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俄羅斯劫持愛爾蘭的瑞安航空公司的⺠航班機後,國際⺠航組織表⽰將會「強烈關注」,在這份措詞溫和的聲明後,台灣應該明⽩國際⺠航組織對於規範中國的影響⼒之⼩,以及俄羅斯與中國群起效尤的可能性。
看更多評論:https://is.gd/7cGMSI
上報評論圈 #民航 #台美海巡合作 #M503航路 #ICAO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70的網紅誠實大叔張誠博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 M503航路事件始末 2. 美國對M530航路事件的態度 3. 中國大陸的目的? 4. 台灣可以如何轉危機為轉機 5. 台灣看懂了嗎 馬上訂閱張誠! ▶https://goo.gl/G1gr8Q 《張誠博士的故事》▶https://goo.gl/1dArDD ----------------...
m503航路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中內海化」的危機
中國國慶前夕,國台辦透過發言人馬曉光重申九二共識是兩岸復談基礎,更明確重申:「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之間不存在海峽中線。」一方面透露兩岸恢復談判的可能性,另方面否認台灣海峽有中線的存在。在重要的日子發表的對台談話,絕對有其政治意涵,國人應予重視。
按台灣與中國之間隔著台灣海峽,最遠處300公里,最近只有130公里(福建平潭到新竹)。1954年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美國指揮官戴維斯建議以海峽中線為界,地理座標從北緯27度東經120度到北緯23度東經117度的直線,美國負有防禦安全的責任,但也限制我方戰機及艦艇必須在中線以東進行。這是一條抽象的心理防線,在1999年李登輝發表「兩國論」之前,國共均默認海峽中線的存在,表示雙方互不侵犯,有如「海上護國長城」。
1999年中共對「兩國論」強烈反彈,共軍大舉逼近中線,美方為此介入。2015年1月,中國劃設M503民用航路太靠近海峽中線,經馬英九政府密集溝通後,中國修正M503航路,西移61海浬,並暫緩啟用北向航路與三條連接線,表示對海峽中線的尊重。
然而隨著美中爭霸,兩岸關係緊張,2019年3月31日解放軍兩架殲11戰機首度飛越中線上空。2020年2月10日,解放軍機艦繞台,共機穿越海峽中線。8月10日,殲10及11短暫飛越海峽中線。最嚴重的是,9月18日及19日兩天,前後出動18及19架戰機飛越中線。後面三次均與美台關係升溫有關,8月份美國衛生部長來台,9月則是美國國務次卿來台,抗議及恫嚇的用意極為明顯。據國防部公告,共機在9月中以來共擾台51次,甚至中秋連假期間無日不擾,顯然共機飛越海峽中線已經「常態化」,已使我空軍疲於奔命,並消耗不少軍費。
海峽中線在國際法上有何效力?依2018年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通過的「關於習慣國際法的識別」結論草案,特定實踐必須具備普遍性及一貫性等規定,海峽中線難以認定具有國際法上的一貫性,僅具有政治及軍事意義。如今中國片面否認海峽中線的存在,等於將台灣海峽視為中國的內海,將台灣視為中國的領土,事態極為嚴重,應向國際控訴中國是片面改變現狀,破壞和平的 trouble maker。
但是,海峽中線並非位在領海12海浬範圍內,中共軍機只要沒有飛越領海上空,並不違法,我軍只能加強偵蒐驅離,除非對方開第一槍,我方只能謹慎遵循「防衛反擊權」。別忘了解放軍在距台北800公里以內有39座空軍基地,在東部及南部可以集結1000架戰機,而台灣的戰機總數約有300架。共機從福建飛越台灣海峽,只需10分鐘,假設共軍一次調派30~50架戰機從不同方向齊飛中線,我們能否在15分鐘左右出動同等架次的飛機加以驅離?9月19日,我方2架經國號戰機起飛不久,立遭共軍前後各3架包圍的險象歷歷在目。蔡總統聲稱「不容別人在領空耀武揚威」,然而海峽中線並非領空,如何因應?美軍又如何適時協助?
回顧2012年,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之後,北京立即發布「東海防空識別區」,派遣機艦巡弋釣魚台列嶼12海浬海域,形成中日之間最敏感爭議的安全問題。今年以來,解放軍積極軍事演練,近來更先後在渤海、黃海、東海及南海進行實彈演習,使各個戰區進行聯合作戰,也使不同戰區之間跨戰區聯合作戰,不斷提升其「反介入/區域拒止」的能量。雖然迄今為止,共軍活動仍屬年度例行軍演,尚未進入針對性衝突的準備與驗證。但得寸必進尺,中共透過「常態化」軍演,突破海峽中線及防空識別區,進行「一中內海化」佈局,意在為2021年中共建黨100週年及2022年中共20大進行超前部署。
在決定對台武統之前,中共採取的是「灰色地帶衝突」戰略,以漸進與局部方式挑戰現狀,將行動控制在戰鬥門檻之下。採取「灰色地帶衝突戰略」的攻擊方通常小心試探並施壓防守方,而防守方則需審慎因應,並明快決策以防衛既定底線。過去幾年,中國在南海填沙造島並加以軍事化,又利用海警與海上民兵騷擾周邊國家船隻,並探勘油氣、抽挖海砂等,就是以「灰色地帶衝突」策略衝撞既有國際現狀,藉以閃避國際法對侵略與征服擴張領土的禁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既挑戰中華民國,也挑戰萬國公法。
所謂一葉落而知秋天到來。中國既已否定海峽中線的存在,將台灣海峽「內海化」,又日日侵擾我西南防空識別區,表示解放軍意在兵臨台灣,武統台灣。政府應及早展開全民國防教育,將「1922抗疫」的公益廣告改作「國家安全須知」的宣導!
m503航路 在 馬英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為國慶預演,今天早上臺北上空戰機聲轟轟作響,不少民眾睡夢中驚醒,以為戰事發生。近日中共軍機頻頻擾臺,甚至越過海峽中線,讓人惶惶不安。我要呼籲大陸當局,武力恫嚇只會傷害臺灣人民的感情,應該立刻停止。兩岸都應拿出維繫和平的誠意,避免擦槍走火。
海峽中線是《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後,美軍協防臺灣時所提出。過去兩岸都不承認這條中線,我空軍的巡航界線可遠至福建沿海離岸15海里。直到1999年7月李登輝總統提出「兩國論」,中共反應激烈,共機大舉逼近中線,臺海危機再起。美方為降低緊張情勢而介入,我方因此將巡航範圍限縮到中線以東。20年來雙方實際上均以中線為界,直到今年共機開始頻頻越界飛行。
海峽中線是一條無形的線,即使中共從未承認,但在兩岸關係良好時,也確實曾經尊重此一界線。2015年1月12日,大陸公布新劃設的M503民用航路,因為太靠近海峽中線,引起我方關切,在雙方密集溝通後,大陸修正M503航路,西移6海里,並暫緩北向航路與三條連接線的啟用,就是基於尊重海峽中線的存在及我方感受,展現彼此的互信與善意。
如今,兩岸關係因為捲入美陸之爭而緊張對立,令人高度憂心,我呼籲兩岸都要拿出智慧與誠意,減少刺激對方之舉,既然雙方都不希望戰爭發生,就必須高度自制,以避免擦槍走火;尤其中共應尊重海峽中線的存在,停止以武力挑釁,以免傷害臺灣人民的感情,因為雙方過去確實有尊重中線的互信,這是維繫兩岸和平的最基本要求。
中共官媒說,海峽中線只是一條「心理線」,大陸方面從未承認過。我要提醒,中共若恣意踐踏這條「心理線」,只會讓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
(圖/國防部)
m503航路 在 誠實大叔張誠博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 M503航路事件始末
2. 美國對M530航路事件的態度
3. 中國大陸的目的?
4. 台灣可以如何轉危機為轉機
5. 台灣看懂了嗎
馬上訂閱張誠! ▶https://goo.gl/G1gr8Q
《張誠博士的故事》▶https://goo.gl/1dArDD
----------------------------------------------------------------------------------------------------------
更多張誠:
https://www.facebook.com/PhDChang/
http://www.phdchan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Dz7yOHTh5s/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P_H4v3XvBRmiGwoHBRZvxEmt9Pw)
m503航路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M503航路爭議延燒,大陸東方、廈門航空被迫取消176班春節加班機,台灣學生聯誼總會今號召近200名台生及台青前往交通部與總統府陳情與抗議,現場高唱《媽媽請你啊保重》,向蔡總統及交通部長賀陳旦陳情。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wrUdufc1-U/hqdefault.jpg)
m503航路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ikqBmQSbI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