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峯神宮供奉著大魔王、貴船竟有詛咒怨靈?日本京都「六大靈異地」,你敢去嗎?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我發誓,我們今天的日本主題旅行,絕對會進行到「地獄」的部分!不然我請100份雞排!這一趟文化研究式「死亡」之旅,終於從古墳時期到平安期,就在上集,我們從小松和彥的民俗學觀點,為「#京都魔界」下了操作型定義:巨大的封魔都市計劃,為一条橋、深泥池、鐵輪井戶、貴船神社的妖魔鬼怪,鋪成順理成章、自成邏輯...
魔界地點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魔界京都」的旅行方法論 | 李長潔 feat. 黃采瑛 👹
.
京都是一個相當值得研討的城市。這具有奇特魅力的城市,是日本最多外國光觀光客拜訪的地方,而台灣在2013年廉價航空市場興起,與近年社群媒體的快速發展後,京都也成為台灣人觀光旅行的首選之一。此外,京都特殊的歷史與文化位置,亦匯集了各種類型的研討與創作,光是以「京都」為題的中文旅行書籍、藝文創作,便有百餘本。
.
可見,京都在長遠的發展過程中,已然成為一種「#理念型」(ideal type),其富含文化生成的運行軌跡。我以自己同時身為讀者、研究者、旅行者、觀光客的多重身分,試圖對京都提出更豐富、多元的閱讀。其中,「#魔界京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旅行主題,在文化研究者小松和彥對京都的大量民俗研究下,奠定一種京都的「#魔界觀」,透過空間與敘事交雜,深厚描繪京都的獨特社會—歷史樣態。
.
我們今天就跟著教育廣播電台「生活in design」的現場,與黃采瑛老師對談,一起遊玩恐怖顫慄的京都!
.
📌 #今天的節目有:
.
▶ 魔界之旅就從稻荷山開始
▶ 京都作為一種日本文化的理念型
▶ 我討厭京都,我喜歡京都
▶ 平安京的封魔都市規劃
▶ 京都的鬼門封—神猿之謎
▶ 小松和彥的民俗學與魔界觀
▶ 何時才會下地獄
.
📣#firsory 聽這裡 |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i9x27eutdtr0821v2ovdq64?ref=android
📣#spotify 聽這裡 |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3EvT3pmh1Aer0yhW2qVAL?si=s9JWc-_gQGCCms2s42TYMA
📣#kkbox 聽這裡 | 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LZHAhpGH5mFs0OP7mF
📣#appale 聽這裡 |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33-%E9%AD%94%E7%95%8C%E4%BA%AC%E9%83%BD-%E7%9A%84%E6%97%85%E8%A1%8C%E6%96%B9%E6%B3%95%E8%AB%96-%E6%9D%8E%E9%95%B7%E6%BD%94-feat-%E9%BB%83%E9%87%87%E7%91%9B/id1516956557?i=1000501298443
📣#教育廣播電台版 | https://reurl.cc/N6KQjn
📲#FB完整論述 |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40739372780348&id=208541192666847
|
\\ 完整論述 \\
.
▓ #鑲嵌在社會中的魔界
.
從風景的發生到聖俗空間的建立,京都進入到更緊密文化編織,是一種具有政治經濟學意義的社會鑲嵌。我將進入「魔界京都」這巨大的主題,是從小松和彥的文化研究中發現一條線索,所謂「魔」是政治上對空間規劃的隱密操作,其中還蘊含著許多元素:秩序、規則、區隔、競爭、扮演、模仿、經驗、轉化、認同、想像、連結,都與宗教式的社會想像密切相關。
.
▓ #超常序亂的知識論部署
.
這個城市的空間,透過各種魔的故事,連結與中介著聖/俗、日常/非常、有形/無形的經驗世界;「魔」是超常、亂序的知識論佈署,隱隱地指向對現有社會架構(環境、疾病)與政治權力(皇權、性別)的破壞、躁動、埋怨或是抵抗。
.
▓ #讓想像流入真實世界
.
而「幻」,則是魔實踐後的效果。幻聽、幻視、幻覺、幻想、幻境,超常的知識論框架著人們的意識,讓想像流入真實的疆界。所以我們看到安倍晴明手拈巫術,讓野史奇譚裡如萬花筒般斑駁華麗。時至今日,人們卻也持續地創造「幻」,Slavoj Zizek說我們的生活正歷經著前所未有的抽象化過程,不論是以數位化或市場關係的形式進行。透過大量的促銷活動、商品廣告、政治宣傳、大型藝術計畫、嘉年華巨型事件等,誘惑著我們投入「幻」,效果成為建構生活形式的最終抽象過程。
.
▓ #闇的旅行
.
今天談的旅行,透過觀光經驗與空間敘事,成為遊玩京都的「魔幻」的方式。京都魔界「闇」的巡禮,一探鵺池、太秦傳說、天塚古墳、蛇塚古墳、稻荷山、六道珍寺、接引寺、矢田寺、羅城門等魔怪空間,將成為一個造構京都的系譜。當道聖的桔梗花開啟之時,關於城市的種種都會陷入過往的幻境中,斷離當代之幻。
.
▓ #魔的詮釋學
.
我以魔與幻的主題,探索京都魔界地點,也解析幽靈、憑物、妖怪、鬼、或是各種傳說,除了從歷史-社會的文化脈絡切入詮釋外,也嘗試從敘事、故事的敘事分析方法來說明,所謂魔的詮釋,其精神架構的透漏,描繪了人心、人性、人間中的那些秘密與細節。
|
#參考文獻
.
1. 小松和彦, 赤坂憲雄, & 鎌田東二. (1988). 異界が覗く市街図. 青弓社.
2. 小松和彦. (1984). 憑霊信仰論: 妖怪研究への試み. ありな書房.
3. 小松和彦. (2000). 怪異の民俗学: 天狗と山姥 (Vol. 5). 河出書房新社.
4. 小松和彦. (1984). 憑霊信仰論: 妖怪研究への試み. ありな書房.
5. 丘眞奈美. (2012). 京都魔界紀行 (第 23 回) 山背国と古代ハイテク集団・秦 (はた) 氏の謎 (10) 終章 文化首都京都と秦氏. Schneller, (81), 44-47.
魔界地點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七月大吉] 代受地獄業火苦難的地藏😇🤗:京都矢田寺 / 李長潔
.
#盂蘭盆節 #魔界地點 #地獄
.
位在京都的繁華街道,三条寺町內,小區警局轉角邊,有一座被紅色燈籠與白燭火照的幽微的小寺院,「#矢田寺」是京都市內兩處象徵地獄的場所之一,另一個是在清水坂下「#珍皇寺」。矢田寺屬於淨土宗,是矢田山金剛寺的別院,主祭「#代受苦地藏」、「#生身地藏」。小小的寺內,滿是奇特的事物。一旁是以地獄受難為主題的繪馬,紅與黑的搭色,挺有設計感;毛茸茸的灰色小地藏,可以讓信眾購買後祈福,是地藏盆的作用(也可以當紀念品啦);主殿前掛著一口鐘,房殿裡頭有一尊古老又精美的地藏菩薩莊嚴地立著。這裡,是地獄寺院。
.
■ #象徵地獄的地方
.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京都會設置珍皇寺與矢田寺兩座象徵地獄的寺院?日本文化對「#亡者的力量」相當敬畏,死後的人往往被賦予強大的力量,足以定奪禍福。在飛鳥時代,由唐代中國傳入的盂蘭盆節,祭祀往者的民俗典儀冥契日本亡者思想,被日本社會吸納為重要節慶,也是在夏季的八月十四日左右舉辦。而兩座寺院的地獄象徵,則是從盂蘭盆節的祭祀亡者需求中逐漸發展出來。
.
相關史料對於矢田寺的描述,可以追溯找到平安時代的文人 #小野篁,他為朝廷要臣,風格叛逆,有「野宰相」的稱號。如果你有看《陰陽師》,就知道當時的京都有著風葬的習慣,基本上,人死後就移至蓮台野、化野、鳥辺野讓其風化,有時候,也會將屍體隨鴨川流下,形成京都城內的衛生問題。為了解決傳染病的衛生問題,空海便提倡火葬與土葬。而小野篁則參與鳥辺野地區的殯葬開發。
.
■ #迎鐘與與送鐘
.
因此,後人流傳,小野篁被閻羅王借調到地獄當判官。白天他任朝廷要職,一到晚上,他便從珍皇寺中的水井(冥土通いの井戸)進入地獄審閱人間。而每年盂蘭盆節則是地獄大放送,為了提醒亡者們可以返回人間,在珍皇寺內設「#迎え鐘」,當敲響鐘聲時,則表示地獄門開啟。身為閻王秘書的小野篁,在此時應該是忙翻了。
.
但有「迎え鐘」必定有「#送え鐘」,就藏在矢田寺中,看起來十分普通的小鐘,可以發出微小聲響,就是為了在盂蘭盆節結束時,要送走亡者而設置的鐘。矢田寺是小野篁的師弟滿慶上人所創,據說是根據小野篁在幽冥世界親見菩薩後的描述而雕刻出來的。而那個地藏菩薩就是主祭的生身菩薩,在重要文化遺產《#矢田地藏緣起繪卷》裡就繪製了,矢田地藏菩薩代受三熱之苦的犧牲過程。所以可見寺內的木雕地藏,周遭圍繞著紅色的火焰,這個矢田地藏的形象,深深地銘刻在日本的地獄思想中。
.
■ #日本的地獄思想
.
梅原猛在《#地獄的思想》(地獄の思想,1983)裡認為,地獄思想構成了日本的核心文化之一,而天台宗、淨土宗為地獄思想主要的培養者與推廣者,地獄思想逐漸滲透到日本人精神生活的深處,影響著哲學、文學、藝術等領域。地獄,其實就是「苦惱」的客觀化,即由苦惱構成的世界。梅原猛認為,日本人相當認真地面對苦惱,所以在長遠的文學史裡,追求地獄超脫、前往淨土時常是重要主題。這個矢田寺的受苦地藏,則象徵著凝視了人生中內心深處的陰暗面,以及對「生」的讚美(犧牲救難)。
.
我並沒有在象徵地獄的矢田寺感受到恐怖,反而有某種領略,遭逢苦難本是人生的基本架構,也不是好高鶩遠地追求對「無常」體悟,只是真誠地面對人生的「#愛恨交織」、「#生老病死」,不正也就是一種 #禪 嗎?
.
#魔界地圖:https://g.co/kgs/q2tvMN
魔界地點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好,我發誓,我們今天的日本主題旅行,絕對會進行到「地獄」的部分!不然我請100份雞排!這一趟文化研究式「死亡」之旅,終於從古墳時期到平安期,就在上集,我們從小松和彥的民俗學觀點,為「#京都魔界」下了操作型定義:巨大的封魔都市計劃,為一条橋、深泥池、鐵輪井戶、貴船神社的妖魔鬼怪,鋪成順理成章、自成邏輯的魔幻世界。
.
話不多說,本集就直接開啟魔界大門,由 #偽學術 的長潔與 #臺灣通傳智庫的黃采瑛博士,引領大家著魔幻視,一探京都的四個地獄,並且利用妖怪電車的「嵐山電鐵」,深度踏查京都「太秦豪族之謎」。地獄即天堂,日本佛教的地獄思想,其實帶來是對人世「無常」反思。
.
這將我的地獄連結到了姚巧梅老師的《愛欲京都》,在該書的女性書寫中,我讀到了愛與慾的本性,這正是真誠地面對「#愛恨交織」,謙卑地接納「#生老病死」。從京都旅行,看見人生。
.
📌 #本集的節目有
.
▶ 魔界與公共衛生有關?
▶ 京都的四個地獄
▶ 屬於地獄的「美食」—幽靈育子糖
▶ 嵐電的冒險—妖怪電車與太秦之謎
▶ 《愛慾京都》的人生案內
▶ 地獄即天堂
▶ 旅行作為一種方法
▶ 從旅行看見人生
.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ijz1it1fjgp0810fy2r6n32?ref=android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AN3Uf2iYKG3TBpyWMfvpf?si=2Pr8WRThReudR8GC7kGJqA
.
📣 #apple 聽這裡:待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Krw8-c79ubuoiKPOWa
.
📲 #FB 完整論述: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46380362216249&id=208541192666847
.
📣 #教育廣播電臺版: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2b/5fccf839a4224a0007c34aae
|
//// 完整論述 ////
.
▓ #京都的四個地獄
.
我們今天要談的地獄,在京都。從平安時代起,佛教帶來夜魔天的觀念,進而產生「閻魔信仰」,「閻魔注定三更死,並不留人到五更」的諺語更賦予閻魔(閻羅王)角色無上權力。對於常民來說,地獄是一種消極的、警告的道德判斷,這樣夾帶著恐怖氣氛的警世作用,強力地滲透於民間日常生活,成為東方文化中獨特的地獄觀。
.
在京都主要有四個地獄地點,其充滿冥界、冥土、閻魔、黃泉的話語論述:包含「都市的地獄寺院:#矢田寺」、「地獄通道:#六道珍皇寺」、「巨大閻魔王:#引接寺」、「地獄的景象:#西福寺」。只需要走完一遭,絕對能領略京都最幽冥的體驗。
.
▓ #地獄也是愛欲
.
延續著地獄,我想談談愛慾,某個程度上應該要很浪漫吧~ 不不不,它還是蠻可怕滴~ 恐怖的怨魂與幽靈在日本的歷史裡總是強大的。在稻岡彰的《怨靈史跡考》中,分析了平安時代初時期的「怨靈思想」,他從一個法文化史的角度出發,說明古代日本人如何運用「怨靈」敘事達成社會的秩序化。
.
在尚未「政教分離」的古時,民俗與國家緊緊相繫,怨靈通常始於政治權力的迫害,如菅原道真、崇德天皇,政爭敗者時常化身怨靈,目的在透過恐懼訴求,讓政爭對象失去正當性。
.
如果說,日本傳說中的男性怨靈反映的是,公共領域上國家層次的權力鬥爭,那麼,鬼故事中的女性復仇,則是再現私人領域裡個人情感的糾結游移。「鐵輪井戶」與「橋姬」兩則鬼故事,是女性情感的雙重體:「恨之魂」與「愛之魂」,我們看到了愛與恨的一線之隔。
.
而故事的發展地點,宇治的橋姬神社、京都五條的鐵輪井戶跡、京都山上的貴船神社,就可以說是這樣糾結情感的甜蜜又怨恨的個人處世象徵。
.
▓ #到處都是無常的感悟
.
本集總結在地獄與愛慾的「#無常」,想起每一段旅程,想起每一位旅伴;很高興我們可以陪伴著彼此一起走過,也感謝分離後所留下來的那些。留下甚麼,我們就會成為什麼。讀到《#愛欲京都》裡的這段:
.
「二十五歲那年春天,與母親一起出遊嵐山。站在渡月橋上眺望無邊春景,被遺世的靜寂深深地吸引,種下二度求學時選擇京都的種籽。如今,同遊的母親已作古多年,而我,也開始長白髮了。」
.
我不知到你怎麼想,總之在節目裡,我是感動到哭了。這是京都的旅行,這是人生的旅行。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
#冬季感傷
#厭世日常
魔界地點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清明節祭祖,每一位家人都貢獻了一些菜,因為叔叔做了道日式炸雞,我就想說來搭配個「塔塔醬」吧。突發奇想,不是說好要挑戰一邊做菜一邊講課,我們就趁機來試試看一心二用到底有沒有可能。(先講結論,炸雞配醬很完美,但我還是切到自己的手指了XD)
.
▓ 我的京都
.
在談姚巧梅的《#愛欲京都》前,我先談談自己的 #京都 #旅行。這幾十次的旅程總共分為「魔界京都」、「物的修辭」、「幻景街道」、「空海與最澄」、「致境」、「太秦之謎」、「聖與魔」等主題。身為一個觀光客,我的京都是有目的性的,京都城市的主題化,是觀光客凝視持續運作的結果。
.
▓ 姚巧梅的京都
.
但曾旅居京都的姚巧梅,《愛欲京都》展現出的則是一種日常生活與古都社會—
歷史脈絡的交織。你可以將《愛欲京都》當作「自傳」來閱讀,也可以將其認為是這個地方的「文學引論」,甚至是展開某種京都女性系譜的捲軸。後來我發現,就算我要很俗氣入世地將《愛欲京都》當作一本旅遊書,也是完全沒問題的(編者貼心地附上了書中提及的每個地點位置)。
.
結論是,邊講課邊做菜,真的很難。謝謝,下課。
|
#如果想要聽新書分享
#4月11日可以去微貳獨冊看看喔
魔界地點 在 NTW新台灣娛樂摔角聯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魔界的美女戰士「志田光」來問候各位NTW的粉絲囉!門票熱賣中!購票請見以下資訊。
【勝者為王】
活動日期》2017年12月16日(六)
活動時間》開場 14:30 比賽開始 15:00
活動地點》海天武道館(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二路228號)
《對戰組合》
<NTW無差別級王座防衛戰>
惡王Kazuya(王者)vs A-Yong-Go(挑戰者)
<特別雙打賽>
鬥魚、Riho vs 戰熊、志田光
<特別單打賽>
Buffa vs Sky
<NTW無差別級雙打王座.頭號挑戰者決定戰>
剛田魁、鬥鬼獒 vs Karas、Porco vs Saka、Black Ho vs Tori、真雙拳豪
*比賽為一本勝負
<特別單打賽>
刃白 vs Paksa
<特別單打賽>
Dylan James vs Heisenberg
《贊助單位》
・台北市體育總會戰鬥摔角委員會
《參賽團體》
・NTW 新台灣娛樂摔角聯盟(台灣)
・Gatoh Move Pro Wrestling 我闘雲舞(日本/泰國)
・魔界makai (日本)
・澳門摔角文化協會 (澳門)
《參賽選手》
1. 鬥魚(NTW)
2. Riho(我闘雲舞)
3. HEISENBERG(NTW)
4. Porco(Moon Circus)
5. 惡王Kazuya(惡王軍勢)
6. 剛田魁(NTW)
7. Tori(NTW)
8. Black Ho(惡王軍勢)
9. A-Yong-Go(Moon Circus)
10. 鬥鬼獒(NTW)
11. PAKSA(Gatoh Move)
12. Sky(惡王軍勢)
13. 戰熊(NTW)
14. SAKA(惡王軍勢)
15. 志田光(魔界)
16. 刃白(Moon Circus)
17. KARAS(自由籍)
18. 真雙拳豪(NTW)
19. Dylan James(MWA)
20. Buffa(MWA)
特約裁判
吉野惠悟(魔界)
《門票資訊》
指定席:1200元(第1至2排)
自由席:800元
《門票預售》
私訊NTW 新台灣娛樂摔角聯盟(fb.me/NTWwrestling)
電子信箱:NTWofficial@gmail.com
《付款、取票方式》
僅收現金,現場取票。
※如本活動因不可抗力之特殊原因無法執行時,主辦單位保有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