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才子(3) 黃子華
2021.3.10 正月廿七 春天到
第一次接觸到黃子華這個名字,大概是1995年。那年他和張達明搞《棟篤笑雙打》,我在溜冰場外看到演出海報,為鮮黃而雜亂設計的文字駐足了很久,怪雞難懂卻吸引了我這個小學雞的眼球。一年多之後,他再搞棟篤笑,我嚷著一定要媽媽買票帶我看現場,那次是《秋前算帳》。自此每逢他一有演出,我都會把握機會第一時間買票入伊館朝聖。他的前作無論是用VCD、LD、DVD還是往後上YouTube都總會不停翻看,老早在中三之前已把一字一句倒背如流。從捧腹大笑到笑無可笑,仍然將所有內容奉為人生格言,和朋友言談間總會以他的金句作結。當年有這般習慣,市面還未有他的金句集出現。
中五畢業時,同學們推舉我當謝師宴司儀,縮骨的我想到要求一位拍檔同台減輕負擔,幸運地讓我遇上好兄弟曹震豪 Wallis Cho 曹震豪。他和我從未同班,走在一起只為演出度稿,造就了我們往後超過廿年的友誼。我們以「棟篤笑雙打」為藍本,寫了很多笑話,最後的演出卻只是一個大笑話,場面尷尬不堪。難得全級同學老師們聚首食餐飯,卻被迫聽我倆廢話兩個鐘。現在回想仍感到怯疚,怪只怪「子華毒」中毒太深,棟篤笑並非人人能演的戲碼。
人大了思想變了,沒想到毒癮能有消散的一日。2007年,和 徐天佑 Chui Tien You 一起看《越大鑊越快樂》,表演完結離開會場我倆久久沒有對話。事後分析我當時認為子華實在走火入魔,「食人肉」的比喻過於偏激悲觀,在一半不懂一半不同意下,我開始慢慢放下這位多年的精神領袖。往後的《娛樂圈血肉史2》、《洗燥》、《唔黐線唔正常》,明明演出在紅館作為粉絲一定更為興奮,我卻選擇罷看。
其實漸漸和「神」關係疏遠早在《男親女愛》之時,已萌生去意。劇集故然精彩搞笑,他和DoDo姐的化學反應亦火花飛揚。耐何要「神」紆尊降貴淪為無記電視處境喜劇演員,心裡總覺得不太搭調。然後朋友間開始對《一蚊雞保鑣》的對白倒背如流,我便更加決絕離去。對!黃子華的電視、電影演出,我沒有一部喜歡過。他和陳淑儀、鄧偉傑的《男磨坊》舞台劇,深入探討藝術本質,倒是繞樑至今。後來知道他為演活長篇劇集《非常公民》「溥儀」一角,嘔心瀝血付出所有,作為演員的我聽後深生敬意。突然一天,看完好友 黃詠詩 的《破地獄與白菊花》重演,終於和他在後台門外相遇,然後我們用了一支煙的時間對著馬路聊天,感覺他真人更為消瘦憔悴。
最初迷上將他奉為「子華神」,相信只是為生活尋求一點快樂。後來才發現,黃子華代表了一種自由發表的精神。情況就如當年的戴安娜王妃,代表了屬於人民的一把聲音。言論和抒發自由是我們留在這個世界的原因,任何人或者力量試圖壓制或禁止,都必然是大錯特錯,注定會遭受天譴。原來子華能封為神,是因為他總比我們跑得更前更快。他先知先覺,在政權「收集說笑話的人」之前先行退場。慶幸自己有和Wallie入紅館看他《金盆𠺘口》,現在才知道原來是他真正的最後一次,亦明白再沒有任何論述比世界發展更為偏激悲觀荒謬。
#安早蓮娜歎杯茶
#銨珇
逢星期四出Post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900的網紅HowtinFlix,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黃子華做奸角好好睇 sosad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howtindog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owtindogs/ #howtindog #劉青雲 #吳倩蓮...
黃子華 1995 在 黃浩銘 Raphael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子華神,希望你可以幫吓這位工友!
//現年65歲阿雪自1995年起任職紅館外判清潔兼職工,但8月起不獲派工作。被觀眾辱罵發生後,紅館經理要求書面解釋。她在信中指,今年7月15日被編排在紅館66綠閘工作,當晚該處曾發生嚴重流水而需維修,因要吸乾積水,以免地滑,才可重開供觀眾使用,「但當晚為何不停有人屙在地上變成小水塘,便已即時清理,這是我工作範圍」。
阿雪指,當時散場後大約10分鐘,再去視察廁所情況,發現有一格又變成大水塘。「我就對住地下講,今晚D(啲)friends(Fans)吾(唔)乖,屙晒喺地下」。當完成清理後,門外有一名觀眾指她「咁無禮貎話我黃子華friends(Fans)」,聲言要投訴,阿雪解釋只是向着地面講,並非指她,「她就開口鬧我賤、cheap(低級),有幾次係鬧賤字,又話我咁cheap做哩(呢)D(啲)工」。
阿雪坦言,當時直認是低下層,「所以我便做呢D(啲)工囉!妳滿意啦!」其後有同事見她不停被罵,叫她先離開,「但她還跟着我,一路行一路鬧,你吾(唔)好走呀」。她在信末向所有清潔工被貶低致歉,「但如冇我哋這群人,就不知有什麼環境出現,在這觀眾口中清潔工人是cheap,便是鬧晒全香港所有清潔的工人,我真是大罪了!」//
黃子華 1995 在 溫水劇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嘔電傳真機:新港督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當時我已經是面對會考的青年人!親身經歷「收翻香港」的回憶還是很清晰。看到現在官方的文獻記錄多少跟記憶有點出入!所以決定分幾次談一談我的「回歸」軼事。黃子華在《秋前算帳》棟篤笑說過「全港市民熱烈慶祝回歸」都是假的,而「回歸」當初是叫作「收翻」的,「收翻」有被動的意思,而「回歸」卻有主動的意味。單是這個政治正確的官方改動已經反映了市民大眾的感受與官方有完全相反的落差。
嘗試以第一屆行政長官選舉為例說明一下當時的港中矛盾。選舉委員會是根據《基本法》附件一由中國政府委任。但由於第一屆的選舉委員會組成辦法卻沒有清楚訂明。而選舉委員會卻牽涉到最後一屆立法會十個議席,所以時任港督彭定康在未經北京同意下,設立了一個有100人的選舉委員會,並於1995年選出香港最後一屆立法局的十個議席。至1996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北京突然決定「另起爐灶」由全國人大重新籌組400人的選舉委員會,負責選出第一屆行政長官和取代最後一屆立法局而另設的臨時立法會。於是第一任行政長官由400人組成的推選委員會於1996年12月11日選出。當時由三位候選人吳光正、董建華和楊鐵樑角逐,董建華最終以320票「高票」當選。
這個過程現在看起來好像理所當然,其實當時的社會卻是爭議不斷。例如選委會以至董建華的合法性都被受質疑,因為當時中國尚未得到香港的主權,所以理論上中國政府的行為全無法理依據。所以當時香港的立法和司法機關更嘗試阻止這些中國單方便舉動。而「臨時立法會」就牽涉最後一屆立法會的過渡問題,情況更加矛盾和複雜。有機會日後再談。
而我最深刻的回憶就是第一次在電視看到「唱票」和畫「正」字點票。所謂的唱票就是在一個公開的點票情況下,主持人把得票者的名字宣讀出來 。 因為董建華以「高票」當選,所以主持人只好不停地用普通話宣讀董建華的名字。我個人就覺得相當滑稽;而在一般香港眼裡這更突顯了中國的落後。或許因為觀感問題「唱票」在之後行政長官選舉就取消了。
------------------------------------------------------------------
嘔電傳真機
記錄九十年代,記錄這新舊交替充滿矛盾的時空,記錄低網絡普及前的最後時光!
/// 如果喜歡,記得click入條link 同埋 share~
//// Line stickers 已經上架 https://goo.gl/1NM9dy
黃子華 1995 在 HowtinFlix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黃子華做奸角好好睇 sosad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howtindog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owtindogs/
#howtindog #劉青雲 #吳倩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