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接神】
迎財神,接財神,把財神接到我家裡頭♫
接財神~來彰化走春 #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15家觀光工廠 讓你收獲滿滿
1. 台灣穀堡 稻米博物館(聯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以歐式風格的建築及造景打造觀光米鄉傳承米食文化精髓,細心收集的台灣四大稻米產區土壤展示台灣各重要產米區的土壤差異性,民以食為天,想了解稻米的各種型態,來這裡就對了。
2. 白蘭氏健康博物館(馬來西亞商白蘭氏、三得利股份有限公司)
全台灣第一座以健康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主要分為「歷史區」、「品牌區」、「健康社區」、「全方位保健站」和「空中走廊-工廠參觀」等五區,全家大小出遊的同時不忘看顧您的健康。
3. 緞帶王觀光工廠(縉陽企業有限公司)
為一專業先進之織帶紡織品製造工廠,館內主要分為「編織體驗區」、「穿紗體驗區」、「織造體驗區」、「探索繽紛隧道」和「影片欣賞」、「DIY教學(自費)」、「成品展售」,各式各樣的緞帶讓您大開眼界。
4. 台灣玻璃館(台明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期望在兼具教育及產品行銷的理念下,將傳統製造產業升級,目的在達到品牌塑造、創意研發、寓教於樂、優質服務等四大經營目標,館內主體功能區分為三館: 玻璃資訊館、藝術館和生活商品館,包含34個主題區給民眾免費入館參觀。
5. 襪仔王觀光工廠(勝鴻工業有限公司工廠)
從手工對目、人工車襪、手改機台、至全電腦機台化製造,讓你完整的了解襪子的製造過程,適合全家大小及校外教學最佳場所。
6. 台灣優格餅乾學院(台灣優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唯一以餅乾為主題的觀光工廠,在貓頭鷹校長的帶領下,結合餅乾魔法的意念,體驗獨具創意的冒險故事。要挑戰餅乾DIY魔法畢業烤的遊客們,請撥打預約專線04-7589501。假日請事先預約,才能獲得最好的體驗。
7. 愛玩色創意館(御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彰化縣北斗鎮有座「七彩工廠」,外牆活潑的配色與巨大顏料罐相當吸睛,在一片田野間顯得格外醒目。御麟企業嘗試著研發彩繪類的顏料,成功發明金蔥彩繪顏料,成為台灣第一家生產金蔥粉和金蔥彩繪顏料的廠商,產品長期銷售海外。
8. 樂活襪之鄉博物館 樂活織襪觀光工廠 Taiwan(宏泉橡膠包紗有限公司二廠)
藉由代工知名品牌之經驗,於民國96年創立自有品牌「LOHO樂活」,擁有多項產品設計專利,榮獲法國巴黎發明獎銅牌、國家產業創新獎、國家產業創作獎銀牌、國家產業創新獎項,開創臺灣第一座織襪觀光工廠,館內販售多樣的襪子款式,也有詳細圖文介紹襪子歷史,以動態解說,讓遊客更容易理解。
9. Mask創意生活館(華新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為亞洲首座以創新口罩為主題的觀光工廠,除開放口罩全自動化生產過程,更讓參訪者實際了解口罩各層結構不同的功能與不同材質觸感,傳遞正確選用與配戴口罩的正確觀念,還有口罩DIY體驗,新增電動平衡車休閒運動,場地寬敞跑道規劃完善,提供旅客兼具運動與休閒的新體驗。
10. 卷木森活館(台卷木建材有限公司)
台卷木建材有限公司將原木擁有的美麗的木紋、木肌發掘出來,製作成無法模仿的高品質天然卷木飾材,並為每一個裝修消費者,打造高級廉宜、充分享受自然、融合自然、美麗、安寧的家園,體驗自然之美、木材之美,館內提供DIY自創產品製作、輕食部門飲食休憩,更是彰濱舒適的一個休憩的地方
11. 台塑生醫健康悠活館(台塑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創的『虛擬問診機』可以了解許多害羞疾病的成因與防治。孩子最愛的遊戲型觸控式互動機,藉由打擊細菌遊戲的過程,認識隱藏在生活居家中的病菌,衛教電影院典藏了230支由台塑生醫、長庚醫院、長庚科大、總管理處創設中心及館內結合居家照護檢測、全能 i 醫體健儀量測、智慧肌膚水分檢測、頭皮健康檢測、健康居家體驗以及生活防衛戰等智慧健康服務,挑戰我是「健康小博士」的闖關認證,落實每一個人皆可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12. 興麥蛋捲烘焙王國觀光工廠(興麥食品有限公司二廠)
在這片土地上成長的興麥,飲水思源,希望透過觀光產業的轉型,為這個淳樸農鎮帶來更多生機。2017年(民國106年)興麥蛋捲烘焙王國喜慶開幕,同時也是台灣食品業第一座蛋捲觀光工廠,一覽蛋捲製作過程,結合DIY教學!達到育樂休閒體驗與食品安全知識。
13. 水銡利廚衛生活村(台灣新吉利衛浴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水銡利廚衛生活村擁有獨特的水五金產業主題,不僅呈現綠美化後的優質環境,也提供部分產品製程參觀、文物展示、體驗設施等服務。展現出豐富的水龍頭產業知識和文化。
14. 台灣手套博物館-手套工場(亦展運動用品有限公司社頭廠)
館內有世界最大手工針車手套,並可觀看現場人員針車手套製作。石頭、貝殼珍藏區結合了手套達人創作在裏頭;還有不同手套的體驗區,以及DIY教室,還有超過220度的近距離環狀高鐵觀景台,導入藝術創作宛如手套美術館。
15. 織夢樂園 Lanyard Paradise(宏尚織帶有限公司)( 韋欣飾品有限公司)
將現代印刷技術引進工廠產線,除了增加織帶的多樣性以外也引進UV印刷技術,客製化識別證套、隨身鏡、護照套、吸水杯墊、滑鼠墊、時鐘…等,入口處是熱氣球以及織帶豎琴牆,整個場域都是繽紛色彩,還有高科技VR遊戲嘉年華,來訪的民眾可體驗到世界各國派對的氣氛。
7 11與全家服務創新差異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Merry Xmas】2020產業地圖圖解系列總彙整發送中!
🎉謝謝大家的熱情支持,2020產業地圖圖解系列發送活動已截止,歡迎大家至 https://reurl.cc/rad8ME 參考分析全文,再次感謝,並祝大家新年快樂!
==================
親愛的夥伴們,謝謝大家過去一年對未來流通研究所的鼓勵與支持,與我們共同踏上產業情報探索的奇異旅程!
未來流通研究所的【產業地圖圖解】系列,是產業分析初入門的絕佳工具,有助於快速精確地洞察產業發展脈絡與關鍵議題,按圖索驥掌握地圖中交錯的元素,能夠做為觀測一項產業相當扎實的基礎。
2020無疑是艱辛的一年,但同時也為某些產業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突破契機。因此,研究團隊決定在年末這個感謝的時刻,將全年度的產業地圖彙整起來,發送給有需要的夥伴們。
2020【產業地圖圖解】系列包含的12項產業主題,是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精選2020年最具商機與關鍵變化的產業別。有需要的夥伴們,請將您的收件信箱私訊給小編,我們會將檔案盡快寄送給您。(預定檔案發送期間12/23-12/31,2020年度限定)
希望我們的產業地圖不僅能夠提供今年度的情報洞悉,也可以為大家帶來迎向明年度的創見與勇氣。
2020【產業地圖圖解】系列包含12項產業主題說明如下,也歡迎您至未來流通研究所網站搜尋更多產業情報:www.mirai.com.tw
==================
🎁 2020 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競爭地圖
2020年全球疫情下最耀眼的流通次產業,莫過於餐飲外送平台產業。以外送平台為核心,許多國家的餐飲業經營模式與店鋪型態都迎來了大幅度轉變,台灣外送平台滲透率也在2020年4月創下2.79%的歷史新高。
🎁 2020 台灣「零售集團生活全通路」布局地圖
2020年6月家樂福集團宣布收購頂好Wellcome超市以及JASONS Market Place高檔超市,此項交易於12月獲得公平會核准。由於統一集團持有台灣家樂福40%股權,此次交易不僅代表著家樂福在台正式跨足中小型社區超市,也為現階段仍缺乏超市業態的統一集團補上了缺口。
🎁 2020 台灣「電商集團數位生態圈」布局地圖
電商產業為各國疫情下少數逆勢成長的服務業別,在各類型實體通路受挫期間,電商集團快速滲透各種生活服務需求,不僅吸納更多企業朝向線上經營移動,更成為觀察電商集團布局企圖的絕佳時刻。蝦皮購物已成為台灣流量第一大電商平台,本土電商雙雄momo與PChome的集團對抗亦自電商平台開展至多元領域,打造綿密的生活服務支援網絡。
🎁 2020 台灣「連鎖餐飲」產業競爭地圖
台灣連鎖餐飲業2020上半年在疫情衝擊下歷經2001年後少見的大蕭條。2020年2-4月餐飲業營收陷入17-23%不等的大幅度縮減。疫情帶來的壓力測試,形成餐飲業者重新檢視單店模型與基礎經營體質的契機,建構具備穩定獲益能力與經營護城河的單店模型,成為評估品牌經營強韌度的重要關鍵。
🎁 2020 台灣「冷鏈物流」產業競爭地圖
疫情引爆台灣瘋狂囤貨大作戰,尤其是易於久存、料理簡易的冷凍食品更是受到民眾青睞,對台灣冷鏈物流服務形成一次嚴格的壓力測試。台灣冷鏈物流產業可劃分為集團自建低溫物流體系、專業第三方B2B運輸倉儲業者、以及最後一哩低溫宅配服務等3大陣營。整體來說,台灣冷鏈物流產業的成長力道高於一般物流服務,同時也是業者塑造差異化優勢的關鍵所在。
🎁 2020 中國「冷鏈物流」產業競爭地圖
多年來在幕後負重前行的中國冷鏈物流業者,2020年以「疫情搶救擔當企業」的角色一時間受到消費者與資本市場的高度注目。依據經營重心與型態的不同,中國冷鏈物流產業大致劃分為電商冷鏈物流企業集群、港澳台外資冷鏈物流企業集群、傳統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集群、1PL轉向3PL冷鏈物流企業集群、外賣冷鏈物流企業集群、以及冷鏈物流地產企業集群等6大類別。
🎁 2020 台灣「電商物流」產業競爭地圖
當台灣大部份產業都因疫情影響而陷入沉寂的當下,電商物流產業卻迎來了五穀豐登的產業盛世。momo成立貨運子公司富昇物流,PChome推出PChomeSEA跨境銷售服務;7-11、全家等實體零售企業也全力參戰;Uber Eats、foodpanda也在2020年陸續切入短鏈配送電商物流戰場。可以看到台灣電商物流領域已成為競爭強度極高的企業戰場,不僅大型集團拉高資本投注力量以創造規模經濟,擁有豐沛科技創新能量的新創企業也積極參戰。
🎁 2020 中國「電商物流」產業競爭地圖
中國市場受到疫情下的封城管理影響,許多大型電商平台陷入運能不足、履約遲滯的困境,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則是京東集團以強大的自建物流能量為基礎,在疫情圍城期間內推出的一系列措施。這樣的現象也讓長期以來隱身於阿里與京東兩大集團抗衡背後的關鍵:「電商物流」再度浮上檯面。
🎁 2020 日本「電商物流」產業競爭地圖
日本2020年4月底「緊急事態宣言」擴及全境後,民間實體消費活動驟減,大量消費移轉至線上通路,然而這樣的轉變同時也加劇了日本宅配企業的工作負擔。事實上,日本宅配企業與電商平台間的對抗自2013年起即已由佐川急便開啟戰爭。不過,高壓的競爭環境也促使日本許多專注於城市最後一哩快速配送的新創企業誕生,為產業注入活力。
🎁 2020 台灣「生鮮電商」產業競爭地圖
疫情催化下,台灣新生活型態快速展開,以電商平台為核心的商品配送到宅服務正是此次疫情下受惠的主流產業,尤其在疫情影響下,民眾更傾向於購買食飲品等生活物資,帶動台灣生鮮電商2020年迎來一波成長高峰,包括綜合性電商平台、垂直型生鮮專賣電商、大型零售集團跨足線上銷售等類型,訂單規模都有大幅成長。
🎁 2020 中國「生鮮電商」產業競爭地圖
疫情期間中國各大城市都實施封閉式管理,線上「搶菜」一夕之間成為所有人必備的生活剛需技能,直接帶來的就是中國所有生鮮電商平台訂單規模的急速擴大。中國生鮮電商產業歷經2016年的倒閉潮後,騰訊與京東兩大陣營各自展開了對生鮮電商的入股與戰略合作,不僅使生鮮電商成為中國流通產業嘗試「新零售」模式的重點戰場,也讓中國成為亞洲主要國家中生鮮電商滲透率領先的市場。
🎁 2020 日本「生鮮電商」產業競爭地圖
2020年疫情壓境,日本實體消費活動被迫大幅度降低,轉而帶動日本線上購物產業高速發展,尤其是做為提供重要生活物資的生鮮電商平台,也在這波趨勢下順勢取得顯著成長。日本3大電商平台早已全數跨足生鮮食品經營。2020年疫情影響下,長期受到線下生鮮零售網絡壓制的線上生鮮電商產業,或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帶動日本電商產業成長的力量。
==================
更多產業情報請前往:www.mirai.com.tw
誠摯地邀請您跟我們一起即時掌握產業最新脈動,創造更大價值與商機!
7 11與全家服務創新差異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智慧物流:日本三大便利商店物流共配下的競合與未來
2020.11.09 by 被便利商店耽誤的設計師
在日本政府的主導下,日本三大便利商店7-11、全家、Lawson展開為期一週的「物流共配實驗」,而這般合作模式該如何為企業與社會帶來永續經營?
Lawson社長竹増貞信曾以「コンビニ百里の道をゆく」為題,分享走在便利商店百里經營之路的想法。我猜想重點可能在沒說的下半句,就是《戰國策·秦策五》中所述:行百里者「半於九十」。一百里的路就算走了九十里,也等於只走了一半。為什麼呢?因為越接近終點越艱難,必須堅持且不能鬆懈,才能夠到達終點。
今年八月,在日本政府的智慧物流服務創新戰略計畫主導下,日本三大便利商店7-11、全家、Lawson展開 物流共配實驗 ,為期一周。以統一倉儲與物流,配送到7-11、全家、Lawson三大經營體系的門市,打破各自經營物流車隊的現況。目的是減少物流車各自配送,除有利降低碳排放量外;也是將便利商店正式納入社會基礎建設的一環,在災難發生、大型活動(如:奧運)的交通壅塞期時發揮穩定供應鏈的作用。
以企業永續經營為願景,加上政府主導,共配又似乎能降低出車成本與解決物流司機人力不足的問題。聽起來很理想,何樂而不為?但通常這才是困難的開始,起頭永遠是因順勢的契機(如:奧運),但路上卻充滿利益分配與內外部經營問題的荊棘,要披荊斬棘到達願景的理想之地,我認為有三大現況必須先被理解:
經營者心中的門檻是怕洩漏企業機密:
原因是目前沒有足夠的信任機制能確保負責共配的業者具中立性。那就可能透過商品配送來推估單店的顧客習性與營業額;更何況便利商店是商圈之爭,多的是比鄰而居的競爭店,若知道訂貨的商品就能成為推演競業營銷策略的情報之一,這都會使經營者擔心。
物流共配初期一定是增加成本:
便利商店多有專屬、不同溫層的物流配合業者或子公司,這是大型企業經營的常態。目的是透過上下游供應鏈的整合、壓縮成本,提高控制權與生產力來達到企業經營的效率。若共配,不僅影響既有物流的效率,更需要重新建立一個外部物流平台的合作,在營運、系統等平台將會有新的流程、新的系統必須投資。甚至可能會因為共配先配送到競業門市,而影響自己門市的作業時間而產生紛爭。
Amazon與京東等標竿企業顯示物流佈建是企業制勝關鍵:
我們必須承認,多數的企業都是copycat。當有成功範例在眼前,理論上會盤點既有資源,然後喊著我們要打敗Amazon的口號前進(7&i併購Speedway也是這樣喊的)。加上便利商店的物流佈建一向是核心競爭力,要使核心競爭力成為共享的能力,又要怎麼說服這些便利商店業者,競業不會將你送出的金銀銅鐵打成刺殺你的刀。
若以上述三大現況來看,日本三大便利商店配合完政府的政績宣導後,可能就會找個理由草草結束這一回合(比如說我現在還找不到一個完整的實驗結案報告,只有類似我們會繼續加油喔這種結論)。但你再回頭細看三大現況,每一句其實都是在說:「我擔心競爭對手……」。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未來的競爭對手可能不是便利商店!
真正的隱憂是人口減少、資源短缺,「共享車隊」成最佳解法?
我認為,物流共配不是削弱便利商店的企業競爭力;反而是由政府協力再升級各業者的物流技術力與推動產業進步。物流共配的 短期目標 是為了在奧運、災難等交通壅塞、中斷的狀況下,仍可以將商品交付到顧客手中; 中長期目標 則是車輛減少碳排放、食物里程與對應物流司機、撿貨員人力不足等永續經營議題。但,「讓顧客可以順利購買到便利商店的商品」始終是業者經營的一致目的。
所以,便利商店真正的競爭對手是 人口減少 、 資源稀缺 。這是便利商店業者將面對的共同問題,執著於現況,付出的可能是更高的成本與自我受限。如果不合作也很難獨活,思維就必須轉變。
1、擁有服務比擁有車隊重要:
「 共享」,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的交通整合運用是未來共同配送的可能解決方案。這並不與現有便利商店的物流與倉儲直接衝突,而是將各車隊與相關交通資源、系統、甚至自駕車等進一步整合,找出配送效益的最大化,達到順暢服務與永續經營的目標。不只是商品到店的物流,還有商品外送的物流,甚至是重複宅配的不必要成本,都應該透過MaaS實現低成本、低碳、低食物里程的配送效益最大化。再者,現行各大便利商店業者委託UberEats等外送平台,就是在不確定的數位環境與消費習慣中的一種測試,第三方物流沒有不可能,物流的資訊機密性也可以被管理。
2、開始思考如何重組產業價值網:
便利商店與電商DNA本就不同,該學習的是數位思維與飛輪的經營模式如何融合、變異,而不是複製;加上如果MaaS、自駕車是未來趨勢,那便利商店的產業價值網就更需要改變。比如說:更聚焦在PB商品的差異化、提高顧客的服務體驗、夥伴關係的創新網絡、品牌價值的深度溝通,這些是另一大塊複雜的議題。但最重要的是開始思考未來便利商店產業價值網除了重資產(門市、車隊&倉儲、勞力密集等)外,輕資產(品牌、商品R&D、Data & information等)佔比可能會逐漸拉高,那應該對應什麼樣的戰略?再去判斷什麼應該自行投資、什麼應該外部合作,重組新的價值網。
7-11、全家、Lawson三大社總店數佔據93%的日本便利商店市場,是明顯的寡占市場,競爭激烈也相互牽制。但有趣的是,如果要繼續維持寡占,其實三方必須合作,這或許也是三大社不得不投入共同配送物流的原因之一(當然也可能共同退出)。稍有不慎,「讓顧客可以順利購買到便利商店的商品」的經營目的在未來就可能被阻斷,無法走到終點。
共配減碳、減塑、剩食、加盟關係等永續經營的議題都是共同合作的好議題,除追求與社會環境共存外,更是思考企業經營本體如何轉變的最佳時機。如果能再進一步從永續經營所牽動的企業體質變化,去重塑產業價值網,我覺得很聰明!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9980/711-familymart-lawson-intelligent-logistics
7 11與全家服務創新差異 在 7 11 與全家服務創新差異 - 連鎖王知識通 的推薦與評價
多元服務:插旗創新複合店,吸客衝高單店業績.,提供711與全家服務創新差異相關文章,想要了解更多便利商店經營、便利商店比較、台灣便利商店產業所面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