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週年 :回顧中國人赴美留學史
1978年7月某天凌晨3時許,美國白宮的電話驟然響起,總統吉米•卡特從睡夢中被叫醒。
電話來自北京,打電話的人是總統科學顧問弗蘭克•普雷斯博士,他正在中國訪問。 除了遇到危機,卡特擔任總統期間很少在半夜被叫醒。
卡特問,為什麼這麼早打電話?
普雷斯向他報告說,此時正和鄧小平會見。
卡特問,是有什麼壞消息嗎?
對方說,不是,他問了一個我無法回答的問題,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
“當然可以。”
“他問能不能派5000人。”
“你告訴鄧小平,他可以派10萬人。”
那時中美還沒正式建交,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沒召開,一窮二白的中國面臨著一堆亟待解決的問題。
“美國戰略智囊”布熱津斯基對鄧小平當時的做法很驚訝,他在回憶錄中曾發出疑問:把中國最聰明的孩子送到美國去,難道他不知道當時中美兩國生活條件的差距 嗎?
鄧小平不那麼認為。
早於這通電話的1978年3月18日,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開幕式上,鄧小平說:“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的先進 科學技術。我們不僅因為今天科學技術落後,需要努力向外國學習,即使我們的科學技術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也還要學習人家的長處”。 那一年的6月23日,針對留學生派出工作,鄧小平有說:“我贊成留學生數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學”, “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而且,派出 留學生“要千方百計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寬。”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開幕式上講話
那是一個一度封閉的大國,在特殊歷史時期再次推開國門。
此後,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湧動著中國人熱情、智慧和鬥志的留學大潮拍天而起,以不可阻擋的力量向海外世界卷去。
1978-1979 破曉
1978年12月26日晚八九點,小雪,一架飛機靜靜地停在首都機場停機坪上。 52名中年人穿著黑大衣和黑皮鞋、帶著黑色手提包,順序登上飛機,他們要途經法國巴黎轉機去美國留學。 當時,中國經濟落後,外匯奇缺,這麼多人一共就只有50美元,被領隊揣在兜里。
彼時的中國,剛剛開始從革命的狂熱中醒來,貧窮如一根芒刺穿透剛剛甦醒的肌膚,讓人感覺疼痛。
1978年12月26日,首批52名赴美留學人員到達美國
登上飛機的一剎那,這52個人還有些恍惚,在此之前,沒有一個人想到自己能得到去美國的機會。 這是因為,很多人來自“剝削階級家庭”,這種包袱彷彿也有萬鈞之重,足以影響一個人求學的自信心,甚至將他壓垮,大家因此也心有餘悸,害怕萬一去了,國家 的路線改了,就倒霉了,要么回不來,要么回來了又要被戴帽子。
教育部告訴他們,這是國家的需要,是鄧小平的命令! 到美國去學習他們的科學技術,回來給國家做貢獻,這樣大家才得以安心。
1978年12月底,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在人民大會堂為首批52名赴美留學生送行
柳百成,第一批出國留學52人的總領隊,在停止教學的日子裡被打發到鑄造車間勞動,他白天扛沙子,晚上堅持閱讀英文專業書籍,邊看邊做筆記,筆記本積累了一尺多 厚。 開始第一批留學生選拔時,他已經45歲,當時機械工程系分得了一個名額參加清華大學的選拔,系主任親自面試,他得了第一名。 接著學校、教育部也組織了統一考試,他連闖三關後最終入選。
1978年12月26日,飛機萬里西行,滿座的中國學者難抑心中興奮,當時大家對美國就像對月球一樣陌生。
這52名公費留學生學成後,悉數回國,成為了各個領域的佼佼者,個人命運的軌跡也因此發生急速轉折。 1981年初,柳百成回國。 當年清華赴美的9人中,如今已有3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 柳百成也在促進信息化技術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上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使愛國奉獻、報效祖國的夙願得以實現。 改革開放確實為知識分子帶來了春天,使知識分子有了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平台。
52名首航留學生名單
1980-1983:生長
70年代末的中國留學生所學專業主要集中在科技領域,而到了80年代,更多的留學生選擇了經濟學、企業管理等專業。 這種微妙的變化跟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分不開。
52人去美國留學的次年,中美建交。
在金門島,聽到這個消息的27歲台灣陸軍連長林正誼,站在一塊巨石上,凝望著對岸,內心正翻騰著大海一樣的波濤。 林正誼當即判斷出,腐敗的國民黨當局“反攻”大陸是零概率事件,日後的中國一定會更加開放的走向世界舞台。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他悄悄下水,遊了三個小時後到達大陸,隨後就讀於北京大學經濟系,林正誼還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林毅夫”。
1980年,還在北京大學讀大三的22歲青年易綱被派往美國學習經濟及管理,初到時,他揣著2美元,一邊留學一邊靠給學校食堂洗盤子賺生活費。 兩年後,林毅夫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看中,推薦到芝加哥大學學習農業經濟;曾睡在易綱上舖的海聞從北大畢業,但沒能拿到公費留學,只能 考慮自費,他騎著自行車往返於學校與北京圖書館,從北圖抄寫下美國大學的地址,一封封信寄向美國,最後被加州長灘州立大學錄取,成了改革開放後北大“自費出國 第一人”。 10多年後,這三個命運軌跡若即若離的海歸聚在一起,創立了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也就是後來的國家發展研究院。 從創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留美、留英學者加入其中,他們認為這是研究中國問題最好的地方。
1994年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成立初期合影(左起:張帆、易綱、林毅夫、德懷特•帕金斯、帕金斯夫人、海聞、余明德、張維迎)
1984-1991:大潮
80年代的中國依然不富裕,但改革開放無疑給予了人們通向未來的信心。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商品經濟”的合法地位被確立,無數願意用雙手創造財富的人一頭扎進神秘莫測的“海”,開始了一場改變命運的探險。 社會大環境在不斷改變,國人生活的細枝末節也在悄然變化。 “板磚”單卡收錄機、鄧麗君在甜柔的歌聲,崔健“平地一聲吼”,一首《一無所有》,爆炸型的燙髮, “離經叛道”牛仔褲、T恤衫……
在那個特殊的新舊交替時期,長時間的精神壓抑之後,國人發現所有的事物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鮮,而被新鮮事物包圍的自己是從未有過的年輕!
當時,倍感年輕的還有中國的企業,1984年被很多人稱為“公司元年”。
越來越多不甘庸碌的人,用“下海經商”取代了“拿鐵飯碗、掙死工資”,一大批日後馳騁一時的公司,諸如“海爾”、“健力寶”、“蘇寧電器”、“聯想 ”、“万科”等得以誕生。
同樣是在1984年,留學這件事也迎來了大潮,這一年,國家頒布了《國務院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打開了人們自費留學的渠道。
龍門陡開,江鯽飛躍,此後積壓了十多年的人才狂潮再次噴湧! 中國留學生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激情、勇氣和夢想去往世界各地。 他們看起來有點“狂”,但“狂”的很有底氣。
1985年,吳鷹做了一個艱難的選擇——從待他不薄的北工大辭職,考入美國新澤西州理工學院,帶著一箱行李和30美元,隻身一人來到美國攻讀碩士學位,十 年後,他創辦UT斯達康公司,靠一種叫“小靈通”的電信產品聞名一時。
他們用一種非常艱苦的過程證明了自己的堅韌。
出身於陝西西安的張朝陽在考取李政道獎學金時,對手是祖國各地的700名尖子生,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最終,他成為被選中的100人之一。 後來有人問成為搜狐掌門人的張朝陽:“在面對風險投資時心理壓力能不能承受?”他回答到:“這些壓力比起我在清華參加考試的時候的壓力要小得多。“
1986年,閻焱、熊曉鴿、張朝陽、張亞勤去了美國。
1987年,徐小平先去美國,再到加拿大,刷了很久的盤子,田碩寧也在這一年去了美國,之後成為亞投行第一任行長的金立群則赴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系研究生院進修 。
越來越多的青年奔向國外。 僅在1985年底,出國留學生的總人數就達到3.8萬人,其中自費留學生7000人。 在之後的十多年間,這些人中的很多人都將回到中國,政界、學界和商界都將不乏他們的身影,中國未來的新技術、新理念和IT產業等將由他們擔負支柱。
這些後來中國各領域的“領航者”,此刻都默默地奔波在各自的留學之路上,誰也不會想到,時代會在某個瞬間猛一轉身,把聚光燈打在他們身上。
4、1992-2002:激盪
跟80年代的“浪漫”有所不同,90年代日漸商業化的時代特徵,讓中國不再像過去那樣充滿神秘感和難以琢磨。
不過,在意識形態領域,兩種不同的聲音仍然在隔空交鋒。 如果僅僅從報紙上的爭論來看,1991年的中國瀰漫著改革是姓“社”還是姓“資”的硝煙。 而事實卻是,爭論如江面上迷眼的亂風,實質性的經濟變革卻如水底之群魚,仍在堅定地向前遊行。
1992年鄧小平南巡,一系列講話的核心其實是對無所不在的意識形態爭論給予了斷然的“終結”,改革開放新一波的浪潮由南向北,在經濟上形成了強烈的號召力。
很多國人都從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機,很顯然,一個超速發展的機遇已經出現。 這時候,需要的就是行動、行動、再行動! 此後又出現了一波辦公司熱。
“海歸”也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部分,與經濟加速相對應的,是留學政策的進一步鬆綁,“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被確立為留學海歸政策的指導思想,這一掃80 年代末一度對留學政策有所收緊的陰霾,給留學潮又加了一把火。
於是,雄心勃勃的人都琢磨起留學來:從商的,想到海外賺得第一桶金;搞文化的,一心盼著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演藝明星們,也開始惦記著衝進好萊塢、 百老匯。 有人甚至帶著“外國月亮比中國圓”的幻想,盼著盡快走出國門。
1993年,一部叫《北京人在紐約》的電視劇火爆全國,將出國熱真切地展示在每一個中國人面前。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片中,姜文扮演的音樂家王啟明,在紐約無論如何 掙扎都無法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最後成為了一名商人,這是那一代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模板。
《北京人在紐約》劇照
借助一股股留學潮,有人懷著各種想法趕赴世界各地,也有人正從世界的某個角落匆匆趕來。
中國的改革開放1992年之後進入黃金盛年,互聯網這項科學技術正在太平洋彼岸落地,開始商業化,展現其迷人的魅力,中國也正迎接這一股互聯網衝擊波。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中國互聯網大潮中,“海歸”們也在這一時期鬼使神差地入局。
1995年,走下飛機舷梯的張朝陽感到一陣寒意,他搓了搓手,拎著兩個手提箱向機場外大步走去。 多年的美國生活,讓張朝陽有了“小布爾喬亞式”的審美,扎小辮,POLO衫,戴墨鏡,而迎接他的,是一片未知。
1999年國慶,大家的名片上開始印e-mail地址了,街上有人穿印著“.com”的T卹了,李彥宏斷定:互聯網在中國成熟了,大環境可以了。 於是,他決定回國創業。
同年,陳一舟與兩位斯坦福大學校友楊寧、周雲帆回國。 此前他們曾一起回中國轉了一圈,得出一個結論: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地方都在這兒了,不來這兒,去哪兒呢? 後來他們創辦了一個叫ChinaRen的公司,也就是後來的人人網。
儘管有著諸多不如意,對未來的生活也沒有全然把握,但他們還是回來了,理由只有一個:在美國雖然拿著高薪但找不到自我,不如回國創業。
接下來的時光裡,每個行業都將被“互聯網思維”攪個天翻地覆。
儘管各種優秀“海歸”或出於夢想,或出於商機選擇回國,但這也難以掩蓋這一時期中國大量的人才流失,2002年,也就是中國被世界貿易組織接納的次年,出國與 歸國人數之比一度達到了6.94∶1,也就是說,每7名中國留學生中僅有1人回國!
5、2003-2018:歸來
進入新千年,一切都變得很快,“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成為這個時代最強有力的註解。
出國留學的方針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自費出國留學限制被徹底廢除,工牌出國留學政策在培養高層次留學人才方面持續發力,吸引留學人員尤其是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為國服務所 採取的政策不斷健全,出國教育效益極大增強。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發布,堅持“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方針。
與蒸騰上升的綜合國力相對應的,就是此階段滾滾洪流般的留學潮,中國已悄然成為全球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之一。
擁有更多選擇的學界精英和商界大佬,選擇將孩子送出國去,出國留學逐漸呈現出了低齡化的趨勢。
前首富王健林在兒子王思聰兩歲時選擇將他送到國外上寄宿學校,從新加坡Swiss Cottage小學,到英國溫徹斯特公學,再到倫敦大學學院哲學系,王思聰一路在國外接受先進的教育 ,養成了張揚的個性。 同樣是前首富的劉永好,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1994年,劉永好將女兒劉暢送到美國西雅圖小鎮女子學校讀高中。
出同樣的選擇的,還有很多企二代。 娃哈哈二代宗馥莉就讀於佩珀代因大學;碧桂園二代楊惠妍就讀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聯想柳傳志的女兒柳青就讀於哈佛大學……
此階段,不僅精英人士、商業大佬選擇送子女出國,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也加入到送子女出國的隊伍中。 2018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了60萬。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了回國。 從2003年開始,中國出國與歸國人數之比不斷縮小,2010年為2.11:1,2015年為1.28:1。 少數人的選擇成了多數,近五年來回國人數占到了出國總量的70%。 更重要的是,歸國者中,精英大有人在!
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發布的調查,海歸創業集中於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在海歸創業者中,58.3%擁有個人專利,65.9%從海外帶回了技術,絕大多數處於國際先進和國內先進水平 。 相對早年的迅速復制海外商業模式,近兩年的海歸技術人才在生物製藥、AI、新材料等技術創業領域扎堆。
國外很多國家的條件還是比中國好,為什麼選擇回國?
回答歸結起來無非兩點:除了中國的機遇,還有國外的天花板。 很多技術人才直言“在美國,華人技術人才能躋身管理層的不多,可能會一直寫代碼。”
2017年初,被稱為“矽谷最有權勢的華人”的微軟前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歸國,成為新版精英歸國的代表。 這些歸國精英或直接投身到創業大潮中,或加盟大互聯網公司任高管,或致力於開拓國際市場。 除了商業精英,還有一批國際公認的科技大咖歸國。 2008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建係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和講席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施一公做出了回國決定,哈佛八博士王文超、張欣 、張鈉、王俊峰、劉青松、劉靜、林文楚、任濤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
西方媒體評價: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如此重視吸引流失在外的人才回國。
改革開放40年,歸國留學生與鄉下知青、高考學子、下海闖蕩的商人和進程務工的農民工一起,成為推動中國崛起的重要力量。 40年中,這群中國人“晴天搶幹,雨天巧干,白天大干,晚上加班幹”! 不知不覺中,世界卻驚奇不已,一個曾經落後的中國,經濟總量已成為世界第二。
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青年學子負笈海外、勵志報國的40年,是中國教育學習、借鑒、赶超的40年,是從人才輸出到人才回歸的40年。 與此同時,這支源源不斷的留學大軍為中國的社會經濟建設輸入了不竭的新鮮血液,拉近了中外教育、科技的距離,推動了中外人文交流,提升了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 力。
40年歸來,當年第一批的出國留學生已經白髮蒼蒼,他們作為中國留學歷史變遷的見證人,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科技發展、經濟騰飛。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留學的歷史不斷變化,不變的,是千萬萬萬像他們當年一樣奮力奔跑的人
「黑天使鞋帶綁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KeyKey洪什麼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Yeezy 350鞋带怎么绑才更与众不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你跟上潮流了嗎?最新的綁鞋帶方式趕快學起來『Yeezy X ... 的評價
- 關於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Yeezy 350 KAWS 鞋帶綁法一學就會 這個鞋帶繫出來感覺自己 ... 的評價
- 關於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nmd v2鞋帶綁法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8月 的評價
- 關於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潮流鞋帶綁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潮流鞋帶綁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潮流鞋帶綁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KeyKey洪什麼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她只是漂亮而已阿,也沒什麼
明明這個就很難了!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不論是真實世界或虛擬網路世界那些所謂的女神、網美,不少人都會來一句,『她只是漂亮而已啊,也沒什麼!』
當然內涵也很重要。但是憑良心講,要成為一個所謂的女神(靠P圖的不算喔),那真的是一條無法回頭的荊棘路!而且也不是光靠富裕就辦得到,除了金錢,要能夠成為一個女神,付出的血淚與心思實在是很龐大的啊!
說回我自己,我雖然不是那種得天獨厚,『連呼吸綁鞋帶挖鼻屎都是幅畫』的等級,但興趣也好、過往工作需求也是,我自認全身從頭到腳的自我審查也算是頗錙銖必較的!
不用太精細,我只是隨便統整了包括我自己與身邊女神們最講究之處,精選10項,各位看看有沒有共鳴!
1. 頭髮:
髮量適中要篇多,髮質柔順但又不想太塌,髮際線要讓臉型看起來精緻,蓬鬆蓬鬆的睡醒乾爽感很重要!
2. 肌膚:
不只臉的,女神們連屁股微笑線都要細滑。我本身則是很在意腳後根有沒有死皮,夏天每周都做2-3次全身去角質,包括膝蓋、手肘,&該邊!
3. 妝容:
基本的就不用說了。女神從底妝前的潤色(可以改變肌膚色調)、完妝後的定妝、到 “搭配每天服裝風格要有不同眉型” 的技巧,都是勝出的原因。我個人是蠻會利用陰影與打亮讓臉更鵝蛋與3D。
4. 身材:
現在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好混,瘦一點就叫做身材好了。纖細還不夠,還要有線條,川字肌,屁股圓翹,下腹平坦,肩膀要薄。你看IG那些女生們,很多還要是媽媽,不給人活的媽媽族群。
5. 指甲:
定期做手腳光療已經是不用拿出來講了,隨時手指緣沒有死皮更猛!我個人是連 “手腳指頭關節容易黑” 都會計較的人,每天洗澡都會拿 “磨砂搓棒沾乳液” 搓指頭關節!(而且關節上不能有毛,要拔除)
6. 筋骨軟:
妳們有覺得,沒有搭配運動的女神就不是真女神嗎? 說也奇怪,當今線上那些漂亮網紅,除了BODY & FACE以外,筋骨還很柔軟,吊在空中把自己凹成嫦娥的空中瑜珈根本家常便飯。(然後下一張是剛跑完8K的照片)
7. 種睫毛:
我身邊要好的女生,十個女生有六個定期種睫毛。好,這也沒什麼,但就是有朋友連下睫毛都會養護,連下睫毛都種好種滿,隨時隨地女神降臨!
8. 妊娠紋/橘皮:
在真正的女神身上,不太容易發現這些!因為她們都有打音波,畢竟這些光靠運動是無法完全根除的。我有朋友的肚皮在生完兩個之後還是光滑緊緻,因為她定期打腹部音波。(不過這項有點作弊,因為要資本雄厚一些才搞得定)
9. 會煮菜:
當今會下廚沒什麼了不起了!還要會擺盤!IG裡面很多妳以為『她只是漂亮而已』的女生,每天的三餐紀錄即使是在家的,也弄得美侖美奐、簡直莫名其妙!
10. 會拍照:
總結來了,承上面九項,女神們除了肉體完美之外,很多都還具備拍照sense!很會被拍,也很會自己擺拍!(擺設小物拍照) 如果少了這一項,女神就只是活在民間的天使、鄰家女孩而以這樣。
寫不完啦,還有髮香、體香、牙齒等等的都市女神傳說...
本篇起源是髮品 #ChristopheRobin 的邀約,但因為這品牌的名聲響亮&神奇功效眾所皆知到我不用擔心,所以前面我可以自顧自地講自己想講的。
講回女神們的頭髮一事,真的,他們家那隻明星產品 『海鹽洗髮』當真可以讓扁塌細軟髮,洗完吹乾瞬間化身『鬃獅狗』耶!然後,因為有在追求蓬鬆的人,尤其夏天都會擔心使用護髮產品又讓頭髮塌下來而不敢用潤絲,因此蓬鬆歸蓬鬆,但髮尾又很乾!
所以你就要搭配又會蓬鬆、又會柔順、髮尾不會乾燥的護髮素。Christophe Robin今年夏天新推出的『礦物柔順淨化護髮素』就可以做到!
>>海鹽舒緩頭皮潔淨霜
(明星商品,港台都簡稱它“海鹽洗髮泥”)
24小時內達到理想的頭皮油脂平衡及保濕度,使用後立即感受效果,且效果長達四天。(一週使用1-2次,使用時可直接當洗髮水)
>>礦物柔順淨化護髮素 (今夏新品)
透明無色狀,質地輕盈,預防髮絲打結,但又不易扁塌 (油性頭皮很多人不敢用護髮素但髮尾又乾,很無助)
///哪邊買?///
香港台灣都是 #1010hope 代理的。 10/10 HOPE HK 10/10 HOPE
{香港專屬活動}
還是不清楚自己的頭皮性格?
***來這邊可以自己線上免費檢測:
http://bit.ly/2LHg6j1
OR
***30/6月之前,預約到1010HOPE門市做諮詢分析,並獲得專屬的推薦產品試用裝5件。(也太好了吧)
香港門市一覽: https://hk.1010hope.com/store
台灣門市一覽: https://www.1010hope.com/store
搭配圖片是我使用以上兩項商品,吹乾之後沒有再上任何造型品的模樣。
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南方手記 03/06 ❹ 狗尾巴
我們都是篤信法治的人。在各自工作時,《憲法》說他不是我的上司,行政院長才是,所以對於國事,他不找我,我不找他。
至於朋友之情,國事當前,自然封箱冷凍。所謂「大夫無私交,春秋之義」,就是說,為了嚴守公私之界,這個朋友暫時不要了。
一起工作三年,不曾在公事之外見過面。2014年12月,我決定自我「失業」之後,他還在那深院裡熬夜打工,不見面,不打電話。公私之分明,以身實踐。真是等到兩人都「失業」之後,多年封箱朋友首度相聚,我也首度破戒寫他。
我們的話題還是嚴肅的。晚上談的多半是歷史和國際情勢,尤其是抗戰史和台灣史各個逐漸冒出的新解釋、新發現。也談數位化如何改變了社會的原有秩序和價值。兩岸的未來、避免戰爭的努力,更是我們共同關切的大主題。話題沈重,但是陽台上有桂花的清香飄來,腳邊有貓咪在來回磨蹭,街上傳來鄰人的桑麻話語,這還是「失業」後才可能享受的「普通人」時光。
多年未相處,也有些全新的發現。譬如說,啊,原來他也愛貓。一個人愛不愛貓,在他彎身的那一刻,全部洩漏,身體的每一寸柔軟與否,假不了。
譬如說,原來他也愛樹。看參天如雲的吉貝木棉,他和我一樣,傻瓜似地張大嘴巴仰頭看天,一粒果子突然從高空墜落,差點掉進嘴巴。
然後我們封凍多年的「友情毒箭」萬箭齊發。他和東港溪畔養牛的農人關心問價時,一隻牛突然跳上另一隻牛,我脫口說,「哎呀,打架了...」
他笑不可遏,笑到彎腰,毒舌嘲笑:「你的知識水平還是國中程度,跟以前一樣...」
我也不是沒有機會回箭。到佳興部落準備去看排灣族雕刻家卡邦時,他突然發現自己一隻手滿手黑油。
哪裡來的機油啊?
原來這傢伙把一塊巧克力糖塞進牛仔褲口袋裡,屏東的溫暖把巧克力溶成一整個口袋的黑油,他的手變成油亮亮的黑手;詫異看自己手的表情,像一個五歲的小男孩。
「好棒啊,」我說,「抹臉上吧?我幫你拍照!」
他當然不幹。借了民家的水龍頭,洗手。
早上出門時在板凳上綁鞋帶後他端坐凳上,我瞅著他訕笑:「嗯,你的坐姿完全是福德正神的坐姿!」
福德正神就是土地公,脊椎挺直正坐,兩手端放膝上。
他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好笑,突然反問,「福德正神叫什麼名字?」
看我瞠目結舌,他得意了:「姓張名福德,周朝人,生於周武王二年。」
我認真跟他建議:「先生,你應該出兩本書。一本賣不出去的『冷知識』,一本笑不出來的『冷笑話』。」
我失業了我自由。他失業了他不自由。制度的規定,失業後的八年,他到任何地方都不能脫離一大群隨扈的保護視線。
「天哪,這世界上還有誰願意和你做朋友?」我強烈不滿,「帶你出去玩耍就得帶一群人出去玩耍,這玩什麼玩啊⋯⋯」
體制終究必須尊重,但我堅持自己開車,他坐我的車。「今天我是接待一個朋友,不是在接待誰。」不行,違反規定。好吧,就做個樣子吧,代表自由。
於是,就拍張照吧:失業部長駕車,失業總統坐旁邊,別人坐後面的大位。我這一隻「狗尾巴」帶著狗的頭跟狗的身體一起出門玩耍,這隻狗身體還特別長,應該是臘腸狗;真是狗年狗運狗旺旺。
晨走的盡頭就是一座土地公廟,裡頭端端正正坐著福德正神。我們在廟前恭恭敬敬鞠躬,他撫掌低頭說: 「祈願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廟前榕樹下有老者閒坐石椅,溪畔草叢裡有白鷺拍打黃牛,大武山頭的初日射出光芒照亮了草原。我看著他虔誠的背影......
我們去看文心蘭產業。文心蘭是當初ECFA簽訂時早收清單項目之一,他關心後來的發展。竹田的天使花園在解說完產業狀況之後,讓我們到園裡學習剪花。我把剪刀交給他,說,「我剪一束給我自己,你剪一束給那個不讓你吃太多紅豆餅的親愛的美青。」
(美青你收到花嗎?他沒打瞌睡丟在高鐵上吧?)
..........
寫「失業遊記」期間,臉書湧進數千對我毫無興趣、完全衝著他來的粉絲,很沒意思。好啦,寫完了,不再寫他了—-比他有趣的朋友多著呢。如果只是對他有興趣,現在可以解散了...
天長地久 龍應台
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你跟上潮流了嗎?最新的綁鞋帶方式趕快學起來『Yeezy X ... 的推薦與評價
【Yeezy 350 v2 x Kaws 鞋带绑法 】撞鞋不可怕, 鞋带 系成一样的更可怕!!! | Yeezy 350 鞋带 怎么绑才更与众不同??? imeazy6. imeazy6. ... <看更多>
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Yeezy 350 KAWS 鞋帶綁法一學就會 這個鞋帶繫出來感覺自己 ... 的推薦與評價
Yeezy 350 ❌ KAWS 鞋帶綁法 一學就會✊ 這個 鞋帶 繫出來感覺自己又擁有一雙新鞋!快學起來. ... <看更多>
黑天使鞋帶綁法 在 Yeezy 350鞋带怎么绑才更与众不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eezy 350 v2 x Kaws 鞋带绑法 】撞鞋不可怕, 鞋带 系成一样的更可怕!!! | Yeezy 350 鞋带 怎么绑才更与众不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