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雙年展下屆於2023舉辦
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主辦之第12屆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於上週末閉幕。由於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受疫情影響推延至2022年,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將順延於2023年舉辦。
2023雙年展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參訪北美館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今(五)上午參訪北美館舉辦的2018台北雙年展-主題是「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並感謝臺北市立美術館林平館長及蔣副館長等同仁,協助導覽導,讓我收穫很多!
台北市立美術館歷經九個多月閉館整修後,開館之作帶來2018年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展現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視野。長期關注在地社群與環境議題的藝術家吳瑪悧,與V-A-C基金會藝術總監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為本次策展人,有別過往以視覺藝術家為主的參展陣容,邀請了社會運動者、環保團體、廣播人等等參展,也規劃生態實驗室(eco-lab),透過走讀活動與工作坊,讓觀眾用不同的感知方式「參與」,而不只是觀賞一場雙年展。
藝術家吳瑪悧以「後自然」、「後人類」、「後殖民」與「後博物館」等四個關鍵詞詮釋本次雙年展,似與一般大眾相隔甚遠,但從實質展覽內容、陳列方式來看,卻是促使大眾運用感知能力來參與作品、發展作品的重大嘗試,要藉此鬆動自然、藝術、人類、歷史與社會等領域的界線,甚至是「美術館」這個場所的定位與功能,企圖發展出新意的可能。
在林平館長非常、非常專業的導覽之下,我也一同了解這個雙年展的意義與表意。探究人與自然所產生的互相緊密關聯的生態系統結構,並為社會實驗提供平臺,促成全新跨學科討論的可能性,藉以建立持久、社區取向以及由下而上的協同作用。而臺北市立美術館作為展覽的場地,將成為雙年展的中樞神經系統,透過展覽的實驗性操作讓美術館成為跨學科討論的平臺,藉以向外擴展,在博物館的範圍之外引發更多的迴響。由於一般展覽局限於展期,往往發展迅速,難以發揮持續且長期的影響力,相較於此,美術館則能緩慢而有機地發展,細緻地回應周遭環境,並延續它的生命週期。
過去的4年,我也與本府文化局、北美館以及都發局團隊共同推動「臺北藝術園區--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案」的計畫,北美館成立至今已經35歲了,面對展覽、典藏等空間不足之困境,這個計畫為因應全球藝術的創新發展,以及世界潮流的演變,本府也計畫將在北美館旁打造跨世代、新藝術之首都藝文綠帶之藝術園區,提升既有首都美術館之功能,並為未來臺灣藝術發展奠定扎實與健全基礎,全案計畫目前正在辦理先期規劃中,預計2022年完工,2023年正式營運。
感謝今(5)日林平館長以及北美館同仁今日的專業導覽,也感謝過去四年的團隊合作,我在這也祝福2018年台北雙年展能圓滿順利地展出,也期望臺北藝術園區的計畫能夠順利的推動,為台北帶來更多更好藝術氣息。
2018台北雙年展相關資訊請詳見以下網址:
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