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人工智能系列報導
【從小紮根“程式教育”已成為全球趨勢 英國規定五歲小朋友就要學習程式教育 愛沙尼亞是第一個將程式教育列為小學課程的國家 法國.西班牙.義大利.韓國.以色列.澳洲也都先後將其列入小學授課範圍 而奧地利.保加利亞.塞浦路斯.捷克.丹麥.希臘.愛爾蘭.立陶宛.波蘭和葡萄牙也將程式教育列入必要課程內容 MIT CSAIL主任Daniela認為 10歲小孩可以從遊戲過程中學習程式教育 而台灣也將在2018年秋季將程式教育列入課綱 但教材與師資才是成敗的關鍵】
「請自我介紹,我是Niklas Zennstrom(Skype創辦人),你為何想來Code Club上班,我寫了一些軟體程式,做了一個叫Skype的東西,我想,還做過其他的嗎,嗯,還做過一些其他沒那麼大的,下一位。」
「你知道Code Club是一個課外活動,主要是教學生編碼的基礎,你覺得有什麼你能做的,嗯,我是Chad Hurley,我創辦了Youtube,喔,我知道,你就是做那個"查理咬我"那個視頻的嗎,不是,我不做視頻,下一位。」
「請坐,你叫什麼名字,Tim Berners-Lee(MIT教授),說說你能做些什麼,我發明了網際網路(WWW),還有別的嗎,下一位。」
「(英國安德魯王子),你為何想來Code Club工作,我覺得編碼是一個很有用的技術,特別是對向你們這一代來說,我覺得編碼將帶來未來的機會,(小孩睡著),重點是我認識一些"有影響力"的人,誰,我媽(英國女王) 。」
這是英國一個非營利機構Code Club,招募志工的公益短片,除了好笑之外,其實更是直接點出,傳統教育和"成功"的定義,都因為高科技時代而改寫。這段影片發佈於2012年,也正說明了英國老早意識到給下一代程式教育,不能再等了。
學校的音樂課不是為了訓練大家成為小提琴手,體育課也不是把大家培養成Usian Bolt(奧運男子百公尺金牌)。全球科技共通的語言,就是code(編碼),編碼教育的普及程度,更攸關國力與產業競爭力。目前已經有很多國家,慢慢將編碼教育正式納入公立學校課程。英國是歐盟第一個,強制性在學校課程中安排電腦科學教育的國家。2014年9月開始,5歲到16歲的專科以下各級學校,都必須安排課程學習運算、解碼和程式語言,例如Java(業界廣泛使用的程式設計語言)。
而在擁有矽谷,以及FAANG這些科技巨擘的的美國,編碼課程發展意外的比俄羅斯、義大利這些國家還要緩慢,而且民間企業做的比聯邦政府更多。美國在2015年底才簽署教育法案,挹注40億美金給各州政府將程式設計列入通識課程,因為美國就業市場每年至少需要50萬電腦科學相關科系職缺,但只有6%是美國畢業生。
「學習這些技能不僅僅對你的未來很重要,更攸關國家的未來,如果你希望美國走在科技的前端,我們需要像你們這樣的年輕人,專精於工具和科技,這會改變我們所有做事的方式,所以我請大家一起參與,不要只是買電腦遊戲,自己創造一個,別只是下載最新的APP,幫忙設計一個,別只是玩手機,去寫程式,沒人出生就是電腦科學家,只要付出一點學習數學和科學,任何人都可以是電腦科學家,」歐巴馬。
在這個國家裡
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如何為電腦編寫程式
因為它能教你如何思考
---賈伯斯
由白宮主動帶頭推廣的hour of code(一小時程式)活動,是如今美國最普及的免費程式教育平台Code.org發起的,這家公司是兩個伊朗移民兄弟所創辦,絕大部分資金來自私人科技公司,而這個平台的資源,也不能挪作商業使用。到2017年為止,全美20%的學生在Code.org註冊學習,還有60萬個老師也利用這個平台自學或教學,全球10%的學生都參與過hour of code活動,該平台也觸及全球超過一億學生。同時在美國有20州,已經改變政策,在基本課綱內加入編碼課。最顯著的成績是,美國申請大學的重要指標之一Advance Placement(AP)考試,Code.org平台的學生,在電腦科學項目中表現都在平均之上。
川普時代更進一步在2017年宣布每年補助2億美元加強STEM教育,也就是科學(S)、 科技(T)、電機(E)、機械(M)。而2億美元足以支撐全美各級學校5年的電腦科學教育,加上私人企業像是蘋果、臉書、Google、洛克希德馬丁、微軟,共同在頭一年加碼3億美元,這些經費將徹底改變美國的電腦科學知識普及率。
事實上,我們裡面最年輕的程式員今天也來到這裡,他的名字叫Yuma,他來自澳洲,只有十歲。他六歲開始學編碼,如今他已經有五個應用程式在蘋果上架。
2016年蘋果開發者大會上,來自澳洲年僅10歲的Yuma,以最年輕程式設計師之姿被蘋果執行長庫克介紹出來,沒有半張學術文憑的Yuma,已有多款APP在蘋果商店上架,他自己更在Youtube架設專門頻道,教人家怎麼寫程式。程式設計其實是高度具有創造性的,學習編碼同時可以鍛鍊決問題的能力,而是如今這時代,小孩一出生就接觸智慧型手機、電腦,編碼已經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是編碼教育從小做起的迫切性因素。
「我可以用程式設計做任何事,我想的到的事情,都可以用編碼來完成。在貝魯特我們天天都會出現斷電的狀況,所以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寫一套程式來運算,提供大家每天斷電的時間。」
「我們想要的、需要的都沒有,所以到不得已的時候,只好說我們自己來做吧。來做個APP吧。」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Hong Ko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sing Yi),簡稱 IVE(TY),是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位於香港新界青衣島的分校,前身為香港科技學院(青衣)。青衣分校面積達6公頃,是各間專業教育學院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分校,校園內建學...
高科 大 通識課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Hong Ko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sing Yi),簡稱 IVE(TY),是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位於香港新界青衣島的分校,前身為香港科技學院(青衣)。青衣分校面積達6公頃,是各間專業教育學院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分校,校園內建學生宿舍,並有游泳池、健身中心及射箭場等設施。校園的建築物由巴馬丹拿設計,曾獲得1994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1999年,青衣科技學院與柴灣科技學院及七間工業學院合併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並成為轄下的青衣分校。香港科技學院(青衣)於1993年成立,提供原先由兩間前理工學院(今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開辦的高級文憑及高級證書課程。青衣分校開辦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全日制、日間部分時間給假調訓制及夜間制課程,包括文憑、高級文憑、高級證書及衙接學士課程等。
青衣分校設有以下5個學系及1個教學部門:
• 汽車工程系(AE)[1]
• 工商管理系(BA)
• 建造工程系(CN)
• 工程系(ENG)
• 資訊科技系(IT)
• 語文中心(LC)
青衣分校面積達6公頃,由於面積較大所以擁有較多戶外空間。校舍設有賀維雅學習資源中心、體育館、衣帽櫃、標準游泳池、籃球場、網球場、健身室和飯堂等。青衣分校建有一座多層學生宿舍,於2016年啟用,可供THEi及IVE學生申請入住。全校有無線WiFi網絡覆蓋。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及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的全日制及兼讀制學生,如所報讀的課程超過六個月,都可使用青衣分校提供的康樂設施。
•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 (「高科院」) 於2012年由職業訓練局(VTC)成立,致力開辦創新獨特的學位課程,涵蓋香港的優勢產業,配合社會及業界對人才培訓的需求。高科院課程以專業為本,與行業建立緊密聯繫,在制定課程綱領時,廣納業界意見。學院學習與實踐並重的教學方針,鼓勵學生應用專科知識及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我們所有課程均著重本地及海外機構實習,讓學生掌握實務的工作經驗。
• 高科院的獨特之處亦見於我們對通識教育的重視,運用此高等教育中的必修科目,增進學生專科以外的知識。大部分院校選擇把通識課程集中於第一學年,而高科院把通識課程分佈於各個修讀年期,以深化學生對通識教育的認知。為加強學生溝通能力的語文學習課程,與學生的修讀學科融會,提升語文學習的實務性及趣味。而受資助的海外學習體驗,更可擴闊學生的視野。
• 高科院致力發展的方針,正配合香港特別行玫區政府最近對職業專才教育的大力推動,亦響應於2014年6月成立的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的主要目標。因此,高科院的七個課程獲納入旨在為行業提供適切人才的「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為各受資助院校中提供最多課程選擇,讓學生通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JUPAS) 報讀。我們所有的課程已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評審,部分課程更獲本地及海外專業團體的認可。
• 於短短數年,高科院成功建立成為一所提供獨特及專業為本課程的定位,回應本地人才培訓的需求,為社會提供適切的人才。
• 簡而言之,高科院提供專業、實務為本的課程,培育幹練人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6Vq4xdws58/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cLrfjCMg5nXUeoZXYeK75eTRR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