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唬爆米花閒聊:從M503鬧劇看中共為什麼不再對台懷柔】#福編
最近兩岸的緊張程度雖然不算快速上升,但基本都是持續向上累積。
綠營很多謬論,族繁不及備載。最近又因緊張被重提的其中一個就是:「中共很笨,聰明的話就學胡錦濤時代懷柔,台灣人差點就被騙過去了」
但事實是中共對台越懷柔,對台越禮讓、尊重,台灣綠營的人越會如跳樑小丑般歪理倍出。這種中共聰明就要對台懷柔的說法,福編看來不過是一堆發現中共越來越硬的人,自我催眠的喊「你聰明的話就回復以前只有我取不予的懷柔喔」
==鬧劇典型:M503事件
還記得M503事件嗎? 一條2007中共民航規劃,準備經海峽中線以西,全在上海飛航情報區的民航航線(專門負責上海南下香港),經過ICAO批准的民用航線,卻因為2008年馬總統當選,在兩岸和解氣氛與胡錦濤力主的「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原則下,M503航線變成顧慮我方態度而暫緩啟用。
不過那時的國民黨也廢,綠營每次鬧一下,就只會順從綠營風向表示會溝通,然後反覆地要求大陸方面「體諒我們的內部政治現實,別讓國民黨難做」但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懷柔與片面開放的結果是台灣越來越仇中,也越來越自大,每天媒體都是各種嘲笑近代中國,否定遠古中國的文章、節目,貶低中國一切變成「認同台灣」的基本起跳要求。M503航線也變成一群國際觀巨嬰的舞台。
2014年國際飛行員聯合會再次致函中共要求解決A470(原來香港飛上海內陸航線,目前專飛北上)過度擁擠問題,中共方再度通知我方M503航線準備啟用,然後我們看看大陸的善意與禮貌帶來甚麼結果:
(一)經濟民主連合發言人賴中強說這是「中國侵略台灣發起線」還發起「歌唱革命」去找行政院長毛治國抗議。(賴中強你知不知道所有民航機都有國際無線電識別呼號)
(二)立委管碧玲批評M503啟用是「馬英九為推動馬習會騙國人」(全在人家範圍又ICAO早核准的東西馬總統是能怎樣)「只有給14天」(明明給了7年)
(三)陳其邁說「這說明兩會聊備一格」,順便批國民黨政府沒用。
(四)台聯立委周倪安更荒謬地說「中國飛航M503新航線侵犯我領空,國防部應表態」。
(五)更別說網路一片「敢飛就用飛彈打下來」(誰沒人性不講理?)、「恐影響金馬航線所以不能通」(依此原理,那馬來亞、沙巴間是不是所有其他民航線都不能通了?)。
國民黨政府還是只能拜託老共多擔待,結果老共又硬拖了2年多。2018年老共乾脆不理了,直接開航線,我們來看看綠營的代表性反應(當下一定會官方裝可憐然後側翼耍狠):
蔡總統:「北京當局應該要有彌補措施」(新頭殼2018.1.07)
淡江大學教授蘇紫雲:「應該部署1000枚中程飛彈反制並用兩枚炸掉三峽大壩」(又狂妄又公然嚴重挑釁)
然後呢? 過了3年,中共用M503侵台了嗎? 管碧玲有出來批評蔡英文總統嗎? 賴中強到現在有沒有去找蘇光頭唱歌抗議?
大陸一大堆民眾與基層軍公人員從M503事件得出的看法就是「台蛙就是給幾分顏色就開染坊」,尊重他們,它們才是真正會軟土深掘的人。硬著幹,過一陣子綠營就會自己轉移話題了,所以「幹嘛懷柔」?
================================
國民黨議員游淑慧曾經說「國台辦系統可能是全大陸唯一還喊和平統一的」,其實游議員所言非虛。
軍方、學界、政協、黨代表,我看到越來越多人從對台灣抱好感到認為「一國兩制的確不該存在,只有一國一制的結果能接受」中共軍方的戰備動作也越來越明顯,但這都是其來有自。
再想想 #鋒頭甚健的王定宇立委,當年 #推倒善意來台的鴿派代表張銘清,還一副我為護台大義凜然的樣貌,其實也不必奇怪兩岸會走到今天這步。
當大陸的鴿派被各種羞辱、抹黑與攻擊(想想張銘清),台灣的鴿派也被各種栽贓、抹紅與嘲笑(想想韓國瑜),剩下能說話的不就是兩岸的鷹派嗎(善意提醒,例如我方代表Emmy Hu、陳3Q與王浩宇)。
「馬來亞大學台大」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林建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新聞] 馬大超越台大台灣真有那麼不堪嗎? - 看板AfterPhD 的評價
- 關於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當台大排名輸給馬來西亞大學全世界資金都往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問卦] 為何台大排名比馬來西亞大學低那麼多? 的評價
- 關於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台大東南亞文史論壇| 第三場【馬來亞之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馬來亞大學ptt的評價費用和推薦,PTT.CC -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的評價
- 關於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問卦] 為什麼馬來亞大學排名那麼前面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為什麼台灣大學的世界排名都不太好?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林建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022 今天的重頭戲是在馬來亞大學與其中國研究中心合辦: 智庫交流合作展望會議。 這是透過台大國發所的訪問教授戴賢將博士的安排。 我們8點就從旅館出發,到學校大概才8點半,但是該中心的執行主任Ngeow Chow Bing 就與戴博士在門口迎接我們。 今天的會議全程使用英文,安排有四大主題: 台灣的新南向政策、台馬的技術與教育合作、馬來西亞新政府施政方針與產業政策、 台馬中三邊關係探討。 總共有九個報告,也都進行討論,現場另有師生二十位全程參與。 大家都收穫滿滿。
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當台大排名輸給馬來西亞大學全世界資金都往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當 台大 排名輸給 馬來西亞大學 全世界資金都往 馬來西亞 送!?坦克、航母、F-16需要什麼都運過去的新加坡「南亞彈藥庫」!明朝「舉一國之力」通緝! ... <看更多>
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問卦] 為何台大排名比馬來西亞大學低那麼多? 的推薦與評價
[問卦] 為何台大排名比馬來西亞大學低那麼多?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TomFord5566. 時間, 2021年11月04日. ... <看更多>
馬來亞大學台大 在 [新聞] 馬大超越台大台灣真有那麼不堪嗎? - 看板AfterPhD 的推薦與評價
馬大超越台大 台灣真有那麼不堪嗎?
多維新聞
台灣《聯合報》一則<新南向?新難向!馬來西亞大學排名領先台大>的報導掀起千層浪,
讓馬來西亞中文媒體也跟風以“馬大超越台大”為題作了相關報道,如馬國主流中文報《
星洲日報》以為標題,而《東方日報》以< 2018亞洲大學排名 馬大24領先台大>為標題
。
其實不少馬國民眾也相當懷疑該排行榜的可信度,因在同年度的QS全球排名上,台大是排
名第76名,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卻只排114名。值得思考的是,無論是
否該盲目追崇各國的世界大學排名與否,台灣真該如此妄自菲薄嗎?抑或又該以怎樣理性
的角度去鞭策台大進步?
今日“世界大學排名”早已成為了各國政府與大學心中最“欲拒還迎”的一塊,當排名有
利時可“狂賀”,不利時則說“僅供參考”。不去談該QS排名細節公正與否,僅看臺大在
QS全球排名已超過馬大的話,台灣社會、媒體不該見樹不見林,至於何以僅亞洲排名的部
分台大為何會“敗給”馬大,是因為QS分別在區域與全球的評比項目上是有所區隔的,如
前者在學術聲望的部分占30%,後者有40%。
生師比與國際生影響台大排名 深入比較台大與馬大在QS亞洲大學排行榜各評比的分數的
話(見圖表),雖然台大總得分87.3略低於馬大的88.3,但可明顯看出臺大無論是在學術
聲望、學術引用等評分均高於馬大,因此難以直觀認定台大就遜於馬大的。低分的部分,
台大是在師生比、國際生數量及交換生的部分是比馬大低分的。根據QS官網的數據顯示,
台大學院教職員、學生人數及國際生人數分別有2,807人、32,195人及3,152人,馬大則是
2,755人、17,902人和3,476人。
https://pic2.dwnews.net/20171226/40eefd01afd0b2016fd118d82ba97dbc_w.jpg
縱然台大的學術水準在評比上比馬大高,不過台大低分的部分也並非沒有參考價值,一方
面師生比過高會影響教學,學生太多使得校務臃腫已是不能忽略的問題,如同欲競選新任
台大校長的候選人-清華大學副校長吳誠文日前在政見發表會所言,東京大學學生僅有兩
萬七千人,台大卻三萬多人,因此他主張要減招。而另一方面,台灣高教資源不足影響了
教師的增聘,因此台大欲緩解師生比問題,應往增聘教師的方向發展。至於招收國際生的
部分,雖然馬大的3,476國際生比台大3,152人稍多,不過持平而言,台大近年的國際生入
學是有成長的,因此無法抹殺台大這方面的努力。
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接受《多維新聞》采訪時表示,不否認台大的生師比的確比歐美國家
的大學高,未來因應少子化浪潮下穩健減招是可檢討的方向,但會有社會壓力。同時,張
耀文也相當質疑英國QS的排名的公正性,何以生師比、國際生比學術聲望來得更重要?張
耀文表示寧可相信美國非營利性質的CWUR (Center of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的排
名,他認為CWUR在師資與校友學術排名考量較全面多元,如會計入諾貝爾獎等世界知名學術
獎項,以及個別學術文章的影響力等,而台大在2017年的排名是第52名,比第54名的北京大
學高,張耀文稱是台大是“華人世界第一名”。
張耀文認為,雖然教育部的觀點是不要過於注重排名,但台大的觀點是仍要注重的,因
經台大的招生策略研究結果顯示,外籍生還是相當注重排名和獎學金。張耀文之處,任何
有意義的排名台大都要重視,但至於大學是否都要被排名拖著跑,他認為不一定。
此外,對於《聯合報》報導中所言的“一位頂大資深校長憂心說,當馬來西亞大學的國際
排名超前台灣頂尖大學,我們還有招生優勢嗎?”,其實長期而言台灣還是有其招生優勢
的,一方面是台大學術聲望比馬大高,另一方面會來台求學的絕大多數是馬國華人,而馬
國華人因當地的“種族政治”影響下,進入當地國立大學的華人人數有限,因此馬大的排
名並不會影響台灣的招生優勢。
簡而言之,雖然台大在QS亞洲排名比馬大低,但招生優勢與“新南向”或“新難向”是無
直接關係的。
https://pic2.dwnews.net/20171226/2498793fd35f6de8d6b31ebfe09a6b9b_w.jpg
台灣面對國際化該更有自信
年末已近,2017年可謂台大的“多事”之年,從台大前校長楊泮池深陷論文造假案、台大
澳門僑生虐貓案、台大研究生校園情殺案、台大田徑場租借中國新歌聲爭議,再到近日“
馬大超越台大”議題等,無不影響了社會大眾對這所台灣“龍頭大學”的信心。
回到文章開頭要探討的初衷,台灣該以怎樣理性的角度去鞭策台大進步?台灣該貶低他國
來抬高自己嗎?還是貶低自己抬高他國?
無論是何種方法,此類心態都是不健康的,為何一定要拿馬大來和台大比,而非日韓的大
學呢?這背後的心態顯示出臺灣還停留在昔日“亞洲四小龍”的虛榮感,也顯露出對周邊
東南亞國家的無知。同時,也顯露了自身對國際排名的盲目崇拜的視野局限,殊不知許多
機構所作的排名之評比權重,都有其局限,如QS排名中的大學數以歐洲大學為主,而引用
論文數方面是以英文論文為主,這對非英語系國家本就有先天性限制,而生師比、國際生
與國際師資的比重對大學的各學術領域研究的影響亦無直接關係,且列入計算的意義並不
大。
台灣不該妄自菲薄,因台灣的學術實力是在國際上有目共睹的,縱然面對亞洲區域高教的
激烈競爭,台灣社會也該以正確與自信的心態應對之。同時也不該消費它國長自身志氣,
無論有無新南向政策,當媒體或政治人物鼓勵此類言論的風氣的同時,某種程度上本身即
是製造“新難向”的元兇了。
https://news.dwnews.com/taiwan/big5/news/2017-12-26/60031903.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93.1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514449992.A.79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