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我們曾介紹英特爾、AMD、Arm這三大伺服器CPU廠商的動向,然而,在這領域還有一家廠商耕耘更久,以大型主機與Power平臺著稱的IBM,在9月正式推出第一款基於Power10處理器的伺服器E1080。而這款處理器的發展,也相當特殊,由IBM研究院設計其架構、三星電子負責製造產品,當中並且導入了7奈米EUV製程。
其實,Power10是在2020年發表,但當時尚未推出伺服器產品,而現在E1080發表之後,總算可以讓IBM真正開始將這平臺介紹給市場使用。
而身兼運算平臺廠商、企業軟體廠商、公有雲廠商等多重身分的IBM,在2019年完成對紅帽的併購之後,也以源於他們的容器即服務平臺OpenShift,作為搭配與印證,藉此證明Power架構適用於混合雲環境。
除此之外,在運算效能、深度學習、加密處理的強化上,也是Power10的重點特色,為了能讓Power架構在企業與雲端服務市場繼續佔有一席之地,IBM積極拓展新世代CPU與伺服器系統的能力,Power10也如同其他伺服器CPU,相當著重每核心效能的提升,並且支援了目前仍相當罕見的PCIe 5.0介面。
https://www.ithome.com.tw/review/14688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tockFeel 股感知識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併購GPU大廠ATI後,AMD一樣面臨嚴重的資金問題。除此之外,有Intel在CPU市場及Nvidia在GPU市場的兩面夾擊,市佔都遠輸對手。內外受迫下不僅股價暴跌,基於Fusion概念所打造出來的模組化架構CPU也一敗塗地,而這個產品型號為推土機的CPU最後還差點把公司股價直接推平。 #AMD...
amd 7奈米cpu 在 優分析UAnalyz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積電(2330)漲價後 終端應用誰受傷最重?
台積電調漲晶片價格10-20%後,供應鏈中的IC設計廠承受毛利壓力外,富比士雜誌(Forbes)針對終端應用領域,來說明哪些受影響較大。
🚗汽車成本增加不大
1. 在汽車製造成本當中,晶片占比相對較小。
2. 2020年新車使用的半導體價值大約550美元,僅占2%,即使晶片都漲價20%,汽車成本也只增加約100美元。
3. 電動車需要的更貴的晶片,頂多再多兩倍,但即便如此,多增加的成本幅度仍很小,不超過1%。
📱📲手機將轉嫁給終端買家
1. 以iPhone 12為例,材料成本估計要370美元,螢幕、電池和機械組件之外,晶片約210美元。占定價829美元的手機占四分之一。
2. 台積電最先進製程據報漲價10%,支援的是蘋果、聯發科、高通和其他公司的智慧手機晶片,以蘋果來說,成本就要增加大約20美元。
3. 導致蘋果公司需要提高手機售價,才能維持原有利潤率,影響到的是手機買主。
📁資料中心伺服器晶片成本占最多
1. 一台售價7,500美元的伺服器裡,通常會有兩個CPU,總成本2,100美元,占28%;加上記憶體和其他組件,半導體共約有4,800美元,占64%。
2. 即使晶片價格只漲10%,也會使售價增加7%-8%。
3. 不過大多伺服器晶片供應商是英特爾、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而非台積電。
4. 但較小的伺服器晶片供應商,如超微(AMD)和輝達(Nvidia),有許多晶片向台積電採購,受到的毛利衝擊會較深。
🖥IC設計廠影響最大
1. 驅動IC、微控制器、消費性IC等三類以成熟製程生產的IC設計廠壓力最大。
2. 像是驅動IC業者就面臨客戶面板廠不再照單全收,因晶圓代工報價上揚而調升的晶片報價。
3. 也可看出IC設計業者成本轉嫁給客戶的空間已到頂,毛利率難再有突破。
***
晶圓代工廠簽長約保價保量 聯電(2303)預付保證金最特別
⚠️保價保量合約的風險
1. 內容是必須保證價格與下單數量,期間平均兩年、長則三年。
2. 保證的價格是簽約近期調漲後的報價,保證的數量則是即使之後況反轉,仍需按照合約還是必須下足訂單量。
3. 簽下能確保當下產能無虞、搭上需求熱潮,但後續市場反轉後跌價,就會面臨高價庫存壓力。
🔑晶圓代工廠中聯電較特別
1. 保價保量合約有助晶圓代工廠,降低2023年後可能面臨需求不再熱絡,但擴廠、擴產支出已投入的風險。
2. 聯電表示一直都是與客戶簽訂長約即定價、定量,只是產能供不應求下,客戶簽訂長約情況增多。
3. 且聯電南科12A廠P6廠是由大客戶群預付保證金,確保取得P6未來產能,對雙方都是保障,也顯示大客戶們看好未來晶圓代工產能仍很吃緊。
***
晶圓代工全面漲價 矽智財力旺(3529)也是主要受惠者
🏆台積電漲價的大受惠者
1. 力旺收費是以每片晶圓價格為計價基礎,目前最大收益的驅動IC與電源管理IC等成熟製程客戶,都是在台積電投片為主。
2. 力旺也與台積電有長期合作關係而台積電這次成熟製程代工價漲幅高達二成,對力旺營收與獲利都有加乘效果。
3. 也因為此一利多讓股價近日大漲,頻創歷史天價。
🙌力旺營收結構
1. 授權金佔比32.2%,權利金佔比67.8%,權利金其實是主要收益來源。
2. 第2季營收中8吋晶圓貢獻權利金收入51.8%,而電源管理IC、感測器及車用晶片,將在未來持續貢獻8吋權利金。12吋晶圓權利金則占佔第2季營收48.2%,季減6.3%。
👀下半年展望
1. 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預估12吋比重將達50%,且28奈米成熟製程也將持續貢獻成長。
2. 力旺的OLED DDI、ISP、WiFi 6、TWS、BMC等應用都已在28奈米投片,預期未來各類應用將逐步向28奈米製程投片,全球也積極擴建28奈米產能。
3. 加上力旺在各代工廠完成超過140個成熟製程28/22奈米的設計定案,未來將成為主要成長動能之一。
#力旺 #台積電 #聯電
amd 7奈米cpu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MD大活動來臨啦!🔥
即日起至9/5凡購買AMD Ryzen 5000系列
+任一品牌X570/B550主機板
就有機會獲得大獎!!!
是客製化的GOGORO3跟PS5阿!!
這麼好康的東西不能只有我知道~
最強的創作者運算處理器Ryzen 9 5900X
- 最高16核心 Zen 3 7奈米台積電工藝
- 多核心優勢處理輕鬆完成高運算軟體
- 支援PCI-E 4.0技術,提升顯卡與儲存裝置速度"
現在還有遊戲序號兌換的活動唷~(●’◡’●)ノ
還不跟上這波AMD的狂熱風潮!!
活動連結在留言版上喔~
#AMDYES #AMDRyzen #最強CPU
amd 7奈米cpu 在 StockFeel 股感知識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併購GPU大廠ATI後,AMD一樣面臨嚴重的資金問題。除此之外,有Intel在CPU市場及Nvidia在GPU市場的兩面夾擊,市佔都遠輸對手。內外受迫下不僅股價暴跌,基於Fusion概念所打造出來的模組化架構CPU也一敗塗地,而這個產品型號為推土機的CPU最後還差點把公司股價直接推平。
#AMD #蘇姿豐 #Intel #Nvidia #Ryzen
這時的AMD,儘管看起來前途茫茫,但蘇姿丰還是決定在2012年將他的天賦帶到這個公司。
Intel的半導體製程開始陷入發展瓶頸、退出手機處理器市場、產能嚴重不足等等狀況。另一方面AMD選擇直接將訂單下給擁有更先進製程技術的台積電,最後順利推出據說是歷史上首次在工藝及性能上全面超越Intel的這款7奈米 Ryzen 3000處理器。
在蘇姿丰的領導下,AMD的股價從原本2015年快接近1塊到現在7、80塊,產品線從橫跨遊戲主機、資料中心、PC三大市場,AMD能夠一步步的收復失土,這幾乎都多虧了蘇姿丰對於產品的深刻理解及正確的戰略佈局。不過,在CPU方面與Intel在市佔率的差距仍然巨大,在GPU方面也還難以撼動Nvidia的霸主地位,AMD崛起後等在他前方的究竟是一條成長空間極大的康莊大道,還是被自己喚醒的產業巨獸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股感:https://www.stockfeel.com.tw/
股感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tockFeel.page/?fref=ts
股感IG:https://www.instagram.com/stockfeel/
股感Line:http://line.me/ti/p/@mup7228j
AMD ttps://www.amd.com
投資不畏疫情 台灣美股投資人最愛AMD https://udn.com/news/story/7251/4544088
分析〉AMD為何股價4年來暴漲1840%?轉虧為盈的秘密就在這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35174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_O_L2RaL3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