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偏離事實多遠是大家可以接受的?
.
答案可能很簡單,那就是只要世人不知道真實的版本,無論偏離多遠,大家應該都能接受。
.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無疑是《美麗境界 A Beautiful Mind》(2001),這部作品長期因為與事實偏離太大而遭到詬病,不過顯然一般觀眾並不在意,奧斯卡尤然,在當年授予其最佳影片、導演與最佳改編劇本等四項大獎。特別值得玩味的是,人生被大改的主角本人,竟也毫不在意。
.
如果今天要拍攝的是一個關於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的傳記電影,很多人都自認為能插得上話,一個非關史實的小改動就可能面臨抵制。不過當主角是一個曾經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名為約翰.納許(John Nash)的數學家,一切就容易操作得多了。
.
在《美麗境界》問世以前,世人根本不知約翰.納許是何許人也,他對賽局理論的貢獻也當然只有學界的人才會清楚。好萊塢監製布萊恩.葛瑟(Brian Grazer)是在偶然之下讀了西爾維亞.娜薩(Sylvia Nasar)與1998年出版的《美麗境界》原作,內容詳述了約翰.納許的人生故事,葛瑟很快從中嗅到發展的可能性。
.
當然不僅僅是約翰.納許對20世紀經濟學、電腦科學與軍事理論等領域的貢獻很值得為眾人所知,而是他在正值壯年期間深受思覺失調症所苦,經常妄想外星人傳遞訊息給他,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被逐出學界。葛瑟發現這簡直是現成的好萊塢題材。
.
他找來阿奇瓦.高斯曼(Akiva Goldsman)來接手編劇,並請來朗.霍華(Ron Howard)負責執導工作。高斯曼大筆一揮,果然把約翰.納許的人生竄改得面目全非。在片中幾乎沒有認真提到太多他的學術貢獻,而是將故事重點聚焦在他與太太艾莉卡.納許(Alicia Nash)之間的愛情故事,以及他陷入瘋狂的種種行為。
.
因此《美麗境界》當中除了納許夫婦之外,所有的角色幾乎都是編劇虛構的,未提及他曾與妻子離婚38年。他是一直到他在1994年在諾貝爾獎折桂之後,才與太太復合,《美麗境界》上映的同年復婚。編導甚至為了避免觀眾以為思覺失調是可以透過藥物改善,所以將晚年的約翰.納許描寫成持續在服藥的狀態。就連「放筆」的儀式也是掰的,他本人也根本沒有去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致詞。
.
《美麗境界》的戲劇性大多聚焦在約翰.納許本人紊亂的精神狀況,監製與編導都表明立場,認為既然也沒有人知道他本人當時到底經歷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幻覺,那的確就有「竄改」空間。事實上,他們的確也不是第一個把名人故事拿來技術性重新改寫的人。
.
有趣的是,許多人誤以為納許夫婦可能會對這樣的改編感到不舒服。沒想到在2005年接受《愛爾蘭時報》訪問時,兩人的態度卻是一副輕鬆坦然,一點也不覺得不被尊重。
.
「我一開始只覺得配樂好吵。」約翰.納許說:「但在我進入狀況後,我發現這部電影做對了很多事,例如它給了觀眾一定的懸念與娛樂性。當然我不太能接受這部片對我的描述,但我想它畢竟不是紀錄片,以劇情片來說是很成功的。」
.
他承認自己只跟飾演他的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附圖)只在拍攝時見過一次面,而對方顯然無意效仿他的口音。不過他跟太太都愛極了他的演出,艾莉卡.納許說:「我們就是愛羅素.克洛,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雖然是純屬虛構。」她還為珍妮佛.康納莉(Jennifer Connelly)叫屈,認為她的戲份應屬主角(卻在奧斯卡得到最佳女配角)。
.
約翰.納許也澄清,自己對賽局理論的「納許均衡」所做出的突破,當然也不是在酒吧裡把妹想到的。但與許多嚴詞批評電影改編的名人不同,約翰.納許相當慷慨,也完全理解電影可能的侷限,他甚至說雖然電影的敘述不甚準確,但卻對他的一生的確試圖提出了一個解釋的角度。
.
「一般來說,思覺失調症患者不會看到幻覺。但電影是一個視覺媒介,所以角色能看到這種幻覺也是正常的。通常真正的患者不一定會看到什麼,但是卻會聽到一些聲音。但想也知道,電影很難這樣做出表現。」約翰.納許明白許多人會批評這部片對思覺失調症症狀的誇張化,但他顯然毫不在意。
.
不過約翰.納許也語出驚人,他首先承認自己的兒子也罹患了類似的精神疾病,同時指出「去除精神病的污名,只有在精神病被完全消除才可能見效」。但他也暗示這條路並不好走,因為有些人總是必須要靠治療精神病患來牟利。
.
事實上,納許夫婦如此捍衛這部電影的理由,除了他們也許真的喜歡這部電影之外,說不定還有一個原因。在當時《美麗境界》作為奧斯卡得主熱門之後,突然出現了一些針對約翰.納許的攻擊,包括指控他有反猶太傾向等等,片廠親上火線,帶著約翰.納許受訪挽回聲譽。可說他的生涯成就幾乎與這部電影完全綁在一起了。
.
2015年,因為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式上的貢獻,約翰.納許與路易.尼倫伯格(Louis Nirenberg)共同獲得數學界最高榮譽阿貝爾獎。
.
納許夫婦在遠赴挪威領獎後回國,因為改了航班提早返國,原訂的轎車不便接送,只好改攔了一輛計程車。怎料剛入行兩周的司機因為超車失控撞上護欄,納許夫婦被甩出車外,於同日謝世,結束傳奇一生。
.
.
myVideo 影音隨看 《美麗境界》線上看
7/31前可以免費兌換觀賞:
https://pse.is/3jzk4j
#美麗境界 #ABeautifulMind #羅素克洛 #RussellCrowe #約翰納許 #珍妮佛康納莉 #JenniferConnelly #JohnNash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johnnash 在 辭職去南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港女 A to Z 上集
Angela 原來連水樽都靠男友開,分手後就話要練手力開樽蓋!現在的港女真是公主病上腦,這樣依賴的女人你說煩不煩!?
Becky 一份糧供兩個細佬妹讀書,又經常自己一個到外地出差。唉,你看她現在還沒有男朋友,女人太獨立真是會嚇怕好多男人。
#網上流傳港女vs現實世界港女
Carmen 知道自己個男神有女朋友還不死心,頻頻 whatsapp。雖然話香港女多男少,但都不要把自己搞得太 cheap嘛!
Doris 就快同鬼佬男友結婚,成日上面書 post 旅行相晒幸福。你地班港女好崇洋,究竟洋腸有什麼好?結婚還是找個同聲同氣嘛!
#請繼續等待不存在的單身港男
#換轉港男追女神或娶鬼妹都冇問題
Emily 大把人追,現在急着嫁這個花花公子,好明顯貪人地有家底啦!所以話港女好拜金,揀老公看錢多過看性格。
Fiona 買樓都是自己出首期又供大半,還要瞞住奶奶說老公有出一半…… 哪有男人不介意自己少錢過老婆呀,這種關係好難持續囉。
#你介意等於全世界介意
#一對男女身家差距幾多先好
#JohnNash都計唔到
Gigi 未能考入本地大學,現在出來工作的人工不高,父母希望可以快點找個好男人照顧她。她哥哥是年年考第頭十名的好學生,但無奈公開試表現未如理想,父母要按樓借錢送他去外國完成學業。
Hilda 年年考第一,好有信心考入香港大學,父母對她引以為榮;弟弟則無心向學,公開試前還沉迷打機,父母知道他好難夠分入本地大學,一早預了舊錢送他去外國讀書。
#有錢梗係想送晒兩個去外國讀啦
Iris 雖然在公司做了十幾年,是很有經驗,但學歷不及 Brian 高,又沒有專業資格,經理這個位還是 Brian 比較稱職。
Janice 是學歷高又些什麼專業資格,但經驗始終不及何生。何生在公司做了十幾年,沒有功都有勞,又要養老婆仔女,這次升 Janice 的話好難服眾。
#又有學歷又有經驗的話就老屈妳想專注家庭
Kelly 工作完全不投入,成日玩電話煩住男朋友。除了煲劇就沒有其他興趣,她說最好有 oppa 養她就不用返工了,所以話你地班女人都是沒什麼大志。
Linda 返工已經夠搏殺,週末還去讀 part time MBA,完全沒有時間識男仔,而MBA 班男同學不是有老婆就是有女(或男)朋友。唉,Linda 都 29+1 了,大家都好想她快點找到幸福。
#女人的大志 #不一定是小玩意 #細細個就俾彭羚黃偉文老屈埋我
待續 M至Z
上一代仇視年青人,年青人不論男女就一起仇視女人。把年青的女人踩到一文不值,對社會有什麼好處呢?
網上流傳的「收兵好過嫁人」、「女朋友成日發嬲」、「港女嫌人冇錢嗌分手」等等所謂笑話,開頭就話講下笑,但講了十萬九千七次之後,已經不是搞笑而是直接將香港女人定位成又貪小便宜又小氣又拜金的賤人。
那如果港女不「符合」賤人角色的話,要如何報導才能賺點擊呢?
上年有個港女當選傑青,被蘋果頭條報導她十年睇不夠五次戲,大家一窩風又share 又留言數臭,我也恍然大悟原來不睇戲是多麼的罪大惡極。全文沒有提及她事業的成就和為青少年社會服務的貢獻,不少讀者被誤導以為得獎原因是廿九歲買樓。
我也明白現在的香港大家壓力好大,想上網出下氣,但請留意我們女人的壓力絕不比男人小,真的不需要主流文化再玩針對。
johnnash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johnnash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johnnash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johnnash 在 stephen-john-nash 的個人檔案 的推薦與評價
查看名為Stephen John Nash 的用戶個人檔案。加入Facebook,與Stephen John Nash 及其他你可能認識的朋友聯絡。Facebook 讓人們盡情分享,將這個世界變得更開闊、聯繫 ... ... <看更多>
johnnash 在 Dr. John Nash on his life before and after the Nobel Prize 的推薦與評價
Dr. John Nash talks about the impact the Prize had on his life, his talent for mathematics as a child (5:38), the work that gave him th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