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遇的天才:董承濂.藝術的力量》
他是蔣勳特別推崇的藝術家。當時董承濂還是蔣老師在東海大學美術系的學生,蔣勳已經意識到一個傑出藝術家即將誕生。
采泥藝廊一展出董承濂作品,蔣老師即發訊息給我,「如果必要,我可以陪妳一起。」
結果我的身體一直沒有康復,今天終於好一些,直奔采泥畫廊。事先我並未通知畫廊,卻在門口巧遇董承濂。而他本來上週已經要回美國Oregon ,延期至今晚。
於是我得到了一個天才親自的導覽。
影片是董成濂此次除了內外宇宙(Inside& Outside Cosmos),最受矚目的作品。他取名「花.香」,我自己給了一個新名字,Blessing Rose.
其他展品包括因新冠病毒而創作的「聚散離合」,「陰睛圓缺」。人們因為大流行疾病,孤獨而居,但相聚的時候,我們真的在一起嗎?
陰睛圓缺,從一個黃色的亮光開始,光彩愈來愈凝聚,就在轉為繁華金橙橘色時,光消失了,出現鏡中的自己:然後那個鏡中折影的你又被新的金色亮光遮蔽了。陰、睛、圓、缺,在你以為最光彩奪目的時候,正是你消失的時刻。
最令人感動的兩件作品,包括「果樂」,如希望之光,讓我想起Leonard Cohen 的詩歌,光代表希望,黑暗代表永恆。我望著作品,竟然流下了眼淚。董承濂的作品中,他以特別的原創精工、設計、裝置、科技,使一個藝術品可以擁有巨大的如詩歌、甚至超越詩歌的能量。
他的「內外宇宙」,是此次展品中最強烈的震撼創作。明日再為各位介紹,而且我錄下了創作者本人親自的解說。
看完展覽,我告訴蔣勳老師我的感觸。他說:天真、善良、專注、溫柔-⋯⋯Nick (董承濂小名)有一切童話般的美好品質。
如果你想探觸也尋回自己失去的天真善良靈魂,如果你想冥思人、光、移動、鏡、反射、宇宙、我們的內在、外在與宇宙的對話:在擁擠的台北市某個角落,有一個可以帶你靠近一個無邊界天堂宇宙的地方。
https://www.facebook.com/studioDONG
蔣勳撰文介紹董承濂:
承濂對金屬工藝的興趣已經不局限在材料本身,他自幼學過小提琴,對聲音很敏感,他也一直著迷於宇宙天文星體的奧祕,著迷於物體引力與漂浮的物理現象,他近期的作品大量試探與現代科技結合,成為綜合磁力懸浮,聲音與光的多重裝置。
2014年在台北的展出,以磁懸浮動力運轉的五組金屬球體,像宇宙間星體的秩序,安靜地互動著,靠近或離開,吸引或排斥,彷彿不可見的〈黑洞〉〈白洞〉冥冥中因果的軌道,自有牽引,不生不滅。
美術中「術」的訓練承濂陸續專注而認真的練習,素描、書法、油畫、篆刻、金工,但在進入四十歲前後,他所學習的「術」都必須歸向一致的美學核心。
那有點像他近期作品對宇宙銀河系星體的探討,他彷彿尋找著浩瀚宇宙間不可知的秩序,那些星球與星球間的牽引運轉,是什麼樣的力量在維持?引力之間有一定因果嗎?
他在作品裡詢問著,探索著。「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想起在承濂大二時上中國美術談到的屈原的〈天問〉的句子,詢問時間的最初,詢問空間不可知的上下秩序,兩千年前屈原對茫昧宇宙的發問,彷彿也是一個年輕生命到四十歲在作品裡一直繼續探問下去的宇宙本質。
人類的確知道如此有限,因為自大,就被無明蒙蔽,因為謙遜,或許才會看到更多真相。
前兩年承濂從舊金山北上,跟我在溫哥華會合,到惠斯勒的冰原高處看那年難得一見的獅子座流星雨。
夏季八月的夜空,裹著毛毯,在闃暗的曠野裡看大片星辰殞落,宇宙的美,使人驚嘆,使人錯愕,使人感傷,如此揮霍,卻仍然只是不增不減。那一天我們談到《金剛經》,正是他二十歲書寫過的句子「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他天真地說:「所以『如來』並不是佛殿上那一尊像——」
承濂2015年八月開始在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的作品有十件,大概總了他近幾年系列性思考的宇宙現象和生命現象,像〈引力〉(Gravity),像〈空間〉(Space)(圖五),像〈關於永遠〉(about Forever),可能是西方希臘亙古哲人的物理學探問,也可能是屈原的〈天問〉,當然也可能是印度恆河岸邊探索生命者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現代創作者,其實不只來往於各種材質,無所拘束,其實也自由來往於古今中外,沒有民族或國家的界線。
那次亞洲大學展出的〈引力〉(Gravity),是旋轉墨色方塊,磁懸浮於一平面上,平面隨方塊重力凹陷變化,使我想起探索外太空星球者的腳,踏上無重力的空間。
我們要如何界定自己肉身的重量?如何界定一根羽毛與一片落葉的重量?
或一聲嘆息的重量?
經過拋光處理的金屬球,以磁懸浮方式在虛空中運轉,上升或下沉,靠近或離開,華麗而又孤寂,像天空星辰,也像我們生命的際遇。
叫作〈時間〉(Time)的旋轉沙漏造型,用玻璃纖維構成,畫滿超現實素描,懸浮在木製基座中,因為沒有附著的上下點,更像時間無始無終的輪迴。
最近的作品,他開始把自己長期訓練的素描繪畫在立體的大型雕塑上,像〈關於永遠〉,三公尺直徑的旋轉動力雕塑,裝置著18扇葉片,葉片翻轉,畫中地平線也跟著翻轉,馬賽克鏡片閃現創作者的素描,彷彿人的創作,在永恆時間裡,或許也只是瞬間的存在。
然而,朝日或夕陽,潮汐或滄海桑田,何嘗不是「瞬間」?
我曾看到一組作品,題名是〈不思議片刻〉(Divine Moments)一張古舊的木製搖椅,在空間裡彷彿可以靜靜搖晃,是沉思的時間,是回憶的時間,是冥想自己和宇宙的時間,在搖椅上是三件磁力懸浮的物件,像變形的蛹,像還在探索自身形狀的生命,探索著,思維著,可以是這樣嗎?或是還有其他可能?「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所有的「相」,都還在演變中,都在變化,不是最後定論,在那一時刻,時間在變化,空間在變化,自己的生命也在變化。沉思、冥想與回憶,或許都只是假設,因為謙卑,才可能領悟一點真實吧。
我問承濂這件作品的創作思考,他說是2014年回台灣展覽,偶然的機會跟家人去道場,隨信眾靜坐,剎那間感覺到自己身體內的變化,感覺到時間與空間跟自己的對話,感覺到身體裡許多空間的變化,感覺到光,感覺到聲音,一個神祕而又如此真實的世界。一張木製的老舊椅子,三個磁懸浮的現代物件,有了不可知的因果,有了與創作者對話的因果。
藝術創作是一種漫長的修行,修行有宿慧,也有機緣,承濂坐在自己裝置的許多磁片構成的空間中,冥想、靜坐,他或許也嚮往自己的身體可以無重力,可以懸浮,可以更自由出入於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可以跟宇宙對話,可能是「磁場」也可能是「領悟的道場」,在時間之流中,恆河的沙,無數、無量、無邊的虛空,這肉身會輪轉成不同的肉身,曾經在某一星體,也會再去往某一還未曾知悉的星體,「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http://m.udn.com/xhtml/HistoryArt?articleid=4406099
董承濂
展覽簡介
「壇城」是梵文「मण्डल」(Mandala)的意譯,音譯即為「曼陀羅」,形象上則以精細繁複的唐卡幾何圖騰為人所知。
壇城有「輪圓具足」、「聚集」之意,在密續意旨「擷取精華」;古印度時代用以指稱國家領土與奉神祭壇;於現今一般世間法中,則指佛壇、佛堂或唐卡,乃至上層供奉的佛像與菩薩像等。
壇城的外在意義,是指諸佛菩薩本尊安住的淨土宮殿;內在意義,則是眾生心的清淨相;是故壇城不僅象徵本尊,同時也是揭顯宇宙真理的圖繪。
壇城有如構成天堂的藍圖,不同的幾何造型象徵不同的佛菩薩,又或對應特定的天界,凝縮其中的顯像與意境,在意義與形象上兼具「無限之大宇宙」與「內在之小宇宙」不二的意涵,成為觀想修行的憑藉。
依據西藏密續傳統,佛壇上應備「八供」:「水、水、花、香、燈、塗、果、樂」。此「八供」,是世間的五種妙欲「色、聲、香、味、觸」的具象表徵,故也是所謂「美好圓滿,有如天境」的構成要素。本展《壇城》展出的四件作品,即將「八供」分為四組各兩供,相互結合衍生創作,引領觀者進入精神性的領域。另外,運用天文學、物理學等探索時空的科學理論,本展盼望以豐富的視聽語彙,創造猶如宇宙變幻的眼界,打造精神境界的饗宴,使人跳脫每日的周而復始,以「空」來進行療癒。作品不帶任何敘事/故事,以其實體作為媒介,傳遞氛圍,讓意識放空,協助觀者前往探究個人自身未知的領域。
「音譯兼義譯」的推薦目錄: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閒聊] Goldberg & Kimbo - 看板Wrest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搶救國文大作戰粉絲團- 大學學測[外來文化語言](曾連續考五年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音譯外來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音譯外來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閒聊] 看到中國比台灣好的名詞翻譯- C_Chat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極客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極客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閒聊]外來語- B891010XX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極客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極客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geeks中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geeks中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geek中文版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音譯兼義譯 在 geek中文版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音譯兼義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鮭魚之亂看《姓名條例》之修法
很感謝大家這麼關注超明的提案,也表達了許多意見,雖然意見中不乏訕笑字眼,但是超明願意接受大家的看法,在這裡,再跟大家說說當時的緣由。
在電視第一次報導有年輕人為了吃免費鮭魚去改名後,鮭魚們就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甚至有人發揮創意,把可以想到的海鮮、飯店名稱都放進名字裡,名字「陳愛台灣鮑鮪鮭魚松葉蟹海膽干貝龍蝦和牛肉美福華君品晶華希爾頓凱薩老爺」高達36字,打破過去最長名字「黃大嵐是喜神財神衰神福德正神所有神祝福的寶貝小心肝」25個字的紀錄。這個紀錄後來又被一位50字的改名打破,這樣的改法跟字數,大家不覺得奇怪嗎?戶政單位為何會這樣配合?我們從法的角度來看。
在美國,美國成年人可以隨時更改自己名字,但多數政府機關需要改名證明文件,所以改名前就需透過向法庭申請,繳交規費後,開庭宣誓後才能申請改名,有些州還要求必須在報紙公告,如果有人反對也要開庭審理,之後才會提供證明文件去改名。此外,就是入籍美國或登記結、離婚時在申請文件上直接改名。小孩改名則要父母親雙方同意,否則由法院開庭決定。在日本更名,則需提出正當理由,經家庭裁判所許可才行更名。每個國家父母親為孩子取名,都有其用心與意義,尤其台灣傳統文化的傳承,最是重視。父母親為求子女未來人生順遂,對取名極為用心,甚至不少人還先以算命、求名等方式為孩子取名、更名;而美國若要將未成年子女改名,法院會考量是否最符合孩子的利益,包括改名後的不便處、孩子的尊嚴以及14歲以上還要經過孩子本人同意等。從美日的規定來看,改名是很嚴謹規定很多的,回頭來看看台灣。
最早台灣改名僅限一次,也須經主管機關認定,現行台灣改名規定這麼容易,是因為大法官解釋。當年有民眾因為改名一次後想再改名,被戶政單位拒絕,因此提出釋憲。隨後,大法官作出釋字第399號,指出讀音不雅與姓名文字有關,屬於改名特殊原因,必須保障其人格權。因此,在民國90年修法予以放寬改名次數,但同時內政部考量,姓名是個人符號,如果改名毫無限制,恐造成識別上之混淆,並影響社會秩序及交易安全等,所以依憲法第23條之規定予以限制,以二次為限,但未成年人第二次改名,應於成年後才可,且將「主管機關認定」字眼拿掉。到了104年,立法委員提案姓名條例,經過協商後再修正為三次。演變到今天,大家都依姓名條例第九條第六款「字義粗俗不雅、音譯過長或有特殊原因。」申請改名,而戶政單位也在沒有過問原因的情形下直接將民眾想改名的文字登錄在系統內,因此出現長達36個字的名字。
依大法官解釋的精神,在尊重人格權下,改名次數不應該有限制。但超明認為,改名不是不行,但過去改名常常是因為算命後的需求,演變到現在,商業活動也成為改名的原因,不管是貪小便宜,還是創意,改名字是大事,這不只是個人的事,更是對父母取名的一種尊重。尤其,台灣人在為小孩取名時的慎重,都在傳統家族文化與姓名學中兼顧或二擇一,凸顯的就是父母為下一代的用心。超明與助理們討論提案時,考量到未來類似的商業活動一定會層出不窮,因此提案出發點在於讓敢改名的年輕人有機會在一段時間後反悔將名字改回正常。
這次的鮭魚風波,對政府及社會都有影響,超明希望年輕人在追流行的當下,去體會、尊重家長取名時的用心。至於是不是要透過審理、審查的方式,確認沒有影響社會秩序與安全,付出時間、金錢等成本後,政府才同意改名,這部分可以討論。因此,超明會與內政部等相關單位進行討論,在符合憲法、人權與社會期待等多方條件下提出修法版本,先前的提案將不會進行聯署。謝謝大家對超明提案的批評指教,謝謝。
音譯兼義譯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蔡總統首任提名監委陳師孟,未上任即宣稱其立場將「辦藍不辦綠」,引起各界物議。陳師孟去年初辭去監委,但觀察監院成色,蔡崇義等人其實就是「進化版」的陳師孟們,他們不宣稱自己將看顏色辦案,卻直接付諸行動,手法更高明而曲折。凡是綠營被監院彈劾的,他們幫忙洗白,如翁啟惠及吳茂昆;辦了綠營人物的司法官,則遭到他們彈劾報復,如陳隆翔。>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涉及浩鼎案,受到彈劾及申誡處分,本屆監委竟以「一案三查」的方式為他洗白,認定翁啟惠無財產申報不實,也未違反公職人員利益衝突。此舉,不僅自己打臉監院威信,也把監察機構當成鬥爭場域。監院不惜自毀形象,許多人或許以為是因翁啟惠「後台」強大;但剖析脈絡,關鍵在監察院出現了「進化版」的陳師孟。
檢視蔡崇義處理案件之爭議,即可知這次「一案三辦」不是唯一奇案。前年他和監委高涌誠受前綠委段宜康之託,調查檢察官陳隆翔偵辦之「曲棍球案」;不由分說,即以辦案有瑕疵為由將陳隆翔彈劾。但經司法院職權法庭審理,認為陳隆翔未違反程序,判決他不予懲戒;高涌誠和蔡崇義不滿之下,隨即揚言將聲請再審。為此,陳隆翔公布了兩監委約談他的錄音譯文,對話中兩人不僅態度隨便,且語帶威嚇,令人咋舌。
蔡崇義調查曲棍球案,是幫民進黨派系人物出氣;調查其他案件,也一樣藍綠立場分明。在蔡政府「卡管」期間曾出任四十多天教育部長的吳茂昆,因任職東華大學校長期間發生私設公司並廉售專利的倫理事件,違反利益迴避,遭到監院調查。在十幾名審查監委一致投票通過彈劾後,蔡崇義卻領銜和其他數位監委對調查結果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吳茂昆僅涉違法兼職,並無圖利,並公開指責主導監委高鳳仙欺騙。當時,此舉被形容是開出「窩裡反」第一槍。如今蔡崇義「一案三查」主導為翁啟惠洗白,此刻監院已是綠家天下,誰與爭鋒?
聯合報社論/一案三查:蔡崇義是「進化版」陳師孟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5339122
音譯兼義譯 在 搶救國文大作戰粉絲團- 大學學測[外來文化語言](曾連續考五年 的推薦與評價
英語音譯兼義譯,兼取「當紅極受歡迎」的意思。己、「歇斯底里」(hysteria)情緒失控。純英語音譯。 2.由於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漢語中常有梵文譯音的語詞,下列「 ... ... <看更多>
音譯兼義譯 在 音譯外來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音譯外來語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羅馬拼音、中文名字翻譯英文香港、英文 ... 外來語/04音譯兼義譯(兼顧英文的音和中文的義) Flashcards | QuizletStart ... ... <看更多>
音譯兼義譯 在 [閒聊] Goldberg & Kimbo - 看板Wrest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在看Kimbo的官網影片發現一個很眼熟的人
竟然是Goldberg!原本誇張的肌肉似乎有點消退
看他作的訓練,該不會也是想要轉MMA吧!
或許哪一天Goldberg和Brock會在MMA的場上再度交手。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看過了,大家就加減看吧!
https://www.kimboslice.org/Kimbo-Goldberg-Training.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66.2
※ 編輯: GiliGilAu 來自: 61.223.66.2 (09/18 14:4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