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K 臨床進階肌肉動力學 123》
刷了協會的經典課程BAK BAI FMK,終於進入期待的CAK了。
什麼是進階臨床肌肉動力學呢?
簡單說如果BAK基礎肌肉動力學是由肌肉認識動作,那CAK就是反過來由動作出發去拆解出肌肉的功能,其實比較符合實際的例子。
而CAK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完整,但又只是由基礎肌動學堆疊出的評估系統。
說是基礎,但其實要有扎實的基礎才能容易學得上手,如果未來有興趣上,可以先慢慢把BAK補齊,特別是對解剖學肌動學不是很熟的同學。
CAK1是上肢,包含頸胸肩。
處理上肢的問題,很多時候要從胸椎出發,再來也許看頭頸或是肩胛骨,很多GH關節或手肘手指的問題,根源都不在不舒服的地方。
CAK2是下肢,包含髖膝踝。
了解步態中人體該做出什麼動作,肌肉該怎麼用力,基本上你就懂了下肢。
例如步態中的承重期,髖關節會屈曲內轉內收,膝關節屈曲內轉,足踝背屈外翻形成離心的旋後,就是一般講的旋前。
而推進期,髖關節伸展外轉外展,膝關節伸展外轉,足踝蹠屈內翻形成旋後。
更細的向心離心先不講,但可以看出所有下肢設計的動作都有其目的,當你無法做出某些動作的時候,都會因為動力鏈的關係而放大影響到其他動作,不得不注意啊。
CAK3是核心區。
而真正了解脊椎肋骨骨盆的動作,才能了解核心區域的動作,例如肋骨不同方向的收縮跟擴張,骨盆的三平面動作,還有相對的耦合動作都是平常比較被忽略的,當然核心區的大重點還是呼吸啊, 很多四肢雙側的問題可能都要回到呼吸去處理。
真的超重要。
應用的流程,第一還是評估,沒有評估的處理都是亂槍打鳥。
例如緊的肌肉一定要放鬆嗎?痛的地方一定是問題所在嗎?
CAK提供了完整的邏輯思維,去幫助你增加評估的準確性,抽絲剝繭找到真正的兇手或兇手們,才能提高成功的機率。
接下來需要處理,如果是PT的話當然會有非常多的徒手手法可以使用,而教練其實也可以使用自己熟練的伸展,自我按摩,工具,PNF或直接設計動作訓練。
不管有沒有徒手,最後一個最重要的收尾就是要訓練,而有了CAK的評估結果,要設計對應的訓練動作也相對簡單。
仔細一點講,需要的能力或關卡主要有:
1 問問題能力
2 根據問問題得到的資訊,決定評估的走向
3 得到評估的結果後,決定處理的方法
4 如果3沒有包含訓練,那一定要加入相關的訓練
5 指導學生訓練的技巧跟能力,也包含示範能力
需要的話還要再重複一次完整的流程。
而就像CAK課程大綱裡的其中一項寫的,它並不是要取代任何系統。
在上CAK之前,我上過了KPM,DNS,Immaculate Dissection,也都有在交替使用,而CAK真的是一個單用就很好用,如果搭配使用,更是讓你的工具箱更加的完整,思考更全面。
而反過來,如果你不熟悉或不想用到評估,個人覺得CAK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了解人體動作的課程,因為只有你真正了解人體的動作模型跟肌肉的協同關係,才能設計出好的訓練動作,或知道你平常的練習少了什麼。
跟著我上課的同學不用擔心,對完答案發現很match,而且我自己也是這樣練的,基本上三天下來的檢測很多都很好,小部分有左右落差也是合理範圍。
不過還是要溫馨小提醒,當要實際應用到評估技巧同時帶來好的結果,學好基礎肌動學是能讓你比較快了解到評估的原則,但後續需要的評估眼力,跟動作設計進退階的能力,還是要一起準備起來的,評估眼力靠經驗累積,動作設計還是回到基本的肌動學加專項的變化組合。
身為動作指導者,如何規劃安全,有邏輯有目的有效率的練習,才是正職啊,評估的能力要多夠用都是看個人,你還有轉介讓專業來的這個選項。
而如果你是肌動學的狂熱份子,相信這堂課一定會讓你上的很過癮,拋開人為的關節動作定義限制,回到骨骼的相對關係,探討動作產生的本質。
但還是再提醒一次,據說有PT上到一半就哭喊:我不要當PT啦!所以一般素人還是記得基礎補好再來哦。
有興趣的同學,下一場是10月,請洽
台灣動作專家協會Taiwan Movement Specialist Association
Physiomotion Lab 動作實驗室
#CAK #BAI #FMK #BAK
#kensyogalife
fmk 課程 在 Ken's Yoga 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何選擇適合的課程以及有正確的預期
常見的實體課程形式可以分成三種,大眾課,私人課以及工作坊。
這幾年的教學累積,雖然時間不長,但也大概教了1000小時以上的大眾課,200小時以上的私人課以及200小時以上的工作坊,我想以一個教學者的角度去分享我課程設計時的考量,以學生的角度去看,也可以從中知道該預期什麼以及如何學習。
教學的呈現,其實就是老師本身的背景,學習跟教學經驗的累積結果,在同一時期,基本上你不管上什麼課,針對同一個主題老師教的原則一定都會一樣,有些學生有上過兩種以上我的課應該會同意,我教大眾課,私人課甚至工作坊的內容一定不會差距太大。
但,有所差別的是形式跟深入程度。
#大眾課
時間相對短,組成成員相對不固定而且是團體的,所以重點是在每次每次的練習累積,理論有時候會有,但不會太多,不然一整堂課大概講話一下就過了,但長期累積下來一樣可以掌握到老師核心的知識。
#私人課
因為內容會是量身訂做的,所以課程的設計會差距比較大,但針對同一個主題,可能進度會比大眾課或工作坊還慢,特別是技術性的練習,因為既然到了私人課,重點應該擺在其他課程無法得到的東西,那就是老師一對一的評估觀察調整還有給個人化的練習,有時候把一些自己可能都沒發現的盲點解除了,練習反而更有效率且安全,持續的練習一段時間應該也會發現自己明顯的進步。
#工作坊
通常工作坊都一定是主題性的,時間長,所以老師更有時間針對一個主題給出完整的理論知識,練習編排還有進一步的討論等等,所以通常是了解一個主題的最好方法,但了解不代表馬上就能精通,什麼課都是一樣,持續的練習才是重點,所以在工作坊裡可能因為時間相對久,更有時間可以做知識跟練習的整合,甚至更有時間在老師安排的序列中找到更多自己的連結,或”解鎖”,不過回去持續複習,才是讓它真正變成你的東西的不二法門。
但,就是因為工作坊通常都是每個老師的學習精華,所以消化需要時間,如果老師給的內容非常豐富,沒辦法完全消化其實也是很合理的,當下有10%~50%能夠完全理解其實就很厲害了,剩下的就需要時間慢慢去練習消化,或是隔一段時間再次複習,有時候同樣的東西,以前不懂,隨著練習經驗慢慢累積,下一次再聽同樣的東西可能就領悟了。
簡單的總結:
在大眾課,規律練習。
在私人課,個人化的重點調整跟規劃。
在工作坊,了解完整知識架構。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適合的課程。
最後預告一下下半年預計會開的工作坊,因為目前各地的學生大概都是固定的,所以我設計上會以各地進度為主,有些同學常會跨區上的也歡迎喔。
也因為接下來我依然持續在學習,包含KPM,PRT,FMK(厲害的課好像都要三個字母),同時也要當芯瑜伽工作坊跟師資助教,所以大概場次無法再多,但我會希望讓內容更充實,把東西交代得更清楚,所以有些課計畫會延長時間到全日,希望大家來上一次回去可以好好消化跟練習。
謝謝大家,到時候課堂上見啦。
#下半年工作坊
8月 台南 (兩場已額滿)
8月 台北 動物流
8月 台北 手倒立(全日)
9月 桃園 芯瑜伽
9月 中壢 芯瑜伽
10月 台北 芯瑜伽(全日) 6/14延續課
11月 高雄 芯瑜伽(全日)
(有預約的不用擔心,日期場地確定會先收到通知的)
fmk 課程 在 FMK 課程 :: 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網 的推薦與評價
FMK 課程 松山老人大學 中餐丙級考照 雲林縣免費課程 日文自學網站 樹與海洋瑜珈農場 111年度臺北市樂齡學堂課程一覽表 內湖社區大學110春季班 碳筆素描與粉彩畫補習. ... <看更多>
fmk 課程 在 2021上半年度計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實體課程(影片說錯啦是四月喔) 大家熟悉的年度課程日程已經公佈啦, 2021上半年度課程資訊: FMK 基礎動作模式肌肉動力學04/01-04/02 @w43a BAI 呼吸 ... ... <看更多>
fmk 課程 在 FMK課程介紹- Physiomotion Lab 動作實驗室 的推薦與評價
FMK 到底在講些什麼請看影片介紹報名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010152737006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