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唬爆米花教室:韓戰71周年史實小八卦三】
(接續前兩篇)
(六)廣義的抗美援朝從1949年就開始。
解放軍在渡江成功後,其實就開始面臨「裁軍復員」的問題。此時又因金日成請求強化他的軍力,而史達林也指示予以支持,毛澤東和林彪開始把解放軍中的朝鮮族士官兵改編為朝鮮人民軍。
1.最早期的一批是原「朝鮮義勇軍」(左翼抗日朝鮮族軍,蘇聯起初不許它們回朝鮮,半強迫他們加入四野作戰),1949年初改編成為朝鮮人民軍第1師中的1團(這批算志願程度最高的)。
2.第二批是解放軍47軍朝鮮獨立團,1949年中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四師第18聯隊(團級單位)。
3.第三批是解放軍164師,1949年8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5師、解放軍166師,1949年8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6師
4.第四批是解放軍獨立15師(原156師為骨幹,加入其他單位的朝鮮族成員),1950年5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7師,後改番號為朝鮮人民軍第12師,另有一個大隊編入平壤機械化步兵團。
也就是在韓戰開始之前就有4萬解放軍老兵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當時的美方與南韓方並不清楚這一點,導致之後吃了大虧。
(七)美軍初期戰鬥慘不忍睹,「少爺兵」的印象傳遍共黨陣營
到大田戰役為止,美軍24師傷亡逾半,其中超過3000人陣亡,之後在南部的河東郡,美軍29師3營被人民軍6師(即原解放軍166師)前鋒突擊,全營覆沒,逾半陣亡。主因是美國第一批援軍是當時駐日美軍,士兵都是戰後去日本「當大爺」的新兵(真正經歷過大戰的美軍,反而在戰爭一結束時,絕大多數就迫不急待地解甲回家),而朝鮮人民軍的事實主力則是解放軍四野改編而來,多數經歷過四平、長春、遼瀋、平津等地的決戰,戰鬥經歷豐富,素養高,而且行動迅速。不過美軍初期潰敗的印象,讓共黨軍隊錯誤地真以為美軍通通如宣傳般是「少爺兵」。
這錯誤認知很快就會讓共軍付出驚人代價。因為戰事爆發後,許多大戰時期表現優異的美軍軍士官都被召回,釜山環形防衛圈的美軍已經和大田戰役或河東突擊的美軍完全不是相同檔次。
※在同時期韓國國軍損失超過7萬人,凸顯出原先多數只有警察任務與治安作戰經驗的韓軍部隊與經歷過國共內戰大規模野戰、攻城戰的原解放軍部隊戰力差距有多大。
(八)朝鮮族援軍變成陣亡人數的爛帳
北韓中央政府因一度被迫「疏散」,導致其動員資料變成大爛帳。另外,在聯軍攻入平壤後,北韓把名義上的9個師撤到東北「整訓」,當時就有發動朝鮮族青年參軍。之後隨中共「志願軍」大量入朝,又有朝鮮族成員被派到北韓部隊中以協助「聯繫」或補充已經空洞化的北韓部隊。然而因北韓上層領導的指揮根本更「瞎」,真正具有指揮戰鬥經歷的金策又因煤氣中毒身亡,北韓部隊在上層瞎、中層與士兵在沒有老兵帶領下就派上火線,損失慘重,只好又補入新兵,處於不斷空洞化的消耗,導致整體損失更為驚人。然而這些編入人民軍的朝鮮族陣亡人員,當然不計入志願軍烈士。這也是所謂的韓戰中國死亡人數(鄧小平曾説韓戰中,中國死了40萬人)和志願軍烈士總數差異的最大原因。
(九)共軍手榴彈擊落美機是真的
這不是神話宣傳,而是「無間道」。1952年美軍在中共「志願軍」戰俘中尋找反共份子,特別是黃埔軍校學生,藉以徵召組織敵後偵查人員(他們熟悉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組織、單位、呼號,不容易露餡),其中一位被找上的是陸官23期(大陸上最後一期)的張文榮。張文榮視此為以英雄身分回大陸的機會,故表現積極意願,更流露出之後想返台繼續為國府效力的希望。美方不疑有他,因為當時確實有好幾位陸官畢業的志願軍戰俘希望能在為美軍效力後,回歸國府陣營,他們都是屬於成都失陷時,被陸官成都分校教育處長李永中一起指揮「包裹起義」的人。美方將他們派往仙甲島受偵查訓,之後在1952年2月19日,美軍3架C-46飛機載著這些志願軍裝束並佩掛手榴彈的偵查人員前往鐵原地區空投,但張文榮卻在跳傘下機的那一刻往機艙裡丟手榴彈,炸掉美軍飛機。該機美方僅有哈里森軍士長也緊急跳傘逃生成功。有人認為張文榮成了雙面間諜,但當時美方認為他的動機可能是想回大陸,不想去陌生的台灣,所以在最後一刻又變了心。對美軍而言這是慘劇,但他們仍然繼續進行類似任務
(十)韓戰中的主要傷亡方仍是韓國人
雖然韓戰中韓國一度崩潰,生產也大半停滯,舉國幾乎靠美國「養」(1950.6-25 ~ 1951年秋季間),美軍也為事實上的主力,但韓軍本身還是承擔許多衝擊,累計陣亡超過15萬人,另外輔助部隊「國民保衛軍」又因貪汙問題與寒冬聯軍潰散時顧不上,有9萬人因此而死。韓國平民也因北韓佔領期間抓丁10萬人、保導事件大屠殺、北韓屠殺、逃難中死難等原因有近百萬人死亡。
解放軍在1950年11月以後始終為共黨方主力,但這不代表北韓損失輕微。北韓軍在第一批援朝骨幹被消滅後就打回原型,平壤-元山戰役時,15萬的北韓守軍高達90%陣亡或被俘,而聯合國軍傷亡不到2.000人。之後北韓軍雖然靠持續動員與蘇聯裝備武器補充,但一直沒脫離空洞惡性循環。前面提到,北韓因中央政府曾經疏散,故很多資料遺失,但就兩點可以看出北韓人員損失之重:
1.韓戰爆發前夕,北韓人口為960萬人,停火協定簽字時,人口只剩850萬人。
2.韓戰爆發後1個月,北韓在其領土與佔領區內「動員」的志願兵就達74萬人。
3.1954年3月,蘇聯駐北韓使館回報北韓戰後統計「人口損失」原因:空襲—28.2萬人,南逃或失踪—79.6萬人,向其他共黨國家疏散—8萬人,在停戰線成立後改為南韓領土居民—4萬人,動員參軍—60萬人。
這區區幾字「動員參軍」的人口損失,默默地說明北韓軍隊實際損失慘重的情形。如果加計中共讓朝鮮族解放軍或青年改編成人民軍的數目,損失更加慘重。
※停戰線在東部比38度線推進不少,戰後南韓淨得是3,900平方公里。
(十一)「橫濱瑪麗」的悲劇真相很可能是軍官死在韓戰
1948到1950,橫濱有位頭牌小姐西岡雪子,會英文、會畫畫,談吐舉止出眾,一位美國軍官對她如癡如醉,送了她定情的翡翠戒指,韓戰爆發後他向她保證,他一定會回來。但軍官失信了,她只好回去接客,她開始只穿純白色的蕾絲裙,戴著純白的蕾絲手套,清秀的臉上抹滿厚厚的白粉底,描著厚厚的眼影和眉毛,塗着鮮豔的紅脣。但隨著她年歲漸長,在一般人們眼裏,這不像女神,更像一個怪物。一般的說法是美國軍官被召回後就沒有回來失信了,但更殘酷的可能是那位軍官很可能已經死在韓戰。因為當時美軍馳援韓國,老練的解放軍射手與迫砲手(不管是1950年就改編入朝鮮人民軍的解放軍或之後成建制開入的志願軍),都會先對軍官射擊,以造成部隊混亂,所以沒有戰地經驗的年輕軍官經常在初次遭遇的突擊中就陣亡。
=========2021韓戰小八卦集福編最後感言
#草菅100萬人民與1000人民的性命一樣都是草菅人命
#刁難BNT疫苗的人請記得金日成愛喝伏特加
#你們以後一定會見面
韓國新兵第二季 在 鍾承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克服傷痛挑戰|次世代主砲鍾承祐的再起
活力熊/卓子傑
鍾承祐在右外野防區接殺打者的飛球,和中外野手詹智堯相視一笑,討論方才的防守移位。這個畫面,令人百感交集,這兩人曾是熊猿世代交替之際,隊史最強的外野組合,詹智堯的守備範圍加上鍾承祐的雷射肩,當球飛到外野,多半是被守備幅員遼闊的詹智堯接殺;即便形成安打,在鍾承祐雷射肩指向的方位,跑者很難向前冒進。當年的鍾承祐,就是右外野的代名詞。
歲月匆匆,那個曾被洋將譽為「Baby chen(小陳金鋒)」的承祐,也已經年過三旬,ˋ這個出身高雄橋頭的球員,從加盟仕隆一路到橋頭國中畢業,對棒球都沒有很濃厚的興趣,青少棒階段只覺得練球很辛苦,大多時間都坐在板凳上等待上場機會,高中以前,他幾乎是被球隊的訓練逼著前進的狀態,直到進入綠色怪物高苑工商後,體驗到棒球名校的正規訓練,以及來自四面八方好手競爭的正向壓力,他才開始正視自己的棒球路,化被動為主動,積極斷練自己的體能和球技。少棒教練慧眼看中的潛力,直到青棒時期才逐漸發光發熱,高苑時期,承祐在高中聯賽拿過打點、打擊獎項、以及最佳外野手殊榮,名聲始為球界所知。
我曾好奇他的臂力三級棒球為何沒教練動過讓他上投手丘的念頭,但想想高苑和他同期的隊友是鄭錡鴻、陳偉殷和羅錦龍,別說讓他嘗試上投手丘,連原本是投手的高國輝,都為了發展空間棄投從打了,鍾承祐沒有當投手也就不奇怪了。專注外野,對鍾承祐來說是最佳選擇,因為除了優異的臂力,他更有著強大的打擊潛能。
大學時的鍾承祐逐漸成為全能型外野手,腳程快、拼勁足、防守範圍佳,日後在職棒名聞遐邇的雷射肩也在此時嶄露頭角,隨著身材的發育完熟,他的長打能力也在逐漸增強,04 年就讀國體大一時,他入選中華隊,參加世界大學棒球錦標賽,並轟出中華隊在當屆賽事的首轟,透過媒體報導,讓他的知名度逐漸上升。
04-07 年,經過完整大學棒球和業餘成棒洗禮的 YOYO,能攻善守速度佳、長打偶有佳作,被認為擁有職棒資質,但國際賽資歷並不顯赫,入選時也多擔任助攻角色,當時評價不看好他會是職棒即戰力,自然難成樂透區熱門, 2007 年底新人選秀會,只有一個總教練打定主意要選鍾承祐,就是 La new 熊隊總教練洪一中。
謗譽交織 新熊歲月
2007 年,鍾承祐遇上對他影響至深的一個人,就是 La new 熊隊的總教練洪一中, 07 年 12 月新人選秀會,林益全、詹智堯、許銘倢等熱門人選在首輪獲選,鍾承祐則在第三輪總順位第 17 位,被熊隊選上,除了各隊對於他是否是即戰力存疑,還有兵役尚未解套的問題。
2008 年京奧資格賽(八搶三),依體委會對棒球選手兵役規定,入選亞、奧運或奧運資格賽的棒球國手,通過審查可以當 12 天補充役(外加五年列管期不得拒絕國家隊徵召),本來需服一年兵役的鍾承祐,碰上一個契機,時任中華隊總教頭的洪一中放棄國手資歷豐富的詹智堯,改選鍾承祐,讓他的兵役順利解套,得以提前開始職棒生涯,被米迪亞選中的詹智堯,則因沒入選中華隊須服兵役,08 年無法加入職棒。這一個舉動,其實一次救了兩個優秀的外野手,容後再表。
當時這個選擇,卻引發批判,認為洪總教練在人選考量上存私心,當時普遍認為詹智堯若解套兵役,應會馬上出現在 08 年的職棒一軍,成為與熊隊打對台的球星,洪總的作法避免了職棒場上增加對手戰力的局面。而當時輿論除批評洪總,壓力也轉嫁到鍾承祐身上,雖然洪一中順利帶領中華隊打進京奧,但鍾承祐在資格賽中的功能淪於龍套,讓批評聲浪更為劇烈。
私心也好、無心也罷。反正洪總本就沒在顧慮球迷批判,只要鍾承祐的兵役解套,目的達成就好。但職棒新兵鍾承祐和見慣大風大浪的洪總畢竟不同,雖然多年後鍾承祐受訪時曾說:「很感謝洪一中教練,讓我提早面對眾人所帶來的壓力。」但可以想像當年一個 23 歲的新人,還沒踏上職棒舞台就被媒體和球迷用放大鏡檢視,壓力之大實在不是常人所能想像,原本一直很在意外界看法的鍾承祐,最終還是將批評轉化為成長動力,用實質表現贏得眾人尊敬。現在有許多的鍾承祐迷,在 2008 年其實都曾經是酸他的人,因為被他的表現和風度所折服,成為了他的粉絲。
其實,無論批判洪一中 08 年奧運資格賽棄堯保祐的決定是私心也好、無心也罷,這個決定實質上不只幫了鍾承祐,更救了詹智堯,因為鍾承祐在 08 年提前加入熊隊打職棒,詹智堯則因為要服兵役 08 年無法加入米迪亞,年底米迪亞操控選手放水的內情就引爆,還在代訓的詹智堯因禍得福,避開黑米魔爪,從事後諸葛的觀點來看,還是很令人感謝洪一中當時的決定。
回到鍾承祐, 08 年新人賽季,扣除國際賽出征的時段,他在職棒一軍出賽 42 場就敲出 3 發全壘打,長打能力讓人驚艷,但這尚不足消除熊迷的質疑,因為新人年他在外野獲得的機會直接壓縮 La new 中、右外野的黃龍義和蔡建偉,黃龍義 07-08 連兩年 12 轟,蔡建偉打率也逼近三成,兩人在熊迷心目中是既帶感情又有實績背書的名將,當時連筆者個人也覺得洪一中提供鍾承祐這個小夥子上場練兵是力挺自己的「業績」,但鍾承祐自身已有心理準備,既然無法滿足每個人的想法,怎麼作都會有人批評,乾脆好好掌握這個機會,不想太多放手去打。
抱持著樂觀的心態,迎接 2008 年底 La new 熊力邀讀賣巨人來台進行的交流戰,這系列賽讓鍾承祐的全壘打秀一鳴驚人,讓他的知名度水漲船高。2008 年 11 月 6 日,職棒賽事已告一段落,中職球迷轉聚焦於 La new 熊與日職讀賣巨人的四場交流戰,而在首戰鍾承祐就率先敲出首發全壘打,賽事膠著到八局下半,一分落後的熊隊又是靠鍾承祐從木村正太手中敲出單場雙響砲,這支超大號兩分砲讓熊隊逆轉獲勝,鍾承祐獲選 MVP。
隔日雙方再戰澄清湖, YOYO 又從巨人投手李昱鴻手中敲出個人交流戰第三號全壘打,兩天內狂敲三轟,讓鍾承祐揚眉吐氣,讀賣巨人教練團對鍾承祐讚譽有加,一度還傳出想爭取他赴日發展的傳聞,重要的是,這次交流戰讓所有中職球迷認識他的長打威力,「這個 57 號,或許真有成為次世代主砲的潛力。」
2009 年,適逢過去熊隊不動外野手黃龍義遭遇生涯空前低潮,此時透過特殊選秀加盟熊隊的詹智堯與鍾承祐連袂成為隊上最被看好的外野新星,新球季後他們逐步瓜分中、左外野防區,隨著黃龍義的再起不能,熊隊外野世代交替的輪廓逐漸清晰。這年鍾承祐出賽數提升到 86 場,打擊率 0.285 、安打 82 、全壘打 7 支、打點 45,長打率逼近 0.450 ,本來球季初還有些許質疑他的聲浪,但在 2009.5.23 台中那場讓他名滿天下的熊牛戰後,這些雜音就銷聲匿跡了。
斷棒奇蹟 史上最年輕的完全打擊
2009 年 5 月 23 日,鍾承祐在 La new 熊客場出戰興農牛的比賽中,敲出了球季首轟,單場五打數四安打獲得最有價值球員,那支全壘打是一支斷棒全壘打,更是他完成中職史上最年輕完全打擊紀錄的最後一塊拼圖。
當天比賽八局打完,鍾承祐已達成二、三、一壘安打,且勝負即將分曉,本已沒有再一次打擊機會。沒想到雙方比分在九局逼平,最後殺入延長賽,讓鍾承祐再次燃起完全打擊的希望,十局上他第五次踏上打擊區,相中蔡明晉一顆腰帶附近的偏高曲球一棒掃向左外野,在完整釋放揮擊後球棒應聲而斷,沒想到斷棒居然沒有稀釋掉擊球力道,小白球就這樣飛出了全壘打大牆之外,這一轟不僅幫助球隊獲勝,更讓鍾承祐名留青史,以 24 歲之齡成為中職史上最年輕的完全打擊締造者。本不強求紀錄的他,得到了最好的戰果。
那支締造完全打擊的斷棒,我曾經有幸把玩,它在澄清湖球場辦公室躺了一個禮拜,只有看到帶甜蜜點的棒身、握柄端一直不知淪落何方,直到五月底熊隊結束客場征途,選手們都回到高雄,承祐這支代有紀念價值的斷棒握柄和棒身才合而為一。
那一年偶有機會和熊隊領隊郭建霖先生、及球隊防護員們聊到自家打者的打擊爆發力,當時他們讓我猜所有球員打擊練習時,球飛行距離最遠的前三名,前兩名毫無懸念,當然是陳金鋒和林智勝、第三名我猜了當時人在二軍的林泓育,結果我猜錯了,因為答案是鍾承祐。
在熊隊的藍圖中,鍾承祐和林泓育擁有在 6-7 年後承接勝鋒連線,接任三四番的潛力,有腿有砲的 YOYO ,理所當然是接任林智勝三番的候選人,但從新人年起,鍾承祐掌握盜壘時機的能力就是有名的差…雖有一雙快腿,但盜壘成功率實在慘不忍睹,以這一點來說,和林智勝確實差得很遠。
潛力Baby Chen 雷射祐外野
雖然盜壘成功率悲劇,但在球場上的守備他一點都不含糊,鍾承祐固定鎮守右外野後,將他的雷射肩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凡不識其臂力威名,想要在他手下躁進者,死在壘包前的高光鏡頭開始大量產生。
image
在蔡建偉、劉芙豪、張建銘以後,中華職棒再次出現一位擁有雷射臂力,長傳聞名的右外野手,以守備範圍和判斷飛球的敏銳度來說,鍾承祐並不算頂級,但他外野回傳球的臂力和精準度,比起蔡、劉、張等前輩有過之而無不及。多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外野長傳阻殺讓他的守備威名遠颺,並在 2011-12 連兩年贏得外野金手套獎。
以 08 年為分水嶺,從黃龍義加蔡建偉,到詹智堯加鍾承祐,一對金手套換成另一對金手套,熊隊外野守備的世代交替,幾乎是無縫接軌的完成。
2010 年雖然執教者改為蔡榮宗,但並不影響鍾承祐的出賽機會,他全勤出賽 120 場,打擊率成長到 0.288 、安打 134 、生涯單季全壘打首次突破兩位數(10 支)、打點 64,站穩先發右外野手。
2011 年他更上一層樓,打擊率 0.318、掃進 73 分打點,全壘打更來到生涯新高的 15 轟,他和林智勝(18轟)、林泓育(22轟),聯手締造繼兄弟象黃金三劍客後,再一次單隊三位本土球員敲出 15 轟以上的紀錄,構築 Lamigo 轉戰桃園首年的中心打線。
2011 年面對糾纏多年的宿敵統一獅,鍾承祐打來得心應手,9/16 作客獅隊大本營台南球場,鍾承祐完成平中職單場紀錄的三響砲,隊史此前有此瘋狂表現者正是陳金鋒,鋒砲生涯兩度締造單場三響,最近一次正是鍾承祐新人年。那個曾經親眼見證鋒砲偉業,又被熊隊洋將戲稱為「Baby Chen」(意指小陳金鋒) 的鍾承祐,在鋒砲因傷退居二線時,適時填補球隊所需的長打火力,打出次世代主砲應有的價值。
這一年堪稱鍾承祐豐收的一年,除了例行賽打出生涯最佳成績,更在全壘打大賽掄元,拿下個人首座明星賽全壘打王, 2012 年他再度擊敗高國慶,成為明星賽史上第一個蟬聯全壘打王的球員。
在 2011、12 年球季,他兩度囊括最佳十人、外野金手套雙料大獎,2012 年完成最佳十人外野手三連霸,無疑是近年攻守綜合評價最高的外野球星,場上表現和場下自律都令人激賞。新人年的質疑眼光和批評聲浪早已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對他的喜愛和更多的期待。
因傷所苦 悲喜交織的猿隊生涯
2012 年維持亮眼表現,在攻守數據和個人獎項都獲得豐收的鍾承祐,卻遭逢職棒生涯中第二個大轉捩點,在殺進生涯首次總冠軍戰後, 第四戰八局下半,他被獅隊投手蔡璟豪的觸身球擊中右手造成手指嚴重骨折,將缺席第五戰。
桃猿為感謝鍾承祐一整年的拼戰付出,特別安排他在第五戰賽前開球,開球捕手則是對他愛護有加的洪一中總教練,鍾承祐職棒生涯首次踏上投手丘,就是這因傷報銷的紀念性開球,他用沒有受傷的左手投出好球,而當天桃園球場大螢幕上也特別秀出「承佑,我們會帶你去韓國」的字卡,稍稍慰藉他缺戰封王戰的心情。
這場比賽最終靠著詹智堯的再見美技,讓這對同年崛起的外野雙星奪取職棒生涯首枚冠軍戒,但拋下綵帶那一剎那,鍾承祐無法昂然挺立在右外野防區,仍是他永不可逆的遺憾。在確定奪冠後,詹智堯捧著鍾承祐的臉,兩人眼眶泛淚,也是總冠軍賽的經典感人畫面。
碰到生涯首冠和嚴重傷勢的大喜大悲,對鍾承祐來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那次手傷後,13-14 兩年他或多或少都受到傷勢影響,2013 年他的打擊率下滑到 0.254 ,被期待的全壘打數也銳減到生涯次低的四轟,2014 年表現更是跌到谷底,雖然仍有四轟,但打擊率下探生涯最低的 0.222 ,舊傷在身讓他有心無力,加上後起之秀藍寅倫、余德龍的崛起,直接壓縮到他右外野的先發機會,猿隊那年再次殺進總冠軍賽,但在戰力考量的情況下,過去五年洪一中最為倚重的外野大將鍾承祐,連進入季後賽名單的機會都沒有,很諷刺的是這一年猿隊奪下隊史第三座總冠軍冠,鍾承祐戴上第二枚冠軍戒指,但這一次封王戰,他再一次無緣踏上球場。
克服傷痛 卡位競爭 次世代主砲最後一博
2015 年,季前把名字的「佑」改為「祐」,他本人不迷信,卻希望讓家人放心。重新出發的鍾承祐,要用實際表現搶回先發右外野手的席位。
2016 年,好不容易傷癒再起的承祐,開季狀況絕佳,開幕戰敲出猛打賞,前六戰敲出六支安打,打擊率高達 0.353,讓球迷都引頸期盼他的強勢復出,但這時命運之神再次給他最嚴酷的考驗,3/29 對戰中信兄弟的比賽,他被兄弟洋投魔力速球直擊左手掌造成骨折,即使不甘心,還是只能離開戰線,他默默無語的接受事實,再一次進入開刀、治療、復健、訓練和再起的循環。
承祐在訓練員口中,除了有著驚人的擊球距離,在重量訓練和體能菜單,也是照單全收,從來沒有異議、偷懶或打折扣。 他在養傷仍能持續進步並再起,靠的不是改名拐氣,而是二軍沉潛,耐心復健、紮實鍛鍊身體,並且培養自己的耐心,唯有如此,當右外野再次出現空缺時,機會才會輪到自己。
在投打均衡的年代,鍾承祐就是個可以單季 15 轟的打者,如今重回戰場的他,依然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王柏融橫空出世以前,他一直都是我心中接班 Lamigo 中心打者的頭號人選,在小胖已經站穩四番,完成生涯百轟的時候,承祐的的全壘打數,還在與背號相同的 57 轟,好手就怕傷來磨,傷痛試煉改變了他的生涯走向,但棒球如人生,只能慨然接受,沒有半句怨天尤人的言語,只是一如既往,沉默且紮實的完成每項訓練,把身心狀況準備好,等待屬於他再次綻放光芒的時刻來臨。不管多少後起之秀崛起,老球迷對鍾承祐,始終有次世代主砲的期盼,儘管他已年過三旬,這份期許也一直沒有改變。
謹祝福即將完成終身大事的承祐,與未婚妻幸福一輩子,也祝福回到職棒戰場上,能夠繼續大放異彩,因為不放棄的人,永遠不會失敗。
韓國新兵第二季 在 股市達人 鄭瑞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時正式的新聞出來了,這應該可以算是公司的新聞稿了
新美時就位!可望再塑集團亞洲成功經驗
(103/07/29 11:04:19)
MoneyDJ新聞 2014-07-29 11:04:19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艾威群入股美時(1795)正式獲得投審會核准,下月中資金可望到位,雙方進入實質合作期。法人圈認為,艾威群以成立五年的製藥業新兵,就能達到超過百億台幣的營收規模,並繳出每年八成的營收成長率,靠的就是自然與外部成長並進的策略,在集團已打造美、歐的成功經驗後下,新美時將複製塑造另個成功的亞洲經驗,並朝亞洲前五大學名藥廠邁進。
艾威群入股美時,第一階段是由艾威群斥資約60億台幣,取得美時逾67%股權,成為最大股東。第二階段則由美時收購艾威群台灣、中國、韓國及印度子公司的主要股權,確認新美時將擔綱該集團在亞洲的研發與產銷中心的地位。入股收購案上周五正式獲得投審會核准,雙方的合作也在獲得官方單位核准下,啟動實質合作的新階段。
兩階段的收購通過後,新美時首要的任務在於整合亞洲資源,並進行旗下「4+1」公司(既有美時與收購的四家子公司)的專業分工,全力朝向亞洲前五大學名藥廠的目標前進。
其中既有美時之所以可以吸引艾威群的眼光,產品線與生產面是兩個重要因素,特別是該公司廠房已通過美日歐查廠,未來在遍及已開發國家的生產基地後援下,成為艾威群集團要借重亞洲生產實力、並回攻歐美的重要利器。
在「4+1」子公司的資源整合上,根據規劃,短期可見的包括原艾威群韓國子公司的口服抗癌、高致敏荷爾蒙類藥品,將交由美時代工生產,首個合作的產品為抗發炎免疫類產品,一年需求量約5千萬顆,年營業額挹注7千萬至1億元,第三季底代工將啟動。另外,美時的產品也將透過技轉韓國子公司銷往當地,其中首個腦癌藥品,當地市場潛力預估有10-20億台幣,現只有原廠等少數廠商在韓銷售,明年新美時產品有望取證在韓開賣。
而此次美時收購的印度子公司,過去強項在於CRO的服務,合併後也將發揮雙方綜效。據美時估計,過去該公司一年委外CRO的支出就有200-250萬美元,未來有機會轉與印度子公司合作,特別是降三高類的產品,將列為優先項。
至於已開發市場,美時也與艾威群美國研發中心簽訂備忘錄,會瞄準困難學名藥與第一個查登學名藥(FTF)市場,現已至少有抗癌、降三高、腎臟疾病、特殊神經痛等適應症共6項產品,排定時程規劃,其中降三高類產品預計明年向美國FDA送件申請藥證,其他品項也會陸續跟進。
業界看待艾威群與美時的合作效益,除了現有研發、生產與行銷的資源整合外,更重要的是,過去艾威群透過入股與結盟美國諾維奇藥廠、羅馬尼亞Labormed與南韓Kunwha藥廠,成功打造了集團在北美、東歐及亞洲的主要戰略平台,也是以一家成立不過五年時間,年營業額卻已達4億美元、且每年營收成長率高達80%的基礎,執行長羅伯‧魏斯曼(Robert Wessman),更有台灣藥界人戲稱為「北海小英雄」,其打造企業的成功經驗,還被列入哈佛商學院的個案研究。未來該集團將透過新美時複製打造亞洲的成功經驗,一般預料,也將是自然與併購成長並進的策略,加速亞洲版圖的成型。
韓國新兵第二季 在 [新聞] 南韓海軍霸凌輕生亡新兵慘遭學長罵「你 - PTT八卦政治 的推薦與評價
一名海軍新兵長期遭到錢被毆打、言語羞辱、排擠霸凌,在向上級秉告後,選擇輕生 ... 65 F 推ayeae: 逃兵追緝令第二季題材get 101.9.128.196 09/08 16:10. ... <看更多>
韓國新兵第二季 在 Netflix板 的推薦與評價
防,雷,防,雷,防,雷,防,雷,防,雷,蘇媽媽在颱風夜當上了時間管理大師(從某報導看到的),確實那天晚上很多人來找蘇,不管是目前第二季有演到的,還有第三季還 ... ... <看更多>
韓國新兵第二季 在 第二季積極籌備中! 還要去#高登島#康乃爾 ... - 國際橋牌社 ... 的推薦與評價
國際橋牌社第二季就快上映了,到時候大家也可以看看劇中是如何呈現台灣的狀況,好劇無國界,在等台灣阿兵哥之際,先看韓國阿兵哥暖暖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