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明天了! 熊挺動物學習日 at 熊抱世界挺挺市集 ~ 2019熊抱世界夢想嘉年華系列活動 大家都準備好餐具購物袋和荷包了嗎?( *´◒`*)
對不起我沒有準備好,我的新品熊熊立牌因為印刷排程窗掉大暴死來不及趕上了_(┐「ε:)_ 但新品熊熊貼紙、明信片,還有蛛形綱推廣和新的繡片都有噢噢噢,這次會帶的品項是這些,新品下星期就會放上通販的~
我的攤位是A3-02,確實綁架了 玉子日記 在攤位上,想要玉子的明信片和現場手繪稿的歡迎來衝撞噢~(說得好像沒自己的事一樣)
挺挺動物應援團 也就是最辛苦的挺挺團隊在攤位B3-07,上回分享的雲上的動物們那張圖的海報可以在這邊玩遊戲領取,圖面也有做成飄旗可以購買,喜歡的朋友還請多多支持~
下面是這次的所有攤位:
============
#A1熊市集專區
A1-01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A1-02 化石先生/Hansa
A1-03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1-04 惠本屋文化書店
A1-05 黑啤 BEERU
A1-06 摩沙熊 MOSA BEAR
A1-07 deya
A1-08 古林咖啡
A1-09 元沛農坊
A1-10 1982 de glacée 法式冰淇淋
A1-11 凱宇生技- Mr.噴噴
A1-12 A區服務台+補水站
#A2保育推廣區
A2-01 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A2-02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
A2-03 台灣猛禽研究會
A2-04 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
A2-06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A2-07 路殺社-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
A2-08 社團法人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A2-09 台灣蝙蝠學會
A2-10 台灣海龜保育學會
A2-11 中華鯨豚協會
A2-12 理海小學堂/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A2-13 黃金蝙蝠生態館
A2-14 根與芽─都市生態觀察家/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
A2-15 藍色小屋/蜥蜴大冒險桌遊+大地遊
#A3文創市集區
A3-01 金品繪AuspiciousDraw
A3-02 阿鏘的動物日常&玉子日記
A3-03 迴雪墨廊&飛行基地
A3-04 斑馬與狗工作室
A3-05 小狐工作室XIAO HU studio
A3-06 龜燕百貨行 Turtle & Swallow General Store
A3-07 cafecar
A3-08 有啦!雞蛋糕
A3-09 阿樂小鋪
A3-10 正當冰
A3-11 九胡同
A3-12 喀喀食作 Kaka shop
A3-13 台南-梅嶺-阿貴的家有機梅園
A3-14 朵莉絲的西點工坊
A3-15 咖啡汪汪雞蛋糕-真實原味
A3-16 205airline
A3-17 皇家瑞比兔Royal Rabbit
A3-18 揚眉土器
A3-19 自然。陶
A3-20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A3-21 Hey!鳥朋友!
A3-22 MIO
A3-23 鹿港阿智Q版創意捏麵人
A3-24 剛好閱讀
A3-25 三牲工作室
A3-26 皂納飛創意市集工坊
A3-27 一氏夫婦
A3-28 大衛煮愛/DavidCooksLove
A3-29 詞不DA藝
A3-30 與自然共鳴,動物塔羅占卜
A3-31 嘿!娜娜HennaNastya
A3-32 踢馬插畫粉粿團
A3-33 吾樂布作handmade
A3-34 我是,克麗絲Christian
A3-35 M.L HarolF
A3-36 Birdbird樂園
A3-37 HHCL手工客製
A3-38 龍舍陶花坊
A3-39 紙創無限 原創手作
A3-40 MARU。一隻丸
A3-41 貓咪愛種花
A3-42 玩印台北
A3-43 TOLU A LA MODE手工設計布包
A3-44 EZ樂活手作(典靚皂舖)
A3-45 烏莎蜜 Wusami x Henna
A3-46 好日子agooday
A3-47 小美叮
A3-48 地圖製造Make World
A3-49 小羊說故事
A3-50 八芭菈插畫/核子設計
A3-51 知染生活
A3-52 微光分子
A3-53 ChiaBB 佳比
A3-54 奇牠記事
A3-55 是日浮光
A3-56 MiniYue日常手作
A3-57 小隻的咖啡
A3-58 sophie library
A3-59 魚山
A3-60 旅 島 - Journey Island
#B1贊助品牌區
B1-01 PawPaw泡泡寵物潔淨露
B1-02 晟富科技
B1-03 榮記洋行
B1-04 毛孩鮮食館
B1-05 萊莉國際
B1-06 台昌國際
B1-07 柴犬大學
B1-08~09 攝狗狗
B1-10~13 坤昌股份有限公司
#B2毛孩市集區
B2-01 喔吉毛小孩料理本舖
B2-02 李羅浪漫 LEELO romantic love pets
B2-03 臘腸捲捲加
B2-04 滿滿手作毛孩小物
B2-05 金貝貝貓草包
B2-06 黑金同萌・手作寵物零食
B2-07 kiss till forever
B2-08 吉米爺爺毛孩手作
B2-09 寵樂町·文創樂園
B2-10 魏啥麻寵物文創
B2-11 三寶飯日常
B2-12 貓談社-貓行為諮詢
#B3動福推廣區
B3-01 B區服務台+補水站+醫療服務站
B3-02 台灣NOE行動組織
B3-03 寵物居家復健站
B3-04 財團法人流浪動物之家基金會
B3-05 新北市流浪動物生命關懷協會
B3-06 飛翔蜜境-莉丰慧民V 宜蘭北館
B3-07 挺挺動物應援團x毛小孩是家人
B3-08 翻滾吧狗骨頭
B3-09 幸福狗流浪中途
B3-10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
B3-11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B3-12 關懷生命協會送養志工隊
B3-13 動保龍捲風 Animal Peptalk
B3-14 台灣動輔協會TaiwanPATA (10/19)
B3-14 捏捏
B3-15 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
B3-17 台灣流浪兔保護協會
B3-18 台灣愛貓協會
B3-19 愛鼠協會
B3-20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友善雞蛋聯盟
B3-22 犬山居
B3-23 毛小孩幸福聯盟
B3-24 張媽媽流浪動物之家
B3-25 狗腳印幸福聯盟
B3-26 狗狗山
B3-27 輔大愛狗社FJU Doggy Club
B3-28 敖屋福利社
龜 狗 北 科大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6.30 拜訪新竹火車站,台灣現存最古老的火車站。
1913年3月31日竣工的第四代新竹車站是台灣現存車站中歷史最悠久者,於1998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其站區內設有一座岸式月台與兩座島式月台。
新竹車站本體為曾經留學德國、當年任職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的日本建築師松崎萬長(松ヶ崎万長)之作品,除了新竹車站外,已被拆除的舊基隆車站也是他的作品。
松崎設計的新竹火車站採德國哥德式建築的造型元素,為台灣地區的德式建築代表作,其德國哥德式的建築風格迥異於同時期日本殖民政府所建造的其他官廳建築,例如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即為英國古典式建築風格。
★★★ 松崎萬長的生平:
松崎萬長(1858.10.13-1921.2.3)為日本孝明天皇(明治天皇之父,1846-1867在位)的侍從長哲長卿之次子。孝明天皇臨終前賜姓「松ヶ崎」,並遺詔賜予京都甘露寺家之領地「松ヶ崎村」,自此才有松ヶ崎家的誕生。
松崎萬長在中學至大學時代(1871-1884)留學德國,柏林工科大學畢業後返回日本,在他回國那年,日本制定了爵位制度,於是他在回國前三個月受封男爵,為目前日本唯一擁有爵位之建築師。
1885年5月,松崎萬長進入皇居御造營事務局工作。
1886年,日本政府為了建造道地洋風官廳區,廢止工部省,成立明治維新後的最大建築組織臨時建築局,松崎萬長出任該局技師,之後升任該局之工事部部長,為當時最受禮遇之建築師。松崎萬長在此時期的重要貢獻為導入德國派之建築技術與建築風格,是日本第一代建築師裡的「德國派」代表人物。但因為無法適應政治環境,松崎萬長於1888年辭官而成為民間建築師,曾設計青木周藏那須別邸(現存)、仙台七十七銀行等作品。
後來,松崎萬長旅居台灣12年(1907-1919),最初三年擔任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囑託」(建築工務主管),1909年(明治42年)10月解除公職後,因喜愛台灣風土而有意長期定居,但是卻在1920年4月返回東京出席次女婚禮之後染病不起,並於翌年(1921年)2月3日病逝。
松崎萬長在台期間的主要作品包括基隆驛(舊基隆車站,已被拆除)、新竹驛(今新竹火車站)、西門市場(今台北市西門紅樓,為松崎萬長與近藤十郎共同設計)、台中公會堂(今台中中山堂)等,而其中的新竹火車站已成為台灣現存火車站裡歷史最悠久的經典之作。
★★★ 台灣縱貫鐵路的歷史:
基隆與新竹之間的鐵路,在1887年(清光緒13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實施新政時即開始鋪設。
1893年(清光緒19年)11月,基隆至新竹間的縱貫鐵路通車,總長106.7公里,台北至新竹之間則為78.1公里。後來,繼任巡撫的邵友濂,採取緊縮政策,以籌款困難、工程艱鉅為由,奏請停止繼續興建,使得劉銘傳的縱貫鐵路計畫中斷。
1895年(清光緒21年),台灣在甲午戰爭中被大清帝國割讓給日本,同年5月29日,日軍自澳底登陸,隨即進行軍事行動,6月22日由東門城樓進入新竹城。在這段期間,日軍往南挺進時,陸續搶修因戰事而受損、停頓的鐵路系統,以供軍事運輸之用。台北至新竹間的鐵路,遂在同年7月2日恢復運轉。
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府認為清光緒年間所築造的基隆至新竹間的鐵路之工程品質有問題,所以計畫進行該路段的改良工程,更計畫往南陸續興建。台灣總督府根據劉銘傳時期的計畫路線進行調查,結果因為新竹至香山間的工程艱鉅,困難重重,不久即被擱置。
1898年(日明治31年),台灣總督府為求全盤開發台灣,以吸引日本官商資本進入,除基隆至新竹段鐵路的整建工程外,再度計畫並籌款興建新竹至打狗(高雄)的縱貫鐵路工程,次年(1899年)更成立「臨時台灣鐵道鋪設部」,陸續整建並往南新建縱貫鐵路。
1901年(日明治34年),縱貫鐵路完成台北經艋舺、樹林、鶯歌到桃園的新線,取代由大稻埕過淡水河,經龜崙嶺到桃園的舊線。
1902年(日明治35年),縱貫鐵路之新竹中港段完成,次年(1903年)5月25日,中港苗栗段完工。再採南北兩端同時施工的方式進行。
自1989年開始,經過十年建設,終於在1908年(日明治41年)年4月20日,基隆至打狗間的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堪稱是臺灣近代交通史上一項劃時代的工程。
★★★ 新竹火車站的歷史:
1893年竣工的第一代新竹火車站,設於枕頭山下(今東大路憲兵隊一帶),當時稱做「新竹票房」,為土埆造建築。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縱貫鐵路經日本軍方搶通,台北至新竹段在同年7月2日恢復運轉,但僅作為軍事運輸之用。之後,新竹火車站遭抗日軍焚毀,直至1896年7月5日方恢復客貨運輸,並另建新車站(第二代新竹火車站)於今新竹火車站所在地,當時名為「新竹驛」,新建的站房建坪僅44坪。
1902年,縱貫鐵路新竹至竹南段通車,新竹車站遂改建為第三代新竹火車站,樣式為當時常見的「樣板式」木造站房,位置和第二代車站相同。
而現存的第四代新竹火車站建築本體,包括以鐘塔為主的候車大廳及連接售票大廳之側體,完成於1913年3月31日,屬於加強磚造建築,由日人松崎萬長設計建造,總工程費為22,500日圓。
1928年3月25日,車站右側增建事務室(辦公室)。1945年5月15日,新竹火車站遭到盟軍轟炸,事務室部份毀損。1947年(民國36年),台灣省政府撥款整修新竹火車站,並於1948年初整建完成,除了修復右側延伸之辦公室與會議室,另增建左側的列車車班站房等處。
1966年,因應鐵路本線、支線(內灣線,1951年9月通車)激增的貨運量與繁忙的調車業務,以及配合台灣肥料公司新竹廠擴建後之運輸需要,遂擴建貨運站,即今最右側之行李房。貨運站於1969年6月完成啟用,客貨業務自此正式分開。
新竹火車站屬於後期文藝復興建築,兼有巴洛克風格與德式哥德風,是台灣縱貫鐵路上的長老級火車站,長久以來一直是新竹市地標,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因而在1998年6月23日經台灣省政府核定為省定古蹟。
1998年6月23日,文化部公告新竹火車站為國定古蹟,理由如下:
一、新竹火車站為清末台灣鐵路的終點站,日治時期西部縱貫鐵路要站,在台灣鐵路交通史上極具歷史意義。
二、新竹火車站建於大正二年(西元1913年),為台灣現存歷史最久的車站建築。
三、其結構與格局堪稱完整,造型優美,具有建築藝術價值,並為新竹地區的重要地標。
龜 狗 北 科大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7.22 訪新竹車站
1913年3月31日竣工的第四代新竹車站是台灣現存車站中歷史最悠久者,於1998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其站區內設有一座岸式月台與兩座島式月台。
新竹車站本體為曾經留學德國、當年任職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的日本建築師松崎萬長(松ヶ崎万長)之作品,除了新竹車站外,已被拆除的舊基隆車站也是他的作品。
松崎設計的新竹火車站採德國哥德式建築的造型元素,為台灣地區的德式建築代表作,其德國哥德式的建築風格迥異於同時期日本殖民政府所建造的其他官廳建築,例如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即為英國古典式建築風格。
★★★ 松崎萬長的生平:
松崎萬長(1858.10.13-1921.2.3)為日本孝明天皇(明治天皇之父,1846-1867在位)的侍從長哲長卿之次子。孝明天皇臨終前賜姓「松ヶ崎」,並遺詔賜予京都甘露寺家之領地「松ヶ崎村」,自此才有松ヶ崎家的誕生。
松崎萬長在中學至大學時代(1871-1884)留學德國,柏林工科大學畢業後返回日本,在他回國那年,日本制定了爵位制度,於是他在回國前三個月受封男爵,為目前日本唯一擁有爵位之建築師。
1885年5月,松崎萬長進入皇居御造營事務局工作。
1886年,日本政府為了建造道地洋風官廳區,廢止工部省,成立明治維新後的最大建築組織臨時建築局,松崎萬長出任該局技師,之後升任該局之工事部部長,為當時最受禮遇之建築師。松崎萬長在此時期的重要貢獻為導入德國派之建築技術與建築風格,是日本第一代建築師裡的「德國派」代表人物。但因為無法適應政治環境,松崎萬長於1888年辭官而成為民間建築師,曾設計青木周藏那須別邸(現存)、仙台七十七銀行等作品。
後來,松崎萬長旅居台灣12年(1907-1919),最初三年擔任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囑託」(建築工務主管),1909年(明治42年)10月解除公職後,因喜愛台灣風土而有意長期定居,但是卻在1920年4月返回東京出席次女婚禮之後染病不起,並於翌年(1921年)2月3日病逝。
松崎萬長在台期間的主要作品包括基隆驛(舊基隆車站,已被拆除)、新竹驛(今新竹火車站)、西門市場(今台北市西門紅樓,為松崎萬長與近藤十郎共同設計)、台中公會堂(今台中中山堂)等,而其中的新竹火車站已成為台灣現存火車站裡歷史最悠久的經典之作。
★★★ 台灣縱貫鐵路的歷史:
基隆與新竹之間的鐵路,在1887年(清光緒13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實施新政時即開始鋪設。
1893年(清光緒19年)11月,基隆至新竹間的縱貫鐵路通車,總長106.7公里,台北至新竹之間則為78.1公里。後來,繼任巡撫的邵友濂,採取緊縮政策,以籌款困難、工程艱鉅為由,奏請停止繼續興建,使得劉銘傳的縱貫鐵路計畫中斷。
1895年(清光緒21年),台灣在甲午戰爭中被大清帝國割讓給日本,同年5月29日,日軍自澳底登陸,隨即進行軍事行動,6月22日由東門城樓進入新竹城。在這段期間,日軍往南挺進時,陸續搶修因戰事而受損、停頓的鐵路系統,以供軍事運輸之用。台北至新竹間的鐵路,遂在同年7月2日恢復運轉。
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府認為清光緒年間所築造的基隆至新竹間的鐵路之工程品質有問題,所以計畫進行該路段的改良工程,更計畫往南陸續興建。台灣總督府根據劉銘傳時期的計畫路線進行調查,結果因為新竹至香山間的工程艱鉅,困難重重,不久即被擱置。
1898年(日明治31年),台灣總督府為求全盤開發台灣,以吸引日本官商資本進入,除基隆至新竹段鐵路的整建工程外,再度計畫並籌款興建新竹至打狗(高雄)的縱貫鐵路工程,次年(1899年)更成立「臨時台灣鐵道鋪設部」,陸續整建並往南新建縱貫鐵路。
1901年(日明治34年),縱貫鐵路完成台北經艋舺、樹林、鶯歌到桃園的新線,取代由大稻埕過淡水河,經龜崙嶺到桃園的舊線。
1902年(日明治35年),縱貫鐵路之新竹中港段完成,次年(1903年)5月25日,中港苗栗段完工。再採南北兩端同時施工的方式進行。
自1989年開始,經過十年建設,終於在1908年(日明治41年)年4月20日,基隆至打狗間的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堪稱是臺灣近代交通史上一項劃時代的工程。
★★★ 新竹火車站的歷史:
1893年竣工的第一代新竹火車站,設於枕頭山下(今東大路憲兵隊一帶),當時稱做「新竹票房」,為土埆造建築。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縱貫鐵路經日本軍方搶通,台北至新竹段在同年7月2日恢復運轉,但僅作為軍事運輸之用。之後,新竹火車站遭抗日軍焚毀,直至1896年7月5日方恢復客貨運輸,並另建新車站(第二代新竹火車站)於今新竹火車站所在地,當時名為「新竹驛」,新建的站房建坪僅44坪。
1902年,縱貫鐵路新竹至竹南段通車,新竹車站遂改建為第三代新竹火車站,樣式為當時常見的「樣板式」木造站房,位置和第二代車站相同。
而現存的第四代新竹火車站建築本體,包括以鐘塔為主的候車大廳及連接售票大廳之側體,完成於1913年3月31日,屬於加強磚造建築,由日人松崎萬長設計建造,總工程費為22,500日圓。
1928年3月25日,車站右側增建事務室(辦公室)。1945年5月15日,新竹火車站遭到盟軍轟炸,事務室部份毀損。1947年(民國36年),台灣省政府撥款整修新竹火車站,並於1948年初整建完成,除了修復右側延伸之辦公室與會議室,另增建左側的列車車班站房等處。
1966年,因應鐵路本線、支線(內灣線,1951年9月通車)激增的貨運量與繁忙的調車業務,以及配合台灣肥料公司新竹廠擴建後之運輸需要,遂擴建貨運站,即今最右側之行李房。貨運站於1969年6月完成啟用,客貨業務自此正式分開。
新竹火車站屬於後期文藝復興建築,兼有巴洛克風格與德式哥德風,是台灣縱貫鐵路上的長老級火車站,長久以來一直是新竹市地標,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因而在1998年6月23日經台灣省政府核定為省定古蹟。
1998年6月23日,文化部公告新竹火車站為國定古蹟,理由如下:
一、新竹火車站為清末台灣鐵路的終點站,日治時期西部縱貫鐵路要站,在台灣鐵路交通史上極具歷史意義。
二、新竹火車站建於大正二年(西元1913年),為台灣現存歷史最久的車站建築。
三、其結構與格局堪稱完整,造型優美,具有建築藝術價值,並為新竹地區的重要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