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外樓神 ─ 人生馬拉松 】
到底「功能劇」有沒有破格的空間?
這是看過頭四集《格外樓神》之後的想法。
意思是,為何每集的個案總是能夠圓滿解決,來個Happy Ending?再望望現實社會,便難免苦笑:劇集始終係劇集!
直至第五集《人生馬拉松》出現,看着看着,竟然覺得故事設定有點出乎預期,然後點頭,立即發短訊給編劇張飛帆讚好,他說多謝,繼而解釋:「其實每一集都用心寫嘅,不過礙於唔同集數,屋宇署都有唔同要求,唔係下下都可以完全發揮!」換句話講,今次他可以有足夠空間寫自己想寫的故事了。
劇情以深水埗區內的天台屋為背照,屋宇署測量師韋嘉芙(花名舅父、陳國邦飾),與新入職的測量主任呂非同(岑珈其飾)「行孖咇」處理區內的僭建問題,其中一幢就是眾安樓的八間天台屋,這座建築為「三無大廈」,即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沒有任何居民組織,以及沒有聘請管理公司,難以找到負責人清拆,執法難上加難。
其中一個個案是榮哥(楊英偉飾),最近失業,但需要照顧長期病患的母親,生活捉襟見肘,就算舅父和呂非同出言相勸,他也沒有錢遷離現有單位。直至有天,舅父發現榮哥有燒炭自殺的傾向,在關鍵時刻與社工(蔡運華飾)出手,向榮哥介紹工作,以義工方式換取食物券,又指他可以申請社署的緊急資助,應付搬遷開支,並教他參加志願團體的陪診服務,變相令榮哥可以有更多時間打工維生。舅父和社工從「鬼門關」將榮哥拉回來,榮哥感動不已。
終於榮哥和媽媽遷出上址,豈料幾天之後,竟然發現有印度人搬入榮哥的舊居,舅父和呂非同的努力一下子付之流水,清拆遙遙無期。故事的結尾怎樣?觀眾可以自行重溫這一集了解,但相比之前四集,我更喜歡今集的設定,因為編劇和導演沒有刻意將屋宇署職員過份美化,誇大他們的執勤能力,觀眾亦可以從這個不太開心的故事裏,找到共鳴並加以反思 ── 參考政府2020年底發布的《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19年有超過109萬人生活在貧困之中。2016年香港除稅前及福利轉移前的原住戶堅尼系數為0.539,除稅後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仍高企0.473,兩者同樣創45年來新高,也是各先進國家及地區中,貧富差距最大的地區,既然劇集有紀錄時代的功能,就不能無視這些悲情事情的存在。
導演區達開說,今集的調子偏向哀傷,確是刻意為之:「唔想做Happy BBQ Ending,驚觀眾睇完集集BD嘅Case都圓滿解決之後,心入面會諗:『唓!點解香港仲有咁多僭建?』所以想呈現BD遇到嘅問題,某程度上喺制度之下,好多嘢唔係兩三下就可以解決。」
張飛帆的劇本固然交出水準,導演對於鏡頭運用也相當用心,更重要是今次的選角,既有觀眾緣超強的藝人:岑珈其和尹光,也有實力派:陳國邦和楊英偉,就連客串飾演社工的蔡運華,也是我很喜歡的舞台劇演員,在演出質素有一定保證的情況下,角色性格突出,又做到情感互有交流,帶出故事寓意(人生如一場馬拉松,總有順逆,但一日未跑完,一日都不能認輸),令整體的劇味變得更濃厚,反過來搣甩了「功能劇」的宣傳意味,整體分數當然更高。
重溫《人生馬拉松》:https://bit.ly/3cXQmuZ
➡️《格外樓神》逢周六晚上21:30於港台電視31播出
【 延伸閱讀 】
《格外樓神 ─ 真相(上)》http://bit.ly/3al6gg9
《格外樓神 ─ 真相(下)》http://bit.ly/2Y2D1Zs
《格外樓神 ─ 安樂窩》http://bit.ly/3jrbvz0
《格外樓神 ─ 一家之主》http://bit.ly/3rC4XjF
(1102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格外樓神 #港台電視31 #港劇 #張飛帆 #RTHK #陳國邦 #岑珈其 #楊英偉 #尹光 #蔡運華 RTHK 香港電台 屋宇署 Buildings Department KaKi Sham 岑珈其 Dumb Youth 陳國邦 Chan Kwok-Pong 蔡運華 Shirlee 做乜膠睇電視 港人講電視 港女講劇 快樂的 Heiward Mak 麥曦茵
109 台電 分數 在 李佳馨Lee Chia Hs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18~23[109年第二次全國羽球排名賽]
08.20🦁️戰報
8/20 14:00 李佳馨/鄧淳薰-中租北市大-林純妤/陳姵佑-臺北商大 23:21、21:13✌🏻
今天女雙再傳捷報🎉🎉
以直落二晉級八強啦🎉🎉🎉
明天女雙賽事在下午三點登場 🕒
🏸️8/21 15:00
李佳馨/鄧淳薰-中租北市大/中租北市大-陳肅諭/董秋彤-台電/台電北市大
[Live📹]
即時分數🔗http://tinyurl.com/y3r9psc8
#如臨現場 #一起加油 #加起來
YONEX TW
中租企業羽球隊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
台灣中油
Aminovital Taiwan
#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
#謝謝貼身攝影師提供照片😘
by好想翹班殺現場的小編🦁️
109 台電 分數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適合發展風電嗎?
今天是立法院本會期的最後一日,除了去本委員會開會,也特別去經濟委員會關心離岸風電的議題。
已有許多專家學者質疑台灣的自然環境適不適合推展風電?原因在於缺電尖峰為夏、秋兩季,但受限於地理條件,西南季風弱,風機發電效率最差,難以利用風力發電補充用電缺口;冬季受惠於強勁東北季風,發電效率高,卻為用電量最低時期。根據台電所提供的數據也顯現出來,陸域風機在夏秋季用電高峰期的發電量僅有春冬季的一半,無法在我國用電尖峰時段發揮實質效益。
再者,從104年到106年,因為天災,已經折損了10隻陸域風機,而為了維修,每年台電也必須付出10億元以上的維修費用。面對風電的不穩定性,開發風電對台灣而言,是適合的選項嗎?
離岸風電的遴選結果在今年4月底公布,但過程黑幕重重。遴選結果是分成二階段併網:第一階段是109年併網的容量;第二階段是110-114年併網的容量,根據能源局的公告,第一階段跟第二階段的審查委員名單,都只有18人。但根據遴選的作業要點規定,遴選委員應該是要「十九人至二十七人」,去問了聘用遴選委員的公文,又說是密件,要等到7月才能解密。遴選委員會到底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呢?
最奇怪的是,本次遴選將廠商的「財務能力」列為評分重點之一,佔總分的40%,其中細分成財務健全性的30%以及與國內金融機構關聯性的10%。4月底公告遴選結果後,5月中卻有新聞指出所有公股銀行皆尚未參與離岸風電的融資,沒有銀行跟廠商合作,那與國內金融機構合作的分數怎麼評出來的?
此外,昨天又有新聞指出,財政部陸續接獲離岸風電業者反映無力一次負擔保證金、償金等,於是與能源局會商後,決議放寬付款方式。廠商要投入保證金、償金的金額都是清清楚楚寫在作業要點中的,怎麼會分配好併網容量後,又付不出保證金呢?
我國為了發展離岸風電,不知道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整個遴選過程到底有什麼問題?經濟部絕對有必要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