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國內航線
加德滿都待了四天,該去的行程都已經去過,仁波切安排了兩個城市的旅遊。Pokhara 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是觀光客和背包客必去景點,Lumbini 位於南方接近印度邊境,是佛佗誕生地,佛教徒必去的朝聖地。
星期六上午10:15由加德滿都飛往 Pokhara 的是 Buddha Air 611 航班,尼泊爾國內航線終究還是比較落後,國內航站樓擠滿了觀光客,check in 櫃台一場混亂。但真正的壞消息是,Pokhara 機場由於大雨影響,遲至10點仍然是關閉著。611是當天第六個航班,而前面三個航班已經被取消了。
等待到11點時,前面一個航班開始登機,我們忐忑的心情得到了一線曙光。11:30時,我們的611航班開始登機。由於三段機票和飯店都已經訂定,如果無法飛去 Pokhara,整個行程就亂套了。我們一行四人都感覺非常幸運。
我們搭乘的611是ATR 72機型,法國與義大利合資的雙螺旋槳民航機,可搭載72名乘客。這個航線航程約30分鐘,在順利起飛後約15分鐘,機長廣播,由於大雨影響,Pokhara 機場在開放20分鐘後,又再度關閉。於是航機折返,又回到了加德滿都。
下了飛機後更加的混亂場面,611航班被取消,回到 check in 櫃台,等不到行李,我們被告知,要至少一個小時後才能拿到行李,後續怎麼處理,航空公司職員也不知道。
這時仁波切發揮了不屈不撓的精神,在等待行李的同時,找到了櫃台經理,用不甚流利的尼泊爾語展開交涉。時間已經來到下午1點半了,我擠到航班顯示屏前,發現最後一班飛往 Pokhara 是下午兩點半。依當時的混亂情況,我認為我們是去不成了。
沒想到奇蹟出現了,仁波切居然說服櫃台經理,硬是從原訂於上午11:30起飛而延誤的 619 航班,擠出4個座位給我們。Pokhara 機場的大雨也停了,機場再度開放起降,而等了一個多小時的行李也突然出現了。
於是在匆忙中拿到登機證,再次check in行李,通過安檢,進入候機室後立刻上了巴士,到停機坪後下車登機,宛如經過一場惡夢後的雨過天晴。
可是我馬上發現一個新問題,我的座位已經有人佔據,是一個荷蘭的觀光客,他的登機證顯示的也是同一個靠走道座位,於是我不管一切,先坐在他旁邊靠窗戶的座位。
這時空服員又過來要求看這個荷蘭人的登機證,我發覺居然有三個人拿到同一個座位。接下來空服員不知如何處理的,反正每個人都坐定了,飛機順利起飛,我們在下午三點左右到達了 Pokhara。
整個行程非常混亂,沒有時間拍照,只有在第二次登機 619 航班時,拍了一張照片留念。
加個彩蛋分享
星期天中午12點,我們由 Pokhara 飛往 Lumbini,仍然是 buddha air ,Beech 1900D 機型,只能搭載14名乘客。兩個螺旋槳引擎,在引擎旁邊居然有一個排氣管,真是嘆為觀止。
除了兩個機師以外,有一個空服員,在飛機起飛後,她拿著粉盒忙著化妝,還沒化妝完畢就已經降落了。
下機以後,和機師合照留念,機師告訴我,整個航程就是16分鐘。這次尼泊爾行程,兩段國內航線,讓我留下深刻的回憶。
這段航程有許多照片分享給大家。
atr 72座位 在 考航空好簡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TR 72為法國與義大利合資的飛機製造商ATR製造的雙螺旋槳民航機,結構上與42型一樣,但機身加長4.5米,載客數提升至72人,油箱容量更大,航程更遠。目前ATR 72型已經出售超過678架。
ATR 72是ATR 42的改良型號,機身加長4.5米,改用更大馬力的引擎,增加約10%的燃料。ATR 72於1988年進行首航,1989年投入商業服務,芬蘭航空是首個接收此型號飛機的航空公司。ATR系列的行李儲存架設置在駕駛室與客艙之間,所以前方機門通常是用作裝卸行李,而乘客大多數從尾部機門進入機艙。相比其它飛機,此型號並沒有提供空氣及電力功能的輔助動力系統(APU),而是在右邊的二號發動機上設置螺旋槳煞車裝置,讓2號發動機可以在啟動的狀態下,不讓螺旋槳旋轉,僅擔任電力和空氣的供應。
2007年10月2日,ATR公司宣布會研發新版的ATR 72-212A,並計畫在2010年下半年開始交付。2009年7月24日,由ATR 72-500改裝而成的ATR 72-600原型機完成首航。
作為ATR 72-500型的改良型號,ATR 72-600型的提升之處如下:採用PW127M引擎,新增「加速功能」可提升額外5%起飛動力;改良駕駛艙儀器,把傳統的電子儀器改為液晶顯示器;多功能電腦系統可提升飛航安全和操縱性能;新採用Thales公司的航空電子提供了所需導航性能;輕質座椅;更大的客艙置物空間;也增加了起飛重量。2015年12月,歐洲航空安全局核准了新的高密度座位配置,載客量可由74人提高至78人。
台灣的華信,立榮及遠東均以此為飛航國內及離島外島主力機種。
【遠航新飛機又報到溜】
🎉喲呼~歡迎我們第五位ATR新同鞋B-28266,已於台北時間13:58抵達松山機場🛬
4月底將投入台北-澎湖航線,遠粉又有新飛機可以搭囉💺
👍🏻熱騰騰、剛出爐,新飛機的味道就是不一樣💙
咳咳,小編話不多說了,來去購票聞新飛機的味道吧(耶😜
✈️現在就啟程吧!
https://booking.fat.com.tw/…/fe/booking/FATBCEORD00101.xhtml
期待能在機上遇見您💕
#遠航新飛機 #B28266 #ATR #松山 #澎湖
atr 72座位 在 黃暐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英總統的浪費之旅
真沒想到,一趟南太出訪,蔡總統人都還沒回到國內,光是「飛機的問題」,我竟已寫到第三篇。
出發之前,我就在雅虎專欄,寫了「為何多飛,6782?」 https://goo.gl/6F7i6M ,文中早提到,這趟出訪「不尋常」,光是飛機,就換了三種。
換飛機不是不行,2010年馬前總統出訪南太,飛吐瓦魯那段,因為大飛機無法落地(跑道太短),所以非得換小飛機不可,這無可厚非,也沒啥好批評。問題是,換歸換,為什麼不選「經濟型小飛機」?為什麼要換「超豪華總裁機」?有沒有甚麼「非換這種飛機不可」的理由?那就可以討論討論。
先談「換搭小飛機」。
2010年馬英九飛吐瓦魯,所換的小飛機,是「ATR-72」,租金每小時台幣15萬,機上可坐70人。記得那次,因為小飛機的座位有限,隨行記者團34人,抽籤取半數前往採訪、另外一半直接跳點到下一站等待。那時我幸運中籤,讓我這輩子第一次有機會,踏上吐瓦魯小島的土地、感受吐瓦魯友人的熱情。
而這次,蔡總統同樣必須換機,換的卻是超級豪華,號稱可以在天空做瑜珈的「龐巴迪環球6000」,租金每小時50萬台幣,但座位卻只有14個,花三倍的錢卻只能租到五分之一的飛行座位?真的不懂外交部這算盤,到底是怎麼打的?
再談「一次出訪,三種飛機」。
有別於蔡總統的「空巴換波音,中間龐巴迪6000,再換波音,最後空巴回台」的三機輪換,2010年馬英九出訪那次,全程只靠一架「波音737-800」,配合中間吐瓦魯那段短暫換飛「ATR-72」,就跑完太誼之旅的所有行程。
那次馬英九先從台灣飛關島過境加油,之後去馬紹爾,轉吉里巴斯,飛吐瓦魯、再去諾魯、索羅門群島,最後拜訪帛琉,然後回台灣。因為全程搭的都是同一架737-800,不用換機,不須換掛行李,沒有「空機飛行」,省錢,還省油料。
然而,因為這次蔡總統因為想去夏威夷,但「波音737-800」卻無法從台北一趟直飛到檀香山,所以首航只好搭更大的「空中巴士A350-900」,讓「波音737-800」空機先到夏威夷等待,之後改搭波音跑友邦行程的時候,再讓那架大空巴,空機飛關島等總統,最後總統在關島搭上「空巴A350」,啟程回台的時候,南太主搭的「波音737-800」,只好空機跟飛,一起回來。
這樣的飛行設計,不只「多租一架飛機」,而且還「多浪費三趟」空機飛行。這樣的無厘頭安排,當然不會是蔡總統親自下令,但如此規劃,幕僚不察、總統不拒,不怪小英?又該怪誰?
事實上,2010年馬英九的那次南太之旅,外交部規畫之初,也曾提出「三機計畫」,不過馬英九看完之後,斷然拒絕,要求行程安全合宜,能省就省,否決了一度被提出的「三機計畫」。
其實,就算蔡總統堅持「過境夏威夷」,真有非去不可的理由,還是可以搭乘同一架波音737-800,用中繼轉飛的方式,既訪友邦,也去美國,技術上都是可以辦得到的。
毫無必要的「三機作業」,難以理解的「豪華飛機」,蔡總統該省不省,還絲毫不知道此舉將令國人觀感不佳,被批「浪費之旅」,也不算冤枉了。
暐瀚 2017-11-3 de 台北
https://goo.gl/HKXk7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