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是冰淇淋,三一也能當作文的開頭。
小朋友應該都學過這種造句:
一( )( )
前一格填單位量詞,後一格填名詞。
例如:
一(朵)(雲)
一(把)(椅子)
利用這樣的句型就能寫開頭。
舉例來說,如果題目是〈我最喜歡的老師〉,教師節快到了,碰見它的機率不小。
那除了讀讀《斑馬老師的教師節》也可以練練三一開頭法。
孩子只要找出三件跟最喜歡的老師相關的事物,例如:
一杯咖啡,一手好字,一副古道熱腸
一根粉筆,一本好書,一肚子故事。
後頭加上點題,就完成第一段了。
像是——
一杯咖啡,一手好字,一頭捲髮,那是我最喜歡的李老師。
一根粉筆,一本好書,一肚子故事,是我最喜歡的陳老師出場的方式。
相同的道理,如果是中秋節呢:
一顆柚子,一盒月餅,還有一場烤肉大會,是今年中秋我最難忘的回憶。
三一開頭法很簡單,而且用這樣乍看平凡的字句排列,讀起來有畫面感,也有韻味。
如果是進階程度的小朋友,可以在名詞前加上形容詞。
老師—
一杯香醇的咖啡,一手精采的好字,一頭亂亂的捲髮,那是我最喜歡的李老師來了。
中秋—
一顆老欉的柚子,一盒好吃的月餅,還有一場難忘的烤肉大會,是今年中秋我最難忘的回憶。
好啦,如果題目是
《我的老媽》,問問您家孩子,他們會用什麼來形容您呢?
韻味造句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茅盾:寫作技巧到底是什麼?】
若要說到中國的近代作家茅盾,大家肯定都比較熟悉,著名的《子夜》就是他的作品。甚至在中國還有以他為名的「茅盾文學獎」。
那麼,取得如此成就的茅盾,對於「寫作」有什麼樣的看法呢?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
寫作技巧到底是什麼? / 茅盾
請不要見了「技巧」兩字,就覺得高不可攀,十分害怕。也請不要見了「技巧」兩字,就聯想到一長串的形容詞,一些古怪的不常見的字眼,乃至一些拗口的似白話非白話的句子。所謂「技巧」,並無神秘性。你不用害羞,說:「我哪裡夠得上技巧。」事實上,能夠把自己的意思明白說出來,就是技巧。連自己心裡的意思都說不明白的,不是也常常可以遇到的麼?要是又能夠把自己的意思按照自己那時的情緒說的或委婉,或堅決,或洋洋然滿是樂觀,或低沉而悲憤,那就是技巧的程度又進一步了。只要你不上當,不迷信寫在紙上的定要是書上的字眼和句法,只要你大膽把口裡怎樣說的寫到紙上來,那你就沒有理由不相信自己也相當的把握到技巧。
一定要先排除通常的對於「技巧」的神秘的看法,然後能夠來談怎樣學取技巧。
凡借文字構成的文藝作品,最基本的單位是「字」。從前人講究作文的方法,開頭便講「煉字」。這就是:為你所要表達的意思,或所要發洩的情緒,所要告人的物與事,找到那最適當最新鮮最響亮的單字。我們現在也主張「煉字」,也主張要那樣去找去。不過從前人(現在也還有人)以為應當在書本上去找,我們卻主張在活人的說話中去找——至少是要把這一個辦法作為主要的基本的工作。在這一點上,我不反對「擺龍門陣」。
若干單字聯綴起來,成為句子;所以句子的組織方法是要研究的第二步。這也是應當在人們的談話中去找尋而研究的。你可以準備一本雜記簿,把聽到的巧妙而特別的單字或句子,都隨時記錄下來。不過句子的組織法也還可以從語體的文學作品中去探尋。在那裡,句子的組織法是經過作者加工的,因此就比通常人們談話時更嚴密,更多變化。嚴密而多變化,這是造句技術的要點。
到此為止,「寫」和「說」是一致的,「寫」的技巧也就立根在「說」的技巧。再進一步,「寫」就要求它特有的技巧了,然而也並不神秘。
我們試從一個實踐的例子來說明這一問題。
茶館裡有人在講故事。講者富有口才,所以故事很動聽,你把故事記錄下來了,你研究,你會覺得它的精彩地方,例如語言的生動而巧妙,又非寫作所能及,然而比起一些好的寫作的故事來,它的結構是鬆懈些,而情節的發展也平板些。
這小小的研究,告訴我們一件事:茶館裡講故事的那個人對於故事的技巧的一部分未嘗有過研究,因為他不是有意要作一個說故事的人。而另一方面,那些作為文藝作品寫出來的故事卻因作者有意地講究這方面的技巧,所以就見得優勝。
結構上的技巧是必要的。所謂結構,不僅指人與事的安排配合,還須顧到全篇的節奏——這就是從故事的發展中所產生的起伏抑揚的情調。一篇作品(除了若干例外),不能一個調子從頭到底;要是這樣,就成為平板,就不美。因此須要有「波瀾」,譬如一首曲子,拍子有快有慢的,音有高有低。
一篇作品中的人、物、事,必須有現實的基礎,然而到底是作者虛構的。正因為是虛構的,所以這些人、物、事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必須一方面入情入理,有百分之百的真實性,而同時一方面又必須緊湊,各部分成為有機體,而且具有抑揚起伏的節奏,這樣才可以增加它的色彩、律動和韻味,而強烈地感動了讀者。
這些技巧,我們要到世界和本國的名著中去學習。這些技巧是經過了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無數人才創造研究成功的。這些技巧,還在發展,絕對不會有止境。
然而這一類的技巧也不是只有從名著中方可找到,方能學習。我們也要從社會生活中去擷取創造新技巧的動力。社會是在變動的,新的社會生活會產生新的文藝上的技巧。這只要研究自古至今新的文藝形式之所以產生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就可以明白的。不過這一層說起來不大簡單,這一本小書裡是容納不下的,我們只能在這裡略提一筆,要詳細研究,須得閱讀專書。
以上所述,倘用一句常常聽見的話來總結,就是:「向生活學習。」
韻味造句 在 SKimmy 你的網路閨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留言就可以抽閨蜜語錄「專屬酒杯」!千萬別錯過!
這次收到格蘭菲迪「豈止學」寄來的
「專屬玻璃杯」,我整個人興奮到起飛🥃
這次我的專屬玻璃杯上印的「豈止語錄」是:
「眼神豈止是眼神,
是愛情裡最精彩的小秘密。」
這句話背後有個小故事,
曾經,我偷偷跟一個男生互相喜歡,
殊不知沒過多久就被好朋友發現了,
我問那朋友怎麼知道的,她說——
「妳看他的眼神,跟看別人都不一樣。」
是不是完全符合我的「豈止語錄」呢!
「豈止學」,
來源是格蘭菲迪的「豈止15年」。
關於格蘭菲迪的15年,一直耳聞各路人馬的盛讚,連我爸都愛的那種。
豈止,這兩個字,代表了一切事物背後的言外之意、也代表了那些你想深藏不露的東西。
放在格蘭菲迪身上,也就是——
15年豈止是15年,更是高CP值、讓酒更有豐富厚度的混合韻味。
我自己本身喝威士忌還是喜歡清爽、甜味多一點的口感。
跟格蘭菲迪12年單一純麥威士忌相比,
12年入口較烈,但嘴裡的餘韻是清新的感覺️
跟12年比起來,這支格蘭菲迪15年就更圓潤香甜了!難怪在威士忌屆名不虛傳
15年有著「三種橡木桶」帶來的豐富口感,
雪莉桶的甜、波本桶的香,
再加上用蘇羅拉桶混合出濃郁的多層次🥃
入口很順、不加冰塊的尾韻也很香。
加了冰塊後原本的果香味會變得有點像牛奶糖的甜🍬 非常喜歡💕
只好運用格蘭菲迪的「豈止」精神造句一下:「格蘭菲迪豈止是威士忌,
更是把時間釀成品味的浪漫。」
這篇貼文豈止是貼文,更是抽獎文!
快點來用「豈止」造句吧!
我會選出「三位最有創意的閨蜜」,
送他們一個印有SKimmy豈止語錄的玻璃杯喔!
(就是照片裡這個🥃)
#格蘭菲迪15年豈止15年 #威士忌領路者 #愛情豈止學 #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韻味造句 在 周杰倫Jay Chou【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韻味 被私藏而妳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妳的美一縷飄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美女的形象躍然紙上;『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妳伏筆』這兩 ... ... <看更多>
韻味造句 在 海邊走走HiWalk - 全民瘋造句。哈密瓜有一種哈味。海苔蛋捲 ... 的推薦與評價
... 造句了嗎? ... 一口都吃得到茶韻味的素香鬆與厚實手工蛋捲皮。 倒數500盒,售完為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