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瞞報中國捐款 美政府調查哈佛、耶魯】
美國教育部分別致信哈佛及耶魯大學校長,要求兩家常春藤名校在60天內,重新繳交自2012年以來接受外國捐贈的相關合約及明細,以利教育部展開全面調查。
🏫 哈佛對本台表示,校方正準備對教育部做出回應。
✭ 報導全文: https://pse.is/QMPBD
▍ 🌼 耶魯、哈佛隱瞞了什麼?
這是一年來,美國教育部針對外國資金滲透美國高校展開的第七、第八起項目調查。
先前已被調查的學校包含麻省理工學院、康乃爾、喬治城、馬里蘭大學在內的六所指標性大學。教育部發現,他們至少漏報了13億美元的外國資金捐助,主要捐獻國是中國、卡塔爾及俄羅斯。
美國教育部在聲明中指控,耶魯大學沒有上報過去四年至少3.75億美元的外國資金和合約。其中,阿里巴巴集團副主席蔡崇信捐款成立的耶魯蔡中曾中國中心及耶魯傑克遜全球事務學院被特別點名。
截至發稿,耶魯蔡中曾中國中心未回復本台關於中國資金來源的相關問題。
教育部聲明未公開哈佛隱瞞上報的金額,但特別提到哈佛大學沒有適當機制去管制外國資金,也未全面上報。
日前,美國司法部起訴了一名哈佛大學教授和兩名中國籍研究員,他們涉嫌隱瞞與中國政府的合作關係,並收受中國政府超過百萬美元的資助。
▍ 🌼 調查哈佛與武漢理工大學實驗室往來紀錄
🔍本台翻閱相關文件發現,美國教育部特別要求哈佛提交與武漢理工大學及其代表、武漢理工大學納米重點實驗室及其代表往來的記錄。
文件中被點名的其他中國相關捐贈者還包含中國政府、華為、中國政府負責營運海外孔子學院的「漢辦」(Hanban)、中興通訊(ZTE Corp)等。
本台還發現,美國教育部展開調查一年以來,這是首次將中國的「千人計劃」納入要求哈佛及耶魯提交的文件之中。「千人計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組織部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計劃。
▍ 🌼 美國高校捐款 「黑洞」
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 Senate Permanent Subcommittee on Investigations)去年發佈兩份與中國相關的報告,一是討論中國對美國教育體系的滲透,二是針對中共的千人計劃調查。
上述兩份報告的主要負責人、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委員會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參議員波特曼(Rob Portman)以書面聲明方式告訴自由亞洲電台,他對於教育部一年來開始加大調查力度感到欣慰。
🗣 他說, 「目前至少有七成以上的美國高校機構未如實申報來自中國的資金。美國兩黨的立法者將進一步通過立法解決這一問題,確保美國的學術自由獨立性。」
根據美國法律,美國高校不需要報備低於25萬美元的捐助。
美國智庫國際政策中心研究主任(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本·弗里曼(Ben Freeman)曾對本台表示,這種過時的資金申報制度,已讓其成為外國勢力滲透的「黑洞」。
🗣 美國在台協會( 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向本台表示,所有的學術機構都應有制度化的規則,以避免潛在的利益衝突。特別是避免重要的知識產權「不會落到敵對政府手中。」
近幾個月,從美國國務卿、美國司法部長、美國聯邦調查局長的公開談話到美國各部會的調查力道,都能發現美國政府對中國滲透的打擊力道不斷加強。
美國政治網站 Axios2月12日的報道稱,2019年5月,聯邦調查局的外國影響特別工作組悄悄增設了一個團隊,專門對抗中共在美國的政治介入,尤其是對地方事務的滲透。該團隊隸屬反情報部門,由來自刑事調查、網絡和反恐部門的情報人員組成。
▍ 🌼 「中國滲透」的獨特性
美國各界逐漸意識到「中國滲透」的獨特性。
美國智庫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日前對本台表示,與俄羅斯目標明確的攻擊、干涉美國政治、電子投票系統等滲透做法相比,中國的滲透更加廣泛。
🗣 「中國的模式比較偏向‘輿論導向’(shaping the narrative)。中國傾向於製造一個有利於自己的輿論環境,進而影響人們的思考方式。」
不過,美國也有一派學者擔憂這波對中國滲透的打擊過於捕風捉影。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向本台表示,特朗普政府官員對華強硬的態度,看起來更像是為了博取美國國內民眾的注意。
🗣 「特朗普政府官員相信,表面上對中國強硬的姿態在國內政治上的回報,要好於實際上對中國強硬。所以他們經常大講特講一些對華策略,但實際上卻沒有什麼具體影響力。 」
==
✭ 報導全文: https://pse.is/QMPBD
圖說: 今日白房子 跟很弱的壓字XD
#哈佛 #耶魯 #千人計畫 #教育部 #阿里巴巴 #華為
freeman 合約 在 唐家婕 - Jane T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涉瞞報中國捐款 美政府調查哈佛、耶魯】
美國教育部分別致信哈佛及耶魯大學校長,要求兩家常春藤名校在60天內,重新繳交自2012年以來接受外國捐贈的相關合約及明細,以利教育部展開全面調查。
🏫 哈佛對本台表示,校方正準備對教育部做出回應。
✭ 報導全文: https://pse.is/QMPBD
▍ 🌼 耶魯、哈佛隱瞞了什麼?
這是一年來,美國教育部針對外國資金滲透美國高校展開的第七、第八起項目調查。
先前已被調查的學校包含麻省理工學院、康乃爾、喬治城、馬里蘭大學在內的六所指標性大學。教育部發現,他們至少漏報了13億美元的外國資金捐助,主要捐獻國是中國、卡塔爾及俄羅斯。
美國教育部在聲明中指控,耶魯大學沒有上報過去四年至少3.75億美元的外國資金和合約。其中,阿里巴巴集團副主席蔡崇信捐款成立的耶魯蔡中曾中國中心及耶魯傑克遜全球事務學院被特別點名。
截至發稿,耶魯蔡中曾中國中心未回復本台關於中國資金來源的相關問題。
教育部聲明未公開哈佛隱瞞上報的金額,但特別提到哈佛大學沒有適當機制去管制外國資金,也未全面上報。
日前,美國司法部起訴了一名哈佛大學教授和兩名中國籍研究員,他們涉嫌隱瞞與中國政府的合作關係,並收受中國政府超過百萬美元的資助。
▍ 🌼 調查哈佛與武漢理工大學實驗室往來紀錄
🔍本台翻閱相關文件發現,美國教育部特別要求哈佛提交與武漢理工大學及其代表、武漢理工大學納米重點實驗室及其代表往來的記錄。
文件中被點名的其他中國相關捐贈者還包含中國政府、華為、中國政府負責營運海外孔子學院的「漢辦」(Hanban)、中興通訊(ZTE Corp)等。
本台還發現,美國教育部展開調查一年以來,這是首次將中國的「千人計劃」納入要求哈佛及耶魯提交的文件之中。「千人計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組織部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計劃。
▍ 🌼 美國高校捐款 「黑洞」
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 Senate Permanent Subcommittee on Investigations)去年發佈兩份與中國相關的報告,一是討論中國對美國教育體系的滲透,二是針對中共的千人計劃調查。
上述兩份報告的主要負責人、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委員會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參議員波特曼(Rob Portman)以書面聲明方式告訴自由亞洲電台,他對於教育部一年來開始加大調查力度感到欣慰。
🗣 他說, 「目前至少有七成以上的美國高校機構未如實申報來自中國的資金。美國兩黨的立法者將進一步通過立法解決這一問題,確保美國的學術自由獨立性。」
根據美國法律,美國高校不需要報備低於25萬美元的捐助。
美國智庫國際政策中心研究主任(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本·弗里曼(Ben Freeman)曾對本台表示,這種過時的資金申報制度,已讓其成為外國勢力滲透的「黑洞」。
🗣 美國在台協會( 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向本台表示,所有的學術機構都應有制度化的規則,以避免潛在的利益衝突。特別是避免重要的知識產權「不會落到敵對政府手中。」
近幾個月,從美國國務卿、美國司法部長、美國聯邦調查局長的公開談話到美國各部會的調查力道,都能發現美國政府對中國滲透的打擊力道不斷加強。
美國政治網站 Axios2月12日的報道稱,2019年5月,聯邦調查局的外國影響特別工作組悄悄增設了一個團隊,專門對抗中共在美國的政治介入,尤其是對地方事務的滲透。該團隊隸屬反情報部門,由來自刑事調查、網絡和反恐部門的情報人員組成。
▍ 🌼 「中國滲透」的獨特性
美國各界逐漸意識到「中國滲透」的獨特性。
美國智庫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日前對本台表示,與俄羅斯目標明確的攻擊、干涉美國政治、電子投票系統等滲透做法相比,中國的滲透更加廣泛。
🗣 「中國的模式比較偏向‘輿論導向’(shaping the narrative)。中國傾向於製造一個有利於自己的輿論環境,進而影響人們的思考方式。」
不過,美國也有一派學者擔憂這波對中國滲透的打擊過於捕風捉影。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向本台表示,特朗普政府官員對華強硬的態度,看起來更像是為了博取美國國內民眾的注意。
🗣 「特朗普政府官員相信,表面上對中國強硬的姿態在國內政治上的回報,要好於實際上對中國強硬。所以他們經常大講特講一些對華策略,但實際上卻沒有什麼具體影響力。 」
==
✭ 報導全文: https://pse.is/QMPBD
圖說: 今日白房子 跟很弱的壓字XD
#哈佛 #耶魯 #千人計畫 #教育部 #阿里巴巴 #華為
freeman 合約 在 AppWor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oinbase, Peter Thiel Back New ‘Reserve’ Stablecoin】(中文在下)
Based in San Fransisco, Reserve stablecoin raised $5 million in its seed round from over 40 funds and angel investors, including PayPal founder Peter Thiel, Coinbase Exchange, GSR.IO and Distributed Global.
Unlike Tether and TrueUSD, Reserve uses a fully decentralized, future growth-backed stablecoin model to achieve a 1:1 parity with the US Dollar.
The Reserve protocol will be open source at launch and use a smart contract called Vault to securely store its cryptocurrency collateral.
Using both external digital assets and internal shares to offer stability, Reserve places an emphasis on transparency through decentralization.
Reserve Co-founder Nevin Freeman said: I believe stable cryptocurrencies will be the first introduction to crypto for millions or billions of people.
☑To stay up-to-date on the latest headlines in Blockchain, please follow AppWorks
位於舊金山的穩定幣 Reserve,近期獲得 5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投資人包括 PayPay 創辦人 Peter Thiel、Coinbase Exchange 等 40 個機構、基金、天使投資人。
和其他穩定幣 Tether 與 TrueUSD 不同,Reserve 採用去中心化、未來成長支持的穩定幣模式,以實現與美元 1:1 兌換。
Reserve 協議,將在啟動時開放程式碼,並使用名為 Vault 的智能合約來安全地儲存加密貨幣抵押品。
運用外部數位資產,以及內部股票來提供穩定性,Reserve 將藉由去中心化來強調透明度。
共同創辦人 Nevin Freeman 指出:我相信穩定的加密貨幣,將使得數百萬、數十億人首次接觸加密貨幣。
☑掌握最新 Blockchain 資訊與趨勢,歡迎按讚加入 AppWorks 粉絲專頁