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難民署最年輕親善大使用泳技救命、發聲】
這次的東京奧運除了精彩賽事,也讓我們得以看見之前沒有機會注意的,某些國家、族群的困難。希望被看見的問題,就有機會被改善!
「參加奧運,是我最大的夢想,」來自敘利亞的游泳選手馬蒂妮(Yusra Mardini)說道。年僅23歲的她,用自身行動鼓勵與她相同處境的在他鄉顛沛流離的難民們。
敘利亞內戰不斷.....馬蒂妮的母親一直避免逃離自己的家鄉,直到2015年,戰爭開始波及到馬蒂妮父親訓練他們的泳池,且父親也遭到當局毆打並逮捕......母親開始意識到逃離家鄉的緊迫感。
由於全家人難以一起逃離,先讓僅有17歲的馬蒂妮、妹妹莎拉一同離開。在夜晚姊妹倆和20多位難民,擠在只能乘載7人的橡皮艇中。
橡皮艇本來就超載,加上海象不佳,橡皮艇翻覆、每個人都被拋進海裡~馬蒂妮和妹妹莎拉,跳下海將船身保持平穩,再和其他兩位會游泳的難民,以繩索拖拉的方式,在海中游了將近3.5個小時後,才安全抵達希臘,成功拯救20多條人命!
馬蒂妮和妹妹莎拉從希臘徒步走到德國落腳,並在柏林的難民營中度過了六個月,也聽說那附近有家專門訓練年輕游泳選手的俱樂部,於是她們重新開始進行游泳訓練,並在2016年入選里約奧運難民代表隊。
「難民和其他人一樣,都是人!」馬蒂妮強調。她在2017年,成為聯合國難民署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親善大使。她也肩負為難民發聲的使命,提到她不僅僅是代表敘利亞,而代表全球與她同是難民身分的人。
Netflix計畫將馬蒂妮與妹妹莎拉的真實故事,翻拍成影集《The Swimmers》,預計於2022年在全球播出。
⭐「蝶式女神」馬蒂妮靠游泳救回數十位難民!>>https://bit.ly/3CVp96A
#BeautiMode #馬蒂妮 #YusraMardini #東京奧運 #難民隊 #敘利亞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16 奧運難民隊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奧運難民代表隊#藉由奧運來看難民議題〕
在這次的奧運開幕式中,第二順位進場的難民代表隊,你曾注意過他們嗎?近幾年難民問題在國際上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也引起不少先進國家的關注,但是難民議題在台灣一直以來都較為冷門、較少被討論。而這次要探討的是全球難民情況,以及難民代表隊跟奧運如何相輔。
▌全球難民情況
以聯合國難民署2020年度全球趨勢報告來看,從2010年開始所記錄的難民人口4100萬人到2020年的7950萬人,近10年來有倍數增加的趨勢,同時也代表目前全球人口中有接近1%的人正在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這樣的數字已經比預期的來得低,多數難民因為他國的防疫鎖國政策,他們更難逃到一個可以落腳安定的庇護國家,也顯示出難民在尋求救濟的過程中遇到了更大的阻礙。
在難民人口中約3分之2的人口來自五個國家,分別為敘利亞、委內瑞拉、阿富汗、南蘇丹、緬甸。其中絕大多數又是因為國家內戰的因素所導致,而且這些內戰或是其他經濟因素至今都未獲得改善,因此難民問題不但沒有獲得緩解反倒持續的惡化。
▌難民們的曙光 《難民地位公約》
二戰過後,為了要處理戰爭所衍生出的難民問題,因此成立了《難民地位公約》,目前世界上已經有148個國家簽署了這項公約,其中有兩點主要核心概念需要了解。
第一點,公約定義了何謂難民、難民的資格以及權益,在公約裡難民被明確定義為「基於政治、宗教、種族、國籍等因素,相信自己若是留在原國家會遭受危害,因此被迫離開、遷移到其他國土且不再接受原國家保護的人。」
第二點則是訂定難民庇護國所要負起的責任和義務,其中不遣返原則最為重要,當難民要進入庇護國時,此時締約的庇護國不得拒絕難民或是將難民遣返回原國。
(目前不遣返原則已成為「國際習慣法」,也就是不論是否為締約國都會主動遵守這項原則)
此外當難民進入庇護國時,庇護國必須要給予難民基本的權益如宗教自由、人身自由和財產的保障等等,以及需要協助他們入籍。
▌聯合國難民署
在二戰後的背景下,難民署在1950年的聯合國大會上宣布成立,聯合國難民署的功能為在非政治與人道的基礎上給予難民適當的保護,且替他們尋求永久的解決方案。
起初難民署的工作是處理二戰後的歐洲難民問題,原本預期三年就可以結束的任務,卻碰上了當時匈牙利的革命以及非洲國家去殖民化的一系列戰爭,讓難民的問題不再僅限於歐洲地區,因此難民署的工作也不斷延續且負責範圍延伸至全球。
目前聯合國難民署主要是保障難民的權益跟福祉,同時他們也會和公約締約國有一定的合作,並監督締約國是否確實給予難民適當且良好的環境,而難民署成立至今也已經獲得了兩次諾貝爾和平獎。但是回來看現今難民的人口持續增加,是否也證明問題的惡化程度已遠遠超越難民署所能處理的範圍呢?
▌奧運難民隊的成立背景
2014年敘利亞爆發嚴重的內戰,導致2015年出現大量難民潮,直到一位敘利亞小男孩的遺體出現於土耳其海灘的照片出現,才使得大眾開始驚覺到全球的難民危機。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同年的聯合國大會正式宣布難民代表團的成立,希望能夠藉此讓相關議題獲得更多關注。
隔年2016年的里約奧運,難民代表隊第一次正式的在奧運出賽,且出色的表現也令許多人印象深刻。而在這次的2020年東京奧運中,難民代表隊共有29人取得奧運參賽資格,並分別在12個項目出賽。
▌難民代表隊與奧運的相輔
難民代表隊的代碼為ROE為法文Equipe Olympique des Refugies的縮寫,若代表隊成員奪牌時,大會在頒獎典禮時播放奧運的會歌以及升起代表奧運的會旗。
難民隊選手代表的是來自全球的難民,而並非任何一個特定國家,在賽場上他們不會被預設任何的成績、不必背負被國家賦予的期待,而是為了自己而戰。這樣的精神與奧運的本質正完全符合,選手們在賽場上不會因為任何的國家、宗教、政治、種族、性別等等因素而受到歧視,運動是一項人權,每個人擁有運動的權利。
▌結語
透過難民代表隊的存在,能夠使得難民議題再一次地獲得注意,讓長久以來的社會問題有再次被討論、改進的機會。同時奧運也藉著難民代表隊來再次提醒大家奧運最原始的精神,藉由運動來向全世界散播希望和喚起對難民議題的關注。對於難民代表隊和奧運來說都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也期待全球難民問題能夠得到正視與改善。
#臺灣 #時事 #生活 #新聞 #政治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科普 #科普政治學 #民主#難民 #難民代表隊 #奧運 #2020tokyo #RefugeeOlympicTeam #Olympic #東奧 #聯合國 #敘利亞
2016 奧運難民隊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一期的國際限時批,讓時代力量國際中心主任護台胖犬 劉仕傑 來跟大家談談奧運中的難民隊。
從2016里約奧運到2020東京奧運,有一支引人注意的隊伍,簡稱是EOR,也就是難民隊。今年的難民隊,共計有29位選手參與12個競賽項目,他們來自11個國家,包括敘利亞、南蘇丹、蘇丹、剛果、厄利垂亞、委內瑞拉、伊朗、阿富汗、剛果民主共和國、喀麥隆及伊拉克。
難民隊的英文是Refugee Olympic Team,之所以英文簡稱是EOR,是因為它的法文 équipe olympique des réfugiés,而法文是奧運的官方語言之一。
今年東京奧運開幕式中,難民隊的舉旗手是一位名叫Cyrille Tchatchet II的舉重選手,他來自非洲的喀麥隆,2014年他前往英國並在2016年取得難民身份。他目前在英國是一位心理健康護士。對了,進場時他拿的是奧運旗。
在理解難民隊的故事時,必須要先談談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UNHCR)(也有人簡稱為「聯合國難民署」)。UNHCR現任高級專員是義大利籍的Filippo Grandi。
UNHCR與難民隊的合作模式,是藉由國際奧會與相關地主國國家奧會的獎學金計畫來進行扶植。
2019年6月20日,國際奧會公布了難民運動員獎學金獲獎名單(Refugee Athlete Scholarship),共計8項運動37位得主。而參與這項計畫的地主國(host country),包括澳洲、比利時、巴西、德國、以色列、約旦、肯亞、盧森堡、葡萄牙、荷蘭、土耳其及英國。這些地主國提供了相關的預算及培訓協助。
這項合作計畫的精神,稱為「奧運團結」(Olympic Solidarity)。
當難民隊奪得獎牌時,會場升起的是奧運旗,如果是金牌,現場播放的是奧運歌。
難民隊的組成,給了全世界估計超過兩千萬難民一絲絲希望。但在所有這些感人故事及榮耀的背後,也有媒體揭露難民隊的真實現況。在《時代》雜誌的報導中,近來出現一些難民隊選手在得牌之後不願返回訓練營的報導,原因很多,包括管理方式及金錢等,部分選手認為他們理應在得牌後拿到應該有的獎金。
難民的議題,向來在台灣未獲得高度關注。這次藉著東京奧運,也讓大家有機會理解難民議題背後的各種複雜脈絡。
身為台灣人的我們,該如何理解難民隊議題呢?難民在國外是一個重要的國際議題,但在台灣社會的討論向來過於貧乏。如果我們真心想要加入國際組織並與國際社群互動,我們是否應該更積極了解難民議題?
以這次難民隊而言,許多選手的參賽項目都是台灣的強項,包括羽毛球、射擊及舉重等。台灣的中華台北奧會,有沒有可能試著爭取成為下屆奧運難民隊的扶植地主國之一呢?如果爭取成功,對台灣的國際形象應會有正面幫助,台灣的名字也會因此出現在國際媒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