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家庭會議初體驗】 #歡迎分享
文:趙介亭-綠豆粉圓爸
早上在刷牙洗臉時,聽到門外客廳傳來母子的對話聲,十三年的全職爸爸經驗,讓我直覺不對勁,但我決定要採行「課題分離」的行動,我相信他們是有能力解決的,並不需要我介入。
到了出門時間,客廳的對話還沒有停下來,我走到客廳,仍然維持「課題分離」,做我自己原本要做的事,什麼話都沒有說。
(註:曾經的我,會因為感到煩躁,而直接介入,但只會讓母子的對話中斷,或是公親變事主。)
母子三人出門後,粉圓媽在家庭群組中發了訊息:
「樂器的議題我們晚上會需要開會討論,為了不影響窩窩心時間,我們的會議時間要訂7:00。」
「另外,我有觀察到,早上出門前兩位都在客廳,很容易就會有爭執,挑對方的錯,或介入對方的課題,這部分也需要做討論,像早上這樣我的心情和時間都會無法自在充裕。」
粉圓媽所使用的,是很完整的「我訊息」,內容包含:
・你的行為:早上出門前兩位都在客廳,很容易就會有爭執,挑對方的錯,或介入對方的課題
・我的感受/影響:我的心情和時間都會無法自在充裕
・我的期待:樂器的議題我們晚上會需要開會討論
這兩週我在自學「非暴力溝通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卻發現我們習慣使用的「我訊息」當中,所潛藏著的「危機」。
「非暴力溝通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是由臨床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所發展出來的溝通方式,也因此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台灣曾經有引進並翻譯為《愛的語言》,但目前我所搜尋的結果是已經絕版了,因此我是購買中國當當網的《非暴力溝通》電子書版本閱讀。
「非暴力溝通」(簡稱NVC)包含了四個架構,馬歇爾.盧森堡強調它並不是固定的公式,仍需要視實際狀況調整,不過這四個架構對初學的我來說,已經相當足夠了。
・觀:觀察而非評論
・感:感受而非看法
・需:需要而非想要
・求:請求而非命令
當我們談論「你的行為」時,往往不只是單純的觀察而已,而是夾雜著自己的主觀判斷和評論,因為沒有人喜歡被評論,所以容易用否定、卸責的方式回應。
而在談「我的感受」時,也通常只談了表象的情緒、或是所謂的「次級情緒」,而忽略了根源的「需要」。
於是我將「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架構做成了四張圖版,融合了「普拉切克的情緒輪盤」,以及「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透過圖版的操作,我們得以啟動「情緒腦和理性腦」,而不是只在「原始腦」戰或逃。
閱讀全文:https://jetinchao.poedu.org/12520/
Search
非暴力溝通電子書 在 賴佩霞快樂家-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電子書上線 Readmoo讀墨...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作者: 賴佩霞,出版社:早安財經文化,發售日:2020/06/10,類型標籤:人際關係/ 溝通/ 自我成長- 親愛的你,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