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從反送中開始,「你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這句話幾乎隔幾天就會在臉書牆上看到。這兩天我才瞭解上個星期我們處在什麼樣的危險中,而這個危險還沒有確定消失。Fed 這幾天在努力解決問題,而且還被大家說在印鈔票救股市。
NY Fed 在星期四跟星期五兩個大動作,星期四他們在盤中透過 repo 市場注入 $101.3 bn 卻在拉起指數之後不到半個小時就看著 DJIA 一路下滑,最後創下史上第四高單日跌幅,被當成是救市失敗。星期五接著提出了 $37 billion 的 Treasury 購買計畫,也被當作是新的不叫 QE 的 QE。NY Fed 的確是在挽救市場,不過他們想要救的是債券市場,不是股市。
上個星期台灣的債券交易員也發現了美國的 Treasury 的流動性消失了,尤其是長期債券的部分,這對金融市場來說是災難性的。當星期一股市熔斷,Dow Jones 首次破歷史記錄下跌兩千點以上時,就發生了股市、債市、黃金、石油齊跌的現象。石油下跌並不奇怪,除了沙烏地阿拉伯跟俄國之間的角力之外,在經濟前景不看好的預期下對能源的需求本來就會降低,低油價傷害了石油出口國家及某些國家的石油產業,但是對於石油進口國來說並不是壞事。黃金的走勢本來也就不是那麼的守規矩,所以先不管它。我當下的反應是大家可能就是不想持有金融資產,所以股債齊跌,事後才知道情況更為複雜。雖然美國公債的殖利率在更前一個星期達到新低點,但是上個星期卻發生想要獲利了結的人賣不掉,想要買的人卻看到價格比自己以為的要差的多以致於不願意買。bid-ask spread 大到不像是 Treasury 應該有的水準,流動性忽然乾涸掉了。
先說這個事情的影響。在美元計價的世界裡,美國的 Treasury 一向擁有無風險資產的地位,而且具有相當好的流動性,即便是 off-the-run 的債券也不例外 (註一)。全世界大約只有 off-the-run 的美國政府公債還有這麼好的流動性,其他的都是剛發行的 on-the-run 債券才有交易,特別是公司債。on-the-run 債券由於流動性最佳,所以通常價格也最好,不過他們跟剛剛成為 off-the-run 的債券價格差距往往並不大,價差也會逐漸縮小。不過最近並不是這樣子的,off-the-run 債券由於流動性消失使得兩者價差反而越拉越大。
當流動性失去了,市場就不具備訂價能力,所有的價格都只是猜測。由於美國政府公債的訂價是許多利息類產品訂價的基準,所以上個星期整個市場的資產價值都是亂猜的,只是大家不見得知道而已。舉例來說,一個 30 年 Treasury yield + 3% 的產品,如果我們其實不知道 Treasury yield 應該是多少,那要怎麼算這個產品的 yield 跟價格?即便是固定利率產品,大家也需要市場利率來訂價,這都需要美國政府公債訂價的支撐。假如上星期的情況延續下去,這種混亂情況就會讓大家對手上金融資產的價值開始懷疑。
再下去就是 2008 年重來,而且有可能比當年更嚴重。當時是因為房貸違約率升高而價值下降導致 MBS 跟 CDO 的價值大幅下降並且失去流動性,造成了這些商品訂價困難而價格繼續下跌,最後整個金融市場陷入瘋狂的賣壓以致於流動性嚴重不足擴展到了其他的金融商品,當然還有 CDS 的火上加油。事後來看,其實房貸違約率不到 10%,而且 foreclosure 之後還能取回一部份價值來,如果只看原始的商業銀行放貸,房貸的損失並沒有那麼嚴重的,許多經濟學家一開始看走眼就是在沒有看到後面的連鎖反應。
這一次如果出事情,會是所有的金融商品一起出事,規模可以更勝 2008。
目前大家並不確定原因是什麼。有種說法是市場波動度增加導致大家瘋狂的搶進然後又反手賣出債券,使得債券殖利率也上下震盪變動甚大。而 dealer 因為持倉債券的風險增高,所以把 bid-ask spread 調高導致流動性消失。市場上面還有一種說法是 leveraged Treasury 投資人的賣壓造成的,特別是用 futures 幫忙製造槓桿的投資人(註二),而失去流動性會使得他們更想降低 Treasury 的部位,造成一個惡性循環。目前的流動性問題主要出現在 off-the-run 長期債券上,還有一個可能的問題來源在於美國政府一直增加公債餘額,導致 off-the-run 市場越來越大。就算這不是問題的來源,也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現在 NY Fed 是把所有的原因都丟在武漢肺炎造成的經濟不確定性,這也是很自然的問題來源之一。
現在這當下大概也沒人在乎要找出事情的源頭,大火當下頭等要事是滅火,等到火熄了再做火災鑑識不遲。當然這裡也有少數的例外,譬如說如果大火是化學藥劑造成的,我們會希望知道那到底是什麼化學品以免選了錯的滅火方式,不過現在大概不是這種情況。
NY Fed 在星期四跟星期五連續兩天出手,接下來這個星期 FOMC 開會,如果能讓股市的波動降低 (多半得降息才有這種效果) 並且搭配更多先前我們稱做 QE 的債券購買措施,是有可能減緩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壓力的。
接下來一定會有很多人批評 Fed 為了有錢人的利益在注入資金挽救股票市場,但是情況並不是這麼簡單,而且我們現在也還在危機當中,並沒有脫身而出。
去年 Federal Reserve 開始討論 yield curve control (YCC,註三),相對於 QE 這個在 1929 年經濟大蕭條使用過的舊招,YCC 則是在二戰的時候用過的把戲,而且 BOJ 從 2016 年把 10 年日本政府公債釘在 0% 的時候就開始用這招了(日本央行總是領先全球)。如果 Fed 在 QE 之下無法奏效,這是他們口袋裡還可以拿出來的招式。我們希望不要走到這一步,因為這代表了 Fed 正式放棄了物價控制的能力,而且也明白的告訴大家現在情況比 2008 更糟,當年用 QE 就解決了事情,現在要用到戰時的手段才能解決問題。
武漢肺炎的全球蔓延導致股票市場下跌其實沒有那麼讓我害怕,這有可能導致一個短期的景氣衰退,大概在一年之內就會結束,甚至有可能短到六個月。Trump 的連任機會會因此大幅下降,不過整個事情大約也就這樣子了。
如果美國政府公債市場的流動性問題不能解決,我們會看到 2008 這種一個世紀大概一次到兩次的事件不過十年多一點的時間又來一次。由於 Fed 抓到問題的速度還算蠻快的,我目前是抱持著樂觀的態度來看事情的發展。
註一:off-the-run 指的是類似的長度中非最新發行的債券,on-the-run 則是相同長度裡最新發行的債券
註二:下面這兩個連結是 leveraged Treasury 投資的簡單解說,需要大學投資學的知識。
https://www.advisorperspectives.com/…/the-case-for-leverage…
https://www.advisorperspectives.com/…/leveraging-u-s-treasu…
註三:這是去年一篇 Brookings Instuition 對於 yield curve control 的介紹:
https://www.brookings.edu/…/08/14/what-is-yield-curve-con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8891汽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以魔術大空間一炮而紅的Nissan Tiida自從2006年於台灣市場推出後就成為了品牌旗下銷售穩定的長青樹,後來隨著新一代BIG Tiida大改款的推出,也持續站穩中流砥柱的角色。只是2017年推出小改款的iTiida車款卻出現了銷售停滯的狀態,雖然說2017年整個Tiida車系還有10346輛的...
cdo是什麼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資料長】
我有一位資料好友,在加拿大擔任 CDO 首席資料長,去年在阿根廷參加國際開放資料大會IODC2018時,我們舉辦一場亞洲之夜,她還特別來參加,非常聰明美麗高挑的加拿大美女,她們加國各省資料長定期會聚在一起,討論如何運用資料治理,有一次我還想去參加他們會議,搞清楚他們資料長在政府中如何運作。
由於運用資料治理是一個新的政策工具,資料長的腳色來幫忙首長就很重要,這個職位,大約是過去六七年來,先進國家開始興起的,記得有位舊金山市的資料長好友,曾來台灣,聊起此事,資料長在亞洲很少見。
在台灣,有兩個有趣現象
1. 資料和資訊常分不清楚,幾乎是合在一起,『這種科技的事情就交給懂資訊的人來做』,問題多數是技術人員,但資料的蒐集整合是要很上位,要有數位政治能量的人才有辦法。
2. 各部會資訊長是由次長兼任,次長無所不包,也很難有數位思考,當然不可能會有太前瞻的數位概念,多數是形式上會議而已,發揮不了太大作用。
但【數位、資訊、資料、系統、AI、大數據....】又是國際或社會主流下很重要的『潮流』,做這些事情可以博得好感,也真的很重要。但我們缺乏定義清楚,整體的數位架構及專責或有權的法令制度,於是紛紛推出大型計畫來進行,先畫靶再射箭,但靶是什麼不知道,但劍已經準備好,只要完成射箭有射到再說。
但這些常常淪為計畫型的產品,計畫經費不支持就結束,最後倒是 KPI 很不錯,如同台灣人很會考試一樣,不能說沒做,只是當國外是在內涵提升,談生態系的和民間建立合作關係,或是政府和民間一起合作努力,在制度法令上能夠完善。我們在計畫型簡報或示範案例可以贏過對方,但實質上卻是差異很大。
當然還是有很努力的團隊,積極想改變,或是更熱血的年輕公務員,在還沒有磨光鬥志前,還是很努力地在改變生態。也有歷經多次革命失敗,會奉勸我,這個體系沒有機會! 只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只是希望我們在談亮點時,要注意亮點是要靠無數小亮點來達成的,只有亮點,就會成為短時間的產品。
彭啟明
cdo是什麼 在 愛德華FUN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問愛德華,今年1月,哪一部電影最好看,愛德華會推薦《大賣空》。電影把次貸、金融衍生商品CDO一些難懂的名詞,用有趣的戲劇簡單比喻讓你懂。看完電影,你會知道,以後不應該在餐廳點燉海鮮、海鮮煲了。電影中,布萊德彼特說了很值得省思的話,他說,銀行把人簡單比成數字,但可想見這些數字的背後是什麼,將是失去房子、失去工作,可能家破人亡的一群人。原來股票、債券、期貨,這些用數字堆疊出的商品,背後是人、是公司、是房子,代表人的生活,如果操控成虛假的泡沫,那成了村上春樹在《1Q84》寫的話:「每個人在內心裡都渴望著世界末日的到來。」
cdo是什麼 在 8891汽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以魔術大空間一炮而紅的Nissan Tiida自從2006年於台灣市場推出後就成為了品牌旗下銷售穩定的長青樹,後來隨著新一代BIG Tiida大改款的推出,也持續站穩中流砥柱的角色。只是2017年推出小改款的iTiida車款卻出現了銷售停滯的狀態,雖然說2017年整個Tiida車系還有10346輛的銷售成績,但事實上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舊款的四門Tiida所貢獻,真正進行改款的iTiida反而完全使不上力,迫使現在2018年式的iTiida又進行了配備上的調整企圖挽回頹勢,只是這樣的iTiida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誰是日產平民王?小RV-Livina、還是俊俏掀背Tiida?
http://8891.com.tw/CDO
誰是國產1.6省油王?日產Tiida、現代Elantra油耗實測
http://8891.com.tw/CDl
Nissan iTiida 2018價格&規格配備
http://8891.com.tw/CDd
8891新車《為什麼要買?》單元從消費者觀點出發,結合實際的使用過程,針對您關注的車款整理出三個值得買的理由和三個不值得買的理由。讓大家理性地了解各車優缺點,提供客觀的選車參考,這裡沒有業配,只有實話實說!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5T8jqKPU2g/hqdefault.jpg)
cdo是什麼 在 CrispyGANA with CDO Crispy Burger | By CDO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Mommies, gawing #CrispyGANA ang everyday for the kids with CDO Crispy Burger! May sarap ng beefy burger na pina-crispy kaya siguradong ganado kumain a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