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登山的轉型契機與登山者的自覺》
近年,我注意到一個偏向「菁英主義」的論述,將從事登山活動的人們一分為二:有能力照顧自己的自組團,以及大小事要人照料的商業團客戶。
標籤化的好處是部分議題變得容易討論,壞處卻是抹煞了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且營造出一股「低階登山客只會製造破壞、發謬論,不配享受山林」的排他氛圍。
我的主張一直都是相互理解。
偏偏不巧地,後者的族群數量雖然是最大,但聲音卻是不符比例的小。所以我的目標就是要補足這缺失的一環,提高山岳議題的公眾參與度。因為唯有提高了參與度,凝聚向心力,我們才不會像過去一樣淪為一盤好欺負的散沙,而是在政府眼中成為具體化的一群人,有為之修法、改善制度之價值。
另一個主張,是「因為走過,才會疼惜」,封閉、侷限措施短時間內或許看來成效顯著,但長時間下來,與土地缺乏連結的大眾卻會開始漠視環境議題,讓山老鼠電鋸的聲音迴盪在幽谷而無人能聞。
破壞的是人,保護的也是人,我們要從現在和未來的從事者中增加保護者、支持者,而不是讓他們成為冷漠的旁觀者、破壞者。
.
我曾經分析過,時下年輕族群擁有非常多的休閒娛樂選項,戶外活動的吸引力已不如以往,台灣岳界的傳統骨幹──登山協會和大學登山社,在基數萎縮的衝擊之下,已經無法像過往一樣持續培養出高素質的登山者,而且後勢繼續看跌。在這個情況之下,什麼會成為普羅大眾進入「百岳領域(泛指多天數熱門高山行程)」的最短途徑?
答案無他,就是商業登山。
.
.
我們都明白最好的情況是什麼。假如大眾對戶外活動的安全和環保意識充足,擁有自我反省和進步的能力,就沒什麼好令人擔心的了。但事實上,我們離這個理想世界還有遙遠的距離。
真實世界是,台灣人對於爬山的想像還很狹隘。岳界前輩前仆後繼的努力,讓所有人都曉得「百岳」這塊金字招牌(包括我公司隔壁咖啡店的老闆),但「登山教育」卻沒有獲得應有的觸及率。更況且,我們上班族平時工作就很忙碌,沒有心神去研究如何自行從事,爬山就是個休閒娛樂罷了,有人幫忙代辦打理好一切豈不美哉?這甚至是比較好的情況──總比什麼都不懂就貿然自組來得好。
所以我才非常關切商業團這個議題。假如商業登山團體才是引領民眾進入山林的一線單位,擁有最多的參與人數,那麼我們該忽略,還是正視?我們該笑罵,還是要認真嘗試打開大家對於登山活動的想像?或是最起碼,讓所有人,無論是自組或商業團,都懂得如何最小化對環境的衝擊。
.
.
這議題的一體兩面,一是政府對登山活動的管理,二是民眾身為從事者的自覺。
商業隊伍評鑑系統尚未出現,民眾想要在網路上比較孰優孰劣仍是件苦差事,而且容易因為資訊不足而落入價格陷阱之中,例如一個嚮導帶數十人的不良比例。多天數高山行程要說危險,也可能會奪走一個人的性命,而性命攸關之事,竟然沒有公開、透明的資訊可供參考?甚至,素有劣跡的個人執業者也能夠繼續帶團下去?
隸屬於美國聯邦政府的國家公園管理局(NPS),就依法要求國家公園內的商業行為必須要有「商業使用授權(Commercial Use Authorizations, CUA)」,一來能透過年度審核來去蕪存菁,二來則是讓園方能取得商業行為的規模、參與人數等等數據。簡言之,如果我們要利用國家公園盈利,就必須獲得許可並繳交規費。
值得注意的是,此授權無論是個人、團體、公司或任何盈利組織皆可申請,我認為頗有借鏡之處。
.
另外一面就是上一篇提過的,我們的自覺,從一到二。
我的母親就算是中高齡的休閒登山族群一員。他有個同年齡層的爬山朋友圈,嚮導都由部分熱心山友來擔任,至於收費有沒有給自己賺一點,他們也不是這麼在乎。她的行程就是很固定的周末郊山、中級山行程,而且我非常肯定,她一點都不關心岳界跟登山安全是什麼玩意兒,也沒有關心的動機。
像我老媽這種數量龐大的中高齡周末流長輩(就算過夜也一定是住旅館,隔日再走別的行程),其實沒甚麼好討論,因為他們一點學習的理由也沒有(當然這只是個大致上的描述,其中一定會有少數好學之輩)。
所以我們的希望,是寄託在比較樂於分享、吸收網路資訊的青壯世代,一旦這群人的意識提高了,開始內化環保、生態、地理、人文、歷史等純撿山頭之外的知識,台灣就能揭開多元化登山的新頁。
至於這個世代是怎麼從零到一,不好說。
我的起點是跟著大型商業團爬玉山,但我認為這類團體之年齡結構對年輕族群不具吸引力,所以他們勢必要找尋客層較年輕的地方──例如小而美但價格相對較高的團體。我個人的觀點是,青壯世代的白領階層比起老一輩會更重視網站設計,如果一看就是過時的古董風格(還真不少),多少會讓我們產生疑慮;反之,如果業者在網站和網路行銷上多投注點心力,以專業、資訊和服務做出差異化,一定會更容易獲得這個族群的青睞。
範例?看看我國目前各大登山協會的網站,就大概能體會到那條代溝了。
不投資在未來,就真的不會有未來。
.
.
現在的環境我覺得有在逐漸改善。
比起過去只有純商業登山的選項,有更多業者開始主打生態、部落、古道、登山技能等課程和講座,個個都是打開對登山想像力的好機會,但未來發展如何還是要看消費者買不買帳。(請大家多買帳!尤其如果你缺乏經驗又想要爬更多的山,登山安全相關的一定要上,例如地圖判讀跟定位、風險控管!)
同時,政府也終於開始正視複雜的山岳議題,但這牽涉層面極廣,註定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們需要更多關心的人加入,未來才會變得更好。
一起加油吧。
-----
《後記》
目前我國的山岳觀光(mountain tourism)還比較像是開發中國家的模樣,例如缺乏整體規劃、環保標準與監控、高流量低回報的低價競爭等,但正緩緩向永續性(sustainability)和生態山岳觀光(mountain ecotourism)前進。
也可以說,一但國民素質提高了,對生態觀光的需求就會變高,進而催生永續性標準、多元化、機構重組、政策改制、地方經濟誘因等等研究與作為,我們也才真的有本錢向國際行銷脊梁山脈之美。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ecotourism是什麼」的推薦目錄:
ecotourism是什麼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商業登山的轉型契機與登山者的自覺》
近年,我注意到一個偏向「菁英主義」的論述,將從事登山活動的人們一分為二:有能力照顧自己的自組團,以及大小事要人照料的商業團客戶。
標籤化的好處是部分議題變得容易討論,壞處卻是抹煞了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且營造出一股「低階登山客只會製造破壞、發謬論,不配享受山林」的排他氛圍。
我的主張一直都是相互理解。
偏偏不巧地,後者的族群數量雖然是最大,但聲音卻是不符比例的小。所以我的目標就是要補足這缺失的一環,提高山岳議題的公眾參與度。因為唯有提高了參與度,凝聚向心力,我們才不會像過去一樣淪為一盤好欺負的散沙,而是在政府眼中成為具體化的一群人,有為之修法、改善制度之價值。
另一個主張,是「因為走過,才會疼惜」,封閉、侷限措施短時間內或許看來成效顯著,但長時間下來,與土地缺乏連結的大眾卻會開始漠視環境議題,讓山老鼠電鋸的聲音迴盪在幽谷而無人能聞。
破壞的是人,保護的也是人,我們要從現在和未來的從事者中增加保護者、支持者,而不是讓他們成為冷漠的旁觀者、破壞者。
.
我曾經分析過,時下年輕族群擁有非常多的休閒娛樂選項,戶外活動的吸引力已不如以往,台灣岳界的傳統骨幹──登山協會和大學登山社,在基數萎縮的衝擊之下,已經無法像過往一樣持續培養出高素質的登山者,而且後勢繼續看跌。在這個情況之下,什麼會成為普羅大眾進入「百岳領域(泛指多天數熱門高山行程)」的最短途徑?
答案無他,就是商業登山。
.
.
我們都明白最好的情況是什麼。假如大眾對戶外活動的安全和環保意識充足,擁有自我反省和進步的能力,就沒什麼好令人擔心的了。但事實上,我們離這個理想世界還有遙遠的距離。
真實世界是,台灣人對於爬山的想像還很狹隘。岳界前輩前仆後繼的努力,讓所有人都曉得「百岳」這塊金字招牌(包括我公司隔壁咖啡店的老闆),但「登山教育」卻沒有獲得應有的觸及率。更況且,我們上班族平時工作就很忙碌,沒有心神去研究如何自行從事,爬山就是個休閒娛樂罷了,有人幫忙代辦打理好一切豈不美哉?這甚至是比較好的情況──總比什麼都不懂就貿然自組來得好。
所以我才非常關切商業團這個議題。假如商業登山團體才是引領民眾進入山林的一線單位,擁有最多的參與人數,那麼我們該忽略,還是正視?我們該笑罵,還是要認真嘗試打開大家對於登山活動的想像?或是最起碼,讓所有人,無論是自組或商業團,都懂得如何最小化對環境的衝擊。
.
.
這議題的一體兩面,一是政府對登山活動的管理,二是民眾身為從事者的自覺。
商業隊伍評鑑系統尚未出現,民眾想要在網路上比較孰優孰劣仍是件苦差事,而且容易因為資訊不足而落入價格陷阱之中,例如一個嚮導帶數十人的不良比例。多天數高山行程要說危險,也可能會奪走一個人的性命,而性命攸關之事,竟然沒有公開、透明的資訊可供參考?甚至,素有劣跡的個人執業者也能夠繼續帶團下去?
隸屬於美國聯邦政府的國家公園管理局(NPS),就依法要求國家公園內的商業行為必須要有「商業使用授權(Commercial Use Authorizations, CUA)」,一來能透過年度審核來去蕪存菁,二來則是讓園方能取得商業行為的規模、參與人數等等數據。簡言之,如果我們要利用國家公園盈利,就必須獲得許可並繳交規費。
值得注意的是,此授權無論是個人、團體、公司或任何盈利組織皆可申請,我認為頗有借鏡之處。
.
另外一面就是上一篇提過的,我們的自覺,從一到二。
我的母親就算是中高齡的休閒登山族群一員。他有個同年齡層的爬山朋友圈,嚮導都由部分熱心山友來擔任,至於收費有沒有給自己賺一點,他們也不是這麼在乎。她的行程就是很固定的周末郊山、中級山行程,而且我非常肯定,她一點都不關心岳界跟登山安全是什麼玩意兒,也沒有關心的動機。
像我老媽這種數量龐大的中高齡周末流長輩(就算過夜也一定是住旅館,隔日再走別的行程),其實沒甚麼好討論,因為他們一點學習的理由也沒有(當然這只是個大致上的描述,其中一定會有少數好學之輩)。
所以我們的希望,是寄託在比較樂於分享、吸收網路資訊的青壯世代,一旦這群人的意識提高了,開始內化環保、生態、地理、人文、歷史等純撿山頭之外的知識,台灣就能揭開多元化登山的新頁。
至於這個世代是怎麼從零到一,不好說。
我的起點是跟著大型商業團爬玉山,但我認為這類團體之年齡結構對年輕族群不具吸引力,所以他們勢必要找尋客層較年輕的地方──例如小而美但價格相對較高的團體。我個人的觀點是,青壯世代的白領階層比起老一輩會更重視網站設計,如果一看就是過時的古董風格(還真不少),多少會讓我們產生疑慮;反之,如果業者在網站和網路行銷上多投注點心力,以專業、資訊和服務做出差異化,一定會更容易獲得這個族群的青睞。
範例?看看我國目前各大登山協會的網站,就大概能體會到那條代溝了。
不投資在未來,就真的不會有未來。
.
.
現在的環境我覺得有在逐漸改善。
比起過去只有純商業登山的選項,有更多業者開始主打生態、部落、古道、登山技能等課程和講座,個個都是打開對登山想像力的好機會,但未來發展如何還是要看消費者買不買帳。(請大家多買帳!尤其如果你缺乏經驗又想要爬更多的山,登山安全相關的一定要上,例如地圖判讀跟定位、風險控管!)
同時,政府也終於開始正視複雜的山岳議題,但這牽涉層面極廣,註定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們需要更多關心的人加入,未來才會變得更好。
一起加油吧。
-\-\-\-\-
《後記》
目前我國的山岳觀光(mountain tourism)還比較像是開發中國家的模樣,例如缺乏整體規劃、環保標準與監控、高流量低回報的低價競爭等,但正緩緩向永續性(sustainability)和生態山岳觀光(mountain ecotourism)前進。
也可以說,一但國民素質提高了,對生態觀光的需求就會變高,進而催生永續性標準、多元化、機構重組、政策改制、地方經濟誘因等等研究與作為,我們也才真的有本錢向國際行銷脊梁山脈之美。
ecotourism是什麼 在 Riki's Latino Moment 拉丁美旅人時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長文注意警告:
{如果我們都不快樂,那裡會更快樂﹖}
最新一期的2016年「快樂地球指數」(Happy Planet Index 2016)又發表了,沒有太意外,哥斯達黎加再被評為最快樂的國家。(香港也不意外的,在123位,是倒數17位...台灣沒有在統計上)
為什麼呢?為什麼前10名都是我們認為的「貧窮」、「發展中」國家﹖像我去過的中南美洲的哥斯達黎加、墨西哥、巴拿馬、尼加拉瓜、厄瓜多爾都是名列前茅,難道那裡的人都只會笑的嗎﹖
我記得自己很喜歡的電影,George Cloonely主演的《The Descendants(台譯:繼承人生、港譯﹕繼承大丈夫)﹐開頭的一句﹕My friends on the mainland think just because I live in Hawaii, I live in paradise. Like a permanent vacation. We're all just out here sipping Mai Tais, shaking our hips, and catching waves. Are they insane? (簡譯﹕人們以為我住在夏威夷就像在天堂,我們整天喝喝酒、跳跳舞、沖浪度日。他們是白痴嗎﹖)
我在中南美洲,看到的當然有很多的問題了。只要是貧窮,就都有那些固定問題出現。但這個調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生態足印」。
像我在《辭職旅行的意義》哥斯達黎加的篇章中寫的﹕
哥斯大黎加是很重視環境教育和生態旅遊(Ecotourism)的,國土中有25﹪屬於國家公園保護區,領土雖小卻擁有世界上5﹪的物種。他們的政府也知道,維持自然和生物多樣性,才是保有哥國獨特的因素,可吸引旅遊業的經濟支柱。
報告也指出,哥斯達黎加人均壽命有78.5歲,是全球最長壽國家之一,當地99%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1949年政府廢除軍隊,將軍備開支用於醫療和教育,提升了國民快樂指數。
而被我稱為《快樂至上,西班牙!》的西班牙在15名,也是歐洲國家中第二高排名的。儘管經濟再差,整體平均下來,仍比很多國家快樂。
快樂,這個問題真的很複雜。
「到底怎麼樣才能快樂呢﹖」這是我在辭職旅行回香港後那一年,經常在思考的問題。
「你才剛旅行回來,又沒有工作壓力,一定很快樂吧!」很多人這麼認為;言下之意隱隱是﹕你沒資格不快樂吧﹖
sorry, but...你白痴哦?
回到香港,我很不快樂!非常的不!快!樂!我好像知道為什麼,但卻又找不到快樂,我一直找不同的書看,我很納悶,我竟然需要學習怎麼樣去快樂,我想找回我在旅途中的笑臉。
為什麼呢﹖我在旅途中只有有限的物資、每天只有有限的預算,但我覺得很快樂。我在旅途中住的當地人家不是什麼高床軟枕,甚至更多時是真正只有四面牆的鐵皮頂小屋、或發出吱吱丫丫聲音的木頭小屋,但我覺得心裡很踏實。
在香港﹐我有很充足的衣服鞋襪、能吃到不少美味、有不多但也不少的朋友、有過量的資訊、有排山倒海的節目……但我不快樂。
這時候,我知道,我需要的不是更多,而是更少、更簡約的生活。
這世界上沒有人能像哈娒太郎每天都純粹地快樂,但中南美洲的人、西班牙的人,他們的快樂是來自那裡呢﹖
可能對…
古巴人是廣場上Salsa的音樂和搖曳的步伐、
哥斯達黎加人是森林中和動物相處的時刻、
巴拿馬人是難得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吃飯、
墨西哥人是吃到好吃的Tacos、喝一口龍舌蘭酒、
西班牙人是吃(一般價格的)Tapas、跳舞、節慶狂歡...
中南美洲的人,他們或許沒有熱水洗澡、沒有商場、沒有得吃晚飯、
朋友間聊天的內容可以是電影、電視、Salsa或雷鬼音樂,
西班牙人可能失業、可能從沒吃過Iberico 等級的火腿(不誇張),
但聊天的內容可以是存在主義、宇宙大爆炸、喜歡那個畫家、搖滾團體、什麼時期的建築有什麼特色……
他們不一定聽過什麼是Louis Vuitton、搞不懂為什麼不會煮飯也人人要買LC鍋、為什麼人人要去排名店,穿的只是名不經傳的本土小牌,
重要的是:
他們不一定要通過消費(或低消費),而他們都。快。樂。
我當然不會清高地說我現在不消費,
我依然會為吃到美味的食物而滿足不已、心裡暗暗的想買某件品牌好看的衣服;
但只是會更清楚知道、通過消費品而獲得的快樂終究是剎那的,它可以是一部分,但卻不是人生追求的全部。
或者說,消費後終究會搪塞空間而煩惱呢。
對我來說,
遊走更多的世界、接觸不同的人、愛護和享受大自然、寫作,這都才是讓我真正滿足、快樂,而足以長久回味的。
哥斯達黎加人有一句話﹕「Pura Vida」,字面上是「純粹的生活」;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滿足的生命」、「這是真正的生活﹗」等意思。有時候和朋友談天,道別時也會口頭蟬地說一句「Pura Vida」﹗
Pura Vida,純粹的生活,真正的生活,這可能就是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