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是台灣夏天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近年來也在農業技術的不斷改良下,有更好的口味與口感。今年,日本也成為台灣鳳梨重要的買家。不過,沖繩其實也有自己的鳳梨,而且還和台灣有非常深刻的淵源。
這篇來自【nippon.com】的文章帶我們看到沖繩石垣島鳳梨種植背後則台灣移民故事,這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與沖繩之間的密切互動與關係。
————————————
鳳梨在沖繩作為水果產業開始栽培是始於石垣島。根據石垣市在1958年發行的《市制十周年紀念誌》裡,特別列出了兩位對鳳梨產業有功績的臺灣移民的名字:林發和廖見福。林發(1904-1978年)是位台中出生的實業家,1938年在石垣島成立沖繩首座製作鳳梨罐頭工廠――大同拓殖株式會社,他是經營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
廖見福(1913-1967年)則是出生於現在的彰化縣北斗鎮,在戰後的石垣島重新振興鳳梨栽種事業上,他扮演關鍵角色的人物。其子島田長政(76)是代表石垣島的果農之一,據他表示,父親提供種苗給戰後從沖繩本島或宮古地區來到石垣島開墾的人,希望擴大栽種面積,同時也維持移民的生活穩定。。
石垣島的鳳梨產業就在兩位的帶領下站穩腳步。鳳梨生產者當中也包含了東先生的父母親在內,父親東宏發為台中人,二戰前從臺灣移居到石垣島,也在1960年左右開始種植鳳梨。現在由金三接手,雇用多位鐘點工,與台北出生的妻子.昌代小姐(65)共同經營。
另一方面,在與八重山地區並列為縣內鳳梨產地的沖繩本島北部,則是以異於石垣島的形式展開鳳梨產業。
現在已被倂在名護市內的舊羽地村的嵐山,同村出身的玉井龜次郎在1952年與從夏威夷歸國的堂兄攜手種植鳳梨,大獲成功。玉井從沖繩縣立農林學校畢業後,在同校校長的介紹下,1913年進入鹽水港製糖(總公司位於台南新營)工作,在花蓮港擔任甘蔗農場的場長等職。之後,中途離職後,投入農地開墾事業,1935年成立了臺灣澱粉株式會社。
現在,在沖繩本島北部的東村,以「鳳梨的故鄉」打出名號,推銷當地生產的鳳梨,名護市內也有鳳梨主題公園。它的由來,與曾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累積開墾經驗的玉井有很深的淵源,在此有必要特別說明。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剛曝光: 第2555及2556成交(註冊),成交3800萬及3200萬,感覺6.5分位。合共7000萬,闊約30呎,深約130呎。 向卑路乍街及堅尼地城堅彌地城海旁。 註冊成交3200萬,堅尼地城堅彌地城海旁17-18號大新閣地下1號舖,建築面積1445呎,註冊成交3200萬。原業主1978年3月...
1978年成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楊文俊:政府與教協「斷交」 不利社會復和
2021/8/5
【明報文章】7月30日,具中國官方背景的新華社及《人民日報》發文,力斥會員人數近10萬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是「毒瘤」,並認為教協實為政治組織而非工會組織,經常策動政治運動,新華社評論文章更促請港府徹查教協。7月31日,教育局即發表聲明,宣布正式與教協「斷交」,包括不承認教協舉辦的教師培訓課程、不處理教協轉介的個案以至不與任何教協代表開會。另邊廂,王偉傑先生8月2日於《明報》觀點版的文章〈反思教協的存在價值〉(下稱「王文」),認為教協政治力量隨着選舉制度改變而褪色。王文指出,教協發動罷課,有機會導致教師被投訴而面臨懲罰,而教協目睹學生跟教師一同出席高危險性的政治參與時,沒有立即勸止,不能稱得上是教育專業團體。王文並認為,教協袒護發表仇警言論的教師、被指宣揚「港獨」意識的書籍被選入教協「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候選書目,皆為「失德舉措」,會蠶食教協地位,並導致會員漸漸退出會籍。
從兩所官媒的立論以至教育局的行動,可見它們希望教協在香港失去影響力。官媒所刊載的兩篇文章,認為教協涉足政治是不可接受的,並認為「學生反對政府」與教協有着密切關係。實際上,教協作為職工會,成員接近10萬,是社會中極重要的持份者,牽涉政治屬正常現象。另一方面,教協立場溫和,與立場激進的學生們在政治主張上南轅北轍,認為教協要為學生反對政府負責,並沒根據。
教協影響力源於對教師細緻貼心服務
為何教協被狙擊、「被斷交」引起香港社會軒然大波?不妨先簡單了解教協的「群眾基礎」。
教協在香港有兩所會址,旺角會址主要用作行政,銅鑼灣會址則用作超級市場及俱樂部。於銅鑼灣經營超市,可說是教協取得成功的一大要素。超市主要供教協會員使用,各種文儀用品供應齊全,價廉物美,能滿足教育從業者對文儀用品的巨大需求,素來受教師歡迎。
另一方面,香港規定教師應每3年參與共150小時的專業發展活動,教協經營的教師培訓課程,深受香港教師歡迎。顯而易見,教協提供服務,切合一眾教育從業者的需要。教育局一聲令下,即不再承認教協所舉辦的教師培訓課程,將會使需要參與專業發展活動的教師們無所適從。
教協的影響力,並不在其於制度上取得席位,也不在於其支持的區議會候選人當選,而是源於對教師細緻貼心的服務。制度上的認可以至議席,只是因教協的良好服務而生,而不是教協具有政治影響力的必要條件。王文以選舉制度改變作為教協影響力漸失的論據,顯然甚為牽強。須知教協於1973年成立,在1978年因金禧事件成為教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工會組織時,它連一個立法局議席也沒有。
工會有政治參與屬必然現象
不論是官媒刊載的兩篇文章、教育局停止與教協合作之論據抑或王文,均批評教協參與政治。政治是眾人之事,工會本質上需要為會員爭取權益,工會會員作為社會的持份者,教協又作為工會組織,有政治上的參與,屬必然的現象。工會參與議政,政府徵詢工會意見,是社會重視勞工權益的表現,反映着社會的進步。現時立法會有3個由香港職工會選出的議席,足證工會在香港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教協要為學生反對政府負責」說法沒根據
根據《基本法》第27條,香港居民享有「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教協作為教師工會,發動教師罷課,本身只是行使其權利,完全沒有違反法律。教育局以教協曾發動教師罷課為由停止與其合作,顯然沒有道理可言。
政府又說教協「將政治滲入校園」,官媒的文章以及王文亦然,其實高估了教協對學生運動的影響力。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否真的如此「密切」?2014年,一群立場較進步的民主派人士組成「進步教師同盟」,挑戰教協立場較溫和的領導層。原定上年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以本土派自居、曾任職大型補習社的蔣旻正參選,挑戰教協的葉建源,認為葉立場過分溫和。教協以至大部分的學校教師立場溫和,思想較反叛、行為較激進的年輕人之政治表態,不能簡單歸因於教師的影響。實際上,教師與學生進行怎樣的政治參與,教協作為職工會,根本無從置喙。教師與學生在「師生」的身分外,首先是社會的持份者。要求教協就教師與學生一切校外行為作表態和負上責任,實際上是強人所難。
查實,教協從沒支持「港獨」,也沒做任何違法行為。教協作為職工會,受《職工會條例》保障,只要其仍能對會員提供妥善服務,會員並不會無故脫會。《伊索寓言》中有〈北風與太陽〉的故事,講到北風與太陽比賽誰能使路人脫下斗篷。北風妄圖通過強風吹走斗篷,路人卻將斗篷愈包愈緊;相反太陽以其熱量照耀大地,路人因天氣悶熱而不得不脫下斗篷。職工會的存在,正正解決了教育局作為官方體制機構所未能處理的問題,若教育局以為通過在制度上削弱教協的影響力,就能夠使教協會員自行脫會,那實只屬一廂情願。
教協對香港教育界維持穩定有重要角色
如果政府的目標不單是希望教協成員主動退會,而是希望教協解散收場,那更是未有看清教協對香港教育界維持穩定的重要角色。教協屢屢遭到教育界裏較激進的一翼挑戰,即使教協消失,不難想像其他更激進/進步的民主派人士跟政府、建制之間的衝突將更難調和,這難道是政府樂見的嗎?如果政府是想把光譜內某些教育工作者全數趕走,更是社會和下一代的悲哀。
教協會員人數接近10萬,涵蓋教育界不同持份者,屬於香港影響力極大的工會組織。特首林鄭月娥2018年於教協45周年酒會擔任主禮嘉賓,並指出席該場酒會是「行政長官應有之義」,原因是教協是香港最大的教師團體,甚至是最大的單一專業團體。教協能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正因其做好作為工會應做的事。教育局在新華社呼籲港府徹查教協後僅一天,即高調宣布「斷交」,削弱教協在建制中的影響力,給公眾帶來極壞觀感,亦與林太2018年說法和行動,以至近年政府希望修補香港社會撕裂的目標完全矛盾,對社會復和毫無幫助。教育局宜三思,慎防破壞教育局與教育界僅餘的互信。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楊文俊]
1978年成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沅瑾老師7/26-8/1開運周報 (觀世音菩薩成道日)@PChome24h購物
請趕快點擊影片觀看喔~如果您覺得不錯,
也請您按讚並分享給親朋好友!
1978年成立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剛曝光: 第2555及2556成交(註冊),成交3800萬及3200萬,感覺6.5分位。合共7000萬,闊約30呎,深約130呎。 向卑路乍街及堅尼地城堅彌地城海旁。
註冊成交3200萬,堅尼地城堅彌地城海旁17-18號大新閣地下1號舖,建築面積1445呎,註冊成交3200萬。原業主1978年3月以約1646萬買入一lot。簽約日期大約是2021年4月28日。 租客是洗車屋。
註冊成交3800萬,堅尼地城堅彌地城海旁17-18號大新閣地下3號舖,建築面積1516呎,成交3800萬。原業主1978年3月以約1646萬買入一lot。簽約日期大約是2021年4月28日。 租客時工程、髮廊及時裝店。
Note: 評分基準,5分市值,10分超平,一分騙案(超貴?)
聯絡李根興 Edwin whatsapp (+852) 90361143
。。。。。
自盛滙商舖基金2016年成立以來,我們已買入54間街舖,賣出40間。
。。。。。
盛滙商舖基金,每季對外集資港幣約六千萬(上限),李根興再額外top up 保持持股約25%。只限持有港幣800萬以上流動資產(非物業)人士參與,投資300萬起。 了解詳情,可致電 (852) 2830 1111
。。。。。
業主有舖放售,記住聯絡我。馬上出價買入你間舖? whatsapp 我 9036 1143 或致電 2830 1111 李根興
www.bwfund.com
www.edwinlee.com.hk
想收到最即時的商舖「八八卦卦」資訊,可 whatsapp 我 90361143, 好多事唔方便公開講。
購買李根興的【李根興的生意哲學】(最新2020年6月出版 - 定價$198),或【買舖 要買得 PRO】(定價$198),連親筆簽名,可 whatsapp Suki (+852) 5566 1335。
1978年成立 在 Lew Mon-hung劉夢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胡耀邦 #逝世 #三十週年
2019年4月15日是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整整三十週年。
我認為他是中共1921年成立以來最偉大的人民領袖。在1978年的時候,中共黨內盛行一種荒誕的論調:「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這就是華國鋒提出的「兩個凡是」,而黨內擁護這路線的人則被稱為「凡是派」。
以華國鋒為首的「凡是派」不但未有就文化大革命以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大樹特樹的、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加以撥亂反正,還企圖繼續牢牢掌握毛澤東思想的解釋權、話語權,以鞏固「凡是派」的地位和束縛人民的思想。
文革浩劫結束之後,中國的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雖然江青、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的四人幫集團被打倒,但「兩個凡是」仍對平反冤假錯案、重新起用在文革被打倒下放的老幹部、恢復人民的民主權利等等一系列撥亂反正措施,造成很大的阻力。
當時,胡耀邦身為中共中央黨校的副校長,他大力支持南京大學講師胡福明所撰寫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將毛澤東由神還原為人,展開了真理標準大辯論,打破了毛澤東的「階級鬥爭為綱」、「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一套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為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路線奠定了思想的準備、理論的基礎。
接著,胡耀邦出任了中共中央組織部長,他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非凡魄力,對歷史遺留下來的三百多萬宗冤假錯案進行了平反,並把數以千萬計的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右派分子摘帽,恢復他們的公民權利。
這個人權的解放大大超過了林肯總統對黑奴的解放。所以胡耀邦所作出的非凡歷史貢獻,到了現在都無人能望其項背。
而在胡耀邦平反冤假錯案的過程中,遇到由毛澤東、周恩來親自批示的案件時,胡耀邦怎麼說呢?
「凡是錯誤的結論,不管是哪一級組織所定的案,不管是哪個領導人所作的批示,都要一律推倒,恢復它本來的面目。」
有人勸他不要做到這麼過火,胡耀邦又怎麼說呢?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他以一種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偉大胸襟,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所以我們那一代人,對他所做的貢獻,是銘記於心的。
1978年成立 在 小紀老師的幸福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藥物的副作用,每年在美國造成以下的反應:
百萬人因藥物不良作用讓身體置於危險中
1萬6千人因藥物引發帕金森氏症
16萬3千人因藥物造成記憶力減退
3萬2千人因用藥跌倒,導致髖關節骨折
因為藥物的眾多副作用,讓某些醫生和科學家開始研究自然藥物。德國在1978年成立E委員會,核准自然藥物為成藥。並且德國所有內科醫生在醫學院都必須研讀植物性醫藥。
50歲男性,2位就有一位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傳統藥物或是手術的治療,可能會引起勃起障礙的副作用。然而在1933年德國針對1334名患有攝護腺病人服用鋸櫚萃取物,發現80%都明顯改善,而且完全沒有副作用。因此在德國,鋸櫚是可以當做處方藥物來使用的。
摘錄自“神奇的自然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