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P看時事:即將由藍轉紅的加州!?
加州身為全美最多人的州、世界第五大的經濟體、還是民主黨最大的淨土,但是在州長改選的民調上,已經悄悄來到五五波,由藍轉紅的變天機率不小。改選制度很簡單,有兩個問題要回答:1. 州長留或不留?2.參選人中你選誰?若一半以上的人說留,那麼州長Safe,加州持續抽大麻、課重稅、保障非法移民、推動電動車,繼續和紐約比拚誰才是自由派的殿堂。若沒過半,則州長換人,加州變天,然後第二個問題票數最多的人,哪怕得票數連25%的支持度都不到,只要比對手多一票以上,就是新任的加州州長。這是加州州長改選的大Bug,難怪過去幾乎每任州長都會遇到改選,也因此不少人抱怨改選制度不公,步驟過度鬆散,隨便都可以讓州長下台。
這樣說法乍看之下或許有些道理,但是至今成功讓州長下台的例子也只有復仇者阿諾史瓦辛格一人,再無二例。若真要說加州即將變天的主要因素,只能用「天時地利人和」六個字形容。
加州現任州長Newsom在2018年當選加州州長時以61.9%的得票比率,大勝只有38.1%共和黨的John Cox(題外話,他這次也要參選),甚至加州自由派和保守派的比例是2:1。原本Recall Newsom這口號只在零星的保守派人士圈子裡晃晃,沒想到疫情來襲,加州微封州的狀況,讓這些人向法官申請延長四個月的聯署時間。在去年十一月,州長被拍到在疫情險峻微封州的情況下,一方面要求加州居民乖乖待在家吃烤雞,避免群聚和家人過節,一轉頭卻和加州醫療協會CMA的醫師團現身米其林三星餐廳French Laundry慶生,還全程都不戴口罩。此舉激怒了已經半封城快被封到爆炸的加州居民,民意沸騰,多方都譴責州長雙重標準,成為Recall Newsom的最佳助選員,也讓聯署人數瘋狂暴增,順利通過門檻。
46位候選人中呼聲最高的是保守派電台節目主持人,非裔的Larry Elder,今年69歲,美國近年來政治的新趨勢就是沒有太老只有更老,拜登都78歲了,69歲開闢政治的新疆界也還真的不算太晚。Larry Elder在一般選舉上近乎不太可能出線,卻因為這次改選而有機會上位,對那些長期在民主黨執政下的保守派人士無疑是找到救命稻草,把過去幾十年來不管怎麼投自己的聲音都會被埋沒的憋屈在這次改選中都發洩出來。Larry Elder算是相對激進的保守派人士,支持小政府、反對給予非法移民醫療資源、認為系統性的種族歧視不存在,認定加州無業遊民問題、高賦稅、高犯罪率等都是民主黨惹的禍,更信誓旦旦的說,一旦當選,將直接取消加州的口罩和疫苗規定。
另一名呼聲不小的參選人則是年僅29歲的地產網紅Kevin Paffrath,是我大學學弟之餘XD,也是一名地產大亨兼斜槓YouTuber。平日的YouTube頻道涉獵範圍頗廣,從理財知識、股市行情甚至信用卡點數都能聊。雖說他是民主黨出身,卻表示自己在議題上偏中間,認定自己能解決加州遊民問題(具體怎麼解決沒說),還說要讓州政府運轉無比透明,每天都上傳社群媒體和YouTube影片,只差沒叫你看完後別忘了按讚訂閱和開啟小鈴鐺。
加州至於變天與否,十來天之後即將見真章,全加州居民應該都跟我一樣,正在剉咧等。換作是你會想換州長嗎?留言來告訴我吧!
PS...想看其他更狂的參選人請點這裡:bit.ly/3gTwlXM
#DrP看時事 #加州州長 #加州改選 #五五波選情 #每週五準時上線 #圖片取自LATimes
此篇同步發表於部落格:bit.ly/3zH2Aki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點數 經濟 例子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由政府與納稅人支持的學術論文,不應該成為 #一家壟斷 #獨佔市場 的獲利工具!
學術論文資料庫是公共財,應該幫助更多沒有經濟資源的學生與對學術有興趣的年輕世代,而不是成為一家公司到中國擅改作者文章標題的 #發大財 工具。集體的心血不應該成為商業的壟斷!
近來華藝公司學術論文資料庫輸出到中國卻遭到 #華藝允許中方「紅色審查」事件,引起學術界嘩然。
我身為學者出身的立委,除了關注華藝授權中方以中共法令審查學術論文的問題,關注學術自由;其實更加關注為何臺灣期刊論文商業市場形成目前由華藝公司壟斷的現況。
因為 #商業化 和 #一家獨大資料庫,導致:
1⃣ 臺灣研究者沒有太多公開及流通論文方式的選擇,例如《台灣社會學》期刊從2001年創刊開始就一直實踐全文免費開放下載模式,但因為沒加入華藝資料庫,使期刊論文難以流通或被引用,最後不得已只好加入華藝。
2⃣ 本次事件發生後,還需由各大學、研究單位或著作權人自力救濟向華藝抗議或提起訴訟。
3⃣ 幾乎所有想要閱讀臺灣學術論文者,都必須付費加入華藝會員或購買點數單篇付費(除在大學體系內已由圖書館付費購買外),依華藝公告的標準,在臺灣下載一篇碩博士論文是200元、其他論文則是一頁4元(每篇論文大約30至50頁)。
#臺灣學術成果是公共財
我認為臺灣的學術研究成果,幾乎都由教育部、科技部投入的預算支持,生產知識者也逐漸體認,應共同維護知識公共化的理念,才能互惠互利,創造更多研究果實。
但是長期以來,只有國家圖書館做了碩博士論文、臺灣期刊論文索引、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等系統,只能「查詢」但多半無法閱讀或下載到全文;若需要閱讀全文,扣掉直接到圖書館閱讀或調閱實體書外,想要即時線上閱讀則常常不得已必須到華藝網站付費取得。
#國際開放使用運動倡議超過20年
知識應該是公共財,國際學術圈為了對抗資料庫商業化或高額收費,陸續發起 #開放取用(open-access) #OA模式,推動 #論文開放免費取得,至今已20多年。
🔎1998年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為增進研究資源之開放取用,和其他改革倡議者組成SPARC(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聯盟,推動學術期刊的開放取用運動。
🔎2002年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
🔎2003年貝色斯達開放近用出版宣言。
🔎2003年關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知識開放取用的柏林宣言。
🔎PLos公共科學博物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2011年哈薩克22歲研究生艾爾巴金寫程式Sci-Hub設法取得昂貴期刊內容,供人免費下載。
🔎2011年普林斯頓大學要求校內學者不得將研究排他性授權予資料庫業者。
🔎2012年哈佛大學圖書館要求全校教師、研究員,研究成果改採OA形式發表。
🔎2014年荷蘭教科文部聯合國內大學,與資料庫業者集體談判,抵制高額費用。並訂下兩大談判目標:2016年期刊4成內容轉為OA發表;2024年100%轉型為OA模式,荷蘭大學願意支付較高刊登費,但不願意再付訂閱費。
#臺灣已晚20年
#現在推動知識公共化正是時候
華藝的事件正好給臺灣學術圈一個推動知識公共化的契機:
國際已經發展出「開放取用」模式,優點包括提升學術影響力、增加潛在讀者、提升著作被引次數、促進學術傳播、免費取得所需資訊等。
臺灣已經晚了國際20年,在著作權觀念提升以及跟上國際學術趨勢的現況下,正是推動開放取用模式的好時機。
我今天召開記者會,邀請 莊競程 有志者是競程、 台灣社會學會 理事長林國明、 臺大歷史系特聘教授陳弱水、 經濟民主連合 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 臺大博士候選人林凱衡及 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 會長吳依潔,提出建議。
我們認為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 正是時候,大家的精彩發言 👉可點進圖片閱讀。
科技部和教育部應負起責任,蒐集各方意見,規劃期程及逐年編列預算,包括先從臺灣期刊及大學開始推動「開放取用」模式、建置或完善現有資料庫、引進全文下載、推廣臺灣研究成果至國際場域等。
我將會持續和科技部及教育部研商,讓臺灣學術界跟上國際趨勢,讓知識成為公共財,不再被商業壟斷。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註一: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一線學術工作者論文標題、摘要,舉例如下:
例一:「四個國家」被改成「四個台灣」。
例二:「東南亞國家」被改成「東南亞台灣」。
例三:「當國家主義之路」被改成「到台灣主義之路」。
例四:「當婦運衝撞國家」被改成「當婦運衝撞台灣」。
例五:「國家女性主義」被改成「台灣女性主義」。
例六:作者皮國立,名字「國立」被消失,只剩皮。
例子太多,很多一線學術工作者都已發文指責。華藝還敢說這是華語世界話語權,一個被改得文不對題,亂七八糟的標題,就算被搜尋到又如何,看到的人只會覺得作者是不是瘋了?!踐踏學術工作者心血,莫此為甚。更不要提因為敏感而被消失的五萬篇文章,這是什麼爭話語權?這是羞辱一線學術工作者給中共下跪。
註二: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范雲評論資料庫 (至2020.12.31):
華藝針對公共化的聲明繼續魚目混珠 👉 https://reurl.cc/5q06zR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記者會 👉 https://reurl.cc/7o6m4N
我針對華藝的一次質詢 👉 https://reurl.cc/Oqxbry
引起三家媒體以社論高規格批評 👉 https://reurl.cc/gmL1YQ
踢爆!華藝白紙黑字授權中方廠商竄改論文 👉 https://reurl.cc/5q0zbq
我被華藝消失的論文 👉 https://reurl.cc/Q38xVM
紅色審查 👉 https://reurl.cc/D6WExE
點數 經濟 例子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617華爾街日報
*【北京新一波新冠疫情引發緊張情緒】
北京的許多人原本已經開始放鬆在新冠疫情高峰期養成的習慣,但在該市開始應對新一波新冠疫情之際,人們的旅行計劃泡湯了,家長不讓孩子出門了,焦慮情緒也重新浮現。
https://cn.wsj.com/articles/%E5%8C%97%E4%BA%AC%E6%96%B0%E4%B8%80%E6%B3%A2%E6%96%B0%E5%86%A0%E7%96%AB%E6%83%85%E5%BC%95%E7%99%BC%E7%B7%8A%E5%BC%B5%E6%83%85%E7%B7%92-11592276107
*【美國十多個州出現新增新冠病例攀升情況】
美國十多個州已出現新冠感染病例加速增長的情況。目前,夏季高溫天氣和重啟行動讓全美各地的人群又聚集到一起,官員們正在權衡下一步的舉措。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5%8D%81%E5%A4%9A%E5%80%8B%E5%B7%9E%E5%87%BA%E7%8F%BE%E6%96%B0%E5%A2%9E%E6%96%B0%E5%86%A0%E7%97%85%E4%BE%8B%E6%94%80%E5%8D%87%E6%83%85%E6%B3%81-11592273706?tesla=y
*【美國養老院和長期護理機構的新冠死亡人數超過5萬】
美國各州的數據顯示,養老院和其他長期護理機構死於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數已超過5萬人,這是這場大流行中一個殘酷的重要節點數據,這場疫情正在對年齡最大、最脆弱的人群造成沉重打擊。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9%A4%8A%E8%80%81%E9%99%A2%E5%92%8C%E9%95%B7%E6%9C%9F%E8%AD%B7%E7%90%86%E6%A9%9F%E6%A7%8B%E7%9A%84%E6%96%B0%E5%86%A0%E6%AD%BB%E4%BA%A1%E4%BA%BA%E6%95%B8%E8%B6%85%E9%81%8E5%E8%90%AC-11592350806
*【紐西蘭新增兩例新冠病例,結束連續24天零新增】
紐西蘭週二公佈了兩例新增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結束了連續三個多星期零新增的勢頭。
https://cn.wsj.com/articles/%E6%96%B0%E8%A5%BF%E8%98%AD%E6%96%B0%E5%A2%9E%E5%85%A9%E4%BE%8B%E6%96%B0%E5%86%A0%E7%97%85%E4%BE%8B%EF%BC%8C%E7%B5%90%E6%9D%9F%E9%80%A3%E7%BA%8C24%E5%A4%A9%E9%9B%B6%E6%96%B0%E5%A2%9E-11592274006?tesla=y
*【研究發現地塞米松可提高新冠重症患者的存活率】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表示,在一項大型臨床試驗中,一種類固醇仿製藥顯著降低了2019冠狀病毒病重症患者的死亡率。
https://cn.wsj.com/articles/%E7%A0%94%E7%A9%B6%E7%99%BC%E7%8F%BE%E5%9C%B0%E5%A1%9E%E7%B1%B3%E6%9D%BE%E5%8F%AF%E6%8F%90%E9%AB%98%E6%96%B0%E5%86%A0%E9%87%8D%E7%97%87%E6%82%A3%E8%80%85%E7%9A%84%E5%AD%98%E6%B4%BB%E7%8E%87-11592350806?tesla=y
*【中印邊境發生激烈衝突,20名印度士兵死亡】
印度表示,中印兩國在喜馬拉雅山脈有爭議的邊境地區發生的衝突導致20名印度士兵死亡,這是兩國數十年來最激烈的對峙。
https://cn.wsj.com/articles/%E4%B8%AD%E5%8D%B0%E9%82%8A%E5%A2%83%E8%A1%9D%E7%AA%81%E5%B0%8E%E8%87%B420%E5%90%8D%E5%8D%B0%E5%BA%A6%E5%A3%AB%E5%85%B5%E5%96%AA%E7%94%9F-11592349910
*【中印邊境衝突:我們目前瞭解的情況】
中國和印度之間持續數周的摩擦本周導致了傷亡事件的發生。本文是我們對喜馬拉雅偏遠地區發生的衝突的瞭解,這些衝突可能導致這兩個鄰國之間的關係惡化。
https://cn.wsj.com/articles/%E4%B8%AD%E5%8D%B0%E9%82%8A%E5%A2%83%E8%A1%9D%E7%AA%81%EF%BC%9A%E6%88%91%E5%80%91%E7%9B%AE%E5%89%8D%E4%BA%86%E8%A7%A3%E7%9A%84%E6%83%85%E6%B3%81-11592356207
*【北韓炸毀朝韓聯絡辦公室】
韓國統一部表示,北韓炸毀了位於西部邊境城市開城的朝韓聯絡辦公室。在與華盛頓的無核化談判處於僵局之際,平壤重新開始挑釁。
https://cn.wsj.com/articles/%E5%8C%97%E9%9F%93%E7%82%B8%E6%AF%80%E6%9C%9D%E9%9F%93%E8%81%AF%E7%B5%A1%E8%BE%A6%E5%85%AC%E5%AE%A4-11592294708
*【俄羅斯指控知名科學家向中國提供機密資訊】
據俄羅斯科學家、北極科學院院長米特科的律師稱,俄羅斯檢方指控這名科學家向中國傳遞機密資訊,並控以叛國罪。這是莫斯科與北京之間亦敵亦友之脆弱關係的一個例子。
https://cn.wsj.com/articles/%E4%BF%84%E7%BE%85%E6%96%AF%E6%8C%87%E6%8E%A7%E7%9F%A5%E5%90%8D%E7%A7%91%E5%AD%B8%E5%AE%B6%E5%90%91%E4%B8%AD%E5%9C%8B%E6%8F%90%E4%BE%9B%E6%A9%9F%E5%AF%86%E8%B3%87%E8%A8%8A-11592276107
*【美國5月份零售額大幅增長17.7%,增幅創紀錄】
購物活動恢復推動5月份美國零售銷售增長17.7%,增幅創紀錄,不過總支出仍然低於新冠疫情前的水準。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5%E6%9C%88%E4%BB%BD%E9%9B%B6%E5%94%AE%E9%A1%8D%E5%A4%A7%E5%B9%85%E5%A2%9E%E9%95%B717-7%EF%BC%8C%E5%A2%9E%E5%B9%85%E5%89%B5%E7%B4%80%E9%8C%84-11592351406
*【美國股市收高,零售額反彈】
美國股市週二上揚,因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消費者支出反彈,這是新冠疫情對經濟衝擊最嚴重時期可能已經過去的最新跡象。標普500指數上漲58.15點,至3124.74點,漲幅1.9%,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8%82%A1%E5%B8%82%E6%94%B6%E9%AB%98%EF%BC%8C%E9%9B%B6%E5%94%AE%E9%A1%8D%E5%8F%8D%E5%BD%88-11592349607?tesla=y
*【鮑威爾:儘管美國經濟出現改善跡象,但仍面臨長期受損風險】
鮑威爾對經濟前景的評論表明,美聯準會認為有必要提供更直接的援助,以避免失業率上升和破產浪潮。
https://cn.wsj.com/articles/%E9%AE%91%E5%A8%81%E7%88%BE%EF%BC%9A%E5%84%98%E7%AE%A1%E7%BE%8E%E5%9C%8B%E7%B6%93%E6%BF%9F%E5%87%BA%E7%8F%BE%E6%94%B9%E5%96%84%E8%B7%A1%E8%B1%A1%EF%BC%8C%E4%BD%86%E4%BB%8D%E9%9D%A2%E8%87%A8%E9%95%B7%E6%9C%9F%E5%8F%97%E6%90%8D%E9%A2%A8%E9%9A%AA-11592351406?tesla=y
*【消費貸款拖欠數量大增,中國追債人積極催款】
今年1月新冠疫情開始在中國蔓延,許多人被困在家中數月,遭遇減薪或失業,消費貸款拖欠數量不斷增加。現在,貸款機構正在加緊追回這些借款人所欠的債務。
https://cn.wsj.com/articles/%E6%B6%88%E8%B2%BB%E8%B2%B8%E6%AC%BE%E6%8B%96%E6%AC%A0%E6%95%B8%E9%87%8F%E5%A4%A7%E5%A2%9E%EF%BC%8C%E4%B8%AD%E5%9C%8B%E8%BF%BD%E5%82%B5%E4%BA%BA%E7%A9%8D%E6%A5%B5%E5%82%AC%E6%AC%BE-11592280308
*【日本5月份出口下降幅度超預期】
日本5月份出口較上年同期下滑28.3%,經濟學家此前預計為下降22.9%。
https://cn.wsj.com/articles/%E6%97%A5%E6%9C%AC5%E6%9C%88%E4%BB%BD%E5%87%BA%E5%8F%A3%E4%B8%8B%E9%99%8D%E5%B9%85%E5%BA%A6%E8%B6%85%E9%A0%90%E6%9C%9F-11592354106?tesla=y
*【川普簽署涉警方執法行政令】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一項行政令,呼籲員警在使用武力方面採用更嚴格的標準,並建立一個數據庫來追蹤被指有不當行為的員警,與此同時民主黨和共和黨議員繼續在推進他們更廣泛的提案。
https://cn.wsj.com/articles/%E7%89%B9%E6%9C%97%E6%99%AE%E7%B0%BD%E7%BD%B2%E6%B6%89%E8%AD%A6%E6%96%B9%E5%9F%B7%E6%B3%95%E8%A1%8C%E6%94%BF%E4%BB%A4-11592350806
*【美國對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提出違約訴訟,試圖阻止其新書出版】
美國對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提出違約訴訟,尋求阻止他的著作出版,訴訟指稱其著作含有可能損害國家安全的機密資訊。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5%B0%8D%E5%89%8D%E5%9C%8B%E5%AE%B6%E5%AE%89%E5%85%A8%E9%A1%A7%E5%95%8F%E5%8D%9A%E7%88%BE%E9%A0%93%E6%8F%90%E5%87%BA%E9%81%95%E7%B4%84%E8%A8%B4%E8%A8%9F%EF%BC%8C%E8%A9%A6%E5%9C%96%E9%98%BB%E6%AD%A2%E5%85%B6%E6%96%B0%E6%9B%B8%E5%87%BA%E7%89%88-11592352921?tesla=y
*【佛洛伊德之死引發抗議後,美媒面臨一場關於種族問題報導的辯論】
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活動在新聞編輯部門中引發了一場辯論,爭論話題包括抗議活動新聞覆蓋的範圍和性質、編輯人員應該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公開表達其觀點、以及新聞媒體對多樣性以及少數族裔工作場所條件的承諾。
https://cn.wsj.com/articles/%E5%BC%97%E6%B4%9B%E4%BC%8A%E5%BE%B7%E4%B9%8B%E6%AD%BB%E5%BC%95%E7%99%BC%E6%8A%97%E8%AD%B0%E5%BE%8C%EF%BC%8C%E7%BE%8E%E5%AA%92%E9%9D%A2%E8%87%A8%E4%B8%80%E5%A0%B4%E9%97%9C%E6%96%BC%E7%A8%AE%E6%97%8F%E5%95%8F%E9%A1%8C%E5%A0%B1%E5%B0%8E%E7%9A%84%E8%BE%AF%E8%AB%96-11592282408?tesla=y
*【美國之音台長辭職,此前與川普政府發生衝突】
此前,負責監管美國之音的機構走馬換將,美國之音還在對中國和新冠大流行的報導上與川普政府發生衝突。美國之音是美國政府資助的媒體機構。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C%8B%E4%B9%8B%E9%9F%B3%E5%8F%B0%E9%95%B7%E8%BE%AD%E8%81%B7%EF%BC%8C%E6%AD%A4%E5%89%8D%E8%88%87%E7%89%B9%E6%9C%97%E6%99%AE%E6%94%BF%E5%BA%9C%E7%99%BC%E7%94%9F%E8%A1%9D%E7%AA%81-11592283308?tesla=y
*【阿迪達斯部分員工請求監事會調查人力資源主管】
阿迪達斯的一些員工呼籲該公司的監事會,調查其首席人力資源官是否採取了正確的方法,來應對工作場所中的種族問題。
https://cn.wsj.com/articles/%E9%98%BF%E8%BF%AA%E9%81%94%E6%96%AF%E9%83%A8%E5%88%86%E5%93%A1%E5%B7%A5%E8%AB%8B%E6%B1%82%E7%9B%A3%E4%BA%8B%E6%9C%83%E8%AA%BF%E6%9F%A5%E4%BA%BA%E5%8A%9B%E8%B3%87%E6%BA%90%E4%B8%BB%E7%AE%A1-11592352008
*【蘋果公司的支付服務和應用商店面臨歐盟反壟斷調查】
歐盟反壟斷機構對蘋果公司可能違反競爭法的行為展開了兩項調查,重點是蘋果支付服務Apple Pay和在用於在其移動設備上安裝軟體的App Store。
https://cn.wsj.com/articles/%E8%98%8B%E6%9E%9C%E5%85%AC%E5%8F%B8%E7%9A%84%E6%94%AF%E4%BB%98%E6%9C%8D%E5%8B%99%E5%92%8C%E6%87%89%E7%94%A8%E5%95%86%E5%BA%97%E9%9D%A2%E8%87%A8%E6%AD%90%E7%9B%9F%E5%8F%8D%E5%A3%9F%E6%96%B7%E8%AA%BF%E6%9F%A5-11592309108
*【愛立信預計新冠疫情將推動今年全球5G用戶達1.9億】
愛立信表示,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導致工作方式變化,受此推動,2020年底時全球5G用戶將達到1.9億,到2025年底將達到28億。
https://cn.wsj.com/articles/%E6%84%9B%E7%AB%8B%E4%BF%A1%E9%A0%90%E8%A8%88%E6%96%B0%E5%86%A0%E7%96%AB%E6%83%85%E5%B0%87%E6%8E%A8%E5%8B%95%E4%BB%8A%E5%B9%B4%E5%85%A8%E7%90%835g%E7%94%A8%E6%88%B6%E9%81%941-9%E5%84%84-11592301913
*【IEA:明年石油需求將出現創紀錄的反彈】
國際能源署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將對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和石油需求造成打擊,但產油國減產,以及明年預期中創紀錄的需求回升幅度,將有助於石油市場恢復平衡。
https://cn.wsj.com/articles/iea%EF%BC%9A%E6%98%8E%E5%B9%B4%E7%9F%B3%E6%B2%B9%E9%9C%80%E6%B1%82%E5%B0%87%E5%87%BA%E7%8F%BE%E5%89%B5%E7%B4%80%E9%8C%84%E7%9A%84%E5%8F%8D%E5%BD%88-1159229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