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進階讀者的進階閱讀:連環畫
【Fantaisie Ordinaire】面世至今,常被問及:
「為什麼書本要印得這麼小?」
首先,是因為我期望以這本書的形式復古「連環畫」這種視覺語言。連環畫是什麼、又與書本大小有何關係,讓我一一敍述。
運用連環畫的形式,亦是法國出版社PATAYO派遣予我的任務之一(PATAYO旗下的漫畫全是連環畫),就是以連環畫的藝術形式敍述故事。
連環畫作為一種流行於過去時代的藝術形式,我希望自己對連環畫的態度,能如對紙本媒介的態度一般:不以「對舊時代的情義結」這種情感綁架的形式逼著新時代讀者認同傳統藝術媒介對於上一代而言的情感價值,而是讓傳統藝術媒介在當代賦予存在意義,或強調本來被忽視的潛力,如上次Rusty Lake般探索選紙與印刷墨水間的未知作用(亦如由創造館印製的小王子精裝版,選紙多變化,印製成本相當高,成功營造全新閱讀體驗)、漫畫作為藝術語言,被主流創作忽視的閱讀性探索等等,用吸引力法則吸住讀者的好奇心,讓他們至少能定睛欣賞一陣子。有興趣的,覺得有其魅力的,自然會繼續留下來看。長遠而言,這更會是一種閱讀氛圍的建構,讓更新一代的大眾適應當代的閱讀文化。
而連環畫,作為當代漫畫的近親叔父,我對其是有一定興趣。且加上法國出版社PATAYO看完我與Rusty Lake合作的 Cube Escape: Paradox漫畫後,對於我的腦洞感起興趣來,邀請我就連環畫這種藝術語言創作作品,看看我能變出什麼花樣來。而我亦很自然地Challenge Accepted。而我老實覺得連環畫對於活在今天的我而言,它的語言在創作發揮上很受限制。但限制卻亦正是變化思維的一種依據。有適當的規則受限,感覺會是個很好玩的遊戲。
而連環畫又是什麼東東?
為回答這道題,說說連環畫的演進把時間一下子拉到更接近連環畫的歷史時期 ─ 比日本手塚治虫更早的時光,明代,再到約100年前,民國初期。
明代《孔子聖跡圖》仇十洲畫、文徵明書
從聖跡圖的視覺特徵我們可看見,作品以工筆白描、設色外加文字描述這種形式完成,每頁包含一幅畫及文字描述,一頁接一頁,形成故事。比起漫畫,可能亦有點像繪本。而考慮到更早期宋嘉佑的《列女傳》就可發現連環畫的視覺形式的成型趨向和過程,且《孔子聖跡圖》大致被視為奠定連環畫形式的關鍵作品。
而再來到民國初期。連環畫以比較規範的形式(工筆白描及文字),由海量作者及印刷公司出版,形成成熟的產業,成為平民的流行讀物,被俗稱為「小人書」。故事內容百花齊放,有民間傳說、戲曲故事,也有政治諷刺。出版形式甚至出現「連載」的初型,如《連環圖畫三國志》,分24集,每集32幅圖。連環畫便日漸走紅,成為當下最流行的文化之一。
論閱讀文化,像極當今的日本流行漫畫。
而連環畫為何被稱為「小人書」?
連環畫的書藉大小普遍都被設計成是Pocket Size,亦即小得可方便放入口袋。因本來書藉的大小就很小了,加上連環畫主要的表現形式是一頁一格插畫,故分鏡上需要在一格內交代時、地、人而經常出現有大量人群的分鏡,而大量人群在如此細小的紙面上,顯得像牙籤般細小,被戲稱畫面充滿一個個小人,故稱「小人書」。
而PATAYO在是次印製書本時亦還原了「小人書」的特徵:Pocket Size,黑白印刷。
答到這裏,也算答完「為什麼書本要印得這麼小?」的問題了。(希望大家不要覺得帶了大家遊了太多花園)
而我也想在此分享更多創作【Fantaisie Ordinaire】時的想法:
我認為,連環畫因為其一頁一格、加上文字描述的藝術形式,分鏡上並不便於敍述複雜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在今天有其他如日本的漫畫形式存在的情況而言,閱讀節奏的變化和控制就欠奉流行性及方便。
故此,我希望能透過適合連環畫的形式,交代一個簡約至極的故事。人物不多,要把司機算進去,也頂多三位。人物少,每人的鏡頭就可以拉近,也就不會讓「小人書」的人物更小。
而我自己的創作作風,除政治漫畫外,都不太愛加字。一有文字,就覺得有文化芥蒂。而且,我很深信圖像敍述的能力,所以不想有字。
而連環畫的形式卻又是「每幅畫作附帶文字說明」。
而我想起荷蘭的Composer - Victor Butzelaar。我們因為Rusty Lake相識,其後欣賞著彼此的作品,一直期望Rusty Lake之外的合作機會。而我們Brainstorm「要做什麼好」的階段讓我遇上了PATAYO的邀請,而我不太想因為遷就連環畫的形式而強行加字。我於是想到Victor Butzelaar。
我想到的就是用樂譜取代文字。且樂譜亦是橫向的,亦是由左至右的,特性像極文字。功能上可取代文字,且能揮發出故事氣氛,很理想。而且我覺得我的畫作不需要文字描述。加上,把低音譜和高音譜分成左右兩頁編排而非傳統的上下兩行,我覺得也是有趣的。加上Victor Butzelaar這次的作品是純鋼琴,用左手彈的Chord在低音譜,放在漫畫左頁,而用右手彈的Melody在高音譜,放在漫畫右頁就變得更make sense,也奠定我整篇漫畫以左右兩頁為一個單位的分鏡方式。
______
◼《Fantaisie Ordinaire》漫畫原稿展覽
日期︰2020年7月15日至2020年8月16日
時間︰09:00 - 23:00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三樓賽馬會展廊
免費入場
______
《Fantaisie ordinaire》漫畫及Arti print 正於HKAC網店發售!
Fantaisie Ordinaire (書Only) HKD 140.00
https://bit.ly/305igOW
Exhibition Special Edition Art Print Set 展覽特別版印畫套裝 HKD 180.00
https://bit.ly/39tSjeX
Fantaisie Ordinaire 漫畫 + 展覽特別版印畫套裝 HKD 270.00
https://bit.ly/30NF3ha
______
「cube escape paradox故事」的推薦目錄:
cube escape paradox故事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睡前故事:【你真的認識我嗎?】
「你這日本鬼子!」老師不友善的對孩子說。
那孩子在香港出世,但在兩歲那年,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他跟隨家人到日本,在京都足足生活了七年,整個童年都活在日本漫畫堆中。只是,後來因為父親的生意發展不理想,他們又舉家搬到了中國內地,開展了新的生活,他才開始承受不一樣的對待。
除了老師,同學們都不喜歡他。起初他不明白為何大家那麼討厭自己,初到中國的他不懂國語,很容易被認出是外地人,有時候更不小心說了沒人懂的日文。他經常被欺負,甚至試過被掉石頭。父母跟自己的孩子也說起他的身份,讓小朋友們知道他不一樣,也跟著欺負他。
「為何大家要這樣對我呢?」他很疑惑。
後來,他才知道因為歷史的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遺下了民族之間的仇恨。因為被誤認為日本人,所以才遇上被歧視的情形。但他很清楚即使上一代累積的仇恨要下一代承受看似很無謂,但人們卻無法置身事外,因戰爭的確牽連生死和血脈相連的祖先。雖然不快樂,但了解過歷史後,他很理解大家的怨恨。
「你要介紹自己是香港人。」媽媽教了他一招傍身。
改變了自我介紹的方式後,身邊的小朋友和老師們態度都不一樣了。
「原來,身份可以決定了一個人被對待的態度,而不是建基於認識本身那個人。人與人之間的認識不是先了解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嗎?」他不明白。不久,他又搬到香港。
來到香港,他感受更深。
因為懂日文的關係,他經常看日文書籍和漫畫,崇拜日本文化的香港同學們看到後都非常雀躍,對他非常友善。似是日本人的身份讓他有著另一個完全截然不同的體會。他變快樂了,但那種快樂卻很空洞。他知道大家對自己的喜愛並不是建基於真正認識他這個人,而是第一刻的印象。
上了中學後,他開始說著流利的廣東話,真正的朋友也變多了。人們不再因為知道他是日本人還是內地人的身份,而對他有不一樣的看法。
人們總因為對方擁有的民族歷史,而互相憎恨,或是增加好感。雖然曾有過不愉快的經歷,但他很慶幸有機會站在不同的身份角度有過切身的體會,假使真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就永遠不會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戰爭少一點,仇恨可能就少一點了。」他曾這樣想。
那在日本漫畫堆中成長的小孩叫柳廣成,長大後的他真的成為了漫畫家,創作過很多天馬行空的故事。
兩年前參加過法國國際漫畫節後,嶄新的思維讓他大開眼界,從此努力探究漫畫的可能性,以不同角度不同的漫畫形式說故事,後來更和荷蘭遊戲公司Rusty Lake合作,改編密室逃脫遊戲Cube Escape: Paradox出版了嶄新的漫畫作品,深受歡迎。
他不能強求大家忘記歷史,但至少這些遭遇改變了他看待人的方法。他學懂擁抱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及價值觀,創作如是。在漫畫創作中,他不再局限於傳統手法和一般專業流程。
站在不同角度看過了,才清楚,才明白,只是過程絕不好受。
有多少人願意去看似是不屬於自己的那一面讓自己難受?
即使難受,但他慶幸自己看過。
Storyteller and Illustration: 柳廣成
【關於漫畫家柳廣成】
・
童年於日本京都生活,故早期作品深受當地漫畫文化影響,曾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藝術系,亦曾於不同平台出版及連載短篇漫畫十餘部,更參與動畫製作。除了動畫,同時仍積極創作漫畫,常以鉛筆創作,藉其筆觸強調氛圍;並嘗試解構重組「漫畫」。最新作品《Cube Escape: Paradox》現於Storyteller有售,支持這本地漫畫家:👉🏻https://bit.ly/31jsIjr
・
也可親臨故事館 Cabinet of Stories 查看更多及現場購買:)
____________
‧
#關於Storyteller說故事:
📩〖Subscribe our newsletter〗
Subscribe 我們將會收到特別的故事和Storyteller的最新消息:https://bit.ly/2YWEwYs
‧
📢〖Submit your stories〗
Storyteller是一個鼓勵創作和想像的說故事平台,以圖畫說故事,以故事看世界,除了創作自家內容,也歡迎大家投稿你的故事或畫作,我們將會盡快跟進並定期刊登被選的投稿作品,讓更多人的故事或創作得以曝光:https://bit.ly/2FwN6G3
‧
說故事工作室歡迎任何商業或善慈團體合作,創作不同類型的插畫和故事,有興趣請電郵至:info@story-teller.com.hk
‧
也請follow我們實體故事館的FB,有最新展覽及活動資訊👉🏻Cabinet of Stories
‧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cube escape paradox故事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睡前故事:【你真的認識我嗎?】
「你這日本鬼子!」老師不友善的對孩子說。
那孩子在香港出世,但在兩歲那年,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他跟隨家人到日本,在京都足足生活了七年,整個童年都活在日本漫畫堆中。只是,後來因為父親的生意發展不理想,他們又舉家搬到了中國內地,開展了新的生活,他才開始承受不一樣的對待。
除了老師,同學們都不喜歡他。起初他不明白為何大家那麼討厭自己,初到中國的他不懂國語,很容易被認出是外地人,有時候更不小心說了沒人懂的日文。他經常被欺負,甚至試過被掉石頭。父母跟自己的孩子也說起他的身份,讓小朋友們知道他不一樣,也跟著欺負他。
「為何大家要這樣對我呢?」他很疑惑。
後來,他才知道因為歷史的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遺下了民族之間的仇恨。因為被誤認為日本人,所以才遇上被歧視的情形。但他很清楚即使上一代累積的仇恨要下一代承受看似很無謂,但人們卻無法置身事外,因戰爭的確牽連生死和血脈相連的祖先。雖然不快樂,但了解過歷史後,他很理解大家的怨恨。
「你要介紹自己是香港人。」媽媽教了他一招傍身。
改變了自我介紹的方式後,身邊的小朋友和老師們態度都不一樣了。
「原來,身份可以決定了一個人被對待的態度,而不是建基於認識本身那個人。人與人之間的認識不是先了解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嗎?」他不明白。不久,他又搬到香港。
來到香港,他感受更深。
因為懂日文的關係,他經常看日文書籍和漫畫,崇拜日本文化的香港同學們看到後都非常雀躍,對他非常友善。似是日本人的身份讓他有著另一個完全截然不同的體會。他變快樂了,但那種快樂卻很空洞。他知道大家對自己的喜愛並不是建基於真正認識他這個人,而是第一刻的印象。
上了中學後,他開始說著流利的廣東話,真正的朋友也變多了。人們不再因為知道他是日本人還是內地人的身份,而對他有不一樣的看法。
人們總因為對方擁有的民族歷史,而互相憎恨,或是增加好感。雖然曾有過不愉快的經歷,但他很慶幸有機會站在不同的身份角度有過切身的體會,假使真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就永遠不會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戰爭少一點,仇恨可能就少一點了。」他曾這樣想。
那在日本漫畫堆中成長的小孩叫柳廣成,長大後的他真的成為了漫畫家,創作過很多天馬行空的故事。
兩年前參加過法國國際漫畫節後,嶄新的思維讓他大開眼界,從此努力探究漫畫的可能性,以不同角度不同的漫畫形式說故事,後來更和荷蘭遊戲公司Rusty Lake合作,改編密室逃脫遊戲Cube Escape: Paradox出版了嶄新的漫畫作品,深受歡迎。
他不能強求大家忘記歷史,但至少這些遭遇改變了他看待人的方法。他學懂擁抱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及價值觀,創作如是。在漫畫創作中,他不再局限於傳統手法和一般專業流程。
站在不同角度看過了,才清楚,才明白,只是過程絕不好受。
有多少人願意去看似是不屬於自己的那一面讓自己難受?
即使難受,但他慶幸自己看過。
Storyteller and Illustration: 柳廣成
【關於漫畫家柳廣成】
・
童年於日本京都生活,故早期作品深受當地漫畫文化影響,曾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藝術系,亦曾於不同平台出版及連載短篇漫畫十餘部,更參與動畫製作。除了動畫,同時仍積極創作漫畫,常以鉛筆創作,藉其筆觸強調氛圍;並嘗試解構重組「漫畫」。最新作品《Cube Escape: Paradox》現於Storyteller有售,支持這本地漫畫家:👉🏻https://bit.ly/31jsIjr
・
也可親臨故事館 Cabinet of Stories 查看更多及現場購買:)
____________
‧
#關於Storyteller說故事:
📩〖Subscribe our newsletter〗
Subscribe 我們將會收到特別的故事和Storyteller的最新消息:https://bit.ly/2YWEwYs
‧
📢〖Submit your stories〗
Storyteller是一個鼓勵創作和想像的說故事平台,以圖畫說故事,以故事看世界,除了創作自家內容,也歡迎大家投稿你的故事或畫作,我們將會盡快跟進並定期刊登被選的投稿作品,讓更多人的故事或創作得以曝光:https://bit.ly/2FwN6G3
‧
說故事工作室歡迎任何商業或善慈團體合作,創作不同類型的插畫和故事,有興趣請電郵至:info@story-teller.com.hk
‧
也請follow我們實體故事館的FB,有最新展覽及活動資訊👉🏻Cabinet of Stories
‧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cube escape paradox故事 在 柳廣成- Cube Escape: Paradox 漫畫書在台灣的書店發售了 ... 的推薦與評價
另外Cube Escape: Paradox 漫畫書在香港的發售書店: 油麻地Kubrick (百老匯電影 ... 報導故事主角之一的Collines,在《報導者》的協助下親自出席記者會,他知道有更多 ... ... <看更多>
cube escape paradox故事 在 [心得] Cube Escape 系列APP 解謎遊戲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Cube Escape 立方逃脫
最近下載了一款解謎遊戲,在安卓和IOS系統上都有上架,有興趣的各位可
以和我一樣入坑。(版友補充:也有網頁版~)
簡單的介紹一下,這系列的共通點是結尾道具通常是黑色或白色的立方體,
根據遊戲的主題會穿插黑暗血腥元素,像是Birthday當中就有一些驚嚇點,膽小
的玩家在體驗的時候要三思(不過沒有很可怕,有動物血腥童話的感覺),遊戲的
難易度大概在中間,比起日本很多逃脫解謎遊戲來說更有連結性和邏輯性,觀察
仔細和動手嘗試,幾乎不需要攻略就可以解開謎題。(當然就跟實境逃脫一樣,如
果眼睛太大顆漏搜了哪些地方就自求多福吧...),然後內容都是英文,內容不影響
解題,但是想更融入故事劇情得要下點功夫去讀內容囉!
畫風和APP設計都很用心,常常解完A之後在B看到相關的元素內容,讓我入坑
的點是每個題目幾乎都有讓我相當驚訝的解題方式,在解開的時候會意外這樣的操
作,程式居然能夠做得出來,一邊解題一面享受製作者的用心,很推薦大家花時間
去體驗看看!
目前他家推出的遊戲大多是免費的,除了Rusty Lake Hotel這款需要付費之外
,其他款遊戲都可以讓喜歡解謎遊戲的人感到過癮(RLH價格大約260元),沒有因
為是免費軟體而內容唬爛。不過就是手機螢幕要大一點,還有機型要好一點,才不
會有破圖的情況發生~!
友善提醒,玩這款遊戲推薦戴上耳機,他家的背景音樂和道具使用的音效都請
好好享受吧!
---------------------------------------------------------------------------
防雷防好防滿
只做遊戲內容和提醒不攻略
(廢話這麼多結果是在防雷嗎##)
---------------------------------------------------------------------------
遊戲介紹
(有空再來來寫攻略來騙P幣好了> <)
網頁版: https://www.rustylake.com/most-played-games/
遊戲出版順序和遊玩順序無關,但是其中有遊戲需要連動才能避開Bad end喔!
出版順序
四季→湖岸→亞維梵谷→哈維的箱子→案件23→磨坊→生日→劇場
Rusty Lake Hotel 腐鏽湖旅館 (需付費)
Cube Escape: Theatre 劇場
歡迎來到你內心的劇場。
今晚我們有場無與倫比的秀,由熟悉的演員出演...
可以發現精緻度和內容豐富度真的很高(比起四季而言),很好理解又充斥
各種經典小遊戲的設計很棒,基本上不會遇到太多的困難~
但是比較花時間就是了www
Cube Escape: Birthday 生日
歡迎來到1939年冬季,你的九歲生日。
有蛋糕,有音樂,還有一個奇妙的禮物。
然而,氣氛將會變化的很迅速...
這款遊戲是我的起手遊戲,從道具的多種使用性感覺到製作的用心。
提醒有一點血腥和驚嚇,分別是在敲門之後和起霧的玻璃(如何解題就不說了)
其實一直被媽媽的姿勢戳到笑點,阿公很可愛,當然還有遊戲的邪惡方(?)也可愛
整體的謎題並不難,還請好好享受你的九歲生日吧!
Cube Escape: Case 23 23號案件
案件23:一名女人離奇死亡案件
蒐集所有的線索和證據後前往腐鏽湖!
案件23之中有四個部分,分別是命案現場/警局/湖泊對岸/逃離湖泊
比起Birthday,命案現場有屍體的關係所以怕噁心的請不要看w,另外
第四關的逃離湖泊要拚速度,沒有很難的思考只要東西都拿到開始拚起來
快逃就對了~
Cube Escape: The Mill 磨石坊
Cube Escape: Arles 亞爾梵谷
受困於Arles的臥室中,這讓你感覺被藝術所包圍。
搜索房間開始完成你的畫,尋找顏色和蒐集繪畫工具吧!
在這個故事之中你就是梵谷(不知道為什麼就去照鏡子吧~)
題目相當簡單沒有很難,除了兩個道具根本......誰知道要那樣放啊!!!!
另外想想梵谷的生平,你會猜想到故事接下來的發展走向是往自虐黑暗的方向,
因此照鏡子之前還請三思唷!
Cube Escape: Harvey's Box 哈維的盒子
1969年,和哈維被困在一個往腐鏽湖的箱子裡...
找出發生了什麼事情,並且幫助哈維解決許多難題!
在箱子裡的元素挺少的,不過實際玩起來也挺多的~
但是整體而言是最簡單的一款!只要你觀察力好一點都可以輕鬆解決!
怕蟲的請小心慎入!
Cube Escape: Seasons 四季
嘗試展開劇情和神秘的立方體後,你將與開始你的第一個記憶─
1964年的春天,從一個平靜而友善的房間開始。
房間裡有個時鐘,一個廚房,以及一個面向花園的窗戶,而鸚鵡Harvey有著壞心情。
探索的過程中,你很快就會知道有什麼不對...。
一開始簡單地解開「四季」之後想說就這樣而已嗎w,後來回頭仔細想想才找到
"密碼",把他想成是個具有因果關係的房間的話會更好懂!
遊戲介紹也沒有說錯,這樣概念的逃脫遊戲設計是很少見的,把故事融會貫通之後
別有另種感受~
Cube Escape: The Lake 湖岸
你找到了腐鏽湖上的一個廢棄小屋,你手邊只有一些釣魚工具、一把刀、
還有翹棍。讓我們開始釣魚吧!也許你能改變你的命運...
其實在玩湖岸的時候有被嚇到,但是也困惑為什麼無法完成故事~
湖岸是和四季有連動關係的,這部分強迫推銷的好啊~~~
總之就是釣魚吧,至於釣到什麼,還請期待吧!
(好險在解湖岸的時候還沒刪四季...)
------------------------------------------------------------------------
快來一起體驗看看吧!^ _ ^
------------------------------------------------------------------------
遊戲簡介是隨意亂翻譯的有誤請見諒QQ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2.253.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rue-Escape/M.1461143292.A.358.html
※ 編輯: bliece (211.72.253.34), 04/20/2016 17:08:47
※ 編輯: bliece (211.72.253.34), 04/20/2016 17:09:46
※ 編輯: bliece (211.72.253.34), 05/06/2016 15:08: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