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盤價🔥 #庫存稀少
卡蒂埃−布列松攝影研究專書
1948至1949年國共戰爭尾聲,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在中國停留了十個月,期間在《生活》、《巴黎競賽》等雜誌發表多幀在中國拍攝的照片。1958年,他再度前往中國,在官方人員的全程陪同下,看見正在進行大躍進與人民公社的政治實踐。
本書呈現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國的報導攝影工作影像與豐富文獻,也是其中國影像的首本研究專書,由攝影史學者米榭勒.費佐(Michel Frizot)與蘇盈龍共同策畫。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
「1949年 戰爭」的推薦目錄:
- 關於1949年 戰爭 在 VO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949年 戰爭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949年 戰爭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49年 戰爭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49年 戰爭 在 黃暐瀚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949年 戰爭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49年 戰爭 在 Chinese Civil War∣Veteran's Diary 1949:Crying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1949年 戰爭 在 國共內戰戰爭罪犯名單from WiKi - Facebook 的評價
1949年 戰爭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EP70搭配服用圖表:俄羅斯與他的快樂夥伴們,那些傻傻分不清楚的東方/共產陣營組織】 #請大家一定要一張一張看完
透過EP70詳(冗)細(長)的介紹,我們又解鎖了一個前蘇聯國家:亞美尼亞!但在創作過程中我發現,許多成長於非共產國家的人常常搞不清楚「蘇聯」、「東歐」、「第二世界」、「華沙公約」組織之間的關係,往往將他們當成一群「差不多」的國家;我猜要是考試中出現「羅馬尼亞是不是前蘇聯國家」這種題目,掙扎的人恐怕不在少數吧。
但這完全是情有可原的——畢竟,這些由東方/共產陣營發展出來的聯盟有好多個,每個涵蓋的範圍都不一樣,而且還隨著時間不斷改變,一般人沒事無聊也不會去記這些東西。因此,這集的補充圖表,就嘗試用「類地圖」的呈現方式,幫大家整理一下這些組織——畢竟,其中好幾位蘇聯的前夥伴們,現在可是瘋狂捐疫苗給台灣的大恩人啊~😂
📍 1. 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SSR)
1922-1991年之間存在的聯邦國家,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
15國要怎麼記?其實很簡單,分成四組就可以了:
- 東歐4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
- 波羅的海3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 (外)高加索3國: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
- 中亞5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塔吉克
值得一提的是,這15國並非一直不變,像是:
- 帝國解體後,中亞一度出現「花剌子模」與「布哈拉」兩國,但後來都劃入新成立的烏茲別克。
- 鄰接芬蘭的卡累里阿一度為加盟共和國,有學者認為是在二戰前為了兼併芬蘭所做的準備,戰後就降級成為俄羅斯境內的自治共和國。
- 高加索3國原本為一國,稱為外高加索,後來才分割。
- 波羅的海3國後來才併入,摩爾多瓦與中亞5國也都是後來才一一成立。
📍 2. 華沙公約組織(友好合作互助條約,Warsaw Pact)
- 1955-1991年之間存在、與北約對抗的共產國家政治軍事同盟
- 阿爾巴尼亞於1961年停止參與,1968年正式退出
- 南斯拉夫於組織成立前就和蘇聯關係破裂
📍 3. 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
- 1949-1991年之間存在、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對抗的共產國家經濟同盟
- 阿爾巴尼亞於1961年停止參與,1987年正式退出
- 其他還有許多國家都曾以觀察員身份列席,族繁不及備載
📍 4. 獨立國家國協(獨立國家聯合體,CIS)
- 1991年成立、由前蘇聯成員國組成、類似大英國協的地區政治協調組織
- 15國中原本除了波羅的海3國都有簽署,但喬治亞2008年退出,烏克蘭與土庫曼則未正式加入,因此目前成員僅有9國
📍 5.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
- 1992年成立、目前由6個前蘇聯成員國組成的軍事聯盟
- 原本有9國,喬治亞、亞塞拜然與烏茲別克退出,其中喬治亞未來可能加入北約陣營
📍 6. 歐亞經濟聯盟(EAEU)
- 2011年成立、目前由5個前蘇聯成員國組成的經濟合作組織
- 比起上面CSTO少了塔吉克,主因為塔吉克與吉爾吉斯之間的邊界糾紛,但塔吉克未來仍然可能加入
- 烏茲別克現為觀察員,可能在未來1-2年內成為成員國
📍 7. 捐贈疫苗給台灣的國家們
- 截至2021年9月止,前述國家中慷慨向台灣捐贈疫苗的國家
- 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其中只有立陶宛是原本蘇聯的成員國
✏️ 備註:
- 為了整體一致性,白(俄)羅斯一律使用舊中文譯名。
- 基於製圖方(偷)便(懶),近代的塞爾維亞直接使用原本南斯拉夫的圖塊。
- 為什麼別的國家都只用一個圖塊、但是俄羅斯一個人就佔了5個?沒辦法,人家是主角嘛,總要讓它展現一下橫跨歐亞的氣勢(攤手
當然,看完了這些之後,大家可以回到節目主題思考一下:所以EP70的主角亞美尼亞,現在和俄羅斯究竟是什麼關係?又為什麼隔壁的喬治亞和亞塞拜然,都接連退出這些俄羅斯主導的組織呢?
【EP70 站在歷史的交叉路口、被阿拉拉特山守護的粉紅之城: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散策】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高加索 #蘇聯 #俄羅斯 #土耳其 #波斯 #鄂圖曼 #拜占庭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喬治亞 #諾亞方舟 #阿拉拉特山 #亞拉臘山 #納卡 #粉紅色 #自由廣場 #列寧 #十字架 #修道院 #教堂 #戰爭
1949年 戰爭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M History + Movies】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09/21 ~ 09/27
每週一次的【影史7日談】單元來囉!我會用七部電影或影集,告訴你這禮拜在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讓你在看這些電影或歷史事件時,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空間唷!
.
▶ 1999-SEP. 21 #集集大地震 1999 Jiji Earthquake
《#幸福路上》On Happiness Road, 2017
1999年9月21日上午1時47分,台灣中部車籠埔斷層發生芮氏規模7.3、震央位處南投縣集集鎮的逆斷層型地震,總計造成2415人死亡,1.1萬人受傷、全台約5.1間房屋全倒。此次地震改變了台灣防震政策,在法規或救難組織上都有重大變革。
.
▶ 1980-SEP. 22 #兩伊戰爭 Iran-Iraq War
《#茉莉人生》Persepolis, 2007
伊朗與伊拉克長達1200多公里的邊界,是兩國長期以來的糾紛來源;加上複雜的宗教矛盾與民族仇恨,雙方衝突不斷。1980年9月伊拉克軍入侵伊朗開始,軍事實力相當的兩國,戰事僵持了8年之久;兩國最終在聯合國調停下停火而各自宣告勝利。
.
▶ 1846-SEP. 23 #海王星 Neptune
《#星際救援》Ad Astra, 2019
法國數學天文家 奧本勒維耶,在1846年利用天王星軌道推測存在一顆未知行星;他將這顆行星的軌道、位置、大小,送請柏林天文台的伽勒協尋,最終在1846年9月23日晚間發現了海王星,而伽勒發現海王星的位置,正是勒維耶所預測的位置誤差不到一度。
.
▶ 2007-SEP. 24 #宅男行不行 The Big Bang Theory
《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 2007
以四位理工男和一位金髮妹同住租屋的故事為主題,自2007年9月24日開播的《宅男行不行》,是GBS所推出的情境喜劇電視劇。本劇總計12季,於2019年5月16日完結;劇中飾演謝爾頓的吉姆帕森斯連續兩年兩度蟬聯艾美獎最佳喜劇男主角獎。
.
▶ 1066-SEP. 25 #斯坦福橋戰役 Battle of Stamford Bridge
《#維京傳奇》Vikings, 2013
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去世後,不少覬覦王位的勢力引發了一連串的戰爭;其中挪威國王哈拉爾三世帶領1.5萬兵力入侵英格蘭。英格蘭國王哈羅德二世指揮盎格魯薩克遜軍隊,在斯坦福橋戰役擊退維京大軍,哈拉爾三世戰死,維京時代宣告終結。
.
▶ 1949-SEP. 26 #好萊塢標誌 Hollywood Sign
《#風雲男人幫》Gangster Squad, 2013
全球知名的好萊塢標誌,最初是1923年的地產開發商為了銷售「HOLLYWOODLAND」所設置的廣告牌;隨著洛杉磯電影產業崛起,這個標誌也成為世界著名的地標。但在一次車輛事故中,標誌受到破壞,直到1949年重建,去除了LAND而成為今日的樣貌。
.
▶ 1988-SEP. 27 #翁山蘇姬 組建全國民主聯盟 The 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以愛之名翁山蘇姬》The Lady, 2011
1988年3悅,緬甸國內爆發「8888民主運動」;長期掌權的緬甸軍政府血腥鎮壓示威群眾,緬甸國內陷入恐怖的混亂局勢。緬甸國父翁山將軍之女 翁山蘇姬被民運團體推舉為領導人,於1988年9月27日組建「全國民主聯盟」,為當時緬甸最大的反對黨。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1949年 戰爭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VDKKVl1Ei4/hqdefault.jpg)
1949年 戰爭 在 黃暐瀚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暐瀚直播 #黃暐瀚 #奧運 #中華民國 #台灣
東奧還在拚!巴黎奧運已經準備正名?
為什麼我們奧運拿金牌,卻看不見國旗升起?聽到的也不是國歌?而是國旗歌?
其實,現場響起的,甚至不是國旗歌,而是中華奧會的會歌,升的,自然是中華奧會的「會旗」,有關這個事情的沿革,請還不理解的網友,先補一下前文 https://reurl.cc/0jb5EY ,我把兩岸的奧運出席資格戰爭,從1949年一路講到1984年,講得非常清楚,繼續往下看之前,麻煩先看完前文,拜託,謝謝。
當大家為了台灣的選手的表現,感動、流淚、激動不已的時候,我真心話跟大家說,我也希望看到升起的是「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華民國國旗,響起的是「國歌」,而不是「會歌」。
但,1981年的洛桑協議,擺在那邊,「中華奧會」使用「中華台北」的名稱出賽,雖不令人滿意,但卻是過去這40年來,台灣選手,可以出賽的「保證」。如果我們申請換名?換成「TOC Taiwan Olympic Committee」台灣奧運委員會,有沒有可能會「申請失敗」?然後連「中華台北」會籍也保不住?最後運動員失去出賽資格?變成只能用難民隊的名義參加?
這話不是在恐嚇想推動「奧運正名」的人,而是要提醒每一位參與這個公投的台灣人,務必理解,這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
就像手術,九成失敗,只有一成機會成功存活,你說,這手術還要動嗎?
大部分的人,也許就此選擇放棄手術,但也仍會有人「風險再大,他也肯拼」,或許為了某種原因,或是為了心愛的家人,想拼一拼,要嘛一起活著,要嘛寧可死去。
很多網友舉俄羅斯奧會今年改用「ROC」出賽為例(前文影片有說明),認為我們當然也可以改名「TOC」,但看看這次東京奧運,光是進場時NHK主播喊了「台灣です」,央視就斷訊了;昨天麟洋配,勇奪羽球男雙金牌的時候,央視再度斷訊。顯然中方,非常在意台灣在奧會場上的表現,連會旗升起的畫面,都要截斷,改名「台灣隊」,大陸不太可能會沒有反應。
一旦我們向國際奧會提出換名,中共極可能(我不敢說一定)會出手杯葛干預。所以,我說,這是件「有風險的事」,受影響最大的不是你我,而是苦心練習,準備上場的運動員。
再說一次,這是選擇題,不是是非題。
而所謂「正名」,應該是以「國名」出賽,那就是用「中華民國」去申請,而不是「台灣」。
想提出改用「台灣」名義出席奧運的公投,不能叫「正名公投」,只能說是「改名公投」,這點也務必得清楚明白。
暐瀚 2021-8-1 de 淡水
贊助暐瀚直播
Paypal https://reurl.cc/4R6VAv
歐付寶 https://reurl.cc/YlNXpo
暐瀚 Facebook
https://reurl.cc/E2WA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SoUqFxu29w/hqdefault.jpg)
1949年 戰爭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中國 與 #日本 的關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把時間推到日本首相菅義偉在4月17日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白宮舉行美日領袖會談,聯合聲明中明確載明 #台灣 ,其中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不過,事隔不到1周,就在4月20日菅義偉接受備詢時澄清,上述聲明「根本沒有預設軍事參與」,並強調,日本自衛隊不可能投入任何環繞台灣的軍事突發事件。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有分析人士指出,雖說日本可以向美國提供後勤支援,但若中國企圖以武力犯台,日本憲法將不允許日方參戰。由這件事看出菅義偉跟美方發表聯合聲明後,內心充滿煎熬,所以在相隔一周之後立刻向中國大陸示好,但是這樣真能安撫老共嗎?日本與中國現在的狀態又是如何呢?
根據維基百科中日關係是這樣說的,中日關係(日語:日中関係〔日中關係〕/にっちゅうかんけい),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的雙邊關係。在漢唐時期,中華文明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科技等很多方面都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在日本明治維新後到1945年二戰結束前,中日間發生了多次軍事衝突及全面戰爭,形成了戰後兩國的政治格局並影響了以後的中日關係。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日本在1952年與中華民國恢復外交關係,直到1972年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同時與中華民國斷交。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兩國關係稱為「戰略互惠關係」。
中國和日本的經貿往來早在「關係正常化」之前便已開始。1972年雙方「恢復正式邦交」後,兩國經貿關係也從以往的「半民半官」轉變為「官民並舉」。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和日本的貿易又進入了新的發展期。1978年中國和日本的貿易額是50.8億美元,1980年上升至84億美元,1983年達到100億美元,1987年貿易額迅速發展到156.5億美元,在1978年至1987年的10年間貿易額增加3倍。
到了2004年日本對中投資4900億日元中國成為日本第三大對外投資目的地,和居第二位的美國僅相差100億日元。在兩國關係艱難的2005年,日本對中國投資達到新高,較2004年上漲了19.8%達到65.3億美元占日本對外投資總額的15%。日本對中國投資主要涉及電子、纖維、汽車製造及配套企業、食品加工和金融保險、物流、市場調查、諮詢、廣告流通、飲食、美容美發等服務業等領域。2005年下半年日資汽車在中國轎車市場份額已接近30%。至2005年末,在中國日本企業達3.5萬家。
根據路透社報導,日本公司2018年在中國至少有7400個工廠設施,這些在中國的製造廠出售價值高達2520億美元的產品,其中70%在中國市場銷售,17%回銷到日本。
其中以武漢的本田汽車裝配廠為例說明日本企業要滿足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嚴重依賴中國的供應商。豐田、日產和本田各自在中國至少有3個研發中心。從政治到經濟可以看出日本與中國之間密不可分,甚至難以脫鉤,那麼未來兩方的走勢又是如何呢?
回過頭來我們來看看日本與台灣的關係,根據維基百科講述臺日關係史,是指臺灣歷代與日本歷代在歷史上不同階段的關係。雙方自十六世紀即有相互來往,並建構了各式各樣的關係。臺日關係可分為幾個階段:1895年前明鄭與清朝統治下臺灣與日本的關係、1895至1945年臺灣做為日本殖民地與日本內地之間的關係、1945年後中華民國統治下的關係。
從民間角度切入,日本與台灣的兩地人民互動友善,而且從311大地震台灣對日本的捐款高達200億日圓,可見雙方關係的良好。
從經濟貿易觀察到,日本是台灣第3大貿易夥伴,而台灣則是日本第4大貿易夥伴,2020年雙邊貿易總額為692.8億美元,台灣對日出口為234.0億美元,進口為458.8億美元,台灣對日貿易逆差是224.8億美元。
從政治面來看,根據大紀元報導,日本最新外交藍皮書指出,關於台灣的記載延續去年立場,認為台灣是「重要的夥伴與朋友」。雖說日本在外交藍皮書上說日台關係是重要的夥伴與朋友,但是如果有一天中國大陸武力侵犯台灣,日本將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呢?
最後來談談 #釣魚台 ,釣魚臺列嶼是位於東海南部、台灣與八重山群島以北、沖繩海槽南端西北方向的一組島嶼,由釣魚臺、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等島嶼及岩礁構成,總陸地面積6.1636-7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釣魚臺之面積3.82-4.38平方公里(潮差變化),高363公尺。19世紀末期至太平洋戰爭期間曾有日本人定居,惟現今各島均為無人島。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與日本國皆聲稱釣魚臺列嶼為其領土,引發一連串爭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認為釣魚臺列嶼依地理、歷史和法理均為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明清海禁),屬台灣附屬島嶼。日本稱其為尖閣諸島,日本政府認為島嶼按歷史及國際法均屬於日本固有領土,歸屬西南諸島一部分,不存在領有權問題。一個釣魚台引發中日台三方角力,究竟它有什麼樣的魅力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VOCpL45me0/hqdefault.jpg)
1949年 戰爭 在 國共內戰戰爭罪犯名單from WiKi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皆有權討論和提出戰犯名單。 第二次提名. 1949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在致劉伯承、陳毅、鄧小平、饒漱石、張雲逸、 ... ... <看更多>
1949年 戰爭 在 Chinese Civil War∣Veteran's Diary 1949:Crying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949年 是一個重要的歷史分界點,徐蚌會戰後,國民政府在大陸節節敗退, 1949年 5月5日,在共軍攻破上海前夕,蔣經國銜命與招商局密商調船準備大撤退,5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