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群聚集且長期相互互動,就會自然產生出屬於該群體的文化,即便企業也不例外。帶企業的文化往往與其管理方式、核心價值理念、產品服務產出方式有切關係。
這篇來自【DQ地球圖輯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Netflix的企業文化,也從中思考自己身處的組織對於表現與激勵之間有沒有什麼特殊的觀念?
-------------------------------
跟科技巨頭搶人才,待遇好卻不開獎金
Netflix為延攬一流員工,祭出高薪與Google、蘋果及Facebook爭搶工程師;也不吝重金挖角好萊塢的頂尖創意高管,因此帶來一部又一部的熱賣作品。
不發放任何獎金,Netflix對人才祭出的待遇只有基本的薪水,因為海斯汀認為,獎金最終只會鼓勵錯誤的文化,例如主管擔心獎金縮水而不願大膽改革,他必須保證人才不會因冒險創新而面臨財務損失的風險。在組織運作上,Netflix也賦予員工龐大的自主空間,如同教練會為比賽制定致勝方針,但不會完全掌控球員在場上的一舉一動;海斯汀鼓勵員工為公司的最大利益自由行動,即使是推翻他的決策。
既然獲得明星球員等級的薪水與自由度,員工也被要求表現出同樣的高規格,倘若無法達成任務,便會毫不留情被辭退。海斯汀形容,「這就像被奧運代表隊淘汰一樣,傾盡全力訓練卻被刷掉,雖然很讓人難過,但這一點也不丟臉,你鼓起勇氣嘗試了。」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dq.yam.com/post.php?id=13220&fbclid=IwAR2Rl4mSknEnOjp3XS_bDjcZ6rR4n6ZdWvtBWfH1c12ZvOb4cFXGxEzhKiU
dq工程師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社會從部族、酋邦進入到國家的形式時,為了維持社會的秩序,愈加仰賴法律與刑罰作為治理的手段。法律制度的更新變動往往曠日費時,但文化與道德觀念的變化可能更加緩慢。
這篇來自【DQ地球圖輯隊】上轉載【全球中央】的文章,帶我們看到印度社會裡的女權爭議,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法律之外,如何才能帶動整體社會的性別平權意識革新?
------------------------------
即使法律改變了,但社會觀念不改,印度單身女性仍要面對許多問題。
印度社會流行父母安排子女相親結婚,原因是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不能隨便婚配,必須門當戶對。
在大都市,一般男女到了25、26歲,父母就會開始幫子女尋找同種姓且門當戶對的對象,然後安排兩人見面,逐步安排結婚事宜。若在農村,安排結婚的時間就更早了,可能在16歲時,父母就急著幫女兒找到婆家。
在某公司擔任工程師的拉特許(Ratesh)說,印度社會的觀念如此,如果在30歲還沒結婚,之後要結婚就難了,因為大家會懷疑過30歲還找不到對象結婚的人,一定是本身或家庭出了什麼問題。
再過一兩年就要幫女兒安排結婚對象的商人寶吉瓦尼(Bhowjwani)說,印度社會觀念是無法接受不婚族的,尤其大家都知道這個社會對女性不夠安全,如果他的女兒沒有找到一個可靠的丈夫,他很擔心女兒的未來由誰來照顧。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dq.yam.com/post.php?id=13137
dq工程師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DQ補給站>> 前端與後端】
如果碰到公司網站或是App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該找「前端工程師」還是「後端工程師」呢?
在我們常用的網頁、app等系統,都有前後端之分,前端工程師負責使用者看到的畫面與互動(常由介面設計師跟前端工程師合作完成),而後端負責背後的運作,如儲存用戶資料等等。
#DQ補給站 #數位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