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筆記】報導寫作能從劇本寫作學到什麼?
***
這幾年為了學習報導寫作的相關知識,陸續買了一些劇本寫作指南回家參考,結果一路讀來,總覺收穫有限。畢竟,劇本寫作立基虛構,人物盡可典型完美、情節盡可曲折離奇、場景盡可生動多變;然而,報導寫作若要借用這些手法,必然立即動搖新聞基於本真的命脈。
束之高閣多年,日前寫了「董成瑜、房慧真,兩種風格」後,自己才更進一步理解,不同文類寫作的跨界借鏡與運用,的確可以極好地創作獨特的閱讀趣味。
其實,報導寫作借用小說寫作的手法,所形成的「新新聞主義」風潮,已影響多時。該運動的旗手湯姆‧沃爾夫説,報導借用小說的四種主要寫作技法是:場景、對話、人物身份細節、人物視角。
有關「新新聞主義」寫作,之前已略有提及,改天再專文介紹。由於董成瑜的劇作家身份(在愛荷華大學主修電影),房慧真的散文作家身份(已出版多本散文集),引起我的好奇:「報導寫作能從劇本寫作學到什麼?」、「報導寫作能從散文寫作學到什麼?」在此,就先試著整理一些心得。
***
一、視覺化的文字。
比起小說與散文,視覺化文字雖不是劇本寫作的專利,無疑卻是它的專長。劇本寫作的用詞必須視覺形象化,因為唯有如此,導演才能據此更順利地轉化為畫面影像。
這是報導寫作能從劇本寫作學到最重要的一課。在記者普遍慣於使用大量抽象、概念文字的當下,直觀、鮮明、形象化的文字,猶如是行走在閱讀荒漠中的一口清涼甘泉。
借助劇本寫作文字視覺化的特質,報導寫作在人物刻畫、場景描寫上,必能更加清新、生動。其實,少數報導寫作高手擅用「視覺化的譬喻」,也都達到很好的寫作效果。
二、動態描寫。
電影的動態畫面當然遠遠多於靜態畫面,劇本寫作的特質也就必須具有強烈的動作感。
先天上,報導寫作語調講究冷靜,極易落於沉悶。後天上,報導寫作表現方式大多由概述、說明、議論來呈現,偶採描寫也大多是靜態手法,很難激起文字的張力。報導寫作若能局部借用劇本寫作的動態描寫,將可更生動地展現人物關係、推進敘事發展,也能更好地形成閱讀節奏。
順帶一提,劇本寫作的動態畫面,由「人物動作」與「攝影機運鏡」共同構成,而後者其實也有助於報導寫作在「寫作距離」與「寫作視角」上的借用。
三、蒙太奇手法。
在電影上,蒙太奇意指「鏡頭的剪輯與組合」,以呈現出與個別畫面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這項工作雖然大多在後製作的階段進行,但在劇本寫作也具備了這種跳躍式的特徵。劇本寫作將文本劃分成一場場獨立而俐落的畫面,以加速敘事的節奏。
董成瑜的《華麗的告解》就明顯具有電影寫作的風格,以人物性格切片作為段落串接,呈現一種鏡頭式的跳躍,也使得閱讀節奏更為快速。
當然,這是報導寫作進階班的手法,新手往往會因為缺乏清晰的敘述線,導致內容淩亂不堪。
四、人物塑造。
報導寫作中,新手常令自己陷於尷尬的處境──在破題時簡略地描寫了人物的外觀,但與配置在旁的照片一對照,這些描寫文字就立即顯得多餘而無力了。
報導寫作對人物的描寫,不能只是停留在人物外觀表象的描述,而應該更多地刻畫「照片畫面外」的人物細節:性格、社會屬性、情感與價值觀。這方面尤其可以借助劇本寫作的強項──人物是演出來的,而不是介紹出來的;也就是說,人物的質地是透過間接描述,而不是直接描述刻畫出來的。
其實,這也是小說與劇本對人物刻畫的差異之處──小說可以直接進行心理描述,劇本則無法進行心理描述(少數借用「獨白」、「旁白」),而必須透過人物的言行「展示」出來。報導寫作借用小說心理描述的手法,經常被視為一種逾越,而飽受爭議。
五、懸念。
懸念是一種因持續疑慮所引發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懸念構成戲劇強度,讓觀讀者欲罷不能;希區考克說:沒有懸念就要製造懸念,有了懸念就要保持和放大懸念。
其實,懸念的布局也是報導寫作尷尬的處境之一,因為「台式的標題風格」,往往早已將主情節洩漏殆盡──窮鄉小孩終成億萬富豪;二代公子克服危機再造高峰⋯。在這類標題下,記者在破題時刻意營造「後來怎麼了」的懸念,就顯得笨拙了。
戲劇營造懸念的手法有兩種:「為什麼?」與「怎麼辦?」報導寫作的懸念,應可安插在揭示人物行為動機(為什麼),以及行動過程(怎麼辦)的次情節之中。
***
(另,「報導寫作能從散文寫作學到什麼?」待續。因為還不曉得要寫什麼:)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