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母親節,祝天下母親盡歡顏。
大家一定要大聲的讓母親知道你愛她,不要害羞。我與母親就是如此,我們常常表達我們的愛,當母親生命的風華幻滅後,我們只有無處申訴的懷思與傷慟,卻沒有百身莫贖的惆悵與愧悔。
我這一輩子,最愛我的人是我的母親、最以我為榮的是我的母親、最將我的成就祌為最大驕傲的是我的母親,剛剛給母親燒了根香,告訴母親我愛她。
附上一篇我為母親寫的文章:
世上每天都有人失去母親,那是生命中至痛的悽愴。一旦自己身臨其境,才發覺最深最濃的是眷眷的不捨,是好多話還沒說完的遺撼,一種風已止而樹仍不靜的懷念!
我的母親最近病逝,好幾天忙著填寫各種表格,每次填到「死因」一欄時,就踟躅猶豫,難以落筆。「充血性心衰竭併心因性休克」,如此冰冷的醫學名詞,怎麼能夠將母親的病歷描述得清楚明白?醫生的聽筒,怎能聽清楚母親心臟的故事?
我的母親王淑媛,年輕時加入青年軍,因貌美出眾被選入國軍話劇團,並立即嶄露頭角成為首席女主角。所有名編劇家如貢敏、王生善、姜龍昭諸先生都暱稱母親為「小美人」。王生善伯伯每次遇到我都說:「你母親戲演得真好!」上官亮叔叔更直接嚷嚷:「你母親被愛情沖昏頭了,結婚太早,否則一定大紅大紫。」母親嫁給父親那年,才廿一歲。
然後那一年來了,民國四十七年。母親大腹便便懷著小弟,一夕之間,天地無聲,眾音寂滅,母親突然聾了,耳神經全面罷工,群醫束手。
那年,八二三的砲聲在孤島上悶雷般的騷響,父親擔任空投運補任務,兩個月沒有回家。那兩個月墨色總是來得特別早,全村無言星欲稀,剛聾的母親抱著剛出生的弟弟,守著四歲的姊姊、三歲的我。在沉沉夜色裏,我們在母親身邊沉沉睡去,常在夢裏翻個身,四下寂寂,只見母親像是一尊不眠的黑色雕像。她怕小偷、怕火災、更憂鬱父親,坐臥終宵至天河欲曙,擔心受怕,這是她的心臟第一次受到重荷。那時她才廿七歲。
好不容易熬過八二三,隔年三月,父親突獲命令執行「演習」,要接運雲貴高原的大陸苦難同胞。隔春三月,翦翦輕風陣陣寒,春潮帶兩晚來急。在母親的眼中,飛機凌空絕麈的姿態,像極了易水的壯土,母親腎上腺素指數,也朝向雲貴高原急速爬升。
這樣的日子成了習慣,「國雷任務」飛去了泰寮,「慈航演習」飛去了菲律賓。父親機翼浥輕麈,長征蹄印出陽關,而我那失聰的母親,夜夜黯黯難成眠。
最讓母親心膽裂、愁腸結的是大陸夜航。我家隔壁的黃繼鑫夜航後就沒有回來;我家後面的李茂山夜航回程撞上大武山;我家正對面的趙之維摔到海裏。每次父親夜航,母親總要吃上大量的安眠藥才能入睡。
民國五十五年,母親意外懷了小妹,肩上擔子加重。民國五十七年,父親突奉派擔任 c四十|六飛越南領隊,參與越戰。父親飄然羈旅十月,母親驚殘孤夢三百天。那種在陰鬱中等待陽光的日子,直教人心臟衰竭!
我們家斜對面周有任,在越南上空被越共飛彈擊落;我們家斜後面沈裕立,在越戰訓練中身亡。這些惡耗,左鄰右舍呼天搶地的號啕,像是 B52轟炸機,重擊著母親的心臟。
父親越南回國後,母親崩潰了!患了精神衰弱症,一度住進精神療養院。認識母親的人都知道,她絕不是愁來無端、纖細好夢的女人,只是她的心負荷太多的驚懼,她的肺吞吐太重的絞痛,她的腸蠕動太多的愁結,她累了,需要休息。
母親真是了不起的女性,她每天不斷告訴自己:「我有四個小孩要照顧,我不能倒下去。」她用自己的意志力治好了自己的病,她從無聲處聽到自己內心的驚雷:「既有肉身、就註定要承受與生俱來的千般驚擾。」從此在母親身上發生兩個重大轉變。
她心懷莊敬,堅定修持,一心禮佛。母親常去寺廟,她聽不到鏗然的晚鐘,但讓梵唄在心中吟哦!
另外,她發現意志力的驚人效果,深信境由人造。哥倫布是憑著信念發現新大陸,不是航海圖。母親成了我這輩子見過最具有意志力的人,她每天早晚集中念力默念,也許因為她是聾子,不受外界干擾,總是特別的專注肅穆。
民國七十九年,母親突然心臟病爆發,事前一點徵兆都沒有。醫師說母親活一年的機會只有一半,母親絕不相信,她說:「我會活到民國一百年,那年剛好我的長孫大學畢業。」
果然,母親雖然常跑急診室、數度住院,均化險為夷,其間染患肺結核,心臟痛楚不堪,她牙一咬就撐過去。醫生說以她的心臟指數13,只能躺在床上喘氣。但是母親逛街,偶爾還打場小麻將,常常吃館子,尤其圓山俱樂部,去了上百次,完全用意志力打敗醫學定律。
母親在醫院住了二百零六天,父親就在醫院待了二百零六天,從來沒有回家睡過一晚。其間父親一度累出病來,醫生堅持住院,父親不肯,因為沒人照顧母親。「幸好」這時我也累出病來,和母親同住雙人病房,這是榮總罕見的男病人和女病人同住一室。父親病房在中正樓,他不放心,每晚跑來思源樓我們病房睡。我將病床讓給父親,自己睡躺椅,心中百感交集。
今年母親住院,是情況最好的一次。這次的問題出在插氣管和胃管,母親執意拒插,認為還沒到這種程度。插上管子後,母親親書:「我不想活了!」當時心中一驚,母親靠的就是意志力,沒意志力就完了。教師節早上四時,母親寫:「插管子好痛苦,我不活了,饒了我吧!」一小時後就失去了脈博和心跳。
母親一生不菸不酒不應酬,沒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所以她絕非死於「充血性心衰竭併心因性休克」。她的心臟從不遵守七十二跳的標準限速,血液總是激湍洪波的兇猛超速。為了父親,她的舒張壓和收縮壓從來不肯乖乖就範,她的心臟吃足了苦頭。
用這一篇文章,來做為母親的病歷表,述說一顆心臟的故事,寄人子之悲念。
「高血壓性心臟病無充血性心臟衰竭」的推薦目錄:
高血壓性心臟病無充血性心臟衰竭 在 蘭萱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2/09/06 (三) 我們和地球的健康(潘懷宗教授)
主題:《心臟病高危險群及健檢方式》
◎標題:Family history foretells early heart disease
網址:http://www.reuters.com/…/us-family-history-foretells-early-…
◎標題:Family History of Premature Death and Risk of Early Onse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心臟病的高危險群:
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已經確立了幾項與冠心病有關的危險因子,危險因子數量越多,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就越高。影響冠心病的危險因子中,通常可以分為兩大類:無法改變的因子、可改變的危險因子。
◎無法修正的危險因子:
1.年齡: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或提早停經且無接受動情激素補充治療者為危險族群。
2.性別:男性罹患冠心病的風險遠大於女性,性別的差異對於冠心病的影響
3.遺傳:有家族遺傳性的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為冠心病的風險因子,一等親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相對得冠心病的風險則提高2至12倍;一等親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越多,或一等親在越年輕時發病,則風險就會越增加。
◎可修正的危險因子:
1.高血壓:長期偏高的血壓值會增加心臟及動脈血管的負擔,導致心臟和動脈血管的功能逐漸下降,容易引發中風、充血性心臟衰竭、腎衰竭、冠心病等併發症。當高血壓與肥胖、吸煙、高血膽固醇或糖尿病並存時,冠心病的風險會更加倍。
2.糖尿病: 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已指出糖尿病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尤其對於冠心病症狀的影響極為嚴重(Grundy SM, 1999)。
3.血脂異常:膽固醇過高,罹患心臟疾病的機會比普通人多三倍:因為體內過多的膽固醇會積聚在血管內,使血管日漸狹窄,妨礙血液流通。動脈硬化症發生率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成正比關係,而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呈反比關係。
4.肥胖:此情形容易有血脂異常、高血壓,進而引發冠心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並且有很高的死亡率,在美國佛明罕心臟研究中(Framingham heart study)已明確指出肥胖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ㄧ。
5.吸菸:吸菸會使脂肪積聚、血管閉塞,減慢血液及氧份循環,最終導致血管壁變厚及變塊狀,誘發冠心病及中風。因為吸菸 而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在流行病學的研究早已被證實,吸菸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是未吸菸者的2-4倍,罹患中風的風險是2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資料顯示,25%冠心病的死亡是由於吸菸所引起。
6.壓力:過度的工作負擔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惡化,造成冠心病等心血管症狀,進而使患者死亡的一種社會醫學現象。但近年來的過勞死大多不是屬於肉體勞動的工作壓力型態,而是屬於精神上的負擔或超時工作的工作壓力類型。
7.缺乏運動:美國ATP Ⅲ已將缺乏運動名列為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之ㄧ,屬於可以變動的危險因子,且會間接的影響其他的可變動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主要是因為運動會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改善胰島素的敏感度,而且會鬆弛血管、降低血壓、減輕體重。
8.檳榔:很多亞洲國家嚼食檳榔的情形很普遍,尤其是印度以及台灣。檳榔已在很多研究中被證實會造成喉癌、肺癌、口腔癌、肝癌、胰臟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也有可能導致糖尿病、肝硬化、代謝症侯群、肥胖,造成的毒害屬於全身性。在近年來的研究中發現,檳榔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已被視為一項重要的危險因子。
9.飲酒過量:男性每天飲用酒,換算成純酒精量最好不超過30克,女性則不可超過15克。以男性為例,如果飲用酒精濃度是4% 的啤酒,飲用量不可超過750 毫升;酒精濃度是10% 的葡萄酒則不可超過300毫升;而酒精含量是40% 的烈酒,則不可超過75 毫升。若飲酒量超過上述標準,則肝臟疾病、惡性腫瘤、胃潰瘍、心血管疾病的罹患機率會大幅地增加。
◎篩檢建議與流程:
一. 高血壓
1.篩檢工具:問卷及透過水銀血壓計或經過校正之電子血壓計進行高血壓篩檢
2.篩檢程序:大規模篩檢,若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則轉介至醫院進行確診
3.篩檢對象:20歲以上民眾
4.篩檢間隔:每年進行一次血壓測量
5.篩檢場所:社區
二. 高血脂
1.篩檢工具:透過抽血篩檢
2.篩檢程序:進行社區式大規模篩檢,如膽固醇≧240mg/dl、三酸甘油酯≧200mg/dl、
3.高密度脂蛋白<35mg/dl、低密度脂蛋白≧135mg/dl需轉介至醫院進行確診
4.篩檢對象:20歲以上民眾
5.建議篩檢間隔:至少每五年進行一次血脂測量
三. 高血糖
1.篩檢工具:透過檢驗空腹血糖篩檢是否有高血糖
2.超過45歲者,全民篩檢,如果篩檢結果正常,應每隔3年再篩檢一次
3.小於45歲,若有下列危險因子,至少每三年檢查一次血糖
(1)肥胖:超過合理體重百分之二十或身體質量指數大於等於27kg/㎡
(2)家族史:一等親有糖尿病史
(3)高危險族群:亞裔、非裔、西班牙裔美國人,太平洋島嶼土著或美洲土著
(4)曾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產下超過四千公克嬰兒之婦女
(5)高血壓(大於等於130/85mmHg)高密度膽固醇小於等於35mg/dl和/或三酸甘油酯大於等於250 mg/dl,曾檢查過有葡萄糖耐性不良或空腹血糖異常之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