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分享
#阿德勒不是算命師也不贊同宿命論
#當你瞭解家庭星座後就有了改變的可能性
阿德勒(Adler)心理學派提到「家庭星座 family constellation」,阿德勒認為家庭是塑造性格的最重要場所,藉由父母間、親子間與子女間的互動氣氛,構成一個獨特的家庭環境與氣氛。
家庭星座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是動態的,孩子和家人互相影響著彼此的行為和反應,而家庭環境也會隨著時間和事件有所變化。
孩子對自己在家庭星座中的位置感受是主觀的,端看孩子自身對經驗的解釋。
有些孩子的感受是愉快的,有些則否,這些主觀的印象是其人生態度的基礎。
其中阿德勒特別強調「手足關係」及「出生序」的影響,界定出五種心理地位:長子女、次子女、中間子女、老么及獨子,而各類型出生別具有下列不同的人格特質:
(一)長子女
當長子女是家中唯一的小孩時,通常可以獲得最好的照顧、倍受寵愛,因此可能傾向於依賴父母。但當另一個孩子加入這個家庭時,會使他們感到不安,卻有助於使他們更了解權力與地位的重要。種種經驗,使長子女比較會保護關懷別人,但也容易有依賴、權威、保守與悲觀的個性。
(二)次子女
從一出生便要與存在的另一個孩子分享父母的愛,所以常表現出競爭與上進的行為想超越老大,甚至會在老大的弱處發展相對的高強能力。所以次子傾向於力爭上游、較不保守、對未來有希望、較具競爭性、社會行為較易發展等特質。若以後有弟妺出生,次子會有中間子女的特徵,否則他將兼具么子的性格。
(三)中間子女
由於前有標竿(長子女),後有追趕者,中間子女常有壓迫感,較會發展出自憐自悲的個性,人際關係不佳,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問題兒童,或者進入另一個領域以尋求對其重要的事物。然而若是在衝突不斷的家庭中,中間子女卻可能成為家中樞紐者或調解人。
(四)么子
么子常是家中的寶貝、驕縱、被過度保護的。由於所有的孩子都比他大,也因而常有:「自己是家中最小的」、「我是需要與許多人競爭的」、「我的生活是由別人替我塑造的」等想法,因此常想要有所突破、做出一些令人想像不到的事以建立地位。
(五)獨子
獨子一直都是注意力的中心、倍受保護者,因無手足,故較難習得與人分享與合作的能力,但可學會與大人相處的方式。獨子會有部分是長子的性格,也有么子的特徵。獨子常會是一個過度自我中心、過度依賴、固執、焦慮、尋求注意的人。
---
當爸媽瞭解了不同出生序對於性格的影響後,多少可以稍微體諒孩子的「脫序行為」。我也常分享:「當孩子做出讓爸媽無法接受的行為時,他們往往是在『求救』,希望爸媽可以看到他們的內在需求,提供適時適度的協助」。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constellation心理學 在 一起畫畫,好好寫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讀書】
我一直都有睡前讀書的習慣,但自從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再也無法靜下心讀完一本書,也無法好好寫作。
最近因為工作室須修繕的關係,課程往後挪了兩個禮拜,突然有了完整的時間,不用時時擔心備課事宜和空間的整潔,一整個大解放呀。
於是我開始讀書了。
前陣子去灰灰基地看了伊勢英子的原畫展,她的畫作裡有滿溢的悲傷溫暖,文字中則充滿倔強和堅毅,我對她感到好奇。
後來透過瓊文(小樹媽)知道這本書,是柳田邦男和伊勢英子合著的散文,這幾天都在睡前讀著,並摘錄了幾段文字,我想把這些字傳達給會好好看字的你們,謝謝你們前幾天的回應,讓我知道,這裡的文字並沒有被流放。
.
.
.
「星座的英文是constellation,心理學家榮格在形容人生與心性時,非常重視constellation的概念。人要擺脫人生中的混亂、迷惘,或心靈的糾葛,以獲得再生的話,就有必要像在繁星中連結許多星座那樣,也在呈混沌狀態的各種事物中,撿拾出有意義的,重要的東西,編織成一部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畫出一個自己專屬的星座,並自己娓娓道來自己的星座故事,這就是榮格所謂的constellation作業。」---柳田邦男
「每在畫畫時,我免不了會想,每一幅畫,其實代表的都是人生。六歲拒絕上幼稚園的那個小孩,在二十三歲那一年,把美術系時代的畫全數燒掉,隻身飛往法國。與其對人生做部分的修正,不如去做全盤的破壞,因為,我相信,全白的我,將會有新的邂逅及無限的可能。」---伊勢英子
.
.
.
希望這些文字能成為像禮物一樣的東西。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