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廚房10大常用香草🍀
10 erbe aromatiche
意文 ~ 英文 ~ 中文翻譯
意大利廚房很少採用現成加工的醬料,傳統是用很多新鮮香草及乾的香料配合不同食物,令味道大大提升。很多意大利人家中的花園內或陽台上,在合適天氣時,種滿了不同種類常用的香草,隨手可得,新鮮味美,大大增加了煮食樂趣。使用香草烹調,甚至可以避免使用過量的鹽,更加有益健康。現在待我分享最常用的十大香草及其一般的用法。
1. Basilico - Basil - 羅勒
在地中海美食中,羅勒應該是最受喜愛的香草,是夏季無可爭議的主角。 南意更加廣泛使用,亦有另一的品種葉是皺皺的,在拿坡里廣泛使用,香氣更濃。羅勒跟番茄是絕配,簡單的番茄意粉,最後加點羅勒,香味四溢。最出名當然不得不提Insalata Caprese,三種主要材料:羅勒、番茄加水牛奶mozzarella 芝士,簡單美味。Pizza Margarita 亦不可少缺少羅勒。另外Liguria 大區Genova市 的Pesto sauce (青醬)羅勒又是主要食材,羅勒基本上適用於所有夏季蔬菜的調味:茄子,辣椒、茴香、薯仔、麵包及小食。還可以跟肉類一起,例如拿坡里傳統菜式Pizzaiolo 。
大家亦可以把羅勒切碎放湯,加入雜菜、意粉及米飯沙津等。建議若沒有鋒利的刀及不懂正確切法,可以用手撕碎羅勒,避免葉邊氧化變黑。乾的羅勒香味比新鮮遜色得多,香氣大減。
意大利用甜羅勒跟台灣的九層㙮及泰國的金不煥是同一科,但味道品種不一樣。
2. Prezzemolo - Flat leaf Parsley - 番茜(平葉巴西里、歐芹或洋香菜)
番茜可能是意大利廚房用途最廣泛的芳香草,意大利人有句說話:「你真的是Prezzemolo 」
意思是指你「無處不在」。
煮食用的是平葉番茜,皺葉通常作裝飾用途。
番茜是南部傳統海鮮的常用香草,絕對不會用羅勒,有名的拿坡里蜆肉意粉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另外番茜可用於蔬菜,菌類、雞蛋,魚,肉等。 它也適用於調味豆類,尤其是鷹嘴豆(chickpea) 可配大蒜或蒜頭。
它也適用於不同的蔬菜和塊莖,包括:椰菜花,翠肉瓜、薯仔、燈籠椒、茄子意粉及米飯沙律。平日在家,很喜歡用番茜及蒜起鑊煎扒,然後加點鹽及黑椒調味,簡單又美味。
3. Origano - Oregano - 俄勒岡
俄勒岡是我其中一個至愛香草,有強烈獨特的香味,與番茄醬非常相配,但請小心控制分量,不宜過量,否則帶有苦澀味。亦可用於意大利麵食、Pizza Marinara 、Bruschetta (烤麵包)沙津、魚和肉中,例如,拿坡里傳統牛肉菜式pizzaiolo ,食材便是番茄醬、俄勒岡、蒜及羅勒。
俄勒岡亦適用於的其他蔬菜,如捲心菜、椰菜花、辣椒、茄子、四季豆及其他豆類菜式。
4. Timo - Thyme - 百里香
百里香可用於沙律與湯,還有漢堡、蔬菜肉丸、煎蛋餅、魚類或肉類菜餚。與豆類亦是完美配對,而且有助消化,對於蔬菜而言,它可以用於南瓜、薯仔、紅蘿蔔,番茄、洋蔥,茄子,辣椒和蘑菇。 它也適用於調味新鮮水果沙律。百里香有很多不同品種,我夏天愛用檸檸百里香做沙律,胃口大開。
5. Maggiorana - Marjoram- 墨角蘭或 馬鬱草
墨角蘭適合於魚或肉的菜餚,還有豆類,pizza toppings或味道濃郁的食物,如蘑菇,堅果和奶酪。
它可以代替俄勒岡來烹調食物,新鮮的墨角蘭,非常適合翠肉瓜及青豆,乾的墨角蘭,可以配西蘭花、椰菜花及捲心菜等。 其他蔬菜如鮮蘆筍、雅枝竹、薯仔和辣椒等。
6. Rosmarino - Rosemary - 迷迭香
迷迭香與薯仔是完美搭配,尤其是焗薯仔配羊肉,香氣撲鼻,味道一流。這香草亦非常適合南瓜天鵝絨湯和用時令蔬菜製成的湯。
就豆類而言,迷迭香與鷹嘴豆一起特別好吃,大家不妨試試。
亦可配番茄醬、蘑菇、椰菜花、烤肉和白肉。大家亦可以用迷迭香自製香草牛油及香油。
7. Menta - Mint - 薄荷
薄荷的獨特新鮮香氣,是夏天不可缺少的煮食材料,包括在鹹味、甜美的食譜及飲料中。薄荷的種類在一般花圃有三四個不同品種。
就蔬菜而言,薄荷適合甜食:紅蘿蔔、南瓜和薯仔,但它也可以添加到美味的沙律中,如生菜,火箭菜、番茄,羅勒和翠肉瓜,非常適合豆類沙律,只用特級初榨橄欖油,檸檬汁和一些薄荷葉調味。
它也非常適合於水果菜式,例如在士多啤梨及雜果沙律,加一些薄荷葉,香氣清新。薄荷和朱古力也是經典組合,可以嘗試薄荷味的熱朱古力,亦可以在朱古力雪糕上加數片薄荷葉增加香氣及作裝飾用途。
8. Salvia - Sage - 鼠尾草
鼠尾草跟迷迭香一樣,適合做自製香草牛油及香油,兩種香草亦可以拼合一起使用。鼠尾草可以配pasta 、Gnocchi(是一種意大利傳統食物。通常由馬鈴薯,太白粉及麵粉製成,有時加入麵包糠,製成指頭大小顆粒狀)意式Ravioli 雲吞及Tortelli 饀料等,又可以單獨用於調味烤肉,白肉,奶酪和魚。就蔬菜而言,鼠尾草可與菠菜,茄子,青豆和南瓜,與鼠尾草配合得很好的豆類是青豆。在水果中,特別適合檸檬和蘋果。把鼠尾草切碎,加入檸檸皮屑、特級橄欖油、巴馬臣芝士碎來撈意粉,簡單美味。
9. Alloro - bay leaf - 月桂葉
月桂葉與豆類(鷹嘴豆,扁豆,大豆等)配合得很好,這不僅有助於增加香氣,更有助於消化,避免食用後可能出現腹脹。蔬菜方面,跟洋蔥、紅蘿蔔、南瓜、薯仔、西芹配合得很好,亦可以與薑黃或咖哩等香料混合使用。煮意式雜菜湯時,亦可以加一兩片。由於月桂是常綠植物,在很多意大利人家中花園都可以找到。
10. Erba cipollina - chive - 細香蔥
細香蔥,跟大蒜和洋蔥同科,但味道更加細膩,與大蒜一起烹調攪拌至糊狀的湯,軟綿綿的口感,香滑美味。它也適用於沙律、薯仔、新鮮奶酪、雞蛋或其他主菜。如煙三文魚意粉,最後可撒上細香蔥段,增加香氣及色彩。
至於蔬菜,特別推薦的組合是茄子。 一般來說,細香蔥跟所有洋蔥的菜餚都能很好地結合,亦可以代替洋蔥作為一種更易消化的代替品。跟豆類,三文魚、金槍魚,白肉、調味牛油,乳酪、蛋黃醬也非常配合。
KK香港網店
https://bit.ly/30GDTVz
目前接受Mastercard,
Visa及Alipay付款
#kklifeinitaly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照樣有人發起「五一懲罰祭」,呼籲在五月第一個星期到良心店消費。對於良心店,我們建議分散投資。 是次來到旺中帶靜的大角嘴,無論是飲食或交通配套都很方便。大角嘴鄰近奧運、太子和旺角,距離旺角只有十多分鐘路程,卻已是另一個黃店集中地。港式、台菜、越南到星馬泰菜,統統都一應俱全。味道質素不但街坊盛讚,...
香港仔出名魚蛋粉 在 馬拉妹出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冇錯,係得哥啊!有冇好掛住佢啊?
在寫食物以前,想寫一寫得哥。
“得哥”馬興國,暱稱來自“duck”字,早年以燒鴨出名,在吉隆坡開店,英文名就取“Uncle Duck”,但其實真的英文名是Marco Ma,有人話“得哥”啲嘢好得,名字就這樣用下來了。
他十幾歲就入行,先是賣粥,後來開大排檔;2003年,香港發生SARS事件,市場很淡,讓他萌生往外發展的可能性。
疫情後,他跟隨飲食工會一團人去了新加坡考察,本有意移居新加坡,其後來回馬新兩國多次,最後選擇在吉隆坡住下。
他回憶說,當年一團人還是由現任的總理李顯龍接待,去了很多地方考察;他覺得吉隆坡在成本、人力等條件更符合他的要求,於是就選擇在這裡開店。
初初要在劉蝶廣場開“#港飲港食”,還有故仔聽,原來那時廣場管理層不想租給他做餐廳,他於是想出一個方法,就是煮一桌子菜讓管理層吃,那一頓飯以後,店舖就給他拿下了。
“得哥,你煮咗啲咩俾人食?”
“香港嘅龍蝦伊麵咯!”
2004年,劉蝶廣場的港飲港食粥面餐廳開始營業,當年門外還有“車仔檔“,賣咖哩魚蛋、碗仔翅等香港街頭小食。
應該是吉隆坡最早一家有賣這類街頭小吃的店吧。我第一次篤魚蛋吃碗仔翅,也是在這裡吃的,那些年去Bukit Bintang,不是去同善路吃牛丸粉,紅燒魚頭,就是來這裡吃乾炒牛河。
得哥自我要求高,這天上門採訪,他一邊煮一邊跟我談了許多,幾個小時竟還沒聽夠,他對每一樣的食材,該如何處理,又該讓人客怎麼吃,都講得很詳盡,不是客套話,那杯奶茶的學問,從選茶的品牌到“溝茶”等工序和只有行內人才知的小秘密,都讓我大開眼界。
今年初時,我介紹過他家的圍村盆菜,是我試過無數家盆菜以後,最喜歡的一家。
這次採訪,多得姐妹阿Wing介紹,原來她認識得哥,說得哥超級好人兼有義氣,知道她老遇到餃皮問題,二話不說幫忙,是她的貴人。
我這才知道得哥即使讓店面休業,卻一直沒停下來。
他開始推出很多大廚系列懶人包(容後介紹),開始自學拍影片,開始做youtube頻道,教人如何煮他的懶人包,看,人家得哥60歲,還不斷在努力!
而我這不學無術的,就這樣坐在店裡做VIP,他煮我吃,還真的吃了很多好料。
一個香港人,因為SARS,來到吉隆坡闖了近20年,這一年因為更嚴重的一場疫情,他停下腳步,再重新出發,這其中有很多故事,很精彩。
我還會再找得哥,讓他給我講故事的。
重點來了,看,我都把重點放最後,就是雖然日子未定,還沒很確定,不過得哥魚蛋粉會重開哦!!
敬請期待本人之下一篇,哈哈
#圖解:得哥的攝影助手是馬太,兩人最佳拍檔,+我和阿Wing兩條友好有食神咁食開好多嘢,飽到上心口!
📍得哥鱼蛋粉@半山芭
Follow my IG/tiktok:#malaimui77
FB:#馬拉妹講飲講食 #馬拉妹出閘 #馬拉妹 #認清商標 #提防假冒 #只此一家 #別無分行 #FoodhuntMY #BloggerMakan #BloggerMalaysia #malaimuidotcom #好吃的吃多一點 #不好吃的多少吃一點 #得哥魚蛋粉 #uncleduck #uncleduckfishballnoodles #jalanpudu #半山芭美食
香港仔出名魚蛋粉 在 Voracious 香港飲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鰻魚卷滑蛋窩夫 ($168+10%)
-
由婚禮佈置專門店Origami Florist策劃經營嘅
NATURA:出名環境靚到好似世外桃源一樣,
店內所有花藝裝飾均以天然素材自家設計🌸
依家至九月期間仲同環保社企香港木庫合作,
以「百年輪」為主題引入各款以香港本土回收木製成嘅室內藝術佈置,
同時亦推出咗一系列夏季主題菜式,
將古樹同其他大自然元素融入食物當中🪵
仲可以參加古樹遊戲去指定古樹打卡,
埋單時出示照片就可以減$5,
藉此喚起大眾保育樹木嘅意識別具意義( •̀ᴗ•́ )و ̑̑
⋯⋯⋯⋯⋯⋯⋯⋯⋯⋯⋯⋯⋯⋯⋯⋯⋯⋯⋯⋯
🔸鰻魚卷滑蛋窩夫 ($168)
以外脆內軟嘅竹炭窩夫為基底,
鰻魚肉質軟嫩且不帶細骨,
畫龍點睛之處在於淋面嘅蒜蓉牛油汁濃郁醇厚,
再配上煙燻蘿蔔及青瓜更添清新感,
惟滑蛋較乾並不如預期中嫩滑,
感覺似係將煎蛋皮捲起而非一般炒滑蛋🧐
🔹溫泉蛋牛油果大啡菇酸種麵包 ($128)
將大啡菇切片營造出樹木嘅質感,
鮮嫩多汁再加上溫泉蛋、牛油果同芝士層次分明,
麵包烘脆之餘保持鬆軟,
亦無因為溫泉蛋同大啡菇嘅水份而變得過濕☺️
🔸日式卡邦尼蒟蒻麵 ($128)
粗身蒟蒻麵口感比意粉更加彈牙,
醬汁加入本地水耕菜製作而成,
賣相綠油油而有別於一般卡邦尼,
事實上味道如出一轍忌廉奶香濃重,
亦有煙肉、洋蔥、本菇同溫泉蛋,
由於忌廉汁本身較膩所以配以蒟蒻麵感覺更加輕盈🥳
🔹開心果年輪窩夫 ($138)
開心果味窩夫當中捲住香滑細膩嘅鮮忌廉同栗子,
外形彷似木頭一樣別出心裁,
再以黃豆粉白玉、山形縣水蜜桃等伴碟,
單食窩夫嘅開心果味唔算相當出眾,
但神奇地配合忌廉同栗子能夠突顯返開心果香,
面層淋上開心果醬令整體開心果香更上一層樓,
齒頰留香( ´▽` )ノ
🔸鮮奶黑芝麻抹茶 ($70)
面層抹茶忌廉豐盈綿密充滿甘香,
而底層黑芝麻鮮奶好似芝麻糊一樣濃郁醇香,
拌勻之後黑芝麻味成為主導令抹茶味幾乎蕩然無存,
而另一方面黑芝麻味同時亦有所削弱,
兩者各自精彩但合併後反而失色🥲
🔹氮氣伯爵茶配花香咖啡 ($75)
將伯爵茶加入濃縮咖啡再注入氮氣令兩者融為一體,
口感份外順滑,
淡淡花香馥郁芬芳,
而咖啡苦味輕微相當容易入口☺️
.
—————————————————————
📍NATURA : (灣仔)
灣仔菲林明道8號大同大廈地下1-2號舖
—————————————————————
.
.
香港仔出名魚蛋粉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年照樣有人發起「五一懲罰祭」,呼籲在五月第一個星期到良心店消費。對於良心店,我們建議分散投資。
是次來到旺中帶靜的大角嘴,無論是飲食或交通配套都很方便。大角嘴鄰近奧運、太子和旺角,距離旺角只有十多分鐘路程,卻已是另一個黃店集中地。港式、台菜、越南到星馬泰菜,統統都一應俱全。味道質素不但街坊盛讚,連區外人也會慕名而來,絕對可以打破「黃店多數唔好食」的定律。同行還找來大角嘴的街坊阿珍帶路,與記者一起尋找美食。我們在大角嘴市政大廈出發,尋找4間良心小店,短短幾分鐘路程就可以吃盡港式小炒、台式便當、傳統星馬菜和越式法包。
第一站來到大角嘴非常出名的長龍店。開業兩年就由細舖搬大舖,因為專做香港較少見的台式便當,吸引了不少捧場客。招牌滷排骨比手掌還要大,看起來是一整塊的肉扒,但一夾起就發現早已切開一條條,方便食用。「其實在我開店之後才發現,香港人不太認識滷排骨這款食物,很多人會以為是一條條的肋骨,像滷過的藥膳排骨。這個製法已經有長遠的歷史,將一些炸過的食物,再浸泡醬汁。就像香港很出名的咕嚕肉,也是同一個原理。」老闆(細嘉)分享當初在台南向台灣朋友學師的經歷,因為大多數台灣餐廳都會自己製作醬料,比較少直接取現貨回來,台灣朋友就教他如何製作出最貼近台灣的風味,也就是所謂的古早味。「台灣的滷排骨,外皮完全不脆,吃起來像麻糬一樣的口感,軟軟的。我們用一個偏濃的滷水,浸泡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就會有半脆半軟的狀態。」他在傳統台味與香港人口味之間取得平衡,聽取食客的意見後再不斷改良。
另一人氣之選是香酥脆雞便當,特色在於自家調配的鹽酥粉,加上獨特的醃製方法,令油脂水份能保留在雞裏面。雞塊外皮香脆可口,裏面的肉質鬆軟有嚼勁。台式餐廳的常備菜式滷肉飯最貼近台南口味,選用半肥瘦肉粒滷至入味,吃起來充滿油香,鹹甜適中。而每一款便當都會搭配五款本周配菜,配菜分為幾類,包括蔬菜、古早料理、炒粉絲、蛋,還有酸菜或菜甫。令便當更豐盛之餘,也能中和整個飯的油膩感。
第二站是一街之隔的星馬菜餐廳,因為份量多又便宜,成為了阿珍的日常飯堂。她推介最常吃的厚切豬扒叻沙摻摻,豬扒厚度足足有2cm,中間仍能保留肉汁,吃起來帶香茅味;摻摻麵底混合了油麵與米粉,加上芽菜,吃出三重口感,配以椰漿味突出的叻沙湯底,十分滿足。馬拉風味鴛鴦雞椰漿飯同樣有份量,兩種口味分別是南乳炸雞扒和新加坡咖哩雞腿,前者脆口,後者濃香,一雞兩味,還有拌碟的花生和小魚乾,感覺別具東南亞風味。
第三站到訪的餐廳沒有的異國風情的裝修,只有樸實無華的店面,賣的正是熟悉的港式小炒。阿珍甫進店就跟店員們打成一片,因為她和家人都是熟客,她也不時會在小店流連吃小食。她又指上一任老闆娘本來打算移民後,小店便會結業,但同是熟客的現任老闆不想讓這間小店消失,於是便接手經營。店內最出名的就是10元4隻煎餃,有白菜和韭菜兩款,餃子皮煎得香脆,餡料亦較多菜。小店本來會開至消夜時段,因此也有大排檔的鑊氣小炒,如椒鹽九肚魚、蠔仔粥、豉椒花甲等等,色香味俱全。
吃了三間餐廳之後,其實記者和阿珍的胃容量差不多已到達極限。不過最後一間越南法包小店,就算只賣一款法包,依然獲得街坊支持,我們當然要去拜訪一下。老闆Jeff以往在澳洲工作假期的時候,為了節省金錢,幾乎每天都在吃法包。回港之後,因為太想念回憶中的味道,於是開了間小店,一手包辦廚房和店務。Jeff直言他的法包做法簡單,在焗好的法包中加入扎肉、自家醃製的酸菜和醬料,最後撒上芫荽、蔥、指天椒。他認為法包最重要是足料,所以自己出品的法包必定要由頭到尾都塞滿餡料,味道鹹甜夾雜,中間有大量酸蘿葡絲,十分清新開胃。Jeff的一人小店從兩年開業至今,一直靠街坊的意見不斷改良。他分享道:「剛開店的時候碰上運動初期,我們沒有特別表明自己是甚麼立場,但就喜歡播自己喜歡聽的節目。漸漸地客人聽到不合意的,下次可能就不回來吃,喜歡聽的下次就會再來吃。建基於這樣的前提下,客人對我的食物質素都很寬容,有時做得不太好,但他們總是會說還不錯。街坊可能想跟食物一同進步,有時會給我意見,讓我慢慢摸索出更好的味道。」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良心掃區 #大角嘴黃店 #五一懲罰祭 #大角咀美食 #大角咀良心店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香港仔出名魚蛋粉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圍區一向多美味小店,如好湯好麵、小肥豬、漢年茶餐廳。其中一間最有名的,就是大圍的華輝小食,人稱溫總的老闆原行是裝修工人,五年前毅然轉行,憑手撕雞腸粉打出名堂。
華輝小食
地址:大圍積福街積壽里4D號地舖
電話:從缺
營業時間:10am-3am
足本訪問: https://bit.ly/3pOaX7D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大圍小食店老闆中年喪妻父母離世:冇親情幾多錢都冇用 自家炒醬做辣魚蛋 名牌臭豆腐(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6tbd2CST8Es)
大圍葱油豬扒飯熱賣400碟 堅持只用脢頭位 新鮮蔬菜醃製 配秘製唯一葱油汁(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HztM1dwfjIc)
【大圍老字號】32年屋邨車仔麵店 父被黑幫索保護費捱斬 囡囡不捨結業接手:無車仔麵檔就無我(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dTuUAV5DJm4)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大圍美食 #手撕雞腸粉 #華輝小食 #積壽里腸粉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香港仔出名魚蛋粉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名店秘笈—深水埗劉森記醃蘿蔔食譜秘笈 漢發無敵豬膶秘技 旺角妹記爽魚皮食譜公開
「劉森記」的名字,只要是愛吃的香港人,恐怕都會認識。這間創立於1956年的深水埗麵家,多年來都以爽滑彈牙的竹升麵、香噴噴的蝦籽以及爽脆彈牙的黑百葉而馳名港九。可是我仔細看,店內最受歡迎的,其實不是這些聲名遠播、亮相過飲食雜誌、上過電視的響噹噹名物,而是桌上那樽免費奉客的醃蘿蔔。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429/U45ENTHB6CFGFJSY6VGCFACGUY/
漢發麵家位於大南街的舖位,說句實話真的有點隔涉。深水埗走過去有點遠,太子站走過去也不近。可是有時嘴饞了,就還是會乖乖走過去,為的是她那一碗爽脆的豬膶。去漢發,吃豬膶。恐怕就像入屋叫人、入廟拜神那麼的理所當然了。然而漢發最早期並不是以豬膶聞名的。漢發創立於1973年,從前是深水埗街頭的一檔鐵皮檔,當時她與另一間茶水檔為鄰,那年代的人做生意很有良心,為了不互搶生意,大家各自做不同範疇的食物。茶水檔賣奶茶咖啡公仔麵,漢發當時就主打雲吞麵、魚蛋粉。不怕暴露年齡秘密,那年代的漢發以鳳爪馳名。後來旁邊的茶水檔不再經營,漢發才兼賣茶水即食麵。正好一位老師傅向漢發第二代老闆郭滿唐授以灼豬膶的製法。郭生學來,本來不過是想為餐牌增添一員,讓客人多個選擇而已,誰知卻無心插柳成了漢發的名物。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521/Q5FUJTMFPIBLV46BJWDMJZHBHA/
舊時常說香港有黃金餅,人人來港淘金,魚翅撈飯,撈得風山水起。數十年過去,香港經濟大不如前,處處生意難做。一間小店能歷經數十載,必有其過人之處。妹記生滾粥品由人稱「妹姐」的麥妹於1979年創立,由當年的鐵皮大牌檔搬到熟食中心,如今傳到第三代蔡覺東(阿東),用一碗碗即叫即做的生滾粥繼續傳承。其中一道爽魚皮,更是鎮店之寶。
https://hk.appledaily.com/food/20180601/X4CI6CZPVWLKOBE6CJ5TMOOPI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劉森記 #漢發麵家 #妹記 #食譜 #秘笈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