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了的地方,用吃的吧。我們以前出過的書,讓我想起現在應該說:疫情時刻,到不了的地方,用看的吧。
所以,去不了法國,去不了巴黎,就讓羅慶鴻所寫的《法國經典建築紀行》來帶我們更深入地看吧。
法國是歐洲建築、藝術發展的重鎮,歐洲各時期的藝術、建築、工藝與文化發展在法國重新演繹、融合創造出新的樣貌。這些過去所留下來的建築,滋養了許多建築與藝術,直至今日仍是各領域研究的寶庫。
作者羅慶鴻是資深建築師,也是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歷史建築評估專家小組成員。這本書他以歷史穿針引線,深入淺出介紹法國不同時期不同建築物的結構特色。除了知名的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等,更有研究法國建築與藝術不可不知的聖塞寧大教堂、卡爾卡松城堡、亞眠主教座堂、雪儂梭河堡、巴黎司法宮⋯⋯總共四個時期、四種風格,27座法國經典建築。
而今天下午三點,在image3非常圖像空間,有謝佩霓帶我們紙上旅讀這本書。佩霓留學歐洲,本身就有建築專業,導讀這本書,一定可以更給人親歷其境之感。
可以在台中聽演講的人
時間:2021年1月23日(六)15:00-17:00
地點:臺中歌劇院5F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講者:謝佩霓(策展人、藝評人)
費用:199元(活動當天可於image3非常圖像空間全額折抵消費)
報名:https://reurl.cc/q8y2Zn
去不了的人,可以看書:
博客來 https://bit.ly/3r8L6JK
誠 品 http://bit.ly/3mwOf2c
金石堂 http://bit.ly/2WqOwJx
讀 冊 https://bit.ly/3r81REH
MOMO https://bit.ly/3gZJcWY
大 塊 https://bit.ly/3asN9T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水Sheung S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主要市鎮,也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上水一帶原為農田,於1980年代起發展為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住宅和商業區以石湖墟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北區的主要商業經濟中心,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
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 在 東講西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香港天文台1883大樓
Hong Kong Observatory - 1883 Building
香港天文台1883大樓
Hong Kong Observatory - 1883 Building
香港天文台建於1883年,坐落於尖沙咀一小山丘上,並於1912天文台獲得英皇佐治五世頒賜「皇家」稱號。建於維多利亞時期的1883大樓,是一座樓高兩層、呈長方形對稱設計的磚砌建築物,建築設計大體上受古典主義影響。因應香港氣候,建築物建有拱形大窗及長走廊以增強通風效果。
大樓的高地臺為花崗石,柱身為方形削邊設計,柱頭(Capital)位置則採用仿「科林斯式(Corinthian Order)」, 上有葉形裝飾,兩柱間的平拱頂置有拱頂石,兩層間的外牆有幾何形狀飾紋。上層走廊的半露壁柱,同樣也是採用仿科林斯式設計。室內設計古雅,木製樓梯扶手及欄杆裝飾精緻,完全保留了當年的特色。
「1881大樓」於1984年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皇家香港天文台」於1997年7月1日復稱「香港天文台」。
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九龍城 侯王廟 白鶴山 聯合道東頭村道
1960年- 2018年1月18日下午3時15分
平行時空 五十八年! wai tse 【歷史時空】整理
九龍城侯王廟是香港九龍的侯王廟,位於黃大仙區,近九龍城的聯合道與東頭村道交界,昔日白鶴山南麓。自1928年開始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於2014年獲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定爲香港法定古蹟。
九龍城侯王廟早於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已存在,為一座茅屋,以紀念南宋忠臣楊亮節。現存的侯王廟則建於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並曾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年(1822年)及光緒五年(1879年)進行修繕。
2005年,九龍城侯王廟動用400萬港元進行大規模翻新,加建了詩詞坊、許願閣等新景點,並於2006年重新開放。
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上水Sheung S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主要市鎮,也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上水一帶原為農田,於1980年代起發展為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住宅和商業區以石湖墟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北區的主要商業經濟中心,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上水因靠近中國大陸邊境,為大陸居民進入香港的首站,因此區內不論假日均有大量深圳一帶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在區內消費和從事水貨活動,使到區內人流和商業活動增加,為區內居民正常生活造成滋擾,上水的區內民生店鋪和小店都變成了藥房,而政府亦無積極解決居民需要,因此曾觸發多次示威而表達不滿。上水與粉嶺、沙頭角、打鼓嶺組成了北區,其中上水和粉嶺已發展成為粉嶺/上水新市鎮。上水一帶以低地和丘陵為主,高山不多。根據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出版的《香港文物》,上水區內的上水華山曾出土新石器時代及兩漢時期的文物。而根據《北區風物志》(1994年)記載,上水及粉嶺一帶古稱「雙魚市」,因上水北面有一條「雙魚河」。自廖族於元末由福建遷來廣東南部之後,子孫漸漸散居於今新界橫眉山、嶺下、小坑、雙魚、福田、上水一帶,並建成村落。傳至對風水有認識的七世祖廖南沙,倡言必須聚族而居,後代子孫方可昌盛。乃根據風水學說追尋「龍脈」,選定龍口地形像鳳之處,合力鑿池(即護城河)築城,建成「圍內村」(今上水鄉老圍);號召廖氏三房子孫盡徙圍內居住。由於圍內村立於梧桐河之上,廖氏族人便稱其為「上水鄉」,漸漸「上水」便成了附近一帶地方的名稱。上水與粉嶺、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行政區。並在1980年代開始發展現代化新市鎮。上水發展主要是在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由附近屋邨前往鐵路車站一般都在15分鐘步行時間內。昔日,附近村民會集中在石湖墟進行交易。雖然現在上水已經發展成為新市鎮,但由於石湖墟鄰近鐵路車站及巴士總站,所以並沒有因為發展而衰落,人流反而更多。尤其自由行政策後,經常有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往來上水及深圳購買日用品和走運水貨。古洞不但是地區名稱,亦是一條村。在青山公路旁有古洞村公所。古洞村不是原居民村,大部分村民在1949年前後,從內地逃難而來,因親戚朋友的關係,定居古洞村。這位置一帶又稱石仔嶺。有那裡開廠的人表示稱為石仔嶺是由於挖到地下深處,滿地都是石仔。泥不夠肥沃作耕作。沿河上鄉路一直北行,至河上鄉排峰路交界轉入河上鄉排峰路直上,便可到達河上鄉。村公所旁邊是鄉村式酒樓,成為了村民飲茶及的士司機吃午飯休息的地方。從前由於古洞是墟市,曾有四、五間酒樓。石仔嶺花園 位於新界上水古洞附近位置,前身是英軍軍營,後來被改建成多幢 安老院 舍,由於環境清幽,因此不少郊遊人士都會到來稍息,成為了該處的一個景點 。石仔嶺花園有古洞「老人村」之稱、由前英軍石仔嶺軍營改建的石仔嶺花園,園內有十六間樓高兩層合共廿五棟安老院舍,已有十六年歷史,有近一千二百長者入住,但因政府發展新界東北而面臨「滅村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