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短評\【007:生死交戰】No Time to Die
我一直是007系列的忠實觀眾,從小就一直看著007系列長大,從史恩康納萊的【雷霆谷】與【金剛鑽】開始,然後再一路看著皮爾斯布洛斯南的【黃金眼】、【明日帝國】、【縱橫天下】與【誰與爭鋒】,緊接著就是丹尼爾克雷格的系列,對我而言,龐德電影就是一個動作諜報類型的經典象徵,而且這個系列從來都能與時俱進。身為熱愛動作電影的觀眾,龐德電影是個一直陪伴我長大的作品,也只有這個系列是有辦法讓我與不同世代年齡層的長輩與晚輩觀眾都可以聊的話題。
而打從2006年的【皇家夜總會】開始,我更是深深的被新系列的龐德電影吸引,丹尼爾克雷格所飾演的新龐德沒有過往皮爾斯布洛斯南的貴氣優雅,他出手兇悍俐落,線條剛硬的臉龐鮮少有表情變化,然而我身為觀眾卻能夠從他那不苟言笑讀得出他的脆弱,因此丹尼爾克雷格是有史以來最兇最狠的龐德,但卻也是最為寂寞也最為悲傷的龐德,這使得龐德電影擁有了過往從未有過的角色層次,雖然說這個系列並不是部部都是佳作,像是【量子危機】就有點不知所云、【惡魔四伏】的情緒張力顯得過於平淡,但是【皇家夜總會】與【空降危機】的表現都是水準之上。
而到了此系列的第五部作品【生死交戰】,製作群面臨的問題重重,不但主演龐德的丹尼爾克雷格一度表示倦勤之意,原訂的導演丹尼鮑伊離去,換上了影集【無間警探】聞名的導演凱瑞福永,緊接著連音樂的製作也從丹羅梅爾換成漢斯季默,然後又在上映前夕遇到了疫情,【生死交戰】的上映日期前前後後延了七次,甚至一度發生置入行銷的商品有可能會因而「過季」的問題,這部龐德電影的製作與發行可說是路途最為顛簸的一次。
而克服重重困難,好不容易上映的【生死交戰】的表現究竟如何呢?
【生死交戰】可說是在龐德電影史上,第一部有頭有尾的系列電影,在【皇家夜總會】,電影交代了詹姆斯龐德如何成為00探員,年輕氣盛遭遇情傷,接著就還在【空降危機】遇到職場問題與世代傳承,在【惡魔四伏】面對了宿敵與情感第二春,然後到了【生死交戰】,龐德即將再次面對自己的人生關卡,在電影的開場,他已經不是007,孑然一身遠在天涯海角過日子,多年來的諜報工作當中的重重算計與背叛,已經讓龐德對任何陌生人都戒心重重,然而面對時代的改變,當他看到有人接手了他的工作,而且世界沒有他還兀自轉動時,又忍不住跳回了打打殺殺的江湖。
雖然【生死交戰】是一部劇情片,打鬥佔比並不高,但是劇情相當引人入勝,進入戰鬥時也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由安娜德哈瑪斯所飾演的龐德女郎,她絕對是全片最為亮眼的插花角色,雖然她並不在【生死交戰】的主線當中,全程出場時間不過十分鐘左右,但這個天然呆萌但是能力卻超強的美少女諜報員絕對是能把觀眾的眼睛牢牢吸住。
而主角的表現呢?退休復出後的龐德的個性變得不太ㄧ樣,他變得比較多話,雖然內心依舊有傷痛與猜疑,但是年紀與經驗已經讓他不會輕易的把憤怒與不滿的情緒擺在臉上,他說話也不再像以年那樣句句尖銳帶刺,雖然吐槽依舊,但變得更像是促狹的調侃,跟以往歷代龐德在每部電影幾乎都只像是單元劇般不同,五部電影下來,龐德的角色個性一直不斷隨著時間在改變,從【皇家夜總會】時的鋒芒畢露桀驁不遜,到【空降危機】時的沈默寡言只做事不太說話,直到【生死交戰】,龐德變得更柔軟,他會在舊情人的墓前深情哀戚的說「我想念你」,在好友跑上門來找他幫忙時,看到他不以為然的下屬時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直接讓對方難看,而是會私下問朋友,甚至面對各種晚輩,龐德也都不再像以前那樣急著自己上陣搶他們的風頭,【生死交戰】的龐德是個真正的老兵了,他不再急著要表現自己,處理危機更加的駕輕就熟,當然,他還是那個瀟灑的龐德,只要面對打鬥時刻,龐德舉起槍枝、檢查、舉槍、瞄準敵人之後,幾乎每次都是一槍一個就解決對手,然後還有時間可以整整服儀,即使這種瀟灑一直都是過往龐德電影的固定風格,但是由臉部線條剛硬的丹尼爾克雷格來做,除了優雅之外就是多了濃烈的男子氣概,讓我看得感嘆,當男人就是要做到像龐德那樣啊。
而這個變得更加世故與優雅的硬漢,經過了人生歷練之後,劇情也開始安排他面對人生的傳承,對外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龐德,人生最大的困境並不是又一個拯救世界的任務,而是放下防備,接納自己內心真正關心的女人,而且不再只想到自己,而是開始要懂得保護、照顧他人,負擔起家庭責任,這顯然是歷代龐德電影當中前所未見的。
其實,1969年的時候喬治拉贊貝所演出的【女王密使】曾經這麼做過,龐德當時破天荒的結婚了,然而電影卻不給龐德幸福的機會,他的太太剛剛新婚就慘死在槍下。
而數十年後的【生死交戰】,製作團隊再次讓龐德組織自己的家庭,甚至還讓他有所傳承,因此我們也難得看到龐德那原本剛硬的五官舒展開來,開始試著做一般父親照顧小孩的工作。而這一次與過往不同,龐德不再丟下別人孑然一身獨自留在世上了,他終於開始為自己所愛的人做出自我犧牲。
“親愛的,現在你有全世界所有的時間了“
當龐德在劇中說出這段台詞。龐德五部電影以來的角色曲線就都圓滿了,電影到此也圓滿的結束了。
製作團隊也似乎分分秒秒要讓觀眾知道這是一部試圖要把【女王密使】當中的悲劇再翻轉的詮釋,由漢斯季默作曲的音樂時不時的讓約翰貝瑞為【女王密使】所做的主題音樂不斷出現,甚至在片尾還讓路易斯阿姆斯壯演唱的We Have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再次出現,這使得【生死交戰】不但讓龐德的故事完結,也充滿了濃厚的情懷。
片尾浮出的字幕雖寫著「龐德將會回歸」,但是由丹尼爾克雷格所飾演的龐德五部曲,的確在此劃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就像【羅根】可以是任何一個金剛狼世界線的完結一樣,【生死交戰】是一部實實在在的龐德完結篇,他可以是任何一個版本的龐德的完結故事,而且不會有任何的違和感。
【生死交戰】維持了丹尼爾克雷格版本龐德電影的硬漢冷調諜報風格,畫面精美、打鬥場面浩大,導演凱瑞福永的動作場面調度顯然是比山姆曼德斯更具有娛樂性,但是又與馬丁坎貝爾在【皇家夜總會】的處理方式不太相同,【生死交戰】的戰鬥場面偏向俐落簡潔,但是經常都是以龐德的視角出發,使用IMAX攝影的畫面讓片中的風景顯得相當壯闊優美。而在這些場面之外,電影的劇情感性度極高,充滿了弄後的角色情懷,如果是追過前面幾部007的觀眾,我想應該很難不感性的,這是丹尼爾克雷格的最後一部龐德電影,對我而言,他是近代最能把「詹姆斯龐德」這個銀幕英雄除了打鬥耍帥之外,還能把他的七情六慾呈現的最有層次的一位演員,龐德電影在他的演出下變得更有層次也更加好看,也為這個系列立下一個新的高度。
#生死交戰 #詹姆斯龐德 #jamesbondmovie #丹尼爾克雷格 #007生死交戰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130的網紅玩樂主播郭人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 品冠旅遊 http://www.pktravel.com.tw/Vietnam/...
「007明日帝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007明日帝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007明日帝國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007明日帝國 在 家庭主婦小廚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007明日帝國 在 玩樂主播郭人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007明日帝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007明日帝國 在 [好雷] 007 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 (1997)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007明日帝國 在 【官人說電影】《007明日帝國》皮爾斯布魯斯南版邦德 的評價
- 關於007明日帝國 在 007之明日帝國-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007明日帝國 在 007明日帝國-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007明日帝國 在 007明日帝國-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007明日帝國 在 大詹的奇幻樂遊旅程- 如果你是個007電影迷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007明日帝國 在 [好雷] 007 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 (1997) - movie 的評價
007明日帝國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細數那些年的007】
#最經典007
1962年史恩康納萊演出第一位007《Dr.No》。這階段的007,除了《女王密使》換成澳洲籍演員喬治拉贊貝,史恩康納萊一共演出了6次007。
#開創自己風格的007
羅傑摩爾是007史上另一個性感風趣的象徵,如果說史恩康納萊毛茸茸的胸膛是成熟男性賀爾蒙奔放的意涵,羅傑摩爾紳士又帶著輕鬆的樣子與每一任007女郎調情的過程更是令人難以忘懷。
羅傑摩爾演出了七次007,延續史恩康納萊的成功。說實話,在史恩康納萊的陰影下要成就007的非同凡響實在不容易,羅傑摩爾的輕鬆俏皮成功地替自己詮釋了另一種情報員的風格。
羅傑摩爾也曾幽默說自己演龐德只有三號表情:❶揚起右邊的眉毛 ❷揚起左邊的眉毛 ❸雙眉深鎖,那是當他被大鋼牙給抓住的時候。
這位007從46歲演到快60歲,是目前出演過最多007的紀錄保持人。
#最曲折的007是他
接替羅傑摩爾的007是提摩西達頓。有一說是,在找史恩康納萊的接班人時製作人Cubby Broccoli曾經找過達頓,但當時達頓因為才20出頭不想被定型在一個角色上放棄了。
羅傑摩爾演了7次後因為年事已高,於是又回頭過來找達頓,卻因檔期衝撞又無法演出。劇組洽談呼聲很高的皮爾斯布洛斯南,但皮爾斯接了《龍鳳妙探》,而且劇組不願意放人再回頭找達頓這次終於演成!
一開始達頓簽了三部龐德約,1989年第二部《殺人執照》完成後因版權問題遲遲無法開拍第三部,直到1994年官司告一段落新劇本著手規劃,這時達頓宣布不玩了......具體的理由也不清楚,但有種說法是因為他認為自己背負著龐德的印象八年了,年紀也大了(那時才48)。(什麼?!羅傑摩爾都演到快60耶!)
#職場得意情場失意的這任007
這時皮爾斯布洛斯南接續了007的生命,經典的一幕荷莉貝瑞穿著橘色泳衣從海中浮上來,皮爾斯打招呼輕喊「Mojito」,真的太迷人了。
相對於史恩康納萊充滿男人賀爾蒙的帥氣,羅傑摩爾輕鬆俏皮,提摩西達頓的英挺冷靜,皮爾斯布洛斯南的007是多情又冷酷的殺手,身上總是筆挺的西裝與襯衫,名錶跟帥死人的領帶是他的註冊商標。漫不經心的撞毀各式名車讓Q生氣不已!《明日帝國》時躲在後座用手機巧妙操控當時的BMW750iL一路衝上停車塲頂樓,然後在叭叭叭……的喇叭聲中飛出停車場。《誰與爭鋒》Q拿著ㄧ本厚厚的駕駛手冊Q請007務必詳讀只見龐德把整本手冊往空中ㄧ丟引發機槍把整本書化為齏粉。駕駛著Aston Martin V12 Vanquish 在冰上狂飆與對Zao纏鬥!
深情的他一直被騙 😆 除了前述的荷莉貝瑞小小騙之外,蘇菲瑪索跟羅莎蒙派克更是大大的騙他感情。但是最後他還是一槍放倒了蘇菲瑪索然後深情地親吻了她。真的太虐心了!
#丹尼爾克雷格時代
《皇家夜總會》是丹尼爾克雷格接下詹姆士龐德的首部007電影,那個衝動又深情的龐德大受好評。比較不解的是在受苦行時被強攻某部位還開懷的大笑大叫,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這任龐德似乎重要的人都在他身邊死去,像《皇家夜總會》的葛林伊娃,《空降危機》的M夫人....他的深情是內斂而執著的。這一代衝動深情的龐德在《007:生死交戰》拍攝完最後一場戲之後,丹尼爾克雷格一一和工作人員擁抱、道別,15年的龐德又要劃下句點。
期待電影於9月30日台灣上映!除了對丹尼爾最後龐德身影致敬外,下個龐德您猜會是誰呢?
照片來源:@JamesBond007
#BeautiMode #JamesBond #007電影 #史恩康納萊 #羅傑摩爾 #提摩西達頓 #皮爾斯布洛斯南 #丹尼爾克雷格
007明日帝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下龍灣(越南語意為“龍下海之處”)是越南北部廣寧省鴻基市附近東京灣西北部海岸的海灣。包含約3,000個岩石島嶼和土島,典型的形式為伸出海面的鋸齒狀石灰岩柱,還有一些洞穴和洞窟,共同形成一幅異國風味的如畫景緻。水域和熱帶森林中可見各種不同的海生及陸生哺乳動物、鱷、魚類和鳥類,因其景色酷似桂林山水,因此亦被稱為“海上桂林”。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之一。關於海灣起源有三個類似的傳說,反映在名稱上。第一個傳說稱龍猛力跺在地上而使山嶺崩倒,形成了很快被水填滿的谷地僅有山嶽的峰頂——下龍灣的岩島——浮在水面上。另一個民間傳說提到龍的長尾把大地撕裂,造成谷地和縫隙,而在龍躍入鄰近水域時淹了水。第三種是下龍灣的居民原是海上村落。一天遭遇大風暴。人民苦不堪言。這時天邊飛來一條神龍。降入下龍灣才形成下龍灣。三種版本都借自現代關於塔拉斯各(Tarasque)怪獸的傳說,這是一種像龍的海洋生物,據說住在下龍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山石、小島雕附的形狀各異,有的如直插水中的筷子,有的如浮在水面的大鼎,有的如賓士的駿馬,還有的如爭鬥的雄雞,兩塊約12米高的小石山,好像一對展翅的大雞由一條狹窄的海溝分隔而面對面站立著,栩栩如生。兩塊石山被選為下龍灣最獨特的形象。鬥雞石於2000年被選為越南旅遊業的標誌。下龍灣不僅山明水秀,而且物產富饒,海裏有許多名貴的水產。下龍灣的氣候和地形適宜於各種熱帶魚類生活,又有幾個河口帶來的食物,因此越南沿海的各種魚類,在下龍灣都有。007電影《明日帝國》及法國電影《印度支那》均在此作外景拍攝。
007明日帝國 在 007之明日帝國-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推薦與評價
007 之明日帝國劇情:|HD |英國海軍的德文郡號軍艦在中國領海內被遭到不明魚雷攻擊沉沒。為了查明情況,英國海軍決定動用武力,派出軍艦前往出事. ... <看更多>
007明日帝國 在 [好雷] 007 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 (1997)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終於在《007 生死交戰》看完了 Daniel Craig 這代 007,雖然一次比一次充滿「人性深度」,但我竟漸漸懷念起風流倜儻耍嘴皮子的老皮Pierce Brosnan。記得當年 2006 秋冬的《007 皇家夜總會》、阿丹可是以「拳拳到肉」的熱情動作風格橫空出世的,尤其緊接在上一回大絕開到冰上與天上的《007 誰與爭鋒》,更令人對老皮這個長不大的愛玩男孩搖頭嘆氣... 不過那也就老皮最後一部和阿丹第一部的極端對比而已,那老皮早期三部和阿丹晚期三部呢?既然最近 iTunes 有詹姆斯龐德全系列特價 NT$2990,我敗下去後就從老皮《007 明日帝國》看起!
會選這部的感性原因有幾個:(1) 記得當年電視廣告主打的是「老 Q」Desmond Llewelyn碎念 007!比起班維蕭這小 Q我還是更喜歡老 Q的老氣橫秋;(2) 有獨立行動沒被騙上床的新時代龐德女郎,我們熟悉的楊紫瓊進軍國際影壇;(3) 強納森普萊斯飾演媒體大反派,他的陰謀動機竟是「一百年的獨家播映權」,這「操弄媒體」的議題歷久彌新更切合今日 2020s;(4) 國際衝突發生在「南中國海」還有中國軍機與英國軍艦,怎麼可以跟 2021 這麼似曾相識?(5) 片頭 MV 女郎的縱身一躍、消失在一片神秘的螢幕海洋中。
https://fr.web.img4.acsta.net/medias/nmedia/18/67/96/13/20107689.jpg
時代,從英俄後冷戰、到英中新冷戰
這片開場就有一種時代交替感:片頭 MV 前的序幕小戰,就是山谷爆炸與戰機纏鬥的大格局!在此 M與她身旁的黑人帥探員 Charles坐在超大銀幕的指揮中心,這種指揮中心的格局和 Daniel Craig 版的小辦公室化 MI6天差地遠呀... 但見 M身旁有個英國海軍上將與一個俄羅斯高級軍官,代表兩邊在解決後冷戰時代前蘇聯國家的軍武外流問題。我喜歡那代 007遠勝於這代阿丹自《007 空降危機》起的三集,就在這種現世寫實感:國家之間有問題、為了國格面子不能輸、正面解決恐將釀危機?那就有賴 MI6這類情報機構低調調查化解危機。
第一場動作戲,就顯現了英國與俄羅斯雙強雖握手言和,但仍秉持很老派的「大艦巨砲主義」,還真的就有艘巨砲大艦 HMS Chester在外海等轟炸(全片共有三艘英國戰艦三組船員,艦長都很有大英傲氣愛放狠話XD),要轟炸的目標場域他們只是透過一片片「大螢幕」觀看,卻也沒看清楚就妄自下令了。看得清楚的是誰呢?當然還是位居第一線身處當地的情報員,也就是人見人愛的 007!光這段開場就具體而微帶出本片主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國家領導愛用二手的「遠距資訊」來決策,卻漸忽略在地的第一手回報,而 007代表的情報專業就堅守這「第一手」信息的崗位。
片頭的媒體風MV,給我們看本是真人卻被數位化的一個個女郎消失在螢幕大海,本來環肥燕瘦各有個性與風姿,卻被媒體強勢化約失去了面貌。片頭後「南中國海」,已脫離冷戰時代英蘇問題而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的假想敵是他們提早 24 年就預料到的中國!難道在中國改革開放快速成長的年代就已預言「新冷戰」降臨?在此,英國還是有戰艦,雖非傳統大艦巨砲而已仰賴「高科技 GPS」,但那態度仍是直挺挺來的,只消有人把他們從 GPS得到的「資訊」動點手腳,兩邊都很硬的英國和中國自會鼓足傲氣準備擦槍走火!而見獵心喜的媒體早已在旁虎視眈眈等發戰爭財。
不過既然是 007電影,當然要靠電影擦槍換來現世不擦,片中也沒讓英國中國就這樣互相挑釁幹起來,而是安排精心設計的虛構反派,既在天上偷天換日製造誤會、也不等誤會的兩方自己開幹、而由凶神惡煞武器性感的反派代勞,讓電影在衝突落幕誤會冰釋皆大歡喜後、兩個國家也不須互相道歉彌補創傷製造新心結。總之一切反派惹的禍,從 GPS到軍武攻擊到媒體發佈通通一條鞭!看得我回想 2021 美中對抗都冒身冷汗 XD 在此 MI6並不像阿丹這代淨管自己事,而處在龐大的政治與官僚中,上有國防部長下轄海軍上將與 M,還要 M力挺 007證明諜報之重要。
https://i1.wp.com/bamfstyle.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tnd2navy-cl1-suit.jpg
漢堡,愛玩男孩 007、對專業德意志
龐德登場,以在牛津和丹麥女教授滾床單開始,還跟 Moneypenny 打情罵俏分享情史,這次就被她以 "Queen and Country"之名洩漏出來作為 MI6接近反派的破口;然後龐德一下飛機跟 Q拿 BMW新車開了場「在我撫摸下」跑得超棒的性笑話後、就是上流派對 tete-a-tete毫不遮掩賣陽剛、很快也把舊愛再次弄上床!從什麼角度看,這都是 1990s那兩性平權過度時代的舊日包袱,可以讓 M轉性發揮一下女權、但風流男調情獵食不可少。只是,儘管龐德再次與女郎上床更連累她送命,但這次至少生時深情死後悔恨,而且下半片還將邂逅另一女郎與前一位做出新時代對比。
龐德第一站是德國漢堡、取景漢堡「奧斯特內湖」Binnenalster湖畔的五星級旅館 Hotel Atlantic !也在漢堡機場「租車」後在站前大街 Mönckebergstraße 的 AVIS「還車」XD 這種處處自嘲也嘲諷當地的惡趣味充滿全片,我也不太記得這是不是老皮時代的風流 007傳統。記得日後我去漢堡時許多地方都有「007 到此一遊」的觀光宣傳、印象中這集也干犯英國眾怒入境隨俗開德國 BMW、不但透過當時正夯的「語音駕駛」開開「德腔英語」的玩笑、更讓反派開賓士圍堵上演「雙 B之戰」!最棒的是,老皮坐車周旋敵人仍像玩電動玩具般、發現什麼新功能還展童心笑容!
現在回想,該怎麼定義老皮這代 007?我想到的是 playboy「愛玩的男孩」,倒不是過去同樣很油的羅傑摩爾那種老派風流紳士,而更有種童心看世界無拘無束的野性。而這回來到以「理性科學專業效率」聞名的德國,也設計了幾個臉譜型反派、好好消費一下關於德國的刻板印象。譬如外貌萎瑣德腔英語也很好笑的 Dr. Kaufman,以法醫學教授之姿當個凌虐大師,以自己專業為傲「只是公事公辦」卻被龐德#MeToo;「亦師亦父」繼承他衣缽的肌肉打手 Stamper,則取代蘇聯繼承了邪惡國家白人壯男狠虐龐德的傳統,最後還不是被老闆嘲諷「德國效率品質保證」XD
看來 007這回來德國,就好好把英國人對德國的刻板印象給大開玩笑開了個飽,令人看了都擔心德國觀眾會不會跳腳?不過就我玩過漢堡的經驗,那邊的人談起 007都語帶促狹津津樂道呢,畢竟其實許多德國人也很有幽默感更喜歡惡趣味 XD 倒是,此片在前半片對德國人大玩「刻板印象」、恐怕也正在鋪陳後半片的「打破刻板」,因為刻板印象這東西與本片主題「媒體」息息相關:兩個國家兩個文化的人民,在那個網際網路還不太普及遑論社群網路的時代根本沒機會見面,唯一認識的管道就是「媒體」、甚至媒體也往往以促進文化交流自詡呢 (!)。
https://fr.web.img6.acsta.net/pictures/20/10/02/16/46/4071872.jpg
反派,從軍武硬實力、到信息軟實力
那年頭正興起的媒體是「網際網路」,本片談的雖不是網際網路而是透過「全球衛星」壟斷來進化的傳統媒體(還讓龐德在印刷廠打架把追兵「血染報紙」呢),而若以我們今日 2021 的眼光回顧起來,最能引人聯想現世的應該就是各類「社群媒體」與背後的「大數據」了,尤其是這幾天才被再次爆料又陷入新一波醜聞的臉書... 這些新興媒體不論現實或虛構,嘴巴上都很漂亮「消弭資訊落差、平衡發展差異、扶助偏鄉弱勢、促進文化交流、連結草根力量、推倒威權高牆、實踐社會正義、成就地球村夢想」云云,但前提就是人人把自己的眼睛耳朵與理性思考全交給媒體。
本片反派 Elliott Carver 登場的漢堡全球連線派對演說,甚至還大剌剌地以「我就是要控制」但是指讓人民掌握控制權、與「我就是要征服世界」但是指讓世界人們得到賦權,作為他吸睛煽動的冠冕堂皇說詞,當年的世界人們面對這誘惑可能獨立思考與自主意識還不是那麼成熟、但如今 2021 面臨各種造謠帶風向與以正義為名的網路假消息又成熟多少呢?那也很難說。總之,這幾年從《空降危機》看到《生死交戰》看了一堆個人化的「龐德世家」復仇風雲後,今天複習起 24 年前的《明日帝國》真覺歷久彌新,怎麼世界瞬息萬變、這代 007電影卻專顧探索龐德內心呢?
現在回想起老皮這代四片四大反派,有西恩賓有蘇菲瑪索還有那位北韓變臉男,我最念念不忘的還是強納森普萊斯飾演的這位 Elliot Carver:他的全球媒體「卡佛集團」旗下報紙叫作 Tomorrow 「明日報」、他慣用的招數是製造「明日新聞」搶先在「今日報導」、以片中引用的媒體界 slogan 就是 "Tomorrow's News Today";他派手下科技軍武與陰謀三位反派專家出去製造「未來事件」之餘、唯有「今日新聞」的寫稿絕不假他人之手自己寫得超投入;他已擁有全球超多衛星、他的媒體在全球自由世界無遠弗屆、唯獨進不去中國因此要針對中國來...
這和近年西方新媒體「前進中國市場」情結怎如此似曾相識?只是現實中有人卑躬屈膝「自我審查」俯首中國、有人乾脆放棄中國市場爭取民主人權美名、本片 Carver 同樣的商業擴張慾望下作法更激進狼性:既然中國領導群不給進、就用媒體扶植個「張將軍」當新中國領導,正派主角兀自疑惑這樣你有什麼好處時、媒體大男孩只自戀道來「一百年的獨家播映權」XD 更糟的是,儘管只有他們明日報捕風捉影煽風點火堆高英中衝突、但其他媒體見獵心喜打蛇隨棍上、甚至有稱「帝國大反擊」者令 Carver 合不攏嘴... 回視今日越來越多媒體炒作美中戰雲更怵目驚心!
https://fr.web.img5.acsta.net/medias/nmedia/18/67/71/30/18994104.jpg
女郎,從為男人心碎、到令男人尋覓
不過本片在介紹完老世代刻板龐德女郎、介紹完漢堡的刻板德國形象、也介紹完了專門販賣刻板印象的媒體反派後,這三位一體的前半片鋪陳都是要襯托千呼萬喚的後半片女主角:楊紫瓊飾演的中國情報員林蔚、她在前半片可說是龐德巧遇的神秘路人,直到後半片潛艇殘骸裡巧遇第三次、終於要龐德認真面對了!而這面對也分兩段戲份兩個層面:前半段的「手銬逃脫」動作戲、巧妙地將兩人連在一起談個對龐德來說極新鮮的兩性關係,後半段的「基地查案」趣味戲、則放大尺度談英國中國的東西方文化交會,而這交會和媒體打造的「刻板印象」息息相關。
手銬牽連的武打戲,從 Carver 的大臉海報開始,宛如取材成龍一年一度的賀歲動作風,譬如翌年成龍滑落鹿特丹的《我是誰》那類,本片從 Carver 大臉中央拉一道疤、更兼有「打臉」的行動藝術式嘲諷;手銬戲更上層樓的是騎機車,男生女生任一人掌舵都極不順暢,唯有男女各一隻手一齊掌舵才有新出路;又或著,拷著手銬變換個「別想歪了」的對坐姿,男女兩人本應互相 cover your back,漸熟稔後兩招隨時切換因地制宜。這難得的男女互動冒險經驗,以一場欣然又怦然的街頭「共浴」作結;龐德猶自施展男性魅力欲收服、對方只是 "I work alone" 已翩然遠去。
在此配樂風格陡然一轉多愁善感了起來,在當年風流 007的背景下做出了極為難得的「尋尋覓覓」:那若有所失的悵然,既不是情報員的專業跟監、亦不是風流男子的欲擒故縱,這個向來只有女人為他心碎的龐德、彷彿初次體驗了對女人牽腸掛肚的在意。也別說過去的 007電影了,就從《明日帝國》自己前半片看罷,舊時代只有女郎對龐德為情所困、總如本片 Carver 夫人般悽苦守候著龐德(甚至每每主動奉獻犧牲),而新時代誰說女子不能如男子流動來去?何嘗不會輪到龐德這等陽剛男子為情所困?
https://fr.web.img3.acsta.net/medias/nmedia/18/67/71/30/18994108.jpg
異國,從文化的刻板、到文化的看見
從龐德的尋覓開始,兩人間的平等互動敘事漸漸從性別談到了文化,從楊紫瓊穿布鞋的港式武打開始:在中國情報員的安全屋,已有一堆「張將軍」手下打仔盯上她跟了進去,這裡且先別計較身為情報員怎麼這麼不小心或怎麼沒上鎖也沒警報,因為整段就是給楊紫瓊以一敵多秀港式拳腳用的!但這段,楊紫瓊打得欲罷不能時,還平行剪接了正若無其事接近中的龐德,他可不是拳腳可以以一敵多的,但他可以用西方警探喜劇常用的聲東擊西偷天換日,譬如幫點個香菸鬆懈人家戒心就是出其不意的一拳。也正是有一中一西兩種武打風格的會合,終於給兩人建立平等合作的認知。
平等合作的關鍵句,又是 2021 中美間值得借鏡的 "It depends whether your mission is peace or revenge." 英國當然有「復仇」性格,畢竟本片國防部長下另一位海軍上將硬氣鷹派絕不輸陣,但 MI6這系情報專業的價值就在「阻止一場戰爭」消弭危機於無形。加入了中國安全屋,這展現了什麼中國諜報文化?本片也從「刻板印象」入手:幾個按鈕就是個類似 Q玩具房的中國版,而且處處是中國的「紅」,龐德還熟門熟路如數家珍彷彿暗示中國很會「山寨」;但中國都會在山寨上加點自己獨創技術,讓龐德一面驚呼連連邊討論案情,令案情討論都充滿趣味從不直挺挺。
重點是:英國大男人也不吝出糗自嘲,異國女情報員看了更覺親切忍俊不禁呢;而本來西方視為牛鬼蛇神的「他者」中國,其實也是活生生人們有豐富的文化、甚至和西方的「我們」沒多大不同。配樂在此再度浪漫起來,兩人也帶著對彼此的新認識四目交投了,儘管這集龐德和女郎並沒發展浪漫關係,但這就是彼此仇視的文化能夠看見交流的契機。隨後充滿異國風情的下龍灣,看似「很少享樂」的共產情報員、也樂得偶爾出海和「墮落西方」情報員合作 XD 其實西方只是很少機會多認識中國、認識的管道都是「媒體」製造的刻板印象、怎知人家「連本毛語錄都沒」呢。
西方對中國的刻板印象、乃至西方對自己的刻板印象,都由媒體所強勢定義,這就體現在反派 Carver 的最後佈局:「中國覺得英國耀武揚威、英國覺得中國戰狼挑釁」、兩邊擦槍走火打起來後、咱們「媒體提供客觀精彩的報導」。而這妄自定義強勢放送的媒體風向工程,背後傲慢則透過最後決戰中 Carver 對林蔚的囂張凝視一覽無遺:林蔚被激到氣急敗壞想出拳、壞蛋架住她後 Carver 誇張模仿「啊打啊打啊打啊打」宛如耍猴戲,這就是他一貫凝視他者複製刻板印象的媒體暴力、對他們的真人真感情只傲慢撂句 "Pathetic" 毫無真關心。
https://fr.web.img2.acsta.net/medias/nmedia/18/67/71/30/18994107.jpg
不得不說,老皮時代 007電影,每集都令我感到挖空心思的「後冷戰危機」,尤其《明日帝國》更在網際網路剛普及時就率先預示未來風起雲湧的「認知作戰」!雖然媒體日新月異有多次躍進、但歷代媒體不論原始還是先進都性好煽風點火操弄人心以賺取點閱利益,難怪龐德看了也驚訝搖頭"No more absurd than starting a war for ratings"。這一切亂象也許還是要回到片頭揭示的:同一個英國,同樣站在一堆大螢幕前遠距操盤,有大艦巨砲的傳統鷹派看都不看清楚就忙著比肌肉、但也有派第一線探員深入當地真實了解的情報局如 MI6,能維持和平免於毀滅的是哪個呢?
隨著這幾天越來越多中國戰機、近幾個月越來越多英美海軍,媒體不分中台英美澳紛紛煽風點火、人人炒熱情緒聲聲追問「你為什麼不緊張」... 想想若兩岸真開打、或美中真開打、獲取暴利的會是誰呢?犧牲毀滅的又會是誰呢?看 007電影呼應現世一觸即發的潛在危機、並穿透眾聲喧嘩給予「諜報」的解法,對我來說這才是諜報片的醍醐灌頂呀!比起近年丹尼爾版的「個人化」007 電影切題多了。這十幾年阿丹版正夯時、普遍風向不愛奶油老皮,但如今隨著阿丹世代也成歷史時、是否兩版更能以各自特色平起平坐呢?推薦舊雨新知複習《明日帝國》,此時再切題不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A_WBBChDk
--
看片回想演員們今昔,第一個讚嘆老皮當年玩世不恭超帥氣!今年演的片竟是《偷天俠盜團》The Misfits ,人還是頗風流只是電影好 B級。
https://i.ytimg.com/vi/d_ENPX9NpT4/maxresdefault.jpg
倒是楊紫瓊,《明日帝國》是她第一部英語電影,從此在英美國際影壇星路大開!今年演的則是 A級中的 A級片《尚氣與十環傳奇》。
https://i.ytimg.com/vi/P0oo3YkjEpU/maxresdefault.jpg
大反派強納森普萊斯,在《明日帝國》還嘲諷了上帝「只不過山上講講道而已」遠不如我媒體觸及率,不過後來演《權力的遊戲》大麻雀也是講講道就掀起腥風血雨!最新角色則是 Netflix《王冠》的菲利普親王。
https://pbs.twimg.com/media/B8oeiEwIUAAXW-i.jpg
小反派德國打手 Götz Otto ,此前在《辛德勒的名單》已演過過德軍小兵,在《明日帝國》才令人印象深刻,日後演過《帝國毀滅》與《鋼鐵蒼穹》亞利安金童形象深植人心!最近一次看到他是在《交響狂人》頭髮白了還是個型男!
https://nonsensopedia.files.wordpress.com/2012/08/iron-sky.jpg
還有片初倒霉軍艦 HMS Devonshire 上,竟有年輕面嫩的 Gerard Butler當個傳令小兵講一句台詞!如今已成為硬漢明星在《潛艦獵殺令》都升艦長了。
https://pbs.twimg.com/media/EXk9h4uWAAAVEiO.jpg
然後以我這《唐頓莊園》劇迷眼睛看,這集簡直唐頓長輩校友會!首先唐頓主創 Julian Fellowes,此時還是個演員、連編劇一炮而紅的《迷霧莊園》都還沒推出。看他演中壯年國防部長對滿頭白髮的海軍上將與 M發號施令,真有種英國保守黨「伊頓校友公子治國」的荒謬感。
https://www.007museum.com/julian_fellowes_tomorrow.jpg
唐頓校友二號,演伯爵妹妹的 Samantha Bond,演老皮這代的秘書小姐Moneypenny,平常一直被龐德口惠不實吃豆腐,這回為了「女王與國家」擺龐德一道。
https://pbs.twimg.com/media/CFDv1duWAAAsWUT.jpg
唐頓校友三號,演伯爵老爺的男主角 Hugh Bonneville,在本片演片末戰艦 HMS Bedford的武器官,單一鏡位兩句台詞快速帶過... 看來他外型不是年輕討喜的類型,拼到三十幾歲還在演這種小角色 XD 比後來的《新娘百分百》還小。
https://static.wikia.nocookie.net/jamesbond/images/c/c2/Lieutenantcommanderbedford1.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70.2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33764189.A.1BD.html
※ 編輯: mysmalllamb (36.226.170.220 臺灣), 10/09/2021 22:25:05
※ 編輯: mysmalllamb (118.169.4.94 臺灣), 10/10/2021 06:29:5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