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句「你真是好孩子」,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
.
「我從小就是個讓爸媽放心的小孩,學業成績不錯,也沒做什麼讓爸媽操心,選填志願時,成績也考到父母希望我就讀的科系,選了父母覺得安穩不錯的工作...最近,我遇到了一個我很喜歡的女孩子,外人看來,她學歷不高,工作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可是她很努力認真,而且很替人著想,個性很成熟,我非常喜歡她,很希望能跟她結婚,沒想到遭受父母嚴重的反對,甚至威脅要跟我斷絕親子關係....」他非常沮喪的坐在沙發上,看著我,說:
.
.
「到這個時候,我赫然發現:原來,我的一生,從來都不知道我要什麼;從來,我都是為了得到一句『你真是個聽話的好孩子』而努力;我現在有的這些成就,如爸媽所說,是他們的要求我才有的,所以,他們說我應該感謝他們;但是,這也是他們要的....我,現在才發現,原來我一直都知道,如果我不按照他們的方式做,不是個『聽話的好孩子』,他們就不愛我了.....」
.
.
沒有說出口的害怕、傷心與懊悔,化作哽咽與眼淚,從他摀住臉的手的空隙間洩露出來,蔓延了整個諮商室。
.
.
為了一句「你真是個好孩子」,你願意付出多少犧牲?多少代價?你是否願意放棄自己的尊嚴與感受,放棄坦率地表達自己,放棄自己的人生,只為了老師/父母的一句:「你真是個好孩子。」
.
.
你以為,這句話,就是你所有的肯定與快樂的根源;但回過頭後,你才發現,原來你失去了所有的快樂、尊嚴、真實的自己,只是為了換得這一句:「你真是個好孩子。」
.
.
你發現,你只能照著他們的標準做,如果不這麼做,你就不是個好孩子,你可能就會被否定,甚至不被愛,所以你只能藉由這些讚美,來確認自身的價值,確定自己還沒有不及格。
.
.
為了這句話,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對我們而言,究竟值得?還是不值得?
.
.
作家黑柳徹子的作品:<窗邊的小荳荳>中,提到自己原本是被所有學校拒絕的小孩,後來轉到新的小學後,每次校長遇到她,都對她說:「你真是個好孩子。」
.
.
黑柳徹子回憶,自己小學總是會做出一些出人意表的行為,以當時大人的標準來看,自己實在稱不上是好孩子,但是,每次校長看到她,總是這麼說。
.
.
而這句話,也影響了她一生,讓她擁有自信,即使遇到挫折,仍能穩當地走在自己人生的路上。
.
.
對於那位校長而言,說出「你真是個好孩子」,或許並不是因為小荳荳是個做出多少符合規定、外在成就、是個被外界認可的「優秀小孩」;而是在校長心裡,小荳荳有自己的優點,她自身的價值,不需要任何理由,「就是個好孩子」。
.
.
不需要做到什麼,不需要完全按照大人的標準與規則去聽話,不需要付出代價......即使你仍會讓大人感到煩惱,事實上,只要你是你自己,你自身擁有的價值,就值得校長說出這句「你真是個好孩子」--這也是:「我接受全部的你」的意思。
.
.
我想,這才是這句話最美的樣子。
.
.
對於每個孩子而言,或許都追求著這種被「無條件愛著、接納與理解」的感覺;當我們沒有機會獲得這樣的愛時,我們便抱著痛,假裝自己並不在意,成為一個藏起傷痕的大人。
.
.
也許,我們沒有機會從父母、或他人身上,獲得這樣的愛,但是,我們永遠都可以這樣愛著自己。當自己過度擔心他人的評價與感受、感覺自己「永遠不夠」時,願意將放在外在的眼光,拿回自己身上,和自己好好說說話。
.
.
當我們願意相信:「我本身的存在就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不需其他人來定義。」時,當我們願意站在自己的這一邊,像自己的好友般,在挫折時支持、信任著自己,願意停止如他人一般地,挑剔著自己永遠不夠、不好時--
.
.
我們會發現,我們能給自己的支持與力量,比想像得大很多。
.
.
.
◎本文摘自《#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 #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 bit.ly/2QcOnGZ
==================
心曦心理諮商所 預約諮商:https://reurl.cc/V6MKR6
💘成熟大人的伴侶溝通學:https://bit.ly/31lA47t
💖《#情緒勒索》 reurl.cc/q8DqDE
❣《 #他們都說妳應該 》bit.ly/2GjJiaN
黑柳徹子 結婚 在 用鉛筆寫日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其實大家都誤會了,昨天《徹子的房間》的這個環節其實是齋藤飛鳥在cosP助啦!
昨天齋藤飛鳥、白石麻衣、生田絵梨花與秋元真夏四人上了《徹子的房間》,接受黑柳徹子訪問。結果原本正常的訪問環節,甚至討論到四人的結婚觀,卻因為這個橋段而完全失焦XD
黑柳徹子:「妳(齋藤飛鳥)是以臉很小而聞名,所以工作人員幫妳準備了一個口罩,妳戴上去會怎麼樣?」
黑柳徹子 結婚 在 怪咖電影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一個要上班的颱風天,閱讀樹木希林奶奶的人生與哲學。
樹木希林,是一位奇怪、奇異、奇妙的奇女子。
其實從藝名就看得出來,「樹木希林」的「林」,日文是りん(Rin),而前三個字在日文裡發音是一樣的,都是き(Ki),用日文念這四個字,聽起來就是「Kikikirin」,き的漢字可以寫作「奇」,而所以樹木希林也可以寫成「奇奇麒麟」--希林(Kirin)念起來與「麒麟」同音,而麒麟又是一種非常稀少的傳說珍獸。
出道時藝名是悠木千帆的樹木希林,出道十年後參加黑柳徹子的談話節目,在節目的拍賣單元上,說著「家裡沒有什麼可以賣的耶...」的悠木千帆,唯一的身外之物就是自己取的藝名--真是破天荒的發想--所以把藝名拿出來賣,被一間小餐廳老闆用2萬日圓買下來了,沒有名字的她,就取了一個奇奇妙妙的新名字:樹木希林。
長相不是國民女優級、在綜藝節目上有時好像走錯棚的鄰家大嬸--四處張望或是面無表情;雖然演了很多電影,但在搞笑節目的小短劇裡拼命地像個諧星;彷若無事般把天王製作人的不倫情事公開講出來(她既不是當事人、甚至對當事人沒有任何過節),讓製作多部日本電視圈經典劇的久世光彥從電視公司被迫離職....
白目、不懂得看臉色、不合群。真是生存在日本卻最不懂得服膺日本文化的叛逆孩子。
讓我們把樹木希林稱作奇奇麒麟吧,這樣好像在談一隻特殊的寶可夢,一隻千年難得的珍獸,一位被迫定居在這顆星球上70多年的外星人,從這種角度才能真正體會,奇奇麒麟是一個如此奇妙的特殊靈魂。
她的人生觀很簡單,就是追求有趣。不是快樂,而是有趣。
「這個世界很奇妙,大家都在想著『老了以後會怎樣』『死是什麼』,在腦中翻來覆去地根本就是庸人自擾。因為世界比人們想像地更廣闊,世界原本就是『意外的連續』,充滿這個世界的不是快樂,而是有趣。快樂是一種客觀的想像,但是只有當妳自己跳進世界裡去,才能感受有趣。而活在這個世上,別去做那些一點都不有趣的事情。」
這個看來總是白目的女人,那雙眼白特多的眼中卻總是看到最清晰的關鍵。
「大家啊,都以為離婚以後,就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另一半。其實最後都只會認識跟現在這一半很像的另一半而已,最終不變的只有辛酸而已。」
「癌症這玩意,是日積月累堆積出來的結果,哪有可能把癌拿出來以後就沒事的呢。」
「結婚越早結越好,因為年輕的時候什麼都不懂。」
「很多老年人喜歡裝著一副過來人的表情,跟年輕人說『結婚就是一時衝動!』...這種人好討厭啊....當然結婚是衝動啊、是突然撞到機會、是無計畫的、是缺乏思考的、是根本沒想過才結得了婚的啊,那還要別人重蹈你的覆轍?跟你一樣嚐到相同的苦果?」
身為在日本社會劣勢的女性,身在性別歧視嚴重的日本演藝圈,要成為頂天立地的女演員,妳得懂得站隊、得懂得拍大腕馬屁、最好巴緊某位大御所。但她覺得這樣不有趣,不代表她不會拍馬屁或是歧視這種舉動,而是因為她更喜歡自己學習--好像對監視地球工作非常盡責的外星人--有人說演員最好要學會投資不動產,以免沒戲演的時候還有一屋傍身,所以她就自己學習看房子、學習不動產的各種know-how,最後變成演藝圈的不動產王。
等等,好像應該談談她的演技而不是生財之道。但她的演技真沒有什麼好提的,就是「樹木希林」那一套,不是方法論,沒有獨樹一格的演技論,連她自己都說不清楚自己是怎麼演戲的,她似乎是讓腳色附身在樹木希林的身體裡,然後從她的口中吐出台詞。但這樣的自然派演員,很容易演什麼看起來都像她自己--就如同媽得法克的山謬傑克森。但是樹木希林卻又更絕,更貼切地說法,是她暫時把身體「借」給那個角色,而真正的樹木正在5,000光年外遙控這個身體--不管是賣紅豆餅的阿婆、小偷家庭的阿婆、墓碑店老闆的阿母,看起來全都不一樣,雖然都是樹木希林,但妳可以強烈地感受到,那身體裡寄宿的靈魂是完全不同的傢伙。
樹木希林太怪了,連生病都很怪,眼睛視網膜剝離瞎了一眼,得了乳癌割了乳房(「反正我又不穿比基尼」)然後自己還開玩笑「反正全身都是癌了」,這幾個月腳骨還摔斷了--這麼遍體麟傷的身驅,讓她在綜藝節目主持人到她家拜訪時,她打開門招呼的第一句話是,「我現在很累,做不出好笑的表情,你自己看看唷。」
把日本奧斯卡的獎盃改成桌燈--「不然我不知道這玩意兒要幹嘛」--而她有好幾個這種桌燈。
寶可夢的圖鑑出了好幾本,奇奇麒麟的故事可以寫上好幾本書,但她最終連死去這件事都要出人意表--前幾周還上綜藝節目,又說了一次「好像應該快死了....但是說了好幾次都沒死,感覺觀眾好像不太滿意這老太婆幹嘛一直騙人啊」。而當我們覺得這位好像還能上節目口吐機鋒的婆婆又在開玩笑時,就這樣看到了她的訃聞。
奇奇麒麟只是回到外星球了,沒事的。活你自己的人生吧,記得活得有點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