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告訴你,台灣Covid-19的「致死率」將有機會快速下降到2%以下,會是好事嗎?
如果法國、比利時、英國、荷蘭、西班牙、瑞典、美國的致死率一直停在10%以上,沒有後面巨幅增大的「分母」,他們的民眾會罵政府嗎?
台灣累計至9/24,確診人數1萬6176,死亡841,致死率是5.2%。
台灣從五月份的疫情爆發,很快速的在二到三個月的時間,幾乎達到「本土清零」的程度,這實在是很令世界各國稱羡的成果!
但是,卻仍然有一群人,不斷的以台灣的「高致死率」,來批評台灣的防疫做不好,而無法好好的感受,現在得來不易的「疫情平靜」。
我們為失去的生命感到悲傷,但是,也不要讓有心人士,以這樣一個數字,抹殺了大家共同防疫的努力!禍首是病毒,病毒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不是我們彼此。
台灣的致死率真的那麼不堪嗎?
疫情爆發初期,即使先進的歐美各國,他們的致死率,是遠高於台灣的!
法國23.84%、比利時16.38%、英國15.24%、荷蘭12.91%、西班牙12.20%、瑞典12.12%、美國10.91%、加拿大8.56%、愛爾蘭6.83%,和台灣比較接近的日本5.40%、丹麥5.02%
這些國家早期的高「致死率」,後來是怎麼都降到2%以下的呢?
就是「疫情失控」,造成大量的傳播、大量的人民感染,讓致死率的「分母」有機會巨幅衝高!
百萬、甚至千萬的感染人數,巨幅的增加分母,雖然死亡人數也有數萬、甚至是數十萬,但是,因為分母增加的幅度比分子大上許多,相除之下,「致死率」就會下降。
這樣的疫情失控導致大量的確診人數、大量的死亡人數,所換來的「致死率」下降,並不是我們所樂見的!這個衝高「分母」的代價太大了!
台灣的「致死率」為什麼「居高不下」?
因為台灣的疫情控制得太好了!
非常快速的框列,減少社區的大量傳播,疫情太快平息,基數衝得不夠大,造成確診人數這個「分母」沒有機會大幅度擴大。
早期死亡人數(分子)變動不大,確診人數(分母)又沒有巨幅增加,當然相除之後的「致死率」就不會下降。
所以,這個高「致死率」,就是一個「採樣」的誤差,這個誤差,是因為「人為」的介入所造成的:我們這種「衝天炮的上升,跳水式的下降」,代表著疫情早期快速獲得掌握、有效控制的結果。
而這個「人為」的介入,就是各位大家的努力防疫!
我們不必再去耿耿於懷那個已經過去的「致死率」為什麼還這麼高?
因為上述那些高「致死率」的國家,後來都是靠「巨大分母」洗下來了的。
台灣全民的努力,讓我們的「分母」無法肆無忌憚的壯大、才讓這個「致死率」沒有機會被洗下來!
這並不是壞事!而是應該感到慶幸、感謝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只要繼續守好就好!
我們絕對不會想要付出這麼慘痛的代價,去降低這個致死率的,這個5.2%只是代表我們曾經走過的痕跡。
現在都已經九月底了,不要再停留在五月的崩潰了!
人是要往前走的!我們繼續為防疫而努力吧!
看得懂的話
請按讚、分享,並留言感謝你的數學老師和自己努力的付出^_^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窩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貓瘟是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的貓咪,但以幼年貓咪、未接種預防針的貓咪最容易感染的傳染性疾病,不僅病毒耐存活及傳播力驚人,幼年貓咪一旦染病,更可能在短時間內因發燒、嘔吐、下痢而虛弱死亡,家有幼幼的飼主們不可不慎! 閱讀完整報導:https://wuo-wuo.com/report/153-pet/med...
高致死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告訴你,台灣Covid-19的致死率將有機會快速下降到2%以下,會是好事嗎?如果英國的致死率一直停在15%,沒有後面巨幅增大的「分母」,英國民眾,會罵他們的政府嗎?
台灣累計至9/24,確診人數1萬6176,死亡841,致死率是5.2%。台灣從五月份的疫情爆發,很快速的在二到三個月的時間,幾乎達到「本土清零」的程度,這實在是很令世界各國稱羡的成果。但是,仍然有一些人,不斷的以台灣的「高致死率」,來批評台灣的防疫政策做不好,而無法好好的感受,現在得來不易的「疫情平靜」。
台灣的「高致死率」,其實,很多人都談過了:初期的感染者是年長、有多重慢性共病者,再加上突然的爆量,醫療能量一度無法調適... 當然,也有人提到,我們對Covid-19相關的死亡,認定比較寬鬆等等。
我在這裡想提的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個「高致死率」,可能是因為我們控制太好、太快把疫情控制下來的關係?
死亡的841人,我們當然感到非常的難過!那是病毒的錯,但是,我們也不要否定大家對防疫的努力,我們真的控制得很好,如果不是,我們的確診人數,就不只這個數字了。
如果我們疫情失控,確診人數爆增,雖然伴隨著的死亡人數也會增加,但是,因為疫情的大量擴散,就會有大量的輕症和無症狀者,如此,就會讓致死率下降。這樣的「致死率」下降,應該不會是我們想要的吧?所以,為什麼要這個時候這麼在乎「致死率」沒有下降?
我們可以來看看英國,在早期疫情爆發的時候,「致死率」高達15.24%,比台灣還高出許多。那麼,英國的致死率,後來是怎麼下降到1.8%的呢?
2020年4月25日,確診15萬5千人,死亡2萬3600,致死率15.2%
2021年9月22日,確診760萬人,死亡13萬6千人,致死率 1.8%
看到這樣大幅下降的「致死率」,從15.2%降到1.8%,我們不會比較欣慰的,因為在這段時間,死亡人數增加了 11萬多人,但是,因為確診人數增加更多——745萬!如此巨幅的增加分母、分母比分子增加的幅度大上許多,相除之下,自然「致死率」就會下降,但是,這也意味著是疫情的失控,大量傳播的結果。所以,致死率是會下降的,代價就是巨大的「分母」,這並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累計至9/24,台灣確診人數1萬6176,死亡841,致死率是5.2%。各位可以想像,如果我們和新加坡一樣,每天確診6000人(新國一天確診1500人,台灣的人口數是新國的4倍),不用兩個星期,我們的確診人數就可以來到8萬4000人,疫情大幅擴大,年輕人的占比就會增加,此時,我們的「致死率」就可以下降到1~2%了。「致死率」雖然可以下降到比較好看的數字,但是,我想,這並不會是我們所樂見的!
台灣的「致死率」為什麼居高不下?
我們知道,這個早期的高致死率,如果要「下降」,就是得靠大量的社區傳播、大量的人被感染、大量的輕症,把分母衝大。因為台灣的疫情控制太好了,及早框列,減少社區的大量的傳播,疫情太快平息,基數衝得不夠大,造成確診的「分母」沒有機會大幅度擴大。早期死亡的分子不變,分母又沒有大幅增加,當然死亡率就不會下降。
所以,這個高「致死率」,就是一個「採樣」的誤差,這個誤差,是因為「人為」的介入造成的:我們這種「衝天炮的上升,跳水式的下降」,也就是因為疫情早期快速獲得掌握、有效控制的結果。
我們不必再去耿耿於懷那個已經過去的「致死率」為什麼還這麼高?其實,很多國家的早期「致死率」都這麼高,只是後來都被「大分母」洗下來了,台灣全民的努力,讓這個「分母」無法肆無忌憚的壯大、讓這個「致死率」沒有機會被洗下來!也不是壞事!「致死率」開始下降,未必是好事!我們只要繼續守好就好!
現在已經九月了,不要再停留在五月的崩潰了!
人是要往前走的!我們繼續為防疫而努力吧!
=====
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們可以來細看看英國的三波疫情
A. 2020年4月
每日確診高點4千人,死亡高點900人,累積致死率高點15% (樣本數不夠,抽樣偏差) 請問,如果一直停在這個15%的致死率,沒有後面巨幅增大的「分母」,英國民眾,會罵他們的政府嗎?
B. 2021年1月
每日確診高點6萬人,死亡高點1200人,累積致死率高點2.68% (抽樣樣本數足夠,就能反應實際致死率2%)
C. 2021年8月
每日確診高點3.8萬人,死亡高點僅133人,累積致死率高點1.8% (可以看到疫苗覆蓋率,能正向下降致死率,進而再將累積致死率下降至1.8%)
高致死率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出現3症狀 當心高致死率「肺纖維化」找上門】
自體免疫疾病如果不慎侵犯至肺部引發嚴重的肺纖維化,致死率將大幅提升。因此,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應定期追蹤「肺部」健康。
如果出現「3症狀」且持續2個月未改善,要趕緊就醫。肺纖維化致死率高…出現什麼症狀應注意呢?⬇️⬇️⬇️
-------------------------------------------
🌳免費追蹤《口袋熊醫師》,一起健康過生活>>https://bit.ly/3dzmW4Q
高致死率 在 窩窩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貓瘟是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的貓咪,但以幼年貓咪、未接種預防針的貓咪最容易感染的傳染性疾病,不僅病毒耐存活及傳播力驚人,幼年貓咪一旦染病,更可能在短時間內因發燒、嘔吐、下痢而虛弱死亡,家有幼幼的飼主們不可不慎!
閱讀完整報導:https://wuo-wuo.com/report/153-pet/medipet/1369-cat-fpv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Qb_f2BJDq4/hqdefault.jpg)
高致死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冠疫情持續發酵,確診死亡人數不斷增加,昨(5)日死亡人數37人,再創單日新高,致死率已突破2%,逼近全球致平均死率2.16%。有專家指出,致死率飆高原因主要是確診人數無法下降,加上病患多數年齡較高。目前確診病例約八成是輕症患者,早期篩檢、早期治療,才有機會降低致死率。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952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D5PH3fSPl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enjGzOPrNzCev6rKgE-WXyNBJ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