分途、因粵語公用化、實然標準化而產生的,貼近書面語的雅正口語,都是漢字文化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是擁有深厚漢學傳統的日本所能珍惜的。香港傳統英文學校的現代性格,也能吸引一定的國際系或本地日本人。最後,那天我們在東大的講座,有學者建議以日本為中介平台,供各方對話。如果做到,當然樂觀其成。但親北京的愛國人士願意放下面子,接受日本這外國勢力的介入嗎?香港青年又是否會在明知跟對家講多無謂的情況下上大台呢?感覺在日本建立東亞的香港支援基地,反而貼合近代中日淵源。」
作為新生代學者,就整體的「日本戰線」,他百感交集。「我無疑是傾向同情及支持抗爭的,明白日本內閣官僚只能說些門面話,國會議員不敢多言,但地方議員可較自由表達,學術界盡可能把真實一面呈現和紀錄。日本民間有遊行、捐款、座談會,也有活動家上東京都廳展望層演奏《願榮光》,右翼的櫻花頻道也播出重編後的日語女聲版《願榮光》。無論如何,今次是重新令日本人了解香港的機會。一般平民無意識中感覺中港是有點不同的,但可以說他們對香港毫無認知。牙醫姑娘可以天真地問我香港不是國家嗎,很多人則無故問我台灣的事,因為你講自己是香港人,下一秒會被記錯成台灣人。東大精英也可以覺得港日關係研究好有趣,因為他覺得城市怎麼會直接跟國家比較呢。最普遍的,是直接當你是中國大陸公民。駐港日本領事明知很多港人不喜歡『被說普通話』,但我們每次入境,都被普通話同簡體字招呼,一般商戶更不用說。日本政府各部門有溝通嗎?企業有做市場調查嗎?還是入境旅客排第四的香港仍不足以獲得注意?以待客之道見稱的日本而言實在奇怪,當然跟日本接洽的香港部門也難辭其咎。日本政府應培養更多香港問題專家,遇上像今年的大事,總不能期待單憑中國問題專家,就能提供什麼真知灼見,畢竟香港是另一次元的問題。我想其他國家其實也是相差無幾的,只是我對日本抱有期望,總覺得他們是有能力和優勢,成為東亞中最了解香港的國家。」
後記
曾幾何時,登陸日本是香港、台灣各界的夢想,陳美齡、鄧麗君、翁倩玉在紅白演出,彷如今日GEM走上春晚,但隨著香港回歸、中國經濟崛起、韓劇也取代日劇,日本熱似乎早已淡卻。據說日本駐港領事館本來對林鄭政府頗有好感,乃至幾乎支持《逃犯條例》,幸好有一群新興日本「香港通」出現,才能令官員沒有那麼離地。「我們雙方都沒甚麼邪門的動機,日本需要高質素、具潛力,又擁抱文明價值的年輕人材,香港也需要能保存『香港人血脈』的地方。中國人材很多都能融入文明的日本,善良守法,但部份人有其心中的『國情』,政治人口學而言,畢竟仍拖著中共的長影。香港卻是台灣以外,最能符合日本知識型人材要求的地域:懂漢文善英語,學日文快,價值觀近,學歷及專業資格認受性高。在日本高等教育機構升學,要具12年正規教育學歷,香港轉三三四學制後,來日升學銜接更為方便。日本如能趁機開發人材供應源,現在對香港抗爭的各種善意表態,都能成為精神上的賣點。假如香港立法會全面直選,日本是否能透過支持某些黨派或議員,使自己在中國掌握下的領土中唯一一個普選議會有話語權,現在便是關鍵時刻。牌面上,當然說是為了兩萬多個僑民和千幾間日資的利益,但實際上,也要考慮一下作為東亞民主大國的戰略定位吧。」說來,我也曾在日本的大學短暫交流工作,一直相信日本也是香港身份認同的同路人,漫漫長路,裝備自己,學好日文,也是其時,香港に栄光あれ。
答:錢俊華,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修士二年,正研究港日關係中的戰爭記憶問題及表象文化。
星期日明報 2019年10月20日
「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討論] 台籍日本兵戰死者個資保護與通知問題- 看板TW-history 的評價
- 關於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勇闖「靖國神社」 台籍日本兵最後的任務...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Re: [問題] 靖國神社的甲級戰犯名單- tw-history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討論] 台籍日本兵戰死者個資保護與通知問題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新聞] 不是駭客!我情治人員名單曝光是內鬼幹的-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茅野愛衣參拜靖國神社被視作辱華在中國炎上中 - 動漫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町田啟太靖國神社PTT - 露營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Re: [討論] 茅野愛衣參拜靖國神社還說台灣是國家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 - 第 511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勇闖「靖國神社」 台籍日本兵最後的任務...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份名單是台灣籍日本兵戰死南洋,靈魂無歸宿的陸軍野戰部隊的戰死士兵名單。四國的日本老兵四角先生的兒子,打電話拜託看守靖國神社內殿朋友,告知他會有一位台灣來的 ... ... <看更多>
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Re: [問題] 靖國神社的甲級戰犯名單- tw-history | PTT學習區 的推薦與評價
那請問一下, 供奉在靖國神社裡的2.8萬台籍日軍和日籍軍人有何差別? ... 1 F 推wetteland:那邊尷尬呀,1945以前的台灣人都是日本國民呀 219.68.88.212 04/15. ... <看更多>
靖國神社台灣人名單 在 [討論] 台籍日本兵戰死者個資保護與通知問題- 看板TW-history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觀察到一個奇怪的現象。
我認識一些台籍日本兵的家屬,他們都說不知道自己家人下落如何。
只知道去作兵沒有回來,當年遺族集體申請弔慰金的時候有領到(約台幣四十萬),
所以大多知道應該是死了,但沒有任何正式通知告訴他們到底家人生死狀況如何。
因為接受他們的委託,我協助他們查詢之後,
結果查出來發現是「戰死」,還被放在靖國神社合祀。
其中有人高齡九十幾歲,因此受到很大的打擊,因為那個人本身也是台籍日本兵,
去靖國神社參拜過幾次,卻不知道自己哥哥也被供奉在那邊。
他激動的告訴我:「即使死了也要告訴我他死在哪裡,我要去那裡悼念他。」
我們當時本來以為是靖國神社擅自合祀,卻連一個最基本的通知都沒有。
後來我在網路上查資訊,發現目前有一些團體手上有所謂的「戰死者名簿」。
那些團體大多是文化學術機構,另外還有宗教團體。
但他們手上有的名單似乎來源都是同一份,
都是靖國神社祭神簿的「影印本」。
看到一篇新聞提到,1977年靖國神社委託一個叫李謀茂的先生,
請他帶回兩萬七千多份的台籍日本兵合祀通知書,另外還交給他祭神簿的影印本。
後來那些資料好像由宗教團體保管,
再後來一些文化與學術的機關好像透過特殊管道也拿到複印本,
結果變成現在有很多地方都有靖國神社祭神簿的影印本。
問題是這些手上握有複印本的團體,好像都忘了這東西本來不是屬於他們的。
之所以祭神簿的複印本當初會被帶回來台灣,目的是為了通知戰死者家屬,
他們戰死的家人現在在靖國神社合祀中。
靖國神社給那份影印本,並不是為了給那些文化學術以及宗教團體做其他方面的運用。
雖然這些團體大多都很熱心,願意幫助民眾查詢自己的親屬是否也在名單上。
但我覺得這種狀況變成了本末倒置。
我家族中也有台籍日本兵,但是我家族的人沒有一個知道他在靖國神社被人家當神在拜。
也不知道他實際上到底是不是戰死了。
我認識另外五個同鄉的遺族家庭,也都不知道這些事。
那份祭神簿影印本以及通知書被委託帶來台灣的本來目的,明明是要通知我們遺族的,
結果過了幾十年不但沒有通知到,反而還流落各處被各方人士拿去作其他目的使用。
另外我猜想可能資料使用者大多都不是遺族家屬吧,
好像在使用上完全都不在乎死者的個人資訊流出的問題。
甚至還有一些團體擅自把祭神簿影本當成自己努力才取得的寶藏,是自己應得的所有物。
擅自在網路上公開其個人資訊,讓別人翻拍都沒有取得遺族的同意。
有些幾百年前就來台灣甚至本身就是原住民,住在很鄉下地方的人,
是不會隨便搬家遷徙的。
雖然戰死者人死了,可是家人可能都還住在那邊,甚至整個大家族幾十個人都還在那邊。
台籍日本兵祭神簿影印本上面寫的戶籍地址,雖然是日本時代的地址,
番地跟現在的門牌號碼不一樣,可是有心要找,或是對地政體系有了解的人,
就可以推斷出那個戰死者他家在什麼地方。
實際上我曾經為了找一個日本時代的地址去問過地政所的人,
對方只不過五十幾歲的年紀,就很斷定跟我說那個地址就是現在的哪一棟,還帶我去看。
看到這裡,如果還不覺得有問題的人,
還覺得學術研究文化工作上本來就有權力運用的人,
請問你們願意在網路上公開自己與尊親屬、子女的姓名、地址以及其他私密的資料嗎?
你們可能很幸運不是台籍日本兵的家屬,就算是老家可能已經不在原戶籍地。
所以你們可能不在乎,或你們的台籍日本兵只是個沒有結婚沒有生孩子就死掉的遠親,
所以他一個人的資訊被公開不算什麼,不會對你們的生活造成影響。
可是其他人不見得是這樣子。
有些二二八的時候親眼看到清鄉的老人家,
看過國民黨的狠勁,同時也很害怕將來統一之後中國政府會整死「漢奸」家庭。
誰有辦法保證台籍日本兵遺族後代永遠不會被中國政府視為漢奸騷擾?
到時候認為學術上文化上有權利使用戰死者資訊的你們,會保護「漢奸」嗎?
很抱歉,我不信任。
連一個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複印神社祭神簿影印本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結果最重要的遺族卻完全沒收到通知,這樣的一群人會挺身而出為「漢奸」說話嗎?
如果做得到,今天就不會是這個樣子。
不會是沒有正規的公家機關在嚴謹的管理、保護這些個人資訊,
沒有任何正規的公家機關在實務上幫忙爭取台籍日本兵以及遺族的權益。
雖然這不是任何特定個人或特定團體的錯,
但我認為尤其是學術文化機關的人,比起一般民眾應該是更清楚台海政治上的問題。
既然明知道我們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下,
在戰死者的個資保護上不是更應該比其他國家更嚴謹嗎?
戰死的台籍日本兵大多是農村貧困家庭出身,許多遺族沒錢沒勢更沒有高學歷。
戰死者與遺族都已經被日本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拋棄了,
現在連戰死者以及涉及到遺族的個人資訊這種剩餘價值,也要被剝削嗎?
恕我直言,
各位學者專家,還有讀到研究所有碩博士學位的人,
使用這些資訊除了一方面可以像你們說的,幫台籍日本兵爭取遲來的正義,
但一方面同時你們本身也會得到名與利的收穫。
你們可以因此累積高聲望高名譽,累積高學歷甚至是財富,
以後你們可以藉由這樣的資源,支持你們的下一代成為社會上站在頂尖位置的人。
你們大多都知道住在鄉下原戶籍地那些遺族農村村民,過著怎樣的生活。
有很多失學的,甚至媽媽改嫁的。
你們的確沒有義務幫助這些人,
但是你們有能力透過管道拿複印本去做你們想做的事,或分享給跟你們同等級的人。
卻沒有能力透過管道讓那些複印本用在本來最該用的地方。
幾十年過去了,你們這些有聲望有學術地位有人脈甚至取得了資金的團體,
連一個促請政府轉交地方政府單位代為通知、促成將資料轉為正規公家管理的義舉,
連一個最基本使用個資的申請步驟都做不到。
為什麼?
因為你們知道這些名單靠正規管道是拿不到的。
你們如果要去找日本厚生勞働省申請台籍日本兵所有人的個人資訊,
在政治上會很麻煩。
而且以目前的規定來說,他們不會給你們看的。
因為那是個資,不管你有什麼正當理由,
你不是六等親以內,厚生勞働省就不會把資料交給你。
為什麼日本人那麼龜毛,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弄不好會出事的,
會被有心人士拿去擅自利用牟利,甚至害當事人生命財產遭受危害。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還有團體,把靖國神社祭神簿影印本當成是好不容易得到的寶藏。
但恕我直言,那不是屬於你們的東西。
請各位曾經利用過這些戰死者個人資訊的人記得,有很多家屬沒有被通知到。
今後當你們要繼續利用那些影印本做你們想做的事情,
當你們開心的擅自的,把那些資料分享給你們自行判斷認為有資格能看的人看的時候,
請你們這些位於社會高等階級的人記住這一點,
那不是屬於你們的東西。
你們沾沾自喜認為自己靠實力拿到了寶物,
但你們同時也犧牲了遺族等待消息的數十年歲月。
我的曾祖母沒有高學歷,沒有錢沒有勢,
她只能哭著去找乩童問她的兒子死在什麼地方。
今後當你們認為自己是靠實力過著好日子,
認為自己沒有義務花時間在戰死者遺族「實務」上、認為那是政府的問題的同時,
請你們不要忘記,你們並不是靠正當的手段拿到那些個人資訊。
你們不是靠正當手段過著你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
你們自以為遠大的目標以及生活,是用無數個家庭等待親人的歲月與眼淚換來的。
--
我在台灣查詢時兩個地方的資訊都是錯的,而且不只錯一個項目。
好像是因為以前有人把名單重新依姓氏順序重排過重新影印的關係,
造成資訊錯誤。
被徵去的軍屬變自願兵,造成家族九十幾歲長輩的困惑與情緒上的激動。
目前只看到有學者提到有看過原始祭神簿影印本。
(原始祭神簿影印本非姓氏排列所以查詢不易)
目前在台灣已確認沒有正式的公家機關在處理這方面。
有些地方是民間團體代處理,並非公務機關。
建議有能力的人直接找厚生勞動省或找靖國神社申請。
日文溝通方面建議遺族拜託認識的會日文的且可信任的親友幫忙。
聽一位文史工作者說有些人在發死人財,甚至詐騙家屬,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
不要輕易信任他人。
所以我不會回覆任何私信,請勿來信。
厚生勞動省的軍籍資料,台籍日本兵本人跟遺族(六等親以內)都可以申請,費用是免費
的。
遺族要提出證明親屬關係的戶籍謄本以及戰死者或失蹤者的除籍戶籍謄本。
網路上可下載申請書。
https://www.mhlw.go.jp/stf/seisakunitsuite/bunya/0000093051.html
他們說台灣人在台灣也可申請,會把結果跟申請的資料寄回台灣。
我問的時候他們說寄回的郵資他們負責,但不知道現在是怎樣,
詳情還是請打電話詢問。
靖國神社那邊帶日本時代戶籍謄本及親屬關係戶籍謄本,
申請書當場填,費用免費。
辦事人員不是每天都在,去之前要打電話。
順利的話當場就可以知道結果。
※ 編輯: a334281345 (126.199.138.43), 03/01/2017 16:09:27
沒違反現行法律,就可以拿著不屬於自己的個人資料為所欲為嗎?
祭神簿影印本上面有遺族的名字,有些戰死者遺族的現今地址甚至也有列在名單上。
※ 編輯: a334281345 (126.152.207.6), 03/01/2017 22:37:54
最後面查資料那一段我有加新的補充。
因為我家族有戰死者,而且我認識好幾個遺族家庭,
所以我無法體諒學者的立場。
通知最優先、個資保護、研究用請走正規管道,
這是遺族的權利。
祭神簿影印本原始版本才是沒被依姓氏重排的版本,才是正確版本,
學者看得到、遺族沒人通知還得到錯的資訊。
這是不對的,是對遺族的再次傷害。
再次重申,祭神簿原始版本的影印本不是屬於任何個人、團體滿足其他目的而存在的。
※ 編輯: a334281345 (126.152.207.6), 03/01/2017 22:56:47
等你遇過再來說看開吧。
沒有國家保護的一群阿兵與遺族,
希望台灣人有天能學會尊重他們。
※ 編輯: a334281345 (126.152.207.6), 03/01/2017 23:00:38
沒有把你當靶啊,
意思是等你遇過類似的事情就能同理吧。
※ 編輯: a334281345 (126.245.12.163), 03/01/2017 23:26:31
日本政府沒做好是一回事,當然也要追究。
但這篇討論的是一些台灣人個人或團體單位複印靖國神社祭神簿作為他用所造成的問題。
個資無人保護。沒人通知遺族戰死者在靖國神社,那些資料現在反而存在目的是為了他用
為主,根本喧賓奪主。只有學者才看得到被依姓氏排列剪貼前的正確版,遺族卻拿到錯的
資料。
請勿將焦點移開。
※ 編輯: a334281345 (126.152.199.220), 03/02/2017 10:04:55
我可能知道你在說哪件事。
名人家庭也是人,也有人權、該被尊重。
沒有人有義務要幫助戰死的台籍日本兵以及遺族處理這些問題,
這是對的。
既然如此也沒有任何一位戰死的台籍日本兵與遺族的個人資料有義務成為別人的工具。不
論動機為何。
今天自己覺得可以任意侵害別人的權利,改天就換自己被侵害了。
台籍詐欺犯被移送到中國這種事都發生了,
誰敢說將來中國強大到可以要求日方移交所有日本時代台灣人個資這種事絕對不會發生?
最好先確定自己長輩日本時代沒應徵過台籍日本兵也沒做過公務員,再來說「也只能放下
」吧。
※ 編輯: a334281345 (126.245.219.51), 03/02/2017 18:49:27
不只捐出,要做嚴密的管理,否則還是會被擅自複製利用。
捐出後要向靖國神社道歉。
祭神簿即使是複印的,也仍舊是在其他國家被當成神的一群死者名單。
※ 編輯: a334281345 (126.245.219.51), 03/02/2017 19:01:58
我認識一家人當面對我說,你阿公家是漢奸,因為你阿公家有台籍日本兵。
可是,據我所知他們家其實也有戰死台籍日本兵。
他們家的晚輩卻完全不知道這件事。
看我寫這些,正在冷眼旁觀的人,心想本來就可以為所欲為的人,
還是趕快去查一下吧,還有戶籍謄本也順便去查一下。
那家罵我家是漢奸的家庭,日本時代有改姓名喔,是皇民。
當然他們不知道這件事,只能說他們家長輩保護得太好了,讓他們活得多有自信啊。
有自信到可以嘲笑別人是漢奸。可憐了他們的祖先,不是被遺忘而是被假裝不存在。
不過等中國統一台灣之後,不知道會不會莫名其妙九族都被抄掉?
這樣子我會很倒楣,希望到時候不會有雙重或三重漢奸罪這種東西......
會在這裡寫這些,正因為我知道從法律上很難爭取保護權利。
因為戰死的台籍日本兵很多沒結婚沒生小孩就死了。
有小孩的,小孩大多失學甚至失親,由祖父母養育長大。
這種事情,各界學者專家還有各界團體比我更清楚,根本不用我講這些。
這些戰死者遺族,可能很難理解個資的價值,
不清楚為什麼個資這種東西,會被有心人士拿去利用,
用來牟利、累積學經歷、社會聲望、或被利用來做學術、政治還有宗教上的活動。
甚至被軍武迷、動漫迷看光自己長輩跟自家的個資。
就算想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可能也因為身處社會中的弱勢也無可奈何。
講難聽一點,大家都知道什麼樣的人好欺負,知道什麼叫作弱勢。
好啦,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些人好欺負,所以想繼續欺負想繼續不尊重的人,
我們也不能怎樣。
不過,以下分享一個我的親身經歷給各位,
我本身沒有宗教信仰,不太相信鬼神因為沒遇過,
所以希望各位也不用想太多,就當作是一個以巧合為題材的故事吧。
有一天,我前往拜訪一位文史工作者,聽人介紹說他住在某個地方,
但我因為對鄉下不熟迷路,在路上問路,路人告訴我某間商店的老闆應該知道。
去問了那位老闆之後,他很熱心告訴我路怎麼走,
然後他問我為何要找那位文史工作者。
我告訴他因為我要請教台籍日本兵的事情,我說我家有台籍日本兵。
他聽了嚇到說,他家裡也有,怎麼這麼巧,那天上午他剛好在問他叔叔,
他父親去南洋後來是怎麼了,想知道他爸爸的事。
聊了之後我答應幫他查他父親的資料,結果查出來,
他們兩位是同一天同一地戰死。
這是我遇到的第一位戰死者家屬。
但巧合的事情居然還不只這樣,我後來又無意中遇到第二位戰死者家屬。
怎麼知道他的?去雜貨店買飲料的時候,老闆娘說住在附近有一位還在世的台籍日本兵,
叫我直接去找他。我去了之後,本來只是想問他認不認識我家長輩,
沒想到他告訴我,他哥哥也是台籍日本兵,而且沒有回來。
這位就是上篇一開頭說的那位不知自己哥哥戰死的老人家。
猜猜怎麼了?查了之後發現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剛好,他哥哥也是同一天同一地戰死的。
幸好高知識份子高社經地位的人通常不會迷信,我本身是無神論者,
所以也不太在乎這件事,只是覺得實在太巧了。
沒有任何人幫助沒有任何人引薦之下,居然就這樣連續認識另外兩位戰死者家屬。
他們很傷心但也很高興終於知道了自己親人的最後。
而且他們都選擇不要保留任何紙本文件,只是默默抄下自己家人的資訊。
很諷刺,遺族反而不要保留任何東西,我遇到的遺族沒有一個要保留的。
反而是無相關的人,不知道在打什麼主意,
保留這些東西當成自己或自身所屬團體、機構的私有物。
※ 編輯: a334281345 (126.236.160.242), 03/03/2017 22:19:30
在我貼出文章後有些單位有動作了。
我事先有備份,但不是為了告誰啊。
寫這些是期許有能力的各位當一個正直的人,不要欺負弱勢,麻煩大家了。
我很意外是這種反應,真心希望你們害怕被告的同時想想個資被外洩的人的困境。
以身為台灣人為榮。
※ 編輯: a334281345 (126.236.160.242), 03/04/2017 00:49:57
我忘了說這些都是我夢到的,
應該不用補上不自殺證明。
各位台籍日本兵戰死者遺族
大家要好好保重。
祝福你們幸福快樂。
※ 編輯: a334281345 (126.236.160.242), 03/04/2017 02:15: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