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閒聊 #你們還看得到我嗎
印象中的周星馳,其實建構在石班瑜的配音上。
印象中的村上春樹,其實建構在賴明珠的翻譯上。
以下選擇題
1⃣ 同意
2⃣《第一人稱單數》我看完了
3⃣ Netflix不要上港片卻只有粵語原音,人家想看的是中文配音版本咩
-
-
第四台全盛時期,最喜歡的頻道大概就是61~63那附近的衛視龍祥電影台,周星馳系列、《古惑仔》、《家有喜事》、《東成西就》永遠一直在重播,卻每每看到都還是忍不住停留在頻道中。《洪興十三妹》我尤其莫名中毒,不管是半夜幾點轉到,都會忍不住看到結束才肯睡覺。當然《河東獅吼》和《我左眼見到鬼》那時期的電影我也很愛,甚至是較後期有旺角伍迪艾倫之稱的導演葉念琛系列我也每部收看,只是相對來說沒那麼多人討論就是了。
-
-
近幾年串流平台興起,就連電視兒童的我家裡也沒了第四台,取而代之的是Netflix和MOD電影199。少了廣告的干擾,看電影和追劇變得順利專心,想看什麼就選什麼,掌控權完全在自己手上。
-
-
明明應該是比較方便的設計,但最近我卻懷念起第四台年代的專屬樂趣,打開電影台就像配對機制,憑運氣才能看到不同的電影。廣告時間就轉到另一台,轉來轉去經常會忘記原本想看到到底是什麼節目。再不然有的廣告也蠻好看的其實!
「義大利?維大力!水啦!」
「Is it good to drink?」
「你喝喝看嗎!吼!」
-
-
對不起我離題了⋯⋯
-
-
最近在Netflix上看到了許多經典周星馳電影,興奮想點開來懷舊,結果部分電影竟然是粵語原音,也無法選擇調整成國語配音版本。我不想面對!人家不一!沒有石班瑜配音的周星馳才不是周星馳!這樣怎麼傳承給下一代!我才不要經典港片也成為時代的眼淚!(還是其實我已經是時代的眼淚了?)
-
-
高中學生時期,有段期間很沈迷於村上春樹。當時還沒被社會污染,心靈極為單純連眼神都是清澈不混濁,甚至連深刻的戀愛都沒談過,根本就無法理解書中角色的經歷,但卻深深被那抽象對白和天馬行空奇幻比喻所吸引,從學校圖書館或朋友手中借回了許多長短篇小說。
-
-
今年《第一人稱單數》出版了,年屆72歲的村上春樹還有新作,當然也要入手收藏一本。一頁接著一頁看下去,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句子似乎變得較短,也不如印象中的白話,正在懷疑是否村上春樹變了?才發現譯者從賴明珠變成了劉子倩。
-
-
這才發現,原來,「印象中的村上春樹,其實建構在賴明珠的翻譯上。」同理,「印象中的周星馳,其實建構在石班瑜的配音上。」
#看到這裡請回還我石班瑜
龍 祥 電影台 停 播 在 拎杯是大叔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多年以前在GQ上面發表的一篇文章這是追憶我那逝去的青春。
達叔走了,某種程度是帶走了我小時候,萬人空巷楚留香的那個港劇年代。
在我的記憶裡是把那個留著兩撇小鬍子,行俠仗義的俠客胡鐵花,跟周星馳年代,詼諧逗趣的達叔,分開得很徹底的。對我來說這是兩個人。
港劇陪著我走過無憂的青春年少,也也透過龍祥陪著我打發在中年創業,適合發呆舒壓的無聊夜晚。
實不相瞞,小弟我~~就是人稱玉樹臨風勝潘安,一朵梨花壓海棠的小淫蟲
Ps:大叔接下來的文,可能很多年軽的讀者,需要透過google才能了解我在說什麼,不然心裡會有很多‘哈囉’的問號?
但這是公平的,因為大叔們,幾乎每天也都必須在google上,才能了解你們在説什麼’哈囉‘。
大叔出生在1970年代成長在80、90。一個經濟起飛,藝術、娛樂、唱片、電視、電影、百家爭鳴的年代。
那年香港、內地的歌手搶著來台灣鍍金。
而港片、港星餵養著我們對國際的視野。
天星渡輪,油麻地果欄,旺角警署,淺水灣豪宅,中環寫字樓。
在當年比台東、花蓮還靠近我們這票少年。
然後我們說著:靚女、黐線、九唔搭八、冇有
浩南告訴我們‘仆街’是黑話、烏鴉說:‘冚家剷’就是要你死全家。
王晶説著:’揸波‘我們流行起稱呼大奶叫波。
葉玉卿、葉子媚讓我了解什麼叫做西瓜波和足球波。
在那個剛解嚴一陣子,民風尚純普,我們跟日本文化又停止交流的年代,三級片,無疑是我們這些慘綠少年的一股春流、專治下體瘀血、僵直性海棉體的良藥。
那年代,大概是那種光在戲院門口看海報,都深怕被認為豬哥好色少年的羞怯。
一進戲院第一幕就被《卿本佳人》一幕葉玉卿被湯鎮業幹死在桌上驚嚇不已。
於是葉子媚在《特區愛奴》的親餵奶,嬰兒臉擋不住36F西瓜波,
李麗珍的蜜桃成熟時讓一票開心少女、開心鬼崩潰。
陳寶蓮、邱淑貞、吳雪雯、鐘淑慧、吳雪雯。
在那個錄影帶年代不斷的虐待著家裏的迴帶機和磁頭,媽媽驚呼衛生紙用量怎麼爆増,而爸爸常要你拿著封面讓你害羞,他人側目的録影帶去還。
於是大叔開始心裡咒罵著,王晶這死胖子,長這樣,還能撿到這肥缺,
龍五的向家二兄弟到底上輩子積什麼德可以這樣幹遍港星。
也是那時讓我認真思考導演是個不錯的行業。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那年有一種戲院叫做一票看二片。
放映著二輪的影片,然後一次兩片不間斷輪流播著,不劃位、不清場讓你吃到飽。而大部份放的是三級片,原因就是,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多閑人,最閒的當然就是阿兵哥,跟一些歐里桑。那全世界還有哪種人,比這兩個族群,還需要賀爾蒙解脫的。
當年一票洨滿到鼻子快溢出來的少年,就在每次買票,大家互相推來推去,然後一定要選在電影開始放映後,漆黑的時候衝進去,因為對於看三級片的我們來說,有沒有看到片頭,劇情完不完整已經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要再亮燈的時候去遇到熟人的尷尬。
而正片子輪著放,沒看到的片頭,只要你時間夠戲棚下站的久就是你的。
拎北還遇過同梯的,因為某一個鏡頭,到底有沒有看到露點,而又多看了一輪,總共看了八個鐘頭。你覺得這樣已經很強了嗎?沒有,絕對只有更強,不唬爛,拎杯還看過老兵,帶了兩個便當進去的。
我想那個股對三級片的狠勁。大概只有當年北伐,躲在壕溝三天三夜可以比擬。
青澀跟著港劇越走越遠了,龍祥電影台又勾起了我們所有的美好歲月。
我們這一代人對於香港是有一種很特別的情懷的,總覺得跟香港在意識上離的很近、很近、而大叔第一趟的香港旅遊。是沿著捷運線。太古一直走到香港大學,去尋找記憶裡的港片,在每個港片的地點裡去回憶他的片段跟男女主角所說的每一句話。
「銅鑼灣只有一個浩南,就是我陳浩南!」
而
只有我這間酒吧能聽到莫扎特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人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你的劍在我的咽喉上刺下去吧,不用在猶豫了!如果上天能給我一次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哪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出來混,錯了要認,被打也要站穩。
在香港回歸20年之際,人民日報微博發起了一個小調查,網友選出了心中最經典的前十名香港電影
《阿飛正傳》/《大話西遊》/《英雄本色》/《無間道》/《倩女幽魂》/《縱橫四海》/《古惑仔》/《喜劇之王》/《東邪西毒》/《警察故事》
而也在回歸20年之際香港人找回來他們心中的
金句:,‘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為什麼我會流淚呢?原來是洋蔥。」
致青春!謝謝你達叔.美好了我的人生。
#你終於上車了
龍 祥 電影台 停 播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被撤照的電視台陸續提起訴願。當時以財務狀況不良為理由遭新聞局強制撤照停播的龍祥電影台於2006年2月3日獲得行政院訴願委員會裁定訴願成功,龍祥電影台經營者龍祥育樂多媒體表示將向新聞局提出新台幣十八億元國家賠償。行政院訴願會並於2月17日指出,新聞局原先撤銷東森S台的處分理由未盡充分,應予撤銷;新聞局應在兩個月內重新審查後,另做適法處分。龍祥育樂多媒體與東森電視都聲稱要提起國家賠償。
前新聞局長姚文智於3月9日對此表示,當初不同意龍祥電影台換照,是新聞局頻道審議委員會合議的決定,並非他個人的看法。依照外國案例,做成決議的學者專家應負擔相當賠償責任;審照過程中,新聞局及審議委員會對相關電視台數百名員工工作權的輕忽亦引起批評。
蓬萊仙山、彩虹頻道...除中天新聞台外 近20年來有8頻道換照未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審查中天新聞台換照申請案,確定不予以續照。記者邱德祥/攝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審查中天新聞台換照申請案,確定不予以續照。
中天新聞台換照遭否決,各界關注,事實上,在此之前包括東森S台、年代綜合台等,都曾無法通過換照,後續也引發不少爭議。
備受關注的中天新聞台換照案,NCC今天以違規嚴重、內控失靈為由,決議不予換照,這也是第一個新聞台案例。
除了中天新聞台外,NCC自2006年成立後,2010年時前總統馬英九任內,年代綜合台因被認定廣告化情節嚴重未通過換照,是NCC成立後第一個案例。
前總統陳水扁任內的2005年,新聞局衛星廣播電視審議委員會進行首次換照審查,包括華爾街財經台、CASA財經台、蓬萊仙山衛星電視台、歐朋電視台、彩虹頻道、龍祥電影台、東森新聞S台等7個頻道,分別被認定違規嚴重、商業化、色情化等,未通過換照。
東森S台、龍祥電影台不服,提起訴願,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撤銷處分,經NCC審查後陸續復照。
衛星廣播電視法規定,電視執照每6年須換一次,屆期由NCC審查換照申請,審查項目除申請書及營運計畫外,並審酌包括營運計畫執行情形評鑑結果及改正情形、違法紀錄、節目及廣告侵害他人權利紀錄、訂戶紛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