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失戀,唯一剩下的興趣就是聽吳念真所有線上找的到演講,睡前聽、睡醒也聽,最後因為聽到太多重複的分享,我感到失望。
當時還小,但這失望我記著好久,給自己謹記在心有點變態的規則是,我不想講重複的東西太多次,向朋友家人講個三次以上我喜歡的東西,就開始對自己沒自信;很害怕成為那種找到對事情的一種見解後,就一說再說的人,就是「說不膩」的完整相反。
過去,我也很嚴厲會用耳朵聽,這個人和我聊天的態度是不是好像說了數次以上的流利,如果我感覺到了或是剛好被我發現了,我就不感興趣。
我喜歡「新鮮」的交流,喜歡提出一件事情討論時,別人因你的問題、他新發現的問題,那種可能有點激動發抖的態度,我喜歡聽那些「沒被說過的話」,或是當那個「聽你第一次講這句話」的人。
一直以來我都是這樣在尋找我的夥伴、情人、朋友,直到我真正開始因為想推動「精神疾病去污名化」而寫比較長的文章在社群軟體上,我才領悟到高中時期偶像吳念真一說再說的道理。
我當然無法記得所有他說的話,但因他提過他覺得自己是「連故鄉都沒有的人」數次,這樣獨特的鄉愁成為他的遺憾,也成為了我過了十幾年後的記憶點,他的很多談吐和作品的延伸都來自於那個只能口述的童年。
我很感謝他讓我突然理解,對於自己講過的話一說再說,那就是我的理念。
之後,我很極端的改變我行為,如果我沒辦法控制別人從哪篇文章開始認識我 ,那我對於我的所支持的想法就要不斷的重複。
在這個時代說文字會留下什麼,其實我不太相信,有這麼多好玩的迷因圖、搞笑影片,隨便一手滑過,有時就算我有留心,一失手我也找不回剛看過的貼文。
我認為自己在出書以前很難存在別人的記憶裡,關於「精神疾病去污名化」所有文章,是我所想留下的經歷,也是那個書寫當下我所找不到且匱乏的。
我面對那些被我弄壞、之前躁鬱症發作每秒發文趕走一推人、沒剩什麼人的兩個FB粉專,一樣的文章我都一定貼兩遍,在#我就是極品 貼圖文,在#April懶得說話 貼文字,每天得到負面的回饋當然是重複,重複,重複。
這樣的重複率、粉絲必然的下降、負面回饋我在幹什麼?
自知所剩的力氣有限,如果我沒辦法打出觸及高的文章,我至少要刷一個瘋狂,我幻想著他們不堪其擾準備要取消追蹤我的同時,不小心知道了這個女人正在幹甚麼事。
如果我夠幸運的話,他會看見一個hashtag #精神疾病去污名化 ,如果未來他有家人朋友深受其擾,我很想讓他們知道,不用嚇到,這些病徵都是發病的理所當然。
這篇是決心,我會一直一直把「精神疾病去汙名化」拿出來講,講到煩,講到爛,講到像是海倫仙度絲拍很多支「頭皮屑」廣告後,大家覺得「頭皮屑」沒什麼。
決心來自於,希望有人在車裡講到他她有憂鬱症、躁鬱症、PTSD時,下一句話不會有人沈默,這是我的理想和遺憾,因為我曾是那個沈默與被沈默的角色。
決心更來自於,接到了一通文化局的電話:「洪小姐您好,我們主管看完了妳的企劃書,我們想把妳歸類在弱勢團體。」
#精神疾病去污名化
IG@apriltzu
https://www.instagram.com/apriltzu
april 躁鬱症 在 April懶得說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其實被診斷憂鬱躁鬱PTSD後,我很少上網搜尋相關資訊,因為我很信任自己的醫生所提出的理論,還有服藥後客觀自己當下所有的感知能力。
不想待在別人解釋的框架之下,像是去美術館刻意不聽導覽、不看作品解說,想要對外避掉眼耳鼻舌,包含他人的觀看,進入自己的探索尋找面對更深層的意識。
總覺得像在看一場電影,看不同的自己還在沈浸在什麼狀態,很常被自己嚇到,原來過了這麼久,還存在這麼多憤怒、恐懼藏在身體裡。
都忘了還有一種方法是全然的逃避,真可惜那從來不是我的性格。
曾經和朋友戲稱,或許對我來說不舒服的活著就是最舒適的生存方式。
有時當我負面情緒上來感受的越多,我就覺得我越了解那些與我未曾蒙面但也深受其苦的陌生人。
昨天半夜,我才搜尋「躁鬱症」的相關病徵:
「患者會有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與過度低落的症狀,自我膨脹或誇大、睡眠需求降低、談話量變多、思緒跳躍、精力旺盛、無法冷靜下來、性慾亢進、性上癮、無法自制的購物衝動。」
有病友比喻躁鬱症的體驗:「上一秒老子天下第一,下一秒我就是個垃圾。」
確實,我們世界觀不斷地因為自卑以及自大建立之後,在面對現實崩塌,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再重建然後再崩塌,如此循環往復。
看到自己當時完全符合網路上狂躁的測驗,毫無意識的睡醒就在直播,講到嘴乾了就發文,沒用手機的時間都在做愛,一個月花了快30萬,差點被姐姐陌收信用卡。
我記得當時社群軟體對我來說是完全的假象,我毫無節制的每秒發文是一種反抗,反抗大家把虛擬身份跟真實身份融為一體、反抗我的文字被曲解成另一種意思、反抗為什麼一直表達會被認為是一種發狂,因此我網路上任人分割,而我在螢幕後仍繼續分化我自己。
或許這樣顯示出來的混亂,才足以比擬我的腦袋,快速翻閱與被翻閱的書,眼花瞭亂暈眩、痛苦卻停不下來,我渴望被了解,也渴望了解自己。
當語言被濫用時,我開始覺得自己像是突然被沒收了語言能力與大家溝通,所以我用吼的、叫的,只求有人聽到一點點我認為自己不應該承受卻得容忍一輩子的事(PTSD),直到身心耗竭,才願意入睡。
上完法文課回家的路上臉頰漲紅著分析著自己,回想之前一直不敢直視、很抗拒藥袋上的名稱:「治療精神分裂之藥物」,突然釋懷,覺得自己的行為和人格甚至文風被分裂成三種狀態,躁的自己,鬱的自己,以及腦袋被卡住PTSD的自己。
不確定是否應該因更認識自己而感到開心,還是要恐懼著三種狀態在未來的某個日子再度發病,但只要想到身邊的朋友家人,在各種狀態時仍愛著我,還有這麼多陌生人的訊息關心,總覺得世界好像沒那麼討厭了。
💦想再提醒一下各位病友,如果有以上狂躁的症狀不想接受治療繼續炸,那就是當你未來想要回復到之前大家認為「正常」的你,就得吃「更多的藥」才能回去,醫生稱為「壓下來」。
但其實只要不傷害人,當然你有絕對的自由選擇權想過怎麼樣的人生,只是接受治療會比較peace 啦!
而且我是沒有幾個月可以讓我每個月花30萬的人啦😂不然我也覺得狂躁比憂鬱症實在開心許多,但腦袋真的會發熱轉到燒斷,怕jpg
最後最後,我還是認為每個人在這個資訊量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牽引的思想太多、被灌輸的觀念也複雜,或許都要經歷一場劇烈且自我毀滅以及重新建立世界觀的蛻變。
這個改變讓你終於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原來是什麼樣的人;然而這個轉變會讓很多人不滿意你、討厭你、或覺得這根本不是你,但我們本來就不應該成為別人要你成為的樣子呀。
如果你或身邊的人正在經歷這些被稱為瘋狂的行徑,除了要確保他不會傷害自己或別人之外,我也要恭喜你妳,拿到了一把萬用鑰匙,悄悄打開所有被自己被鎖住的門,看看裡面藏了什麼連你自己都無法描繪的怪物,和它們痛快的聊聊那些不符合社會標準的思想,吃完藥,再小心翼翼的把門關上,說聲「辛苦它了」躲了這麼久,過一陣子我會再來看看你。
April敬上
IG@apriltzu
https://www.instagram.com/apriltzu
april 躁鬱症 在 April懶得說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換季變冷,我想很多憂鬱症患者都很有感,爆睡想要逃避世界,是因為真的沒有體力和心神去面對生活的所有。
偶爾會收到一些陌生人給我的訊息,說看我最近情緒變得比較穩定,想請教我怎麼走出來。
其實當下有點想哭,因為我是多重情緒障礙患者,時而躁到像之前爆掉,時而轉鬱,對每任男友都因PTSD而有所投射,我也還在努力,服用好幾年的藥物因不同狀態一直在改,甚至這週也要回診繼續換藥,所以面對粉絲這種問題我感到很抱歉,覺得自己幫不上忙。
第一是我真的不覺得自己狀態有好到可以幫助別人,再來是我堅信這種事真的需要找專業的醫生或是諮商,他們有受過訓練的應答,而我只是個病患而已,除了我會有壓力外,我也很擔心自己說的是不是對的或是有沒有用,希望你們能諒解我。
但其中有一封訊息是說朋友情緒失控到送醫,他很擔心,我想說的真心話是,我認為送醫院沒什麼,各種身體病急診也是送醫,為何心理病送醫卻總是被視為非常嚴重,這是我一直不認同的社會奇怪標準之一,也覺得大家普遍避談「精神疾病」是因為想裝沒事,但這件事並不會因為不去講就不存在。
自己炸掉過的心得是,若親友正在發病,除了一定要說服他看醫生服藥之外,以下是我患有的病症不吃藥所感受到的。
(躁鬱症:不吃藥腦袋真的會燒壞,請想像電腦同時開了數十個視窗,轉呀轉的,最後的結果是當機。)
(憂鬱症:不吃藥會對自殺非常感興趣,因為我們不認為死亡是終點,更確切的說死亡是希望。)
(PTSD:不吃藥就是創傷不斷連結各種現有生活事件從過去來到現在擊倒你,我的症狀是眼前浮現最痛苦的畫面卡腦揮之不去,一秒30格60格120格的播放,他要你看更清楚,由不得妳抗拒。)
再來,其實身邊的人覺得很緊張,對病患本身也是壓力,我的建議是,這段時間就好好讓他做自己吧,走過極端才能回到平和,這是一個真正認識自己的過程,你會發現自己討厭什麼、被拘束了什麼、被壓抑了什麼、還有什麼是你在I don’t fucking care 的時候真正在乎的事,這件事彌足珍貴尤其在你清醒以後。
想告訴大家,「精神疾病」是一場長期戰,雖然藥物有時可以控制,但也可能因為不同的刺激而再度復發。
我更想將此稱之為一個狀態,或是人格特質,而只要不傷害別人以及自己的前提下,我永遠支持任何形式的情緒抒發。
以上,希望自身的經歷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希望你們平安健康。
April敬上
IG@apriltzu
https://www.instagram.com/aprilt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