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麵食升级版~日系茶室食泰北咖喱麵]
泰北咖喱麵喺清邁周街都可以食到,不過呢間新店同平時見開嘅地痞麵店好唔同~店主由旅遊界轉戰飲食業,以日本拉麵吧為靈感,成間店裝修布置充滿住日式風格,唔止提升麵條同配料嘅質量,賣相亦落足心思(我都係第一次見咁靚仔嘅Khao Soi咋^^),店主仲自創咗一款乾炒版泰北咖喱麵,佢話希望Khao Soi他朝可以衝出國際,成為下一個泰國代表性美食喎,咁有大志,當然要支持下啦~
🍲菜式選擇:
Khao Soi有傳統嘅放湯版本,以及店主自創嘅乾炒版本,配料多樣化,有雞髀、肉丸、豬肉餃子、燉豬肉、燉牛肉、火炙牛肉、大蝦、扇貝同泰北香腸共九款,素食者可以揀炸豆腐;另有四款小食分別係酥炸醃豬肉、餃子、炸豆腐同炸雞翼。
👨🏻🍳食物質素:
根據身體裡面留住Khao Soi血嘅大廢講,好多店都只係喺湯底下功夫,佢最欣賞係呢度每日自家製嘅新鮮麵條,質感比平時食到嘅煙韌有彈性,煮得啱啱好,唔會過腍或過硬,食到尾都仲係好有嚼勁,而麵條本身偏粗,帶一定厚度,掛汁力強,無論放湯定係乾炒每一啖都好惹味~
配料方面,最有睇頭首推火炙牛肉,大廚先喺肉片上灑上喜馬拉雅山玫瑰鹽,再即席用火槍兩邊炙燒,每塊肉散發住微微焦香~至於Khao Soi經典配搭嘅雞髀,比平時食到嘅大隻少少,面淋咗層咖喱醬,肉質嫩滑,好啱啲鍾意啖啖肉嘅人~要特別讚一讚佢個醃酸菜,店主話參考緬甸嘅做法加入咗薑絲,入口爽脆得來唔會過鹹或過甜,細節位都好考究,有誠意~
🏡用餐環境:
由店舖外型到招牌都充滿着日系風格,唔講仲以為去咗間日式茶室~店內空間雖然唔算大,但佈置上好用心,靠窗邊嘅座位望出去有個日式庭園造景,日光充足,冷氣強勁,唔似平時喺啲街坊麵店食到大汗疊細汗,坐得好舒服~
💰平均消費:
Khao Soi最平一碗都要89THB/HK$22,比平時啲街坊麵店貴一倍,不過感覺到真係精心炮製,由湯底、麵條以至配料都係好滿意嘅,呢個價錢可接受~
最後都係嗰句,雖然大家呢刻可能用唔着,不過bookmark定先,話唔埋好快就可以去到呢~
==========
📌【清邁活動+行程推介】
https://chiangmaijourney.com/page-products/
👨👩👧👦【清邁親子玩樂景點】https://www.facebook.com/1670726726478331/posts/2181160405434958/
🏨【2020版清邁酒店推介】
https://chiangmaijourney.com/chiang-mai-hotels/
==========
📍KHAO-SŌ-I
地址:Charoen Rat Road, Wat Ket, Mueang Chiang Mai District, Chiang Mai
營業時間:11am-5pm,逢星期一休息
FB:https://www.facebook.com/Khao-S%C5%8D-i-102112168628910/
地圖:https://goo.gl/maps/y7aJ8HYn46mizqte7
==========
▼Follow us▼
IG: instagram.com/chiangmaijourney/
FB: fb.com/chiangmaijourney
#清邁 #清邁包車 #清邁美食 #清邁攻略 #清邁旅遊 #清邁自由行 #廢氏清邁私生活 #清邁司機 #清邁租車 #清邁自駕 #chiangmaijourney #chiangmai #CMJ481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Kit約在兩年前退休之後,就獨自成立了吞嚥餐(軟餐)社企。她的工作室就在某商場的其中一個舗位,與別的商舖不同,她的地方沒有光鮮的招牌,並不起眼,內裏的空間並不大,然而設備一應俱全,有一半的空間是廚房供她做軟餐。 吞嚥困難人士包括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進食普通時,容易嗆咳或誤嚥,而軟餐的出現就希望他們不...
飲食業 裝修 在 林公子生活遊記 旅遊情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黃店告急|將軍澳全黃美食廣場遭業主勸退 或七月結業市民跨區懲罰
https://hk.feature.appledaily.com/travelseed/%E9%A6%99%E6%B8%AF%E9%A3%B2%E9%A3%9F/S5ZBOESUJRC3HHE6F3IAS5TKUM_%E9%BB%83%E5%BA%97%E5%91%8A%E6%80%A5%EF%BD%9C%E5%B0%87%E8%BB%8D%E6%BE%B3%E5%85%A8%E9%BB%83%E7%BE%8E%E9%A3%9F%E5%BB%A3%E5%A0%B4%E9%81%AD%E6%A5%AD%E4%B8%BB%E5%8B%B8%E9%80%80%E6%88%96%E4%B8%83%E6%9C%88%E7%B5%90%E6%A5%AD%E5%B8%82%E6%B0%91%E8%B7%A8%E5%8D%80%E6%87%B2%E7%BD%B0?utm_campaign=hkad_social_food.appleseed&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utm_content=link_post&fbclid=IwAR2DnIkVrnapzsOSQ1CsH9hLlbt0dHBEdO-25sCaKIGOnYW5UhJ5g3jhWU4
良心食店大家就聽得多,良心Food Court大家又有否聽過?位於將軍澳唐俊街,就有一個聚集良心食店的Food Court — 日日食美食廣場。美食廣場於去年6月開業至今,不過上星期創辦人就在Facebook專頁發佈帖文,指Food Court現時只能繼續營業兩個月。我們一於來到將軍澳,看看這個良心Food Court有甚麼好吃?又有甚麼特別?
將軍澳並非市區,交通不算便利,而且美食廣場所在的「日日食良商場」兩個入口都相當隱蔽,記者第一次來時繞了一大段路才找到,由港鐵站出發,可先橫過寶邑路十字路口,一路沿唐俊街向海邊走,再於至善街轉右,就能看到商場的大入口,乘升降機上一樓;或者跟記者一樣,橫過十字路口後,沿天晉匯商場與停車場間的一條小路直走,直至看見左邊「日日食良」的另一個入口,經扶手電梯上一樓。
四間街坊推介
雖然位置偏僻,但其實「日日食」都有不少忠實食客,不少網民大讚食物質素不俗,價錢相宜抵食,會專程由大西北前來用膳支持,而現場最多食客推介的是主打石燒定食的「柴石燒」,招牌菜當然就是以熱石奉上的牛扒,今次試食的「美國安格斯西冷」上碟時熱氣騰騰,牛扒較薄身,而石板又相當高溫,使內外都有明顯燒焦,吃入口雖然肉汁豐富,但質地較粗糙,且西冷應有的濃厚肉香味都有所流失,不過牛扒的尺寸比一個手掌還大,定食還包括麵豉湯、珍珠米白飯、麻醬沙律,份量相當多,以一個午飯而言都挺豪華,晚飯就適合不過。除了可以選擇牛肉,比較特別的還有石燒鰻魚、豬胺扒、雞翼和雞扒。在Food Court都食到石燒定食當然非常難得,不過石板溫度難以控制,可能會出現越燒越老或熱石溫度下降等情況,食客進食前都必須留意一下。
另外,亦有不少食客大讚「五一牛腩」夠平夠抵食,指明賣牛腩,當然要叫一碗招牌「五一牛腩麵」,牛腩肥瘦適中,肉、筋、油花吃起上來有層次、有口感,肉質軟腍而爽口,彈牙爽口的幼麵亦加分不少,湯底清甜,但略嫌太鹹及肥膩,不過只需$38尚算抵食,加上Food Court的環境比起一般茶記更為舒適。
如果中式不適合你,都可以一嚐主打西式的「Upper Room」。我們今次挑戰其「慢煮雜菌松露雞堡」,漢堡上有雞扒,雞扒上再有黑松露沙律醬和雜菇,兩塊漢堡包不算鬆脆,有點軟,但雞扒鮮嫩多汁,一咬入口就有肉汁溢出,而且黑松露比想像中味道突出,一入口黑松露的味道充斥於口中。
每間餐廳都沒有餐飲提供,如果吃飯後想喝飲品,都可以到「奶茶聯盟」以$9-$24加購飲品,款式種類多元,有較普遍的檸檬茶、好立克、可樂選擇,都有特飲如黑牛、紅豆冰、美祿恐龍、黑糖奶茶等。比較特別的特飲有「阿華田爆脆火山」,阿華田上加了朱古力的脆片,所以稱為「火山」,脆片增加了飲品的口感,是另類的選擇。
一人創辦 望反壟斷拓多元發展
雖然現時Food Court經常爆滿,但其實告急前這裏的人流相當稀少。創辦人阿傑指位置偏僻也沒有辦法,他自己一人創辦了這個Food Court,背後沒有大財團支撐,當初看見這裏翻新招租希望引入Food Court,認為比較能承擔租金,就果斷簽訂了合約。
「日日食美食廣場」老闆以外,阿傑同時亦是觀塘「珠記冰室」的老闆,是冰室創始人「珠爸」、「珠媽」的兒子,小時候親歷珠記於利東街被逼遷,「覺得政府的政策對小市民好不公平,業主亦很無良,會覺得沒有公道。」身為80後的阿傑認為小時候的各個商場或屋邨都更有各自的社區特色與文化,有感近年香港的商業市場越來越單一化,Food Court大多都由大集團連銷式經營,餐廳千篇一律,就渴望起碼能在飲食業上帶來一些轉變,有了創造一個屬於香港人的美食廣場的想法,「好像將軍澳這些新市鎮全都有規劃,基本上你能夠猜到裏面是甚麼,見到商場裏面都是某某財團,飲咖啡都是那兩個牌子,Food Court更如是,主要是兩個大品牌,大品牌裏都是那些店舖,市民缺少了很多選擇。所以當有這個機會去建立Food Court,我們當初的心態,就是令到進來的客人有期待或好奇。」
自己開舖 告急喚醒港人關注
阿傑與業主於去年1月簽訂30個月合約,由6月開始生效,但簽約過後,疫情爆發,餐飲業受挫,周遭地段與商場都紛紛減低租金吸引租戶,相反阿傑簽訂的協議租金金額較高,與業主商討過後,亦未能減租,故當時亦一直未能招攬良心店老闆加盟,阿傑惟有硬着頭皮自己在美食廣場中先後開設了不同類型的食店,定好食物出品方向後,由從廚多年的父親找來相熟朋友作主廚,並介紹更多志同道合的廚師加入。
租金以外,阿傑開首投資了三百萬用作裝修、添置器材、申請牌照等,於去年6月正式開業後,人流卻一直稀少,開業三個月後持續每個月蝕幾十萬,直至8月份,阿傑於《蘋果日報》刊登全版廣告,人流才得以回升,但於10月時經營商又被警告須移除Food Court內文宣,風波不斷,生意一直介乎於蝕幾萬與平手之間。
Food Court的經營一直勉強維生,但是甚麼驅使是次告急?阿傑指當時的合約還有一條條款,列明了Food Court需要達到指定的營業金額,若達不到這個指標,業主將會有權利趕走租戶。距離6月尾的第一次營業額檢討尚餘不足一個月,但生意一直有跌無升,倘若無法達標,Food Court將可能在7月尾被迫結業,阿傑逼不得已發帖告急,不希望自己的員工失業,亦希望讓香港人知道他們的初衷,「他起碼知道有人有這樣的想法,或者會喚醒大家對這件事的想法,究竟是否想去每一個商場也一樣?」
食客:全力支持 老闆:做得一天得一天
餐廳告急過後,「日日食」終於得到熱烈關注,很多食客都表示支持,不少將軍澳街坊直言同區內並沒有其他Food Court選擇,喜愛這裏的同聲同氣,「我們香港人已經失去了很多,有些東西我們僅餘的就努力捉緊,因為若這裏也失去,未必再有下一個全黃的Food Court。堅持住,每一個香港人都正在堅持,有甚麼難關、有甚麼困難即管出聲,你一告急,我們一定來支持你。」
面對網民與食客的熱烈反應及支持,阿傑相當高興感恩,「出了帖文之後,大家很支持很支持,那個開心是,不是生意好那樣簡單,是有人認同我們的想法。」阿傑表示若生意有好轉,都希望繼續堅持做下去,不想放棄,如果香港人都覺得需要他們,需要這個Food Court,就會捨命陪君子,繼續經營,並希望更多人去一起發掘市場發展的可能性。「我覺得所有有良心的都能夠發展,最好是大財團能夠看到這個是值得發展。我看見甚麼不重要,我希望我們做的行動,能夠讓別人看見,從而有些改變。」
日日食美食廣場
地址:將軍澳唐俊街18號日日食良商場一樓
記者:張樂樂
攝影:魏子朗
編輯:鄒仲安
飲食業 裝修 在 裝修佬 -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裝修名人堂 ◤
所謂青春無敵,裝修界正湧入一股充滿幹勁的新血,阿民正是其中一份子。年紀輕輕的阿民由學師起步,現已搖身一變成了管理裝修工程的一員,憑的是年輕人的活力和不怕刻苦且踏實的身驅和智慧。
阿民曾是酒店廚師,之前未有發現,唯有一次女友親人出意外,想用時間照顧卻無法於工作中抽身,他才反思飲食業困身之處。為了可以顧及更多方面,無論是家人朋友還是事業,他毅然走入裝修行。
=========================
🏠想裝修屋企?依家登記「裝修佬」免費度尺報價服務📝,為你推介最啱你嘅裝修公司:http://bit.ly/33Ox7wL
📋就算未收樓,只要手上有平面圖,都一樣可以幫你配對三間公司報價!📋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幫你揀選最適合你嘅裝修佬 #裝修 #裝修佬 #裝修案例
飲食業 裝修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阿Kit約在兩年前退休之後,就獨自成立了吞嚥餐(軟餐)社企。她的工作室就在某商場的其中一個舗位,與別的商舖不同,她的地方沒有光鮮的招牌,並不起眼,內裏的空間並不大,然而設備一應俱全,有一半的空間是廚房供她做軟餐。
吞嚥困難人士包括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進食普通時,容易嗆咳或誤嚥,而軟餐的出現就希望他們不只以傳統的糊餐果腹,更希望保持食物原有味道,令進食者即使吞嚥困難,也可重拾進食的樂趣。政府在上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就宣布,增撥7500萬元資助安老服務單位為有吞嚥困難的長者提供軟餐。
「我就唔係做飲食,不過我幾有興趣煮嘢食。」阿Kit退休前是髮型師,現在工作室也是她自資改造以前的髮型屋。沒有飲食業的相關經驗,阿Kit創業的念頭也是退休後才出現,皆因她退休後經常四處聽講座及報讀不同課程,其中一個關於社企的講座令她印象深刻,因為她認為社企經營模式跟自己的很相似,「賺錢唔可以賺盡,你要睇社會有咩需要,回饋社會,譬如你會唔會請弱勢社群,或者你會唔會照顧需要者。」
阿Kit選擇以軟餐創立社企的原因,與其自身經歷有關,「我本身自己個胃係有啲事,有啲胃輕癱迹象,其實都維持咗十年八年。」她形容當時不論喝水還是吃東西都會嘔,最高記錄是連續7天不能進食、不能喝水,要入醫院吊鹽水,這令阿Kit深深體會到想食卻吃不到的苦,「你想食嘢、你吃唔到嘢,你會點呢?周身無力嗰陣,你嘅感覺係點呢?你身體弱成點?呢啲都係我親身感受。」
因此阿Kit很強調自己做的軟餐不只是為了顧客可以食到,「最重要係令佢想食嘢」,她不想進食者只吃到白烚無味的餸菜,所以會在了解對方的需要後,度身訂造不同的菜色,希望引起他們的食欲,軟餐不只是維食的食物,「如果他要食嘢維生,他唔係棵植物,唔係話定期淋水、施肥
,佢就可以生長,唔係咁,佢係人嚟。」
她指一些長者活動能力已經退化,如果吃這方面也引不了興趣,會使他們生存意志消沉,「佢肯食嘅話,他有營養,體力會好啲、身體會好啲,病痛都會少啲。」
一杯小小的軟餐,要令進食者得到充分的營養也不是簡單,阿Kit在製作當中會調控不同食材的分量,她也報讀了長者營養證書,希望在餸菜中有限的食物做到營養均衡,「如果本身想做好呢件事,就會去睇吓有咩甚麼可以幫到呢件事。」
在調配軟餐過程中,阿Kit習慣將餸菜打碎前先拍照傳給客人,「要畀客人知道佢哋食咗啲咩落肚。」她也希望為父母訂餐的子女也先嘗試一下軟餐的滋味,「你過唔過到自己嗰關?你覺得都好味,你先畀你父母食,你要知道你供養你父母,係拎咩供養佢。」
軟餐除了令進食者自己身體狀況有改善外,阿Kit認為這也是幫到照顧者,令他們照顧得容易一點之餘,壓力也小一點,「譬如老人家不肯食嘢、營養唔夠、周身無力嘅話,就等於你要扶一個醉酒佬,但如果佢自己有營養,即係佢有個力度,照顧佢嘅人會好好多,扶佢都無咁辛苦。」
食的味道重要,質感也很重要,「有時我哋都會揀骨嚟咬」,她認為吞嚥困難者與常人無異,都想盡量給予他們食物的質感,因此會因應進食者的能力,調製不同質感的食物,由最弱的糊狀、布甸狀、蘿蔔糕狀及午餐肉狀。
阿Kit指有不同的質地,有助避免進食者食道退化得太快,她亦會跟進顧客的情況,「我之後會再問會不會可以食硬啲,佢話可以我會提升,只要佢做到我就慢慢提升,如果佢最後食到正常餐,咁就恭喜你,我情願少個客。」
阿Kit的社企開業兩年半,由開始時將髮型屋重新裝修,到現時的營運,她估計自己已投入約100萬元,然而社企至今仍虧損,阿Kit指自己本是退休人士,對金錢沒有太大執着,反而覺得現時工作最大價值不是賺錢,「賺返嚟嘅係佢(吞嚥困難人士)肯食嘢。」
她舉例指,若有長者有90歲生命,但他80歲起不能進食,醫生要她插喉灌奶,「即係話佢有10年時間插喉灌奶先死,佢啲仔女見到父母插喉灌奶好唔好受呢?唔好受。如果佢肯吃呢啲嘢,譬如佢肯食3年,佢變咗插少3年喉,我要賺就係賺呢啲。」
阿Kit的社企現時仍是她一人經營,但她也想好了未來的發展計劃,如聘請弱智人士代為送餐,希望出多分力幫助弱勢社群,回饋社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xf7HEmdl50/hqdefault.jpg)
飲食業 裝修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角咀餐廳介紹 My Ahjussi 早排仍然係禁堂食晚市既時候去過呢一間食飯,佢既炸雞真係做得好出色,脆,香,雞肉嫩滑無敵多肉汁
但又唔見佢有好多場報導,原來係一間有社企理念既CAFE餐廳 ,裝修係港式IG打卡風,粉紅飛飛加燈光牌
飲一杯咖啡,食一件炸雞,吃一件PIZZA,20年七月開幕至今,原來集了不少好評
My Ahjussi店名我的大叔,大叔就是老闆,老闆係一間從事多年飲食業既專家
難怪唔洗半年就算疫情下都已經彈出 最講究既部份就係選用歐洲貨既春雞,食材由海外進口,食得健康安心
有雞翼雞胸雞脾位,多款不同口味,包括蒜香蜜糖,咖哩,卡邦尼,韓式甜辣,黃金咸蛋味
雞肉骨細肉質軟嫩,雞皮薄而脂肪少,每一件都做到香脆肉嫩的質感
下筆這一刻又想吃...由聽障人士做咖啡師,可惜今次無試到,下次晚市堂食一定再試
配泡菜小菜
手工PIZZA 用海外進口既麵包,應該似係意大利麵粉? 長時間發酵製作而成,皮酥鬆化
食落鬆軟煙韌 ,6件炸雞才88蚊起,真的十分推薦,PIZZA有6款口味
我食既係韓式泡菜牛肉$118 同時亦有提供多種素食選擇
值得一提,午餐最抵食,58起,有豆腐鍋,韓式便當炸雞,牛肉飯,意粉,漢堡等等
#Ahjussi #CAFE #大角咀 #旺角美食
My Ahjussi #myahjussihk
大角咀大全街39號
https://www.facebook.com/myahjussi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3bnKiMGADs/hqdefault.jpg)
飲食業 裝修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新冠病毒衝擊下,香港各行各業大受打擊,本港失業率更升至16年來新高,大批市民無奈加入失業大軍。劏房戶博華由年初失業至今,厭倦了每天只吃一餐充飢、對着四面牆困獸鬥的生活,看着無動靜的招聘群組,他決心疫情下重操故業為基層裝修,助人自助。
博華早年由內地來港,曾在內地從事水電裝修工作,來港後牌照不被承認,輾轉投身廚房工作。在上年12月,他因私人原因辭去工作,「經常請假唔好意思,要人頂嗰位,索性辭職,當時飲食業係幾興盛」,豈料後來百業蕭條,飲食業更是首當其衝。
「搵咗好耐,一直都搵唔到」,從前響個不停的飲食業招聘群組,現在變得水盡鵝飛,「一靜就靜咗最少3個月,都睇唔到話邊到請人。」坐吃山空的日子,博華惟有勒緊褲頭,每天只吃到一餐。捱到行家介紹工作,博華兩次都先被裁走,「我未試過做飲食業,10日就放咗我4日無薪假。」
「後來其他宿友都失業,見多咗佢哋」,博華自嘲這是疫情間唯一的好事,令原來空無一人的9人劏房單位開始漸有人煙。「有機會一齊傾偈,一齊飲茶」,和他們混熟亦意外為他帶來轉機,「宿友話帶我去無家者協會(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坐下,我悶咪去。」
「大家交流下,Nick(協會社工)就話邊到要裝水喉,廁所塞,水喉漏水呀」,博華聽後忽發奇想,以往的裝修技巧仍在,或許這是個機會,「我就話我去幫你做得唔得?」從此,博華就成為了協會幫助基層裝修的「特工隊」的一分子,Nick遇到任何裝修相關問題就會請他幫忙,亦會給予他少許津貼,「都算係苦力勞動,(津貼)算係安慰獎。」
施比受更為有福,對博華來說,他更看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及助人的滿足感。他憶述一次去山邊石屋裝修,「兩母女住,水管漏水就拎膠布包,佢哋真係基層中嘅基層。」修補完畢,他和同事甫出門口,天突然下起雨來,他百感交集:「自己咁差都幫到人,但整完一刻同以前對住四幅牆嘅心情係兩個世界,自己好似得到好多咁,個人無咁迷惘。」
採訪當日,博華和Nick一起到劏房戶家中維修電器,Nick指自己見證着博華的成長,「佢哋話幫到邊個家庭、邊個水喉係佢哋修理,聽到好多呢啲故事,令我好鼓舞。」在疫情下,不少從事基層工作的無家者及劏房戶都面臨失業問題,能夠善用他們的五金維修技巧助人自助,Nick亦有很大成就感,「喺疫情下搵到佢助人嘅價值,係好開心。」
「我要生存,我要食飯,自然就有辦法」,博華堅定地說。在危機中尋生機是港人疫下寫照,博華亦是當中的佼佼者。他除了重操故業助基層裝修,亦着手在香港考取水電牌及保安牌照,而非坐以待斃「等運到」,「每一件事我都會做,邊件事有機會,邊件事嚟到,我都會接受,最緊要識去面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jczwzSle5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