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的越久 好像真的就越不會談戀愛了
像是 失去了愛上誰的力氣
記憶中的愛情都是闖禍
愛到後來
總讓人懷疑老天爺到底哪裡搞錯
一個人生活的好或不好你老早看破
卻擔心憑空出現的這個人會很難擺脫
單身的日子大多快活
只是免不了偶爾在夜半被孤獨勒索
不必遇見最好的那個人
你不貪心只想要一個剛好
只要剛剛好的一個人
其他人多好都與你無關
你的餘生只想跟他相關
#艾莉作品雙書七五折持續中
跟 #堅強是你說了一輩子的謊
一起帶回家吧
#勇敢的人請小心輕放
博客來:http://bit.ly/37yPoQK
誠品:https://reurl.cc/R0AW66
金石堂:http://bit.ly/2KS9Su5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MIRRO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鯨落》 曲:陳卓賢 詞:陳卓賢 編:王雙駿 監:王雙駿 忽冷忽暖忽爾再升溫 一漲一退一引眾星沉 與海繾綣 而最終擱淺 咫尺之處只有這黑夜 千里分隔任狂濤在瀉 多麼可怕 仍能安躺 哪管水花四濺 讓我 水作棺殮 化身甜點 能化做養份也應該 無須要為此感概 沉沒在大海怎配有權被愛 命運若一早...
餘生 不必 相 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舒曼夫婦與他們的孩子
舒曼夫婦共有過八個孩子:大女兒瑪麗,往下依次是愛麗絲,朱莉,路德維希,埃米爾,費迪南德,尤金妮,以及最小的兒子菲利克斯。其中埃米爾Emil (1846–1847)十八個月夭折,剩下七個活到了成年的,每個人都付出了沉重代價。
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精神病症狀嚴重之後,克拉拉(Clara Schumann)成為全家的經濟支柱。為了養活七個孩子,支付他們的教育費用以及舒曼的療養院費用,(晚年還承擔了費迪南德的六個孩子的撫養任務),她承擔了極其繁重的演出和教學工作,每年有十個月在外旅行演出,幾乎不著家,極少見到孩子,有一次甚至持續巡演兩年未回家。而她的家,也是四分五裂的:羅伯特在精神病人的修養院裡,最小的兩個孩子在家跟著保姆和大女兒瑪麗,剩下的孩子被分別送往分散在德國各地的寄宿學校和親戚家,其中路德維希和費迪南德離家時才分別八歲和七歲。
大女兒瑪麗Marie (1841–1929)是唯一一個與母親克拉拉親近的孩子。作為長女,她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最長,受到的關愛也最多。克拉拉對她最為信任和依賴,她是唯一能跟著克拉拉外出演出與度假的孩子。瑪麗終身未婚,一直陪伴母親,成為她的全職秘書,幫她打理各種日常與職業事務,當她的鋼琴助教,幫她回信,代表母親去看望自己的弟妹。她一生心甘情願為母親做出犧牲,這算幸運還是不幸外人難於置喙。不過與母親和弟妹相比,瑪麗的一生波瀾不驚,沒有太多撕心裂肺的痛苦。
二女兒愛麗絲Elise (1843–1928)性格比較獨立反叛,從小就受到母親的諸多批評貶抑,從外貌性格到音樂才華。這使得她與母親關係緊張,二十歲就離家自謀生路,與一個美國商人結婚後,一度移居美國,生兒育女,而後又重返德國定居,以教鋼琴為職業。然而在克拉拉的晚年,愛麗絲搬到了同一城市,母女間重塑了關係。
三女兒朱莉Julie (1845–1872)是個病弱的美人,只活到二十七歲,勃拉姆斯曾一度愛上她,並將《舒曼主題變奏》題獻給她,她與一位義大利貴族的訂婚(得到了克拉拉的首肯)甚至影響了勃拉姆斯和克拉拉的關係。克拉拉雖然在信中表達對女兒的愛,卻極少出現在她身邊,哪怕在她病重渴望母親的時刻,克拉拉仍然在外演出。朱莉從小被送往柏林與外婆同住,節假日也無法與家人團聚,各種成人儀式均由姐姐代替母親參加,甚至死時也是姐姐守在身邊,而克拉拉接到死亡電報後,誰也沒有告訴,當晚照常演出。
小女兒尤金妮Eugenie (1851–1938)在人生發展上相對最為順利。由於年齡小,她對父親幾乎沒有印象,常年在外演出的母親也只是個遙遠抽象的存在,她幾乎是被保姆和姐姐們帶大的,這使得她對母親的情感依賴相對較少。而她是唯一被克拉拉認為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因此也受到了最好的音樂教育以及博雅教育。雖然給每個孩子準備一些音樂學習的條件,但克拉拉幾乎從不鼓勵自己的孩子從事演奏事業,且對孩子的才能總持貶抑態度,害怕他們出頭露面配不上舒曼家的名聲。在尤金妮這裡算是個例外。尤金妮後來成為一個成功的鋼琴教師,克拉拉年老後,她也搬回同住。有趣的是,儘管幼年時與母親接觸甚少,她仍狂熱地崇拜母親,在母親去世後,她與姐姐瑪麗一起整理編輯母親的作品,撰寫回憶錄以及父親的傳記,並與各種詆毀母親的輿論公開筆戰。
如果說克拉拉與女兒們的關係尚可,在面對兒子時她就完全束手無策了。
路德維希Ludwig (1848–1899)性格極其溫柔,卻遺傳了父親的精神疾病,十幾歲即顯出跡象,二十二歲確診後被送往瘋人院,從此與家人甚至正常世界徹底隔絕。他在信中多次苦苦懇求母親接他出去,但都遭到克拉拉的拒絕,因為她認為他「情況很糟」,完全無法在家生活。克拉拉很少去看望他,除了因為忙,也由於每次看望都帶給她極大刺激和難以平復的痛苦。最後一次看望在路德維希二十八歲那年,之後母子再也沒有見面,而此後克拉拉還活了二十年,路德維希則在瘋人院中孤獨地度過了二十一年,於母親去世後一年離開世界。
英俊瀟灑的費迪南德Ferdinand (1849–1891)的生活也同樣不幸。由於在普法戰爭服役時期染上嚴重的風濕病,用過量嗎啡止痛後上了癮,費迪南德的餘生便在癮症發作傾家蕩產和戒癮治療的震盪中度過。克拉拉雖然見孩子面不多,但總是試圖通過信件來控制他們的生活,他們的職業、婚姻選擇,並毫不諱忌對他們才能的低估。這些都在費迪南德身上實施得最甚,她不鼓勵他學習音樂,催他選擇一份普通工作,甚至寫信給自己的音樂家朋友,(其中有些主動教授費迪南德),請他們不必「白費功夫」。她試圖阻撓他的婚姻,未果後勉強首肯。(總的說來克拉拉還是個開明的人。)費迪南德戒毒無效,窮困潦倒,最後一些年完全依賴母親的接濟,並死於母親之前七年,克拉拉則迅速接管了他的六個孩子。
幼子菲利克斯Felix (1854–1879)敏感多愁,富於藝術氣質,像父親一樣熱愛音樂和詩歌,極度渴望母愛,但也與哥哥姐姐一樣情感受挫,才能遭到母親懷疑和貶低。勃拉姆斯曾為菲利克斯的詩譜曲,作為對他詩歌才能的肯定。但當菲利克斯要出版自己的詩集時,克拉拉要求他用筆名以免辱沒舒曼家族的名聲。和朱莉一樣,菲利克斯身體嬌弱,只活了二十五歲,死在大姐瑪麗的懷裡,當時克拉拉正在演出。
餘生 不必 相 見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1、位置不同,少言為貴
網上曾流傳這樣一張圖片:第一個人站在平地上,看到的是一堵牆;第二個人站在一堆書上,看到的是一片混沌,遠處有一絲曙光;第三個人站在更高的一堆書上,看到的則是更加燦爛的陽光和更輝煌的世界。事實正是如此,我們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眼界也會有所差異。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總有一些想法和思考問題上的差異,不用非得分個所謂的輸贏和伯仲。正如盲人摸象,總會有人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妄想做出全面的判斷,以偏概全。
李嘉誠先生曾說:“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事,就是給年輕人講經驗,你講一萬句不如他們自己摔一跤。眼淚會教你做人,後悔會幫你成長,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師,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一米都不能少。”每個人所處位置不同,環境不同,對事物的理解也會有所差異,不可同日而語。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他非常生氣地說被一個員工坑了。事情是這樣的:這是一個跟了他四年的老員工,說是家裡出事了不能上班,申請離職,沒想到後來才發現他是跳槽去了別的公司。關於這件事,其實沒有對錯之爭。老闆的立場是我培養了你這麼多年,你現在翅膀硬了竟然跳槽去了別人的公司,你這樣做對不起我。站在跳槽員工的立場上,他要養家糊口,別的公司給的工資高待遇好,跳槽是理所應當。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小孩子才論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所處立場不同,多說無益,不必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位置不同,少言為貴,以免多生禍端。人生苦短,不為難他人,不勉強自己。
02、認知不等,不爭不辯
《莊子》裡有一個叫士成綺的人,他時常聽到有人誇讚老子,於是跋山涉水去拜訪老子。士成綺看到老子相貌平平,住的地方也極其普通。便說:“別人說你是聖人,我看你是老鼠還差不多。”老子抬頭看了他一眼,沒有理他,繼續低頭看自己的書。第二天,士成綺覺得自己前一天說的話有點過分,便來向老子道歉。老子對他說:“我如果有獲得大道的實質,你罵我是豬,狗,老鼠又有什麼關係呢?我還是我。你不管說什麼,那都是你認為的,它並不能影響我,也不能改變我。”
喜歡和人爭辯,其實還是內心對自己的不自信。只要你認定了自己是對的,不管別人說什麼,不要在意就好了。就像村上春樹所說: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有些話,說給懂得人聽才有意義。王爾德也說過,“和別人談論他不了解的東西是徒勞的”。
一位思想家走在狹窄的小路上,遇到一個不喜歡自己作品的人。這個人傲慢地說:“我從不給傻子讓路。”這時候思想家緩緩摘掉帽子,笑意盈盈地退到一邊,說:“而我恰恰相反”。和人發生矛盾,難免會有如鯁在喉的感覺。與其奮力爭辯,最後讓自己筋疲力盡,倒不如直接喊停。要知道,很多時候爭辯是最無用的做法。
美國總統林肯曾說過:“與其與狗爭辯,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讓它先走。否則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傷疤。”當你在生活中遭受到不被理解的時候,先不要急著去爭個輸贏,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和你一個層次,很多爭辯的最後,得不到任何好處,只會讓自己變得更生氣。
看到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對話:從前,一個拾糞的人、一個樵夫和一個乞丐相遇了,三個人坐在一起閒聊,乞丐說:“如果你們做了皇帝會幹嘛?” 拾糞的說:“如果我當了皇帝,我就下令這條街所有的糞全部都歸我,誰去拾的話,我就去派公差去抓他”。砍柴的說:“如果我當了皇帝,我就去打一把金斧頭,天天用金斧頭去砍柴。”乞丐說:“要是我當了皇帝,我就什麼也不幹,天天坐在火爐邊吃烤紅薯。”你看,三個人都被各自的經歷和見識所限制。
就像面對一塊寶石,有人會驚歎它的工藝,也有人第一反應是考慮它能賣多少錢。和認知水平不在一條線上的人,別去爭辯。道不同,不相為謀。
03、三觀不合,浪費口舌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不和爛人講道理,莫與傻瓜論長短。意思就是:能遇到三觀一致的人,即便相互爭論也別有一番趣味;相反,如果和三觀不合的人爭吵,那等於浪費時間,毫無價值可言。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一個富翁到海邊旅遊,躺在沙灘椅上休息。他一轉頭,看到一位漁夫也躺在旁邊曬太陽,便問漁夫:“你怎麼不去捕魚?”漁夫回道:“我今天已經捕過魚了,現在可以歇一下午!”富翁繼續說:“現在時間還早,你完全可以多捕點魚,這樣就能賺更多錢了。”漁夫笑了笑:“要那麼多錢幹嘛?”“有了錢,你就能像我一樣,在這片美麗的海灘上散步、曬太陽。”富翁得意地說道。“可是我已經在沙灘上曬太陽了啊!”漁夫回答。兩人各執一詞,爭吵到傍晚,也沒分出個勝負,最終不歡而散。其實,他們都沒錯,只是各自所站角度不同,觀念不同而已。
富翁可以選擇在任何一片沙灘上留下自己的足跡,體驗物質帶來的滿足感。
漁夫也可以在自己的小島上捕魚、曬太陽,享受屬於自己的一份悠閒。
既然三觀不合,兩人也沒辦法互相理解,倒不如不爭不鬧不計較,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我不認同你,但我尊重你。跟三觀不合的人講道理,無異於對牛彈琴。
知乎上曾有一個問題:“碰到爛人、爛事該如何處理?”點贊最高的一條回答是:“不糾纏。” 深有感悟。
如果你為了一些爛人、破事,與人相爭,你最後就會發現,自己能得到的只有一肚子氣,其他將一無所獲。餘生和簡單的人相處,遇到一些沒有道理可講的,拎不清的人直接忽略掉,千萬別和他們爭論。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餘生 不必 相 見 在 MIRRO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鯨落》
曲:陳卓賢
詞:陳卓賢
編:王雙駿
監:王雙駿
忽冷忽暖忽爾再升溫
一漲一退一引眾星沉
與海繾綣 而最終擱淺
咫尺之處只有這黑夜
千里分隔任狂濤在瀉
多麼可怕 仍能安躺 哪管水花四濺
讓我 水作棺殮 化身甜點
能化做養份也應該 無須要為此感概
沉沒在大海怎配有權被愛
命運若一早記載緣份不再
擁有沒有 不必追究
回報是見著那些笑口
鯨落入大海只有冷仍綻放
寂靜在暗淵漸降
海魚即管吃喝
遺愛後葬於海溝這軀殻
天際展翅飛如何想像
海裡撥鰭泳難同順暢
儘管相似 為何總是未見一飛上天
就算 翻背幾次 也都如此
鯨拍翼卻沒到天空 餘生也往深海送
沉沒在大海怎配有權被愛
命運若一早記載緣份不再
擁有沒有 不必追究
回報是見著那些笑口
鯨落入大海只有冷仍綻放
寂靜在暗淵漸降
海魚即管吃喝
遺愛後葬於海溝這軀殻
魂魄附泡沫上水面 乘蒸氣盡化煙
掉落在深海也有其用處
別剩自尊心暗裡無奈打轉
不怕受挫 專心給予
如掛念你便勇敢的說
落下淚捨身替你成大志
若是為你我可以
自願犧牲走進歷史
閉目 沉下去
餘生 不必 相 見 在 MIRRO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亞特蘭提斯
作曲:溫翰文
填詞:陳詠謙
編曲:溫翰文@emp
監制:Edward Chan
主唱:KEUNG TO 姜濤
多想跟你找到 消失的國土
探索史詩中那瑰寶
不管這世間風雨 神殿內擁抱
思考古老愛情海裡漫步
多想跟你捉緊 此刻的美好
吻你的額頭留記號 請相信愛可封印
容後裔知道 我與你相戀的感覺多好
傳說的畫面 或者一早已在身邊
願博到你笑 將烏托邦永恆獨佔
在目前 無盛世 無亂世 坐在咖啡店
墮進遠古思海的某一點 (待你來發現)
唯美的畫面 未必通通遠在天邊
問我多愛你 不需要考察推算
怎麼算 來讓我 營造你
最愛的場面 視線只對你
專心看一天 神話我已遇見
假使將我活埋 深海的最底
歲數跟著浪潮流逝 不阻愛你的真相
存在萬千世 北斗星也笑著等我下跪
假使天塌下來 車卡將脫軌
有過的約誓難作廢 當軀殼毀於一旦
情訂下一世 肉眼看不到這真正光輝 (深不見底)
傳說的畫面 或者一早已在身邊
願博到你笑 將烏托邦永恆獨佔
在目前 無盛世 無亂世 坐在咖啡店
墮進遠古思海的某一點 餘生與你歷險
不必搜索物證 想一想 神話的要點 我們自己主演
經典 或者一早已在身邊
像某種信仰 一生至死竭誠奉獻
末日前 如盛世 如亂世 趁還有書店
墮進遠古思海的某一點 (待你來發現)
神聖的畫面 未必通通遠在天邊
問我多愛你 不需要考察推算
怎麼算 來讓我 營造你
最愛的場面 視線只對你
專心看一天 神話我已遇見
誰管哪個地點
Guitars / Synth / Tambourine and Programming by 溫翰文
Bass by Chan Siu Kei
Drums by 李一丁
Strings Arranged by 溫翰文
Strings Conducted by Nick Wong
Violins by Leslie Ryang / Gallant Ho
Viola by Kaori Wilson
Cello by Tan Cong
Backing Vocal by 溫翰文
Protools Edited by Edward Chan / 溫翰文 / Kelvin Au
Recorded by Edward Chan / King Kong@nova
Mixed by King Kong / Edward Chan@nova
餘生 不必 相 見 在 吳浩康 Deep 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吳浩康唱《船頭尺》 告訴你「愛的一種遺憾是時機」
一看到歌名《船頭尺》,相信大家都會立刻想起一部八十年代的經典愛情電影 -《秋天的童話》,其中由發哥周潤發飾演的角色便是船頭尺。身爲八十後的Deep坦言很喜歡這部電影,三十年來看過很多遍,在人生中不同的年紀看也有不同的感覺。
今次歌曲靈感正正來自這部電影。參考電影角色的設定,填詞的Sunny亦把歌曲中的故事設定為一個自卑的男生,長時間單戀著一個地位比自己高的女生,因自知條件不夠好,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感情,堅守朋友的位置,默默守護她。
聽歌:https://DeepNg.lnk.to/Sampan
作曲: 陳威全
作詞: 陳詠燊
編曲: Ludwig 林樂偉
監製: 陳威全/林樂偉
當天故事結尾 撐過刻骨的分手戲 我像過活卻如死
苦海裡沒氧氣 猶然重拾放手的勇氣 救活了自己
今天故事有你 我此生都可捐給你 愛字卻未有提起
單戀已是夠美 情緣從沒永久的奧秘 哪用再自欺
情願每日說 你好嗎 我好嗎 友好嗎 我心雖如麻
難道問句 你好嗎 晚安嗎 抱擁嗎 每晚會一起嗎
離合聚散 每秒每刻都變化 做對愛侶只得一剎那
卻會殘留予我 餘生的一場牽掛
不必壯烈激鬥 見你找到終生所有 我便會靜悄溜走
即管照做好友 長流源自細水不會朽 愛未會罷休
誰在說萬句 你好嗎 我好嗎 友好嗎 縱心思如麻
難道問句 愛惜嗎 疼惜嗎 嘆息嗎 你我會廝守嗎
離合聚散 每秒每刻都變化 莫說吻你只需一剎那
你會殘留予我 餘生的一場牽掛
誰料最後你 碰到他 結識他 愛戀他 醉心於韶華
唯自問句 掛心嗎 放心嗎 狠心嗎 看你那天出嫁
紅葉亂舞 見證世間的變化 或到某晚某天秋去也
與你重逢說句:還好嗎 還好嗎
#吳浩康 #DeepNg #船頭尺
---------------------------------------------------------------------------
關注更多吳浩康消息 | Get Closer to DEEP NG
----------------------------------------------------------------------------
吳浩康 @Facebook: https://www.fb.com/eegdeep/
吳浩康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gdeep/
吳浩康 @英皇娛樂 Official Website: http://eeg.zone/#/artist/222
吳浩康 @新浪微博 Sina Weibo: http://weibo.com/deepng
英皇娛樂 @Facebook: https://www.fb.com/eegmusic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