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統一售價制到底去哪裡了?】(貼文修訂11/14)
媒體要訪問我這兩天電商超低折賣書的事,我實在沒什麼好說的。
從2010年第一次撰文呼籲「圖書統一售價制」,已經十年過去了。
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台灣雖然沒有「圖書統一售價制」,但是同業之間倚靠自律還可以把折扣維持在一個範圍之內。
但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尤其到今天,一來圖書出版及閱讀環境惡化,各家業者競相以折扣戰吸引顧客並且會把折扣越砍越低,本來就不可避免;加上再有家大業大的電商加入,不以圖書本身的盈虧為盈虧,打起折扣戰當然更是火上添油。
這是東家不做也會有西家做,不做雙11也會做11雙。
這是抗議改變不了的現實。
唯一可以嘗試的就只剩下「圖書統一售價制」的立法。還得看是否能立出比較完整的法,而不是漏洞很多的法。
這些年來,提到「圖書統一售價制」,總有同業認為出版環境不好,這可能更讓大家綁手綁腳,反而使得行銷無牌可打,對出版的經營有害。
我也總說:「那我們想想,這些年來,因為一直沒有『圖書統一售價制』,因為我們完全開放折扣戰,我們的出版環境到底是變得更好了,還是更不好?」
如果大家仍然認為出版環境並沒有變得更不好,折扣戰越打越低也不是問題,那就繼續不必理會「圖書統一售價制」。
否則,實在不該只是由一些獨立書店來抗議,大家應該有個共識來推動「圖書統一售價制」立法試行幾年,也共同來追問一下文化部:研議了那麼多年,每每看來只差臨門一腳的「圖書統一售價制」,到底去哪裡了?
又及:十年來我陸續寫過、談過五次有關「圖書統一售價制」的相關背景和需要,也請參閱。(時間由先而後)
【現階段我們需要圖書定價銷售制的理由】
https://bit.ly/2LyGWIV
【台灣出版產業面臨奇妙的轉型時刻】
https://bit.ly/2hjEfgH
《政問 S3 01 郝明義》誰還買書?誰還看書? 出版業如何逆轟高灰?https://bit.ly/2v0SGK4
【圖書統一售價與止血說的補充】
https://bit.ly/2uN4jVL
【從韓國的例子看圖書定價制】
https://bit.ly/2uPibie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韓國 圖書定價制 在 世界,進行中 The Ongoing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hare]
在韓國,1111是「書店之日」,因為像書本排排站立般的1111,讓人聯想到漢字「冊」。首爾去年在1111這天舉辦紀念式,活動描述是這樣的:
希望透過這個日子讓全國書店團結和諧、提升書店人的權益。而對於讀者來說,這天則是一個在「書店溝通、共享、創造文化」的日子,致力培養民眾的閱讀習慣。
台灣不知何時開始過起不屬於我們的光棍節,並被鋪天蓋地的宣傳廣告導向不買對不起自己的日子。電商折扣戰今年殺到書本上,新書66折,甚至低於實體書店的進書成本。數十家獨立書店、二手書店今天發起串連,宣布 #本書店將於1111歇業,傳達書籍削價競爭對實體書店乃至整個出版業帶來的傷害。
我看到第一篇書店po文時真的有嚇到,看到第二三四五篇時才發現是在1111休息一天的串連活動。留言意見紛呈,有人覺得「歇業」這詞用得不精準,「停業一天」才對;也有人不開心覺得被耍。但在訊息爆炸的時代,比起讓人心頭一驚的「歇業」,「停業一天」顯得無關痛癢,也因為「歇業」這詞的重量,折扣戰議題的討論才能持續延燒。
==
事情是這樣的:
https://www.facebook.com/publishloser/posts/1436286269903279
https://www.facebook.com/squirrel.culture/posts/2094286014040296
==
再說,實體書店不敵網路書店與電子書市場紛紛倒閉也是事實,先不說獨立書店,現在走在重慶南路,能認得出那是全盛期有超過百間書店、出版社的書街嗎?
老問題仍是看書的人愈來愈少,脫離學生時代等同擺脫討厭的課本(=書本)。聯合報去年3月的民調,超過4成受訪者去年沒看過書,6成5受訪者整年沒買書。前陣子在書店看到一位媽媽對穿國小制服的兒子介紹20週年新版《哈利波特》,回憶自己小時候是怎麼躲在棉被裡偷看,兒子只說了一句「好厚」就把書擺回去(還是最薄的第一集!)。要是《哈利波特》晚20年寫完,大概連出版的機會都沒有。
剩下3成5的買書人呢?畢竟哪裡便宜往哪去是人之常情,開獨立書店的朋友們無可避免一定會遇到「為什麼你們不打折」、「唉呦你們這樣沒有競爭力啦!一定賣輸_____(請自行填入大型連鎖書店、網路書店)啦!」等等指教,或「書店翻書網路下單」這種讓店主人吐血的情節,而忽略其背後消化書本內容並費心推書的時間(推書文還得寫得精闢有趣不然沒人看)、辦活動辦講座的腦力體力、社區經營與推動議題的功夫。
韓國從2003年起階段性推動圖書定價制,政府規定新書出版的一段期間內,折扣頂多低到9折,避免通路價格戰。起初當然有陣痛期,韓國書籍本來就貴,折扣這麼少,連原本愛買書的人都免不了縮手,也影響作者出版新書的機會。不過10多年過後,韓國的獨立書店雨後春筍,受小書店議題、風格吸引或想找特定主題書籍的,就往小書店去;單純想享受琳瑯滿目的書海感或萬書選一樂趣的就往大書店去。背後意義是,書籍買賣事業,一定程度地掌握了社會思想文化的話語權,多元類型的書店並存,讓一本書不再只因暢銷、賣得動才容易被看見,讀者們看似多花了一點成本,卻仍是書業的最終受益人。
台灣的圖書統一定價制度已經只聞樓梯響了好多好多年,背後利弊有許多討論,也不見得國外那套搬到台灣就好棒棒,但殺到見骨的折扣戰絕對是不健康的。讀者對折扣埋單,讓業者一而再、再而三,連新書都殺到75折,這樣的消費模式,或許也一定程度反映人們如何看待一本書的價值。一本三、五百元的書,可以看作是作者、編輯不眠不休,書店賣力呈現的心血,也可以看作是一疊印刷了圖與字的紙,憑什麼這麼貴?
若我們希望未來的自己、孩子們能活在一個有多元風貌書店的世界,就多走幾步路,多花一點點錢,到實體書店消費吧。
你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理想中的世界投票。
韓國 圖書定價制 在 編笑編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保文庫 교보문고
➡️光化門店
位於光化門廣場旁的大型書店,出口連結地鐵,書架跟平台都有英文+數字編號,分區以英文字母順序,共分A-K區,因為書種眾多,每一分區都有查書機跟店員協助查詢。有些書沒放在櫃上,需由店員拿取庫存,例如《今生是第一次》劇本書(而且上冊消失!)
最近維尼很紅,不知原因。
中間擺放了一大長桌,像是圖書館,很多人都是圖書館模式。其他提供的座席也很多。韓國是圖書定價制,比較不怕顧客只在書店看卻在網路書店下單。
➡️ 介紹:http://big5chinese.visitkorea.or.kr/cht/ATT/3_2_view.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